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干酵母和南極大磷蝦粉培養輪蟲的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干酵母和南極大磷蝦粉作為輪蟲培養的混合餌料,其特征是用交叉攪拌研磨機將南極大磷蝦粉超微粉碎,再用超聲波破碎溶解,使南極大磷蝦粉的粒徑<25μm,制得南極大磷蝦粉母液備用;輪蟲接種入水泥池中,輪蟲起始密度為(550±10)inds/mL,水溫(25±0.5)℃,鹽度28±1,連續充氣,投喂的混合餌料中,南極大磷蝦粉的投喂量為50mg/L,干酵母的投喂量為0.4g/106inds,干酵母投喂前使用淡水溶化,再用300目篩絹過濾,按上述投喂量,將南極磷蝦粉母液和干酵母混合后,一并投入水泥池內飼喂輪蟲。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水產生物餌料培養技術,特別是干酵母和南極大磷蝦粉培養輪蟲的方法。
技術介紹
裙皺臂尾輪蟲(Brachionus plicatilis)(以下簡稱輪蟲)是一種小型多細胞水生動物,廣泛分布于溫、熱帶地區的半咸水和海水水域中。其具有大小適宜、營養豐富、繁殖迅速等特點,在海產魚類、甲殼類的育苗中作為幼體首選的開口餌料而被廣泛使用。輪蟲的生產性培養主要采用土池粗養、工廠化水泥池培養以及利用連續培養裝置高密度培養等方法。土池培養是比較傳統的方法,一般采用糞便或人尿、化肥、低值海魚等作肥源培養微藻和細菌作為培養輪蟲的餌料,所獲得的輪蟲密度較低,且容易受到低溫、降雨等環境條件的影響而無法按計劃進行大量培養,另外由于受土地資源的限制,有些地區也無法開展輪蟲土池培養;利用連續培養裝置高密度培養輪蟲,盡管有占地空間少,所獲輪蟲密度高的特點,但需要較高的設備投資成本和生產成本,復雜的工藝和以及較高的培養技術,因此難以在水產動物苗種生產中的推廣應用。目前,輪蟲培養基本上采用工廠化水泥池培養的方法,而這種方式主要以微藻和酵母作為培養輪蟲的餌料,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對微藻的依賴較大,培養的輪蟲密度較低,且輪蟲的產量也不穩定。輪蟲餌料是影響輪蟲繁殖的最主要、最直接因素,鑒于輪蟲及其數量的供應對于水產動物育苗的重要性,亟需開發利用新型的輪蟲餌料,以改進現有的輪蟲供餌模式。南極大磷奸(Euphausia superba)隸屬節肢動物門,甲殼綱,磷奸目。南極大磷蟲下粉富含蛋白質、氨基酸、脂肪酸、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是一種優質的餌料。目前未見有關利用南極大磷蝦粉培養輪蟲的報道。專利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干酵母和南極大磷蝦粉混合培養輪蟲的方法,通過使用干酵母和南極大磷蝦粉作為輪蟲的餌料,提高輪蟲的培養密度和產量,可滿足魚類、甲殼類育苗中幼體對輪蟲的需求。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采用干酵母和南極大磷蝦粉作為輪蟲培養的混合餌料,其特征是先使用交叉攪拌研磨機將南極大磷蝦粉進行超微粉碎,使南極大磷蝦粉的粒徑< 120 μ m,然后按IOOg經超微粉碎的南極大磷蝦粉加入到600mL純凈水的配比,并用均質器攪拌,均質器的轉速為15500-22000rpm,攪拌時間為2min,然后按相同方法反復攪拌3次,再采用超聲波破碎溶解20min,使南極大磷蝦粉的粒徑< 25 μ m,制得南極大磷蝦粉母液,并用純凈水將南極大磷蝦粉母液總體積補足至IL后,置于4°C冰箱內儲存備用;培養輪蟲的步驟是將輪蟲接種入水泥池中,輪蟲起始密度為(550±10) inds/mL,水溫(25±0.5) °C,鹽度28±1,連續充氣,投喂的南極大磷蝦粉和干酵母混合餌料中,南極大磷蝦粉的投喂量為50mg/L,即IL海水中,施加南極大磷蝦粉的量為50mg,干酵母的投喂量為0.4g/106inds,即106inds輪蟲投喂0.4g干酵母,干酵母選用安琪牌高活性干酵母,投喂前使用淡水溶化,再用300目篩絹過濾,按上述投喂量,將南極磷蝦粉母液和干酵母混合后,一并投入水泥池飼喂輪蟲;投喂后分別于第12和18h取樣,檢測培養的輪蟲密度。本專利技術的突出特點是用干酵母和南極大磷蝦粉作為混合餌料培養輪蟲,并具有以下顯著技術效果:一是南極磷蝦粉能促進輪蟲的種群增長,投喂南極大磷蝦粉和干酵母混合餌料后,輪蟲密度顯著高于未投喂南極大磷蝦粉的輪蟲密度,投喂第12和18h時,投喂混合餌料培養的輪蟲密度比僅投喂干酵母的輪蟲密度分別提高了近11.84%和15.08% (見附表I);二是南極大磷蝦粉營養價值高且資源豐富,成本遠低于微藻或濃縮微藻,也減少了微藻培養的人力和物力,而且不易污染水質,也不影響輪蟲成活率,培育過程添加操作簡單,便于使用。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使用干酵母和南極大磷蝦粉作為輪蟲的混合餌料。南極大磷蝦粉母液制備步驟是先使用交叉攪拌研磨機將南極大磷奸粉進行超微粉碎,例如選用Pulverisette 16型交叉攪拌研磨機(德國FRITSCH GmbH公司生產)將南極大磷蝦粉進行超微粉碎,使南極大磷蝦粉的粒徑< 120 μ m,然后按IOOg經超微粉碎的南極大磷蝦粉加入到600mL純凈水的配比用均質器攪拌,均質器的轉速為15500-22`000rpm,攪拌時間為2min,然后按相同方法反復攪拌3次,再采用超聲波破碎溶解20min,使南極大磷蝦粉的粒徑< 25 μ m,制得南極大磷蝦粉母液,并用純凈水將南極大磷蝦粉母液總體積補足至IL后,置于4°C冰箱內儲存備用;培養輪蟲的步驟是將輪蟲接種入水泥池中,輪蟲起始密度為(550 ±10) inds/mL,水溫(25±0.5) °C,鹽度28±1,連續充氣,投喂的餌料為南極大磷蝦粉和干酵母(安琪牌高活性干酵母)混合餌料,南極大磷蝦粉的投喂量為50mg/L (即IL海水中,施加南極大磷蝦粉的量為50mg),干酵母的投喂量為0.4g/106inds (即106inds輪蟲投喂0.4g干酵母),干酵母投喂前使用淡水溶化,再用300目篩絹過濾,按上述投喂量,將南極磷蝦粉母液和干酵母混合后,一并投入水泥池內飼喂輪蟲,投喂后分別于第12和18h取樣,測定培養的輪蟲密度。本專利技術通過下述方式進行驗證:一個水泥池內僅投喂干酵母,不添加南極大磷蝦粉,干酵母的投喂量為0.4g/106inds (即106inds輪蟲投喂0.4g干酵母),另一個水泥池內投喂南極大磷蝦粉和干酵母混合餌料,南極大磷蝦粉的投喂量為50mg/L (即IL海水中,施加南極大磷蝦粉的量為50mg),干酵母的投喂量為0.4g/106inds (即106inds輪蟲投喂0.4g干酵母),于第12和18h分別采用浮游動物計數框測定培養的輪蟲密度,測定結果表明,投喂干酵母和南極大磷蝦粉混合餌料后,輪蟲密度顯著高于未投喂南極大磷蝦粉的輪蟲密度。第12和18h時,投喂混合餌料培養的輪蟲密度比僅投喂干酵母的輪蟲密度分別提高了近11.84%和15.08% (見附表I)。附表1.不同館料不同時間點輪蟲密度測定數據(inds/mL)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干酵母和南極大磷蝦粉培養輪蟲的方法,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采用干酵母和南極大磷蝦粉作為輪蟲培養的混合餌料,其特征是先使用交叉攪拌研磨機將南極大磷蝦粉進行超微粉碎,使南極大磷蝦粉的粒徑<120μm,然后按100g經超微粉碎的南極大磷蝦粉加入到600mL純凈水的配比,并用均質器攪拌,均質器的轉速為15500?22000rpm,攪拌時間為2min,然后按相同方法反復攪拌3次,再采用超聲波破碎溶解20min,使南極大磷蝦粉的粒徑<25μm,制得南極大磷蝦粉母液,并用純凈水將南極大磷蝦粉母液總體積補足至1L后,置于4℃冰箱內儲存備用;培養輪蟲的步驟是將輪蟲接種入水泥池中,輪蟲起始密度為(550±10)inds/mL,水溫(25±0.5)℃,鹽度28±1,連續充氣,投喂的南極大磷蝦粉和干酵母混合餌料中,南極大磷蝦粉的投喂量為50mg/L,即1L海水中,施加南極大磷蝦粉的量為50mg,干酵母的投喂量為0.4g/106inds,即106inds輪蟲投喂0.4g干酵母,干酵母選用安琪牌高活性干酵母,投喂前使用淡水溶化,再用300目篩絹過濾,按上述投喂量,將南極磷蝦粉母液和干酵母混合后,一并投入水泥池飼喂輪蟲;投喂后分別于第12和18h取樣,檢測培養的輪蟲密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干酵母和南極大磷蝦粉培養輪蟲的方法,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采用干酵母和南極大磷蝦粉作為輪蟲培養的混合餌料,其特征是先使用交叉攪拌研磨機將南極大磷蝦粉進行超微粉碎,使南極大磷蝦粉的粒徑< 120 μ m,然后按IOOg經超微粉碎的南極大磷蝦粉加入到600mL純凈水的配比,并用均質器攪拌,均質器的轉速為15500-22000rpm,攪拌時間為2min,然后按相同方法反復攪拌3次,再采用超聲波破碎溶解20min,使南極大磷蝦粉的粒徑< 25 μ m,制得南極大磷蝦粉母液,并用純凈水將南極大磷蝦粉母液總體積補足至IL后,置于4°C冰箱內儲存...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陸建學,林聽聽,李子牛,高露姣,黃艷青,龔洋洋,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