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向往復式砂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機座的一側設置有靠模機構;所述機座上設置有往復機構,往復機構的上部設置有供料及夾料機構,并且在往復機構的一側安裝有割帶機構。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往復機構包括安裝在機座上的上下往復機構和左右往復機構。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在砂帶進行砂光作業(yè)時通過砂粒的多方向運動,保證工件的表面粗糙度,避免砂粒單方向磨削時產生的“螺紋現(xiàn)象”。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及生產效率,并且各方向往復運動的頻率或周期,可根據工件的實際情況,比如長度,直徑,復雜程度等在系統(tǒng)中單獨設定。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砂光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多向往復式砂光機。
技術介紹
現(xiàn)有的木器加工中,砂光工藝采用的是人工打磨,人工打磨的工藝過程是:工人使用兩種以上目數的紗布,分別在高速旋轉的工件上跟據粗糙度要求逐次進行拋光打磨。但是,人工打磨主要的問題是:生產效率低下,加工成本高,加工成品粗糙度不均,質量參差不齊,產品質量完全取決于工人的操作經驗,造成產品很難達到上層用戶群體的使用要求及使用數量,且人工打磨過程中產生的粉塵也造成對人體的傷害。同時,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工資上調等客觀原因,又造成該行業(yè)從業(yè)人員比例下降,嚴重制約了相關企業(yè),甚至整個產業(yè)鏈的發(fā)展。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可根據加工件的長度、直徑、圖案等工藝以及效率要求加工,并且可提高產品質量及生產效率的多向往復式砂光機。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種多向往復式砂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機座的一側設置有靠模機構;所述機座上設置有往復機構,往復機構的上部設置有供料及夾料機構,并且在往復機構的一側安裝有割帶機構。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往復機構包括安裝在機座上的上下往復機構和左右往復機構;上下往復機構包括往復底座,往復底座內豎直安裝有動力裝置A,動力裝置A的上端連接有連接支架,連接支架與往復底座之間設置有導向桿。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導向桿的上端固定在連接支架的底端面上,下部貫穿往復底座。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左右往復機構包括安裝在機座上的支架組件,支架組件的一側安裝有動力裝置B,相對動力裝置B的另一側設置有導軌組件,導軌組件安裝在支架組件上。作為一種改進,所述供料及夾料機構包括安裝在連接支架上的割帶機構、新料盤和廢料盤,以及與廢料盤傳動連接的卷料電機;所述割帶機構的一側設置有夾料裝置;所述新料盤上纏繞有砂帶的一端,砂帶的另一端依次穿過割帶機構、夾料裝置和廢料盤,并且砂帶的端部纏繞在廢料盤上。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夾料裝置包括上下垂直排列并安裝在連接支架上的兩個夾料氣缸,兩個夾料氣缸的外側端部分別安裝有夾料部件。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新料盤與割帶機構之間設置有若干導向輪A和與導向輪A相配合的壓緊輪A。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割帶機構包括割帶架,割帶架中設置有若干相互配合的割帶軸,割帶軸上設置有若干間隔排列的壓帶輪B和導向輪B。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壓帶輪B和導向輪B上設置有相同弧度和弧長的缺口,缺口底部為割帶軸的表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利用靠模機構或數控系統(tǒng)使砂帶作用至工件表面進行砂光工作,并且本專利技術在外部電機的帶動下作沿靠模機構或數控系統(tǒng)作軌跡運動,使得砂帶的運動軌跡與工件母線相同,即始終讓砂帶的條形工作部分與工件表面相切。當砂帶與工件接觸后,砂帶在上下往復機構及左右往復機構的帶動與工件接觸面附近做上下、左右運動。本專利技術在砂帶進行砂光作業(yè)時通過砂粒的多方向運動,保證工件的表面粗糙度,避免砂粒單方向磨削時產生的“螺紋現(xiàn)象”。本專利技術根據加工件的長度、直徑、圖案等工藝以及效率要求,開發(fā)多向往復式砂光機,以提高產品質量及生產效率,并且各方向往復運動的頻率或周期,可根據工件的實際情況,比如長度,直徑,復雜程度等在系統(tǒng)中單獨設定。同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例中左右往復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_機座;2_靠模機構;3_動力裝置B ;4_上下往復機構;5_導向桿;6-新料盤;7_連接支架;8_導向輪A ;9_壓緊輪A ;10_割帶機構;11_廢料盤;12_夾料氣缸;13_夾料部件;14_砂帶;15-壓帶輪B ; 16-導向輪B ; 17-卷料電機;18-傘齒輪;19-支架組件;20-導軌組件;21_動力裝置A。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如圖1、圖2、圖3所不,一種多向往復式砂光機,包括機座I,機座I的一側設置有靠模機構2。機座I上設置有往復機構,往復機構的上部設置有供料及夾料機構,并且在往復機構的一側安裝有割帶機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往復機構包括安裝在機座I上的上下往復機構4和左右往復機構。上下往復機構4包括往復底座,往復底座內豎直安裝有動力裝置A21,動力裝置A21的上端連接有連接支架7,連接支架7與往復底座之間設置有導向桿5。導向桿的設置有多種方式,在本實施例中導向桿5的上端固定在連接支架7的底端面上,下部貫穿往復底座。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左右往復機構包括安裝在機座I上的支架組件19,支架組件19的一側安裝有動力裝置B3,相對動力裝置B3的另一側設置有導軌組件20,導軌組件20安裝在支架組件19上。在本實施例中,動力裝置A和動力裝置B的選擇有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采用氣缸或者步進電機,尤以氣缸最為常見。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供料及夾料機構包括安裝在連接支架7上的割帶機構10、新料盤6和廢料盤11,以及與廢料盤11傳動連接的卷料電機17。所述割帶機構10的一側設置有夾料裝置。同時,在本實施例中,新料盤6上纏繞有砂帶14的一端,砂帶14的另一端依次穿過割帶機構10、夾料裝置和廢料盤11,并且砂帶14的端部纏繞在廢料盤11上。夾料裝置的選擇有多種,本實施例選用了最佳的一種實施方式:夾料裝置包括上下垂直排列并安裝在連接支架7上的兩個夾料氣缸12,兩個夾料氣缸12的外側端部分別安裝有夾料部件13。為了保證砂帶的打磨效果,所述新料盤6與割帶機構10之間設置有若干導向輪AS和與導向輪AS相配合的壓緊輪A9。所述割帶機構包括割帶架,割帶架中設置有若干相互配合的割帶軸,割帶軸上設置有若干間隔排列的壓帶輪B15和導向輪B16。另外,為了保證砂帶不易斷裂,壓帶輪B15和導向輪B16上設置有相同弧度和弧長的缺口,缺口底部為割帶軸的表面,這樣出來的砂帶就成不連續(xù)的條狀砂帶。卷料電機通過可以直接驅動廢料盤,也可以通過傘齒輪18驅動廢料盤,即廢料盤為主動輪,新料盤為從動部件。當卷料電機工作時,廢料盤拉動砂帶運動,砂帶經過割帶機構實現(xiàn)砂帶分割。接下來利用分割的砂帶對加工件進行打磨,分割的砂帶的好處是可以避免砂帶斷裂對打磨造成的影響,再有就是分割后的砂帶打磨無死角。在工作時,根據需打磨的木料的要求,可以選擇使用此三套砂光機組成一個砂光機,并且三套砂光機的任意排列組合形式都可以用來運行打磨,其中包括正砂和反砂。三套砂光帶,砂布的排列順序從前到后:粗砂一中砂一細砂,這樣排列保證打磨的過程是先粗后細,符合打磨工藝的正常步驟。但是這三者無論如何排列,不變的是粗砂在前、細砂在后的順序。本專利技術利用靠模機構使砂帶作用至工件表面進行砂光工作,并且本專利技術在外部電機的帶動下作沿靠模機構作軌跡運動,使得砂帶的運動軌跡與工件母線相同,即始終讓砂帶的條形工作部分與工件表面相切。當砂帶與工件接觸后,砂帶在上下往復機構及左右往復機構的帶動與工件接觸面附近做上下、左右運動。本專利技術在砂帶進行砂光作業(yè)時通過砂粒的多方向運動,保證工件的表面粗糙度,避免砂粒單方向磨削時產生的“螺紋現(xiàn)象”。本專利技術根據加工件的長度、直徑、圖案等工藝以及效率要求,開發(fā)多向往復式砂光機,以提高產品質量及生產效率,并且各方向往復運動的頻率或周期,可根據工件的實際情況,比如長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向往復式砂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機座的一側設置有靠模機構;所述機座上設置有往復機構,往復機構的上部設置有供料及夾料機構,并且在往復機構的一側安裝有割帶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向往復式砂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座,機座的一側設置有靠模機構;所述機座上設置有往復機構,往復機構的上部設置有供料及夾料機構,并且在往復機構的一側安裝有割帶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往復式砂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機構包括安裝在機座上的上下往復機構和左右往復機構;上下往復機構包括往復底座,往復底座內豎直安裝有動力裝置A,動力裝置A的上端連接有連接支架,連接支架與往復底座之間設置有導向桿。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往復式砂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桿的上端固定在連接支架的底端面上,下部貫穿往復底座。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往復式砂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往復機構包括安裝在機座上的支架組件,支架組件的一側安裝有動力裝置B,相對動力裝置B的另一側設置有導軌組件,導軌組件安裝在支架組件上。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向往復式砂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料機構包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丁蒙,
申請(專利權)人:丁蒙,周薇,周傳英,遲凱,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