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導光柱,在導光柱的外柱面上開有安裝彈性密封圈的溝槽,距離溝槽設定距離處設有止位體,止位體凸出于導光柱的外柱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室外電子設備,包括殼體、彈性密封圈和導光柱,彈性密封圈安裝在導光柱的溝槽內,并位于導光柱和殼體通孔的內壁面之間,可起到防塵防水的作用,且彈性密封圈采用徑向密封,密封更為可靠,安裝更加便捷;導光柱安裝在室外電子設備殼體的側面,既滿足了人機要求,且導光柱從內部安裝到室外電子設備殼體的側面,安裝快捷,又不需要額外的固定件,設備加工工藝簡單,成本低,表面美觀,性能可靠。(*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電子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導光柱及包含該導光柱的室外電子設備。
技術介紹
在室外無線基站或室外AP (Access Point,無線訪問節點)中,為了滿足室外惡劣環境的要求,殼體通常為鑄鋁殼體,并滿足防護要求,因此設備的對外指示燈,同樣要實現可靠的防水防塵性能,且滿足人機工程的需要,因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據人機工程,指示燈最優是位于和設備接口同一側,即位于設備殼體的側壁上,但放在側壁時,由于受鑄鋁殼的加工工藝的限制,只能在外部加工安裝孔和從外部安裝和固定導光指示裝置,這樣設備很不美觀,占用較大空間,且容易毀壞。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或者之一,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導光柱,從內部安裝到室外電子設備殼體的側面,既滿足人機要求,且安裝快捷,表面美觀,性能可靠。另外,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室外電子設備。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導光柱,在所述導光柱的外柱面上開有安裝彈性密封圈的溝槽,距離所述溝槽設定距離處設有止位體,所述止位體凸出于所述導光柱的外柱面。導光柱上開有溝槽,用于安裝彈性密封圈,實現防水防塵;止位體用于安裝定位,保證導光柱安裝到位。優選地,所述導光柱的一端面上開有聚光凹槽,所述聚光凹槽和所述溝槽位于所述止位體的兩側。聚光凹槽對光源發出的光具有會聚作用,以便導光柱的導光效果更好。優選地,所述導光柱的另一端面上開有散光環槽。散光環槽將導光柱傳出的光發散,使人們從各個方向均能看到光。 優選地,所述導光柱為圓柱體,所述溝槽為環槽,所述止位體為止位環,所述止位環至開有所述聚光凹槽端面間的柱體直徑,小于所述止位環至開有所述散光環槽端面間的柱體直徑。導光柱為圓柱體,溝槽為環槽,止位體為止位環,這樣易于加工,安裝方便;止位環至開有聚光凹槽端面間的柱體直徑,小于止位環至開有所述散光環槽端面間的柱體直徑,節省了材料,減輕了導光柱的重量,降低了成本。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室外電子設備,包括殼體、彈性密封圈和至少一個上述的導光柱,所述彈性密封圈安裝在所述導光柱的所述溝槽中,在所述殼體的側面開有至少一個通孔,所述導光柱安裝有所述彈性密封圈的柱體伸入所述通孔內,所述彈性密封圈位于所述導光柱和所述通孔的內壁面之間,所述通孔的尺寸小于所述止位體的尺寸,所述止位體抵靠在所述殼體側面的內壁面上。導光柱上安裝有彈性密封圈,可起到防塵防水的作用,且彈性密封圈采用徑向密封,密封更為可靠,安裝更加便捷;導光柱安裝到殼體側壁的通孔內,滿足了人機要求;止位體確保導光柱的安裝到位。優選地,所述止位體與所述殼體內壁接觸的一端面到所述導光柱的開有所述散光環槽的一端面的距離小于所述通孔的深度。這樣,防止導光柱安裝過深造成表面凸出。優選地,所述室外電子設備還包括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殼體內,所述導光柱開有聚光凹槽的一端面抵靠在所述限位裝置上。導光柱抵靠在限位裝置上,使導光柱從外面受外力后不會脫落。進一步,所述限位裝置為金屬鈑金件或印刷電路板。優選地,所述室外電子設備包括五個所述導光柱,所述殼體側面上開有五個對應的所述通孔。優選地,所述室外電子設備為室外無線基站。綜上所述,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導光柱安裝在室外電子設備殼體的側面,既滿足人機要求,且不需要額外的固定件,設備加工工藝簡單,成本低,安裝快捷,表面美觀,性能可靠。附圖說明圖1是根據本技術所述的導光柱與彈性密封圈配合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主視示意圖;圖3是根據本技術所述的室外電子設備殼體的外部結構局部示意圖;圖4是根據本技術所述的室外電子設備的局部結構剖視示意圖;圖5是根據本技術所述的室外電子設備導光柱安裝過程示意圖;圖6是根據本技術所述的室外電子設備導光柱安裝完成后的示意圖。其中,圖1至圖6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I導光柱 11止位體 12溝槽13聚光凹槽14散光環槽 20型圈 3印刷電路板 4殼體 41通孔具體實施方式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術,但是,本技術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來實施,因此,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如圖1和圖2所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導光柱,在所述導光柱I的外柱面上開有安裝彈性密封圈的溝槽12,距離所述溝槽12設定距離處設有止位體11,所述止位體11凸出于所述導光柱I的外柱面。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密封圈為0型圈2。導光柱上開有溝槽,用于安裝彈性密封圈,實現防水防塵;止位體用于安裝定位,保證導光柱安裝到位。優選地,如圖4所不,所述導光柱I的一端面上開有聚光凹槽13,所述聚光凹槽13和所述溝槽12位于所述止位體11的兩側。聚光凹槽將光源發出的光聚集起來,以便導光柱的導光效果更好。優選地,如圖1和圖4所示,所述導光柱I的另一端面上開有散光環槽14。散光環槽將導光柱傳出的光發散,使人們從各個方向均能看到光。如圖1和圖2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導光柱I為圓柱體,所述溝槽12為環槽,所述止位體11為止位環,所述止位環至開有所述聚光凹槽13端面間的柱體直徑,小于所述止位環至開有所述散光環槽14端面間的柱體直徑。 導光柱為圓柱體,溝槽為環槽,止位體為止位環,這樣易于加工,安裝方便;止位環至開有聚光凹槽端面間的柱體直徑,小于止位環至開有所述散光環槽端面間的柱體直徑,節省了材料,減輕了導光柱的重量,降低了成本。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室外電子設備,包括殼體4、彈性密封圈和至少一個上述的導光柱I,所述彈性密封圈安裝在所述導光柱I的所述溝槽12中,在所述殼體4的側面開有至少一個通孔41,所述導光柱I安裝有所述彈性密封圈的柱體伸入所述通孔41內,所述彈性密封圈位于所述導光柱I和所述通孔41的內壁面之間,所述通孔41的尺寸小于所述止位體11的尺寸,所述止位體11抵靠在所述殼體4側面的內壁面上。如圖4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密封圈為0型圈2。導光柱上安裝有彈性密封圈,可起到防塵防水的作用,且彈性密封圈采用徑向密封(彈性密封圈的受力方向如圖4中的箭頭所示),密封更為可靠,安裝更加便捷;導光柱從內側安裝到殼體側壁的通孔內(如圖5中箭頭所示的方向),既滿足了人機要求,又不需要額外固定件,設備加工工藝簡單,成本低,安裝快捷,表面美觀且性能可靠;止位體起安裝限位作用,確保導光柱安裝到位。優選地,所述止位體11與所述殼體4內壁接觸的一端面到所述導光柱I的開有所述散光環槽14的一端面的距離小于所述通孔41的深度。這樣,可以防止導光柱安裝過深造成表面凸出。優選地,如圖6所述,所述室外電子設備還包括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殼體4內,所述導光柱I開有聚光凹槽13的一端面抵靠在所述限位裝置上。導光柱抵靠在限位裝置上,使導光柱從外面受外力后不會脫落。如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限位裝置為印刷電路板3,所述印刷電路板3即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當然,限位裝置也可以為金屬鈑金件等其他結構體。優選地,如圖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導光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導光柱(1)的外柱面上開有安裝彈性密封圈的溝槽(12),距離所述溝槽(12)設定距離處設有止位體(11),所述止位體(11)凸出于所述導光柱(1)的外柱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麗娜,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奇天攬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