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控制輸送輥道運轉的檢測機構,其結構包括:機架和輸送輥道,在輸送輥道一端有檢測輥和接近開關;檢測輥高于輸送輥;檢測輥平行于輸送輥其兩端鉸接在機架上,檢測輥與機架之間連接復位彈簧;接近開關設置在當檢測輥轉動時能感知到且能將感知信號傳遞給控制系統的機架上;當部件移動碰壓檢測輥轉動時,接近開關發出信號使控制系統控制驅動機構驅動多個輸送輥同步旋轉/停止。本發明專利技術有益效果是:控制系統控制承載輸送輥道的電機工作,空載輸送輥道電機停止工作,節省能源;檢測輥和接近開關設置在輸送輥道入口或出口,方便相鄰兩段輸送輥道輸送動作銜接,能及時把信息傳達給控制系統,將部件輸送到指定位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是控制需要輸送部件的輸送輥道運轉的檢測機構。
技術介紹
在自動化生產車間,部件通常采用輸送輥道進行輸送。輸送輥道的結構包括:機架和多個輸送輥;所述多個輸送輥間隔設置,每個輸送輥兩端通過軸承座被鉸接支撐在機架上,所述輸送輥的一端通過鏈輪鏈條彼此連接并由一個電機驅動,多個輸送輥同步旋轉;需要輸送部件利用與旋轉輸送棍之間的摩擦力被輸送。有的工序需要較長的輸送棍道,為制造方便,長的輸送輥道通常采用由多組輸送輥道拼接組成,每一組輸送輥道只設一個電機作動力驅動多個輸送輥同步旋轉。上述現有技術中拼接組成長輸送輥道存在如下缺陷:現有技術中,當需要輸送部件時,通常開啟多組輸送輥道上的每臺電機,即如果長輸送輥道需要十組輸送輥道,則同時啟動十個電機驅動十組輸送輥道運行,被輸送的部件放到第一組輸送輥道時,距離較遠的最后一組輸送輥道的電機空運轉確不輸送部件,存在能源浪費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準確確定被輸送部件的的位置,從而啟動該組輸送輥道上的電機工作,降低了能源損耗,節能省電的一種控制輸送輥道運轉的檢測機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控制輸送輥道運轉的檢測機構,所述檢測機構包括:機架和由機架支撐的輸送輥道,在輸送輥道一端相鄰的兩個輸送輥之間設置有檢測輥和接近開關;所述檢測輥高于輸送輥;檢測輥平行于輸送輥其兩端分別鉸接在機架上,檢測輥與機架之間連接復位彈簧;所述接近開關設置在當檢測輥轉動時能感知到且能將感知信號傳遞給控制系統的機架上;當被輸送的部件移動碰壓檢測輥并使其轉動時,接近開關發出信號使控制系統控制該輸送輥道的驅動機構驅動多個輸送輥同步旋轉/停止。一種控制輸送輥道運轉的檢測機構,所述檢測機構包括:機架和由機架支撐的輸送輥道,在輸送輥道一端相鄰的兩個輸送輥之間設置有檢測輥和接近開關;所述檢測輥高于輸送輥;檢測輥平行于輸送輥其兩端分別鉸接在機架上,檢測輥上裝有使其復位的配重輥子;所述接近開關設置在當檢測輥轉動時能感知到且能將感知信號傳遞給控制系統的機架上;當被輸送的部件移動碰壓檢測輥并使其轉動時,接近開關發出信號使控制系統控制該輸送輥道的驅動機構驅動多個輸送輥同步旋轉/停止。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專利技術適應于長距離的輸送輥道,將長距離的輸送輥道分成多個輸送段,每段都由單獨的電機驅動該段上的鏈輪鏈條傳動機構帶動輸送輥道工作,控制系統控制承載運輸部件段的電機工作,空載段的電機停止工作,節省能源。本專利技術的檢測輥和接近開關設置在輸送輥道的入口端或出口端,方便相鄰兩段輸送輥道輸送動作的銜接,并及時把信息傳達給控制系統,帶動承載運輸部件的輸送輥道旋轉,將部件輸送到指定位置。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主視圖,顯示在第一組輸送輥道3a出口端和第二組輸送輥道3b出口端設置有檢測輥和接近開關;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圖1中A-A剖視圖,顯示檢測輥及復位彈簧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中B-B剖視圖;圖5是圖4中檢測輥工作狀態示意圖;圖6是圖1中A-A剖視圖,顯示檢測輥及配重輥子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中C-C剖視圖。《附圖中序號說明》Ia:第一組電機;lb:第二組電機;2a:第一組機架;2b:第二組機架;3:輸送輥;3a:第一組輸送輥道;3b:第二組輸送輥道;4:檢測輥;5:接近開關;6:鏈條;7:軸承座;8:二聯鏈輪;9:配重輥子;10:檢測輥傳動臂;10a:凸出軸;lla:復位彈簧座;llb:復位彈黃;12:王動鏈輪;13:王動鏈條;20:部件。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進一步詳述。如圖1、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控制輸送輥道運轉的檢測機構,所述檢測機構包括:機架和由機架支撐的輸送輥道,在輸送輥道一端相鄰的兩個輸送輥3之間設置有檢測輥4和接近開關5 ;所述檢測輥4高于輸送輥3 ;檢測輥4平行于輸送輥3其兩端分別鉸接在機架上,檢測輥4與機架之間連接復位彈簧Ilb ;所述接近開關5設置在當檢測輥4轉動時能感知到且能將感知信號傳遞給控制系統的機架上;當被輸送的部件20移動碰壓檢測輥4并使其轉動時,接近開關5發出信號使控制系統控制該輸送輥道的驅動機構驅動多個輸送輥3同步旋轉/停止。如圖3、圖4所示,所述檢測輥4兩端分別通過檢測輥傳動臂10鉸接在機架上,其結構包括:檢測輥4兩端分別鉸接在檢測輥傳動臂10 —端,檢測輥傳動臂10另一端連接復位彈簧Ilb —端,復位彈簧Ilb另一端連接復位彈簧座11a,復位彈簧座Ila固定在機架上;檢測輥傳動臂10外側設置的凸出軸IOa分別鉸接在機架的軸承座7上。如圖1、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控制輸送輥道運轉的檢測機構,所述檢測機構包括:機架和由機架支撐的輸送輥道,在輸送輥道一端相鄰的兩個輸送輥3之間設置有檢測輥4和接近開關5 ;所述檢測輥4高于輸送輥3 ;檢測輥4平行于輸送輥3其兩端分別鉸接在機架上,檢測輥4上裝有使其復位的配重輥子9 ;所述接近開關5設置在當檢測輥4轉動時能感知到且能將感知信號傳遞給控制系統的機架上;當被輸送的部件20移動碰壓檢測輥4并使其轉動時,接近開關5發出信號使控制系統控制該輸送輥道的驅動機構驅動多個輸送輥3同步旋轉/停止。如圖6、圖7所示,所述檢測輥4兩端分別通過檢測輥傳動臂10鉸接在機架上,其結構包括:檢測輥4兩端分別鉸接在檢測輥傳動臂10 —端,所述配重輥子9兩端分別鉸接在檢測輥傳動臂10另一端;檢測輥傳動臂10外側設置的凸出軸IOa分別鉸接在機架的軸承座7上。所述檢測輥4和接開關5設置在輸送輥道的入口端或出口端相鄰的兩個輸送輥3之間。上述驅動多個輸送輥3同步旋轉的驅動機構包括電機和與電機連接的鏈輪鏈條傳動機構,所述鏈輪鏈條傳動機構包括:鉸接在機架上的多個輸送輥3,在每個輸送輥3的一端均固定有二聯鏈輪8和連接其兩側相鄰兩個二聯鏈輪的鏈條6 ;所述電機的輸出軸連接主動鏈輪12,該主動鏈:12通過主動鏈條13驅動一個輸送輥3 —端二聯鏈輪8其中之一鏈輪轉動,實現帶多個輸送棍3同步旋轉。本專利技術適應于長距離的輸送輥道,將長距離的輸送輥道分成多個輸送段,每段都由單獨的電機驅動該段上的鏈輪鏈條傳動機構帶動輸送輥道的運轉,使承載運輸部件20段的電機和鏈輪鏈條傳動機構工作;使空載段的電機和鏈輪鏈條傳動機構停止工作,節省能源。為了使相鄰兩段輸送輥道輸送動作的銜接,將檢測輥4和接開關5設置在輸送輥道的入口端或出口端。更具體的說,第一組機架2a支撐第一組輸送輥道3a ;第二組機架2b支撐第二組輸送輥道3b。第一組機架2a上裝有第一組電機la,第一組電機Ia驅動第一組機架2a上安裝的鏈輪鏈條傳動機構。第二組機架2b上裝有第二組電機lb,第二組電機Ib驅動第二組機架2b上安裝的鏈輪鏈條傳動機構。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將檢測輥4和接近開關5設置在第二組輸送輥道3b入口端,當被輸送的部件20移動碰壓檢測輥4并使其轉動時,接近開關5發出信號使控制系統控制第二組電機Ib驅動鏈輪鏈條傳動機構轉動,第二組輸送輥道3b中的多個輸送輥3同步旋轉,對部件20實施輸送。本專利技術將檢測輥4和接近開關5設置在第一組輸送輥道3a的出口端,當被輸送的部件20移動碰壓檢測輥4并使其轉動時,接近開關5發出信號使控制系統控制第一組輸送輥道3a的第一組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控制輸送輥道運轉的檢測機構,所述檢測機構包括:機架和由機架支撐的輸送輥道,其特征在于,在輸送輥道一端相鄰的兩個輸送輥(3)之間設置有檢測輥(4)和接近開關(5);所述檢測輥(4)高于輸送輥(3);檢測輥(4)平行于輸送輥(3)其兩端分別鉸接在機架上,檢測輥(4)與機架之間連接復位彈簧(11b);所述接近開關(5)設置在當檢測輥(4)轉動時能感知到且能將感知信號傳遞給控制系統的機架上;當被輸送的部件(20)移動碰壓檢測輥(4)并使其轉動時,接近開關(5)發出信號使控制系統控制該輸送輥道的驅動機構驅動多個輸送輥(3)同步旋轉/停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振東,
申請(專利權)人:建科機械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