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乳酸發酵型甜菊葉濃縮汁的加工方法,是以鮮甜菊葉全葉為原料,先通過傳統綠茶的加工方式制成干葉,進行第一次去異味;干葉粉碎成粉再用水浸提,人工接種乳酸菌發酵其浸提液,進行第二次去異味,發酵產品甜味純正,經濃縮達到相當于蔗糖20-50倍的甜度,是一種可推廣的功能性甜味產品。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避免了利用化工技術提取純甜菊糖苷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生產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濃縮汁的加工方法,尤指一種高甜度、無青草氣味的。
技術介紹
甜葉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hi)原產于南美巴拉圭東北部與巴西國境相接的阿曼拜山脈中,現在已被世界各地引進。甜葉菊含有14種微量元素、32種營養成分,因此既是極好的糖源,又是良好的營養來源。其甜味物質主要為甜葉菊總糖苷,是一種四環二職類衍生物,甜菊總糖苷主要含有甜菊糖苷(stevioside, SS)、萊鮑迪苷A (rebaudiosideA, RA)、萊鮑迪苷 C (rebaudioside C, RC)、萊鮑迪苷 D (rebaudioside D, RD)、二 糖苷(steriolbioside,SB)等八種成分。其中甜菊糖苷具有高甜度(為蔗糖的200 300倍)、低熱(僅為蔗糖的I / 300)的特性,是一種高甜度低熱能、味道好、且安全無毒的天然低熱糖源。甜菊糖苷不僅正常人群可以食用,而且對高血壓、肥胖病、糖尿病、心臟病、小兒齲齒等具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和輔助治療功能。因此,可不受限量地廣泛應用在各種食品、醬菜、飲料、醫藥等工業生產中,從而替代各種人工合成的甜味劑和蔗糖。由于甜菊糖苷具備其它糖類及人工化學合成的甜味劑無法媲美的優點和保健功能,近年來已得到國際社會許多發達國家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推廣應用。目前,我國利用甜菊葉的方式主要是從全葉中提取純的甜葉菊甙,該法包括浸泡、凝聚、固液分離、吸附脫色、回收濃縮、干燥等6個主要工序。普遍采用在中溫條件下以水浸提甜葉菊干葉,然后經柱吸附、脫鹽、脫色,離子交換需要柱體積大、液體流經柱的時間長、溶液體積量大、洗脫液用量大,結果運行成本極高,且產生大量廢渣,造成環境污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該方法步驟如下:A.取新鮮甜菊葉全葉,按綠茶傳統加工工藝制成甜菊葉干葉,粉碎,過40-60目篩;B.于60_90°C,將干葉粉用水浸提20_50min,浸提時,干葉與水的重量比為1:6-10,浸提后用4-6層紗布過濾,收集濾液,備用;C.將上述濾液于115-125°C滅菌15-25min,自然冷卻至30_40°C,無菌操作下接種活菌數為I X IO7-1 X 109CFU/mL的乳酸菌,接種量為濾液體積的3_5%,并加入為濾液體積0.1-0.3%的磷酸氫二銨,于38°C -42°c發酵2_4天,制得甜菊葉發酵液;接種的乳酸菌為嗜熱鏈球菌、植物乳桿菌或保加利亞乳桿菌中的一種或幾種;D.將上述發酵液在60-80°C、真空度0.05mpa -0.1mpa下,真空濃縮至原體積的15-25%,收集收集液,灌裝,滅菌,滅菌溫度為80-90°C,時間為15-25min。本專利技術先通過傳統綠茶的制作方式制成干葉,進行第一次去異味,干葉再用水浸提,人工接種乳酸菌發酵其浸提液,達到二次去除甜葉菊中的青草味(異味)的目的,簡化了加工過程,減少了化學物質的排放,過濾的渣可作為飼料進一步利用。濃縮汁中還保留了甜菊葉中含有的其它有益人體健康的物質,具有多重好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甜菊葉通過乳酸發酵,可消除甜葉菊自身所帶有的令人感到不快的草腥味,解決了自身味道不純的問題,并且發酵產生的微量的弱酸增加了產品清涼的風味。2、本專利技術所利用的原料是甜菊葉全葉,目前甜菊葉加工一般為化工方法提取甜菊糖苷,其余部分則被直接丟棄,既對環境造成了污染,也造成資源的浪費;該專利技術不僅提高了甜葉菊的利用率,而且加工工藝簡單,降低生產成本,也對環境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3、甜菊葉制成的發酵型濃縮汁甜度為20-50倍,可替代糖精或部分替代蔗糖,直接應用于各種食品、飲料中。該產品具有功能性甜味劑的作用,對高血壓、肥胖病、糖尿病、心臟病、小兒齲齒等具有很好的預防作用和輔助治療功能。具體實施例方式制備甜菊葉干葉粉:取新鮮甜菊葉全葉,按綠茶傳統加工工藝經殺青、揉捻和烘干等加工成甜菊葉干葉,粉碎,過40-60目篩,得干葉粉。實施例1將干葉粉于60°C用水浸提50min,浸提時,干葉粉與水的重量比為1:6,浸提后用紗布過濾,收集濾液;將該濾液于115°C滅菌25min,自然冷卻至30°C,采用無菌操作技術接種3%濾液體積的嗜熱鏈球菌,再加入為濾液體積0.1%的磷酸氫二銨,于38°C恒溫發酵4天,制得甜菊葉發酵液;將該發酵液真空濃縮,濃縮溫度為60°C,真空度為-0.lmpa,濃縮至原體積的20%,收集收集液,灌裝,80°C滅菌25min。實施例2將干葉粉于90°C用水浸提20min,浸提時,干葉粉與水的重量比為1:10,浸提后用紗布過濾,收集濾液;將該濾液于125°C滅菌15min,自然冷卻至40°C,采用無菌操作技術接種3%濾液體積的植物乳桿菌和2%濾液體積的保加利亞乳桿菌,再加入為濾液體積0.3%的磷酸氫二銨,于42°C恒溫發酵2天,制得甜菊葉發酵液;將該發酵液真空濃縮,濃縮溫度為80°C,真空度為0.05mpa,濃縮至原體積的15%,收集收集液,灌裝,90°C滅菌15min。實施例3將干葉粉于80°C用水浸提30min,浸提時,干葉粉與水的重量比為1:8,浸提后用紗布過濾,收集濾液;將該濾液于120°C滅菌20min,自然冷卻至35°C,采用無菌操作技術接種2%濾液體積的保加利亞乳桿菌和2%濾液體積的嗜熱鏈球菌,再加入為濾液體積0.2%的磷酸氫二銨,于40°C恒溫發酵3天,制得甜菊葉發酵液;將該發酵液真空濃縮,濃縮溫度為70°C,真空度為-0.lmpa,濃縮至原體積的25%,收集收集液,灌裝,85°C滅菌20min。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乳酸發酵型甜菊葉濃縮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步驟如下:A.取新鮮甜菊葉全葉,按綠茶傳統加工工藝制成甜菊葉干葉,粉碎,過40?60目篩;B.于60?90℃,將干葉粉用水浸提20?50min,浸提時,干葉與水的重量比為1:6?10,浸提后用4?6層紗布過濾,收集濾液,備用;C.將上述濾液滅菌并自然冷卻至30?40℃,無菌操作下接種活菌數為1×107?1×109CFU/mL的乳酸菌,接種量為濾液體積的3?5%,并加入為濾液體積0.1?0.3%的磷酸氫二銨,于38℃?42℃發酵2?4天,制得甜菊葉發酵液;D.將上述發酵液真空濃縮至原體積的15?25%,收集收集液,灌裝,滅菌。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乳酸發酵型甜菊葉濃縮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步驟如下: A.取新鮮甜菊葉全葉,按綠茶傳統加工工藝制成甜菊葉干葉,粉碎,過40-60目篩; B.于60-90°C,將干葉粉用水浸提20-50min,浸提時,干葉與水的重量比為1:6-10,浸提后用4-6層紗布過濾,收集濾液,備用; C.將上述濾液滅菌并自然冷卻至30-40°C,無菌操作下接種活菌數為I X IO7-1 X 109CFU/mL的乳酸菌,接種量為濾液體積的3_5%,并加入為濾液體積0.1-0.3%的磷酸氫二銨,于38°C _42°C發酵2-4天,制得甜菊葉發酵液; D.將上述發酵液真空濃縮至原體積的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延斌,鄧佐,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