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shù)涉及一種升降平臺,尤其是地下電纜施工用升降平臺。
技術(shù)介紹
現(xiàn)有的地下電纜鋪設過程中使用的升降平臺有的使用時搭建,用完再拆,反復拆建,過程繁瑣,耗費大量人力;有的采用電動升降平臺,噪聲極大,而且偏遠地區(qū)的供電不穩(wěn)定,容易造成突然斷電引發(fā)的平臺墜落,有重大安全隱患。對于大型裝置在地上和地下的運送過程中,需要搬運至升降平臺,搬運過程消耗人力,工作效率低。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shù)提出了一種地下電纜施工用升降平臺。本技術(shù)解決其技術(shù)問題所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地下電纜施工用升降平臺,包括四個支腿,四個支腿上安裝支架,支架上安裝橫管,橫管兩端分別設置一個吊繩,吊繩上端固定在橫管上,吊繩下端設置手扳葫蘆,手扳葫蘆上端與吊繩連接,手扳葫蘆下端設置兩段固定繩,兩段固定繩下端設置平臺架,所述支架的四個連接節(jié)點上分別設置一個拉繩,拉繩上端與支架連接,拉繩下端與平臺架相連,平臺架上安裝平臺板,平臺板上開設吊裝口,平臺板上設置支撐板,支撐板設置水平的固定軸,固定軸上套裝線輥,線輥的端部安裝圓形,搖動連接板的圓心與線輥重合,搖動連接板的邊沿處設置搖柄,線輥上安裝吊繩,吊繩上端固定連接線輥,吊繩下端固定連接掛鉤,線輥位于吊裝口上部。為了進一步實現(xiàn)本技術(shù)的目的,所述四個支腿下端分別安裝支腳,支腳的外徑大于支腿的外徑。所述拉繩上設置護套,護套套在拉繩上,護套上端設置連接繩,連接繩與支架相連。所述搖動連接板邊沿處設置配重塊,配重塊與搖柄的連線穿過搖動連接板的圓心。所述的固定軸上安裝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安裝固定桿一端,固定桿另一端固定連接支撐板。所述的固定支架上設置定位銷,線輥上開 ...
【技術(shù)保護點】
地下電纜施工用升降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個支腿(9),四個支腿(9)上安裝支架(1),支架(1)上安裝橫管(2),橫管(2)兩端分別設置一個吊繩(3),吊繩(3)上端固定在橫管(2)上,吊繩(3)下端設置手扳葫蘆(5),手扳葫蘆(5)上端與吊繩(3)連接,手扳葫蘆(5)下端設置兩段固定繩(6),兩段固定繩(6)下端設置平臺架(7),所述支架(1)的四個連接節(jié)點上分別設置一個拉繩(4),拉繩(4)上端與支架(1)連接,拉繩(4)下端與平臺架(7)相連,平臺架(7)上安裝平臺板(8),平臺板(8)上開設吊裝口(24),平臺板(8)上設置支撐板(21),支撐板(21)設置水平的固定軸(22),固定軸(22)上套裝線輥(17),線輥(17)的端部安裝圓形,搖動連接板(20)的圓心與線輥(17)重合,搖動連接板(20)的邊沿處設置搖柄(19),線輥(17)上安裝吊繩(23),吊繩(23)上端固定連接線輥(17),吊繩(23)下端固定連接掛鉤(13),線輥(17)位于吊裝口(24)上部。
【技術(shù)特征摘要】
1.地下電纜施工用升降平臺,其特征在于:包括四個支腿(9),四個支腿(9)上安裝支架(1),支架(I)上安裝橫管(2),橫管(2)兩端分別設置一個吊繩(3),吊繩(3)上端固定在橫管(2)上,吊繩(3)下端設置手扳葫蘆(5),手扳葫蘆(5)上端與吊繩(3)連接,手扳葫蘆(5)下端設置兩段固定繩(6),兩段固定繩(6)下端設置平臺架(7),所述支架(I)的四個連接節(jié)點上分別設置一個拉繩(4),拉繩(4)上端與支架(I)連接,拉繩(4)下端與平臺架(7)相連,平臺架(7)上安裝平臺板(8),平臺板(8)上開設吊裝口(24),平臺板(8)上設置支撐板(21),支撐板(21)設置水平的固定軸(22 ),固定軸(22 )上套裝線輥(17 ),線輥(17 )的端部安裝圓形,搖動連接板(20)的圓心與線輥(17)重合,搖動連接板(20)的邊沿處設置搖柄(19),線輥(17)上安裝吊繩(23),吊繩(23)上端固定連接線輥(17),吊繩(23)下端固定連接掛鉤(13),線輥(17)位于吊裝口(24)上部。2...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馮迎春,王震,洪源,李守金,楊曉濱,盧志海,張偉,李超,李偉,喬耀華,馬瑋杰,王洪川,陳培峰,王安山,
申請(專利權(quán))人: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檢修公司,國家電網(wǎng)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