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自動扶梯用梯級,包括踏面、對踏面起支撐作用的踢板和肋板,該肋板有兩塊,設置在整個梯級的兩側,沿所述肋板底部邊緣上的兩端通過軸連接有主輪和輔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肋板上開設有至少一個應力分散口,在主輪和軸之間套接有軸套。本裝置主要用于自動扶梯中,對組成自動扶梯的單個梯級進行改進,在梯級兩側的肋板上開設有應力分散口,用于對整個梯級橫向壓應力的分散,提高其梯級強度,延長使用壽命,避免事故產生。(*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梯級結構,尤其涉及一種應力擴散的自動扶梯用梯級。技術背景:自動扶梯由梯路(變型的板式輸送機)和兩旁的扶手(變形的帶式輸送機)組成。其主要部件有梯級、牽引鏈條及鏈輪、導軌系統、主傳動系統(包括電動機、減速裝置、制動器及中間傳動環節等)驅動主軸、梯路張緊裝置、扶手系統、梳板、扶梯骨架和電氣系統等。梯級在乘客入口處作水平運動(方便乘客登梯)以后逐漸形成階梯;接近入口處階梯逐漸消失,梯級再度作水平運動。這些運動都是由梯級主輪、輔輪分別沿不同的梯級導軌行走來實現的。電動扶梯一般是斜置。行人在扶梯的一端站上自動行走的梯級,便會自動被帶到扶梯的另一端,途中梯級會一路保持水平。其中,在運行過程中,梯級的水平保持是至關重要的,在實際工作時,由于梯級要承載的壓力是不斷變化的,同時,由于有些人會蹦到梯級表面,瞬間會對梯級造成縱向的沖量會導致梯級兩側的肋板產生變形,這樣,很容易造成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進行壓應力分散、延長使用壽命的自動扶梯用梯級。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扶梯用梯級,包括踏面、對踏面起支撐作用的踢板和肋板,該肋板有兩塊,設置在整個梯級的兩側,沿所述肋板底部邊緣上的兩端通過軸連接有主輪和輔輪,在所述肋板上開設有至少一個應力分散口。進一步的,為了在對踏面傳遞來的壓力進行更好的應力分散,并提高肋板的強度,所述應力分散口有兩個:第一應力分散口和第二應力分散口,其所述第一應力分散口和第二應力分散口的面積比為2: I。更進一步的,所述應力分散口有三個:第一應力分散口、第二應力分散口和第三應力分散口,其所述的第一應力分散口、第二應力分散口和第三應力分散口的面積比為4:2:1。進一步的,為了確保主輪的正常運轉,避免卡死現象產生,在所述主輪與軸之間套接有軸套。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主要用于自動扶梯中,對組成自動扶梯的單個梯級進行改進,在梯級兩側的肋板上開設有應力分散口,用于對整個梯級橫向壓應力的分散,提聞其梯級強度,延長使用壽命,避免事故廣生。附圖說明: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右視圖;圖3是本技術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中:1、踏面2、踢板3、肋板31、應力分散口 311、第一應力分散口 312、第二應力分散口 313、第三應力分散口 4、軸5、主輪6、輔輪7、軸套。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和2所示一種自動扶梯用梯級,包括踏面1、對踏面起支撐作用的踢板2和肋板3,該肋板3有兩塊,設置在整個梯級的兩側,沿所述肋板3底部邊緣上的兩端通過軸4連接有主輪5和輔輪6,在所述肋板3上開設有至少一個應力分散口 31,為了確保主輪5的正常運轉,避免卡死現象產生,在所述主輪5與軸4之間套接有軸套7。進一步的,如圖3所示,為了在對踏面傳遞來的壓力進行更好的應力分散,并提高肋板3的強度,所述應力分散口有兩個:第一應力分散口 311和第二應力分散口 312,其所述第一應力分散口 311和第二應力分散口 312的面積比為2: 1.更進一步的,如圖4所示,所述應力分散口有三個:第一應力分散口 311、第二應力分散口 312和第三應力分散口 313,其所述的第一應力分散口 311、第二應力分散口 312和第三應力分散口 313的面積比為4: 2:1。本裝置主要用于自動扶梯中,對組成自動扶梯的單個梯級進行改進,在梯級兩側的肋板3上開設有應力分散口 31,用于對整個梯級橫向壓應力的分散,提高其梯級強度,延長使用壽命,避免事故產生。需要強調的是,以上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列而已,并非對技術在外觀上作任何形式的限制,凡是依據本技術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技術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自動扶梯用梯級,包括踏面(I)、對踏面起支撐作用的踢板(2)和肋板(3),該肋板(3)有兩塊,設置在整個梯級的兩側,沿所述肋板底部邊緣上的兩端通過軸(4)連接有主輪(5)和輔輪(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肋板(3)上開設有至少一個應力分散口(3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扶梯用梯級,其特征在于:所述應力分散口有兩個:第一應力分散口(311)和第二應力分散口(312),其所述第一應力分散口(311)和第二應力分散口(312)的面積比為2: I。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扶梯用梯級,其特征在于:所述應力分散口(31)有三個:第一應力分散口(311)、第二應力分散口(312)和第三應力分散口(313),其所述的第一應力分散口(311)、第二應力分散口(312)和第三應力分散口(313)的面積比為4: 2: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扶梯用梯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輪(5)與軸(4)之間套接有軸套(7)。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自動扶梯用梯級,包括踏面、對踏面起支撐作用的踢板和肋板,該肋板有兩塊,設置在整個梯級的兩側,沿所述肋板底部邊緣上的兩端通過軸連接有主輪和輔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肋板上開設有至少一個應力分散口,在主輪和軸之間套接有軸套。本裝置主要用于自動扶梯中,對組成自動扶梯的單個梯級進行改進,在梯級兩側的肋板上開設有應力分散口,用于對整個梯級橫向壓應力的分散,提高其梯級強度,延長使用壽命,避免事故產生。文檔編號B66B23/12GK202967836SQ20122059811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4日專利技術者張洪源, 卜海興, 沈國珍, 張國林 申請人:蘇州斯邁特東方電梯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扶梯用梯級,包括踏面(1)、對踏面起支撐作用的踢板(2)和肋板(3),該肋板(3)有兩塊,設置在整個梯級的兩側,沿所述肋板底部邊緣上的兩端通過軸(4)連接有主輪(5)和輔輪(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肋板(3)上開設有至少一個應力分散口(31)。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洪源,卜海興,沈國珍,張國林,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斯邁特東方電梯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