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傳動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795532 閱讀: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3 02:10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緩沖功能的油浴式傳動裝置,其包括輸出齒輪箱,及設有相互嚙合的第一主動錐齒輪和第一從動錐齒輪的輸入齒輪箱,第一從動錐齒輪與輸出齒輪箱內的輪系間通過傳動軸動力傳遞連接,第一主動錐齒輪與自行車中軸之間通過軸套固連,該軸套通過花鍵限位固定于所述中軸上,第一主動錐齒輪套設于軸套的一軸臺上,且定位固定,軸套的軸肩與第一主動錐齒輪的相鄰端面之間設置有相互配合的槽和凸齒,在該槽和凸齒之間設置有緩沖套,同時,在與軸套的軸肩相鄰的第一主動錐齒輪端面上設有沉孔,在該沉孔內設有高于該沉孔且分別與軸套和第一主動錐齒輪相互抵靠的減震墊。消除了齒輪副之間的間隙,降低了齒輪副的噪聲、發抖和發麻的現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自動車傳動系統,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取代傳統自行車鏈傳動系統的具有緩沖功能的油浴式軸傳動裝置
    技術介紹
    傳統自行車的傳動系統通常是采用鏈輪鏈條的傳動結構,這種傳動結構雖然設置有鏈條擋板,但仍然屬于開式傳動結構,騎行者的褲管或裙邊容易被鏈條或鏈輪絞破,甚至導致騎行者發生摔倒造成財產損失或人身傷害。同時,鏈條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容易斷裂或脫落,需要重新連接或安裝,給騎行者帶來不少煩惱。為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行了改進,采用圓錐齒輪傳動結構替代鏈輪鏈條傳動結構,從而解決了騎行者的煩惱,避免了類似的財產損失或人身傷害。現有的圓錐齒輪傳動結構包括與腳蹬連接的輸入端錐齒輪副、與后輪花鼓連接的輸出端錐齒輪副,以及連接輸入端錐齒輪副和輸出端錐齒輪副的傳動軸,且現有輸入端圓錐齒輪與中軸之間采用剛性連接,結構簡單,但齒輪副之間的間隙不易控制,易造成齒輪副噪聲較大、齒輪副嚙合精度降低而出現齒輪異常磨損,降低了使用壽命。另外,目前的圓錐齒輪副之間采用潤滑脂進行潤滑,潤滑脂附著在齒輪表面,齒輪副之間的磨屑同時也附著在齒輪表面,齒輪副在運轉過程中其磨屑不斷珩磨齒輪,造成齒輪副異常磨損、早期失效以致斷齒的隱患。也會造成功能性喪失和噪聲大、發抖、發麻等現象,給騎行者帶來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及服適性差的隱患。因此,有必要對現有的圓錐齒輪傳動結構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具有緩沖功能的油浴式傳動裝置,消除了齒輪副之間的間隙,降低了齒輪副的噪聲、發抖和發麻的現象,消除了齒輪副異常磨損、早期失效和斷齒的隱患,以適應騎行者的服適性需求。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傳動裝置,包括設置自行車腳蹬中軸的輸入齒輪箱,設置自行車后輪花鼓的輸出齒輪箱,該輸入齒輪箱內設置有相互嚙合的第一主動錐齒輪和第一從動錐齒輪,所述第一從動錐齒輪與所述輸出齒輪箱內的輪系之間通過傳動軸動力傳遞連接,所述第一主動錐齒輪與中軸之間通過軸套固連,該軸套通過花鍵限位固定于所述中軸上,所述第一主動錐齒輪套設于軸套的一軸臺上,且定位固定,軸套的軸肩與第一主動錐齒輪的相鄰端面之間設置有相互配合的槽和凸齒,在該槽和凸齒之間設置有緩沖套,同時,在與所述軸套的軸肩相鄰的第一主動錐齒輪端面上設有沉孔,在該沉孔內設有高于該沉孔且分別與所述軸套和第一主動錐齒輪相互抵靠的減震墊。進一步的,在與所述軸套相鄰的第一主動錐齒輪端面具有一內凹的階梯臺,所述軸套裝配于該階梯臺上且該階梯臺與軸套的外圓具有緩沖間隙。所述輸出齒輪箱內設置有相互嚙合的第二主動錐齒輪和第二從動錐齒輪,所述后輪花鼓與該第二從動錐齒輪通過單向器形成單向同步轉動連接,所述傳動軸兩端對應連接第一從動錐齒輪和第二主動錐齒輪,其中,所述第一從動錐齒輪和第二主動錐齒輪中之一或者二者與所述傳動軸之間形成花鍵定位配合結構,并通過所述第一從動錐齒輪和第二主動錐齒輪端部的螺栓軸向定位。所述輸入齒輪箱與輸出齒輪箱之間連接有同向容置傳動軸的傳動軸套管,該傳動軸套管分別與所述輸入齒輪箱與輸出齒輪箱螺紋旋合連接,且其兩端的螺紋旋向相反。所述輸入齒輪箱包括具有三通口的輸入齒輪箱體及與其通口配合的第一輸入齒輪箱蓋、第二輸入齒輪箱蓋,所述中軸通過其兩端的第一軸承、第二軸承轉動支撐于所述輸入齒輪箱體上,其中,位于中軸一端的第一軸承的外圓固定定位于所述第一輸入齒輪箱蓋的內孔上;所述中軸另一端與輸入齒輪箱體之間依次裝入第一油封、所述第二軸承、軸套,并通過鎖緊螺母鎖緊端面,在所述第二輸入齒輪箱蓋內孔與所述鎖緊螺母之間設置有第二油封,且在所述第二輸入齒輪箱蓋與輸入齒輪箱體之間設置密封墊;所述第一從動錐齒輪通過第三軸承定位于所述輸入齒輪箱體上且在所述第三軸承端面設置有第三油封,同時,在第一從動錐齒輪與螺栓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輸入齒輪箱體一側設置有注油嘴。所述輸出齒輪箱包括容置第二從動錐齒輪的左半箱體及容置第二主動錐齒輪的右半箱體,所述右半箱體向左延伸有半杯狀結構,所述左半箱體具有與右半箱體的半杯狀結構的杯壁形成完整杯壁的互補結構,其中,所述第二主動錐齒輪通過第四軸承定位于右半箱體上;所述后輪花鼓轉動套設于一后軸上,該后軸穿過所述左半箱體的杯底安裝孔并于左半箱體外底采用螺母鎖緊,且該后軸位于所述右半箱體杯底的U型開槽內。所述第二從動錐齒輪上設置有防塵圈,該防塵圈位于第二從動錐齒輪的錐齒大端外部的外圓周表面及左半箱體和右半箱體形成的完整杯壁的內壁面之間。所述輸入齒輪箱上還設置有第三輸入齒輪箱蓋,所述右半箱體上設置有第一輸出箱蓋,其中,所述傳動軸套管分別與該第三輸入齒輪箱蓋、第一輸出箱蓋螺紋連接。所述第一輸入齒輪箱蓋、第二輸入齒輪箱蓋、第三輸入齒輪箱蓋分別通過第一螺釘、第二螺釘、第三螺釘固定封閉于所述輸入齒輪箱體的通口上,所述第一輸出箱蓋通過第四螺釘固定封閉于右半箱體上,且所述第一螺釘、第二螺釘、第三螺釘、第四螺釘的頭部均設置有防盜結構。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通過軸套與中軸之間采用小過盈配合的平鍵設置,及通過軸套與第一主動錐齒輪之間的槽與凸齒之間的剛性連接,并輔以緩沖套來消減第一主動錐齒輪與第一從動錐齒輪之間嚙合時的沖擊力,而減震墊用于消減第一主動錐齒輪在與第一從動錐齒輪之間嚙合時的軸向沖擊,在滿足整個系統良好的同步轉動傳動關系下,提高了第一主動錐齒輪與第一從動錐齒輪之間的嚙合精度,降低了齒輪副的噪音,也大大降低了齒輪副嚙合時的沖擊力,避免發抖和發麻的現象,滿足騎行者的服適性;同時,齒輪副之間的沖擊力大幅度減小,也消除了齒輪副異常磨損、早期失效和斷齒等隱患。另外,通過將第一主動錐齒輪和第一從動錐齒輪之間設置于一封閉的油浴環境內,在達到了潤滑第一主動錐齒輪和第一從動錐齒的目的外也冷卻第一主動錐齒輪和第一從動錐齒輪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以進一步達到降低磨損、延長使用壽命、降低齒輪嚙合噪音,消除齒輪副異常磨損、早期失效和斷齒等隱患;而采用傳動軸套管兩端的螺紋旋向相反,在輸入齒輪箱和輸出齒輪箱相位相對固定的情形下,旋轉傳動軸套管即可實現輸入齒輪箱和輸出齒輪箱上的中軸和后軸兩者之間的軸線距離的調整,以適應自行車的焊接車架安裝位置適量變化的需要,從而避免產生內應力,消除車架早期損壞的隱患;整個系統均采用封閉性外殼設置,減少或避免了粉塵、沙土等固體雜質進入輸出齒輪箱內造成第二主動錐齒輪和第二從動錐齒輪異常磨損的情形,從而延長使用壽命;最后,在螺釘頭部設置成防盜結構,可以起一定的被盜拆作用。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消除了齒輪副之間的間隙,降低了齒輪副的噪聲、發抖和發麻的現象,消除了齒輪副異常磨損、早期失效和斷齒的隱患,且安裝和拆卸方便、使用壽命長并可防止盜拆,滿足騎行者的服適性需求。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輸入齒輪箱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1中輸出齒輪箱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1中第一主動錐齒輪裝配示意圖;圖5是圖4中第一主動錐齒輪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中沿A-A線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傳動裝置,包括設置自行車腳蹬中軸(26)的輸入齒輪箱(25),設置自行車后輪花鼓(32)的輸出齒輪箱(4),該輸入齒輪箱(25)內設置有相互嚙合的第一主動錐齒輪(39)和第一從動錐齒輪(16),所述第一從動錐齒輪(16)與所述輸出齒輪箱(4)內的輪系之間通過傳動軸(11)動力傳遞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動錐齒輪(39)與中軸(26)之間通過軸套(41)固連,該軸套(41)通過花鍵限位固定于所述中軸(26)上,所述第一主動錐齒輪(39)套設于軸套(41)的一軸臺上,且定位固定,軸套(41)的軸肩與第一主動錐齒輪(39)的相鄰端面之間設置有相互配合的槽和凸齒,在該槽和凸齒之間設置有緩沖套(40),同時,在與所述軸套(41)的軸肩相鄰的第一主動錐齒輪(39)端面上設有沉孔,在該沉孔內設有高于該沉孔且分別與所述軸套(41)和第一主動錐齒輪(39)相互抵靠的減震墊(4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傳動裝置,包括設置自行車腳蹬中軸(26)的輸入齒輪箱(25),設置自行車后輪花鼓(32 )的輸出齒輪箱(4),該輸入齒輪箱(25 )內設置有相互嚙合的第一主動錐齒輪(39 )和第一從動錐齒輪(16),所述第一從動錐齒輪(16)與所述輸出齒輪箱(4)內的輪系之間通過傳動軸(11)動力傳遞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動錐齒輪(39)與中軸(26)之間通過軸套(41)固連,該軸套(41)通過花鍵限位固定于所述中軸(26)上,所述第一主動錐齒輪(39 )套設于軸套(41)的一軸臺上,且定位固定,軸套(41)的軸肩與第一主動錐齒輪(39 )的相鄰端面之間設置有相互配合的槽和凸齒,在該槽和凸齒之間設置有緩沖套(40),同時,在與所述軸套(41)的軸肩相鄰的第一主動錐齒輪(39)端面上設有沉孔,在該沉孔內設有高于該沉孔且分別與所述軸套(41)和第一主動錐齒輪(39)相互抵靠的減震墊(4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與所述軸套(41)相鄰的第一主動錐齒輪(39)端面具有一內凹的階梯臺,所述軸套(41)裝配于該階梯臺上且該階梯臺與軸套(41)的外圓具有緩沖間隙。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齒輪箱(4)內設置有相互嚙合的第二主動錐齒輪(8)和第二從動錐齒輪(2),所述后輪花鼓(32)與該第二從動錐齒輪(2 )通過單向器形成單向同步轉動連接,所述傳動軸(11)兩端對應連接第一從動錐齒輪(16)和第二主動錐齒輪(8),其中,所述第一從動錐齒輪(16)和第二主動錐齒輪(8)中之一或者二者與所述傳動軸(11)之間形成花鍵定位配合結構,并通過所述第一從動錐齒輪(16)和第二主動錐齒輪(8)端部的螺栓(7)軸向定位。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齒輪箱(25)與輸出齒輪箱(4 )之間連接有同向容置傳動軸(11)的傳動軸套管(12 ),該傳動軸套管(12 )分別與所述輸入齒輪箱(25)與輸出齒輪箱(4)螺紋旋合連接,且其兩端的螺紋旋向相反。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傳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入齒輪箱(25)包括具有三通口的輸入齒輪箱體(25 a)及與其通口配合的第一輸入齒輪箱蓋(28)、第二輸入齒輪箱蓋(17),所述中軸(26)通過其兩端的第一軸承(27)、第二軸承(23)轉動支撐于所述輸入齒輪箱體(25a)上,其中,位于中軸(26) —端的第一軸承(27)的外圓固定定位于所述第一輸入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薊瑜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通盛建設工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本日|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18精品久久久无码午夜福利| 免费无码黄十八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国产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小说| 成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站| 在线无码视频观看草草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 亚洲av无码兔费综合|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18禁无遮挡无码网站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日摸夜夜爽无码毛片精选|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羞羞网 |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人妻丰满熟妞av无码区 |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