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銅帶自動纏繞換盤裝置,包括二套繞線機構,它們并排設于機架上,每套繞線機構包括一套繞線軸,一個繞線盤、一只壓緊器和一檢根滾珠絲杠。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銅帶自動纏繞換盤工藝為:繞線開始時,繞線軸帶動繞線盤做直線運動,當繞線盤后部的葉片剛超出銅帶時,繞線軸旋轉90度,繞線軸再帶動繞線盤做反向直線運動,接著啟動壓緊器,壓緊纏繞在繞線盤后側葉片上的銅帶,即完成銅帶的卡線及壓線運動,再進行銅帶繞線運動;當銅帶纏繞到規定重量時,該繞線裝置停止,導輪滑向另一滑槽內,實現繞線的換盤運動。(*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銅帶或銅線的自動纏繞換盤裝置,屬于銅帶壓延及收放線線相關的
技術介紹
光伏焊帶是在銅帶上鍍錫或錫合金,大量應用于太陽能光伏組件,比如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太陽能電池片等。銅帶是通過拉絲到^-定直徑銅線,再軋制成給定寬度和厚度,然后進行退火處理,退火處理后,必須把銅帶進行纏繞收線。由于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對光伏焊帶需求量將仍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在銅帶的纏繞收線方面,相關的研究較多,針對不同需求和條件,較多文獻均給出了切實可行的工藝方案。但在銅帶收線的自動化程度上,進行的研究及現有的設計仍有較多需改進的地方。特別是在銅帶剛開始纏繞時,由于銅帶張緊力的作用,很多設計采用停機,然后使用手動方式進行纏繞,再開機進行繞線;另外,較多設計也較少考慮纏繞后的換盤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提高銅帶的纏繞效率,且結構簡單的銅帶自動纏繞換盤裝置及其工藝。本技術要解決的是現有銅帶纏繞的自動化程度低、效率低的問題,設計了一套可實現自動纏繞及換盤,且結構簡單的銅帶纏繞及換盤裝置。為實現本技術的目的 ,本技術所述的銅帶自動纏繞換盤裝置,包括機架和設于機架上的繞線機構,繞線機構有二套,并排設于機架上,每套繞線機構包括一套繞線軸r-個繞線盤、一只壓緊器和一根滾珠絲杠,繞線盤安裝于繞線軸的前端,壓緊器安裝于繞線軸上且緊靠繞線盤,滾珠絲杠與繞線軸連接,機架上設有導輪架,導輪架上設有一只導輪、一條導輪滑道和二條導輪槽,二條導輪槽分別位于導輪滑道的二側且與相應的繞線盤對應,導輪位于繞線盤的上方邊側。壓緊器包括壓線盤、支撐盤、斜面推桿、氣缸、限位螺釘及彈簧,壓線盤與套筒軸間留有間隙,支撐盤通過軸承安裝在套筒軸—t,斜面推桿安裝在氣缸上,氣缸固定在機架上。繞線軸包括連齒輪軸、套筒軸和大圓筒軸,連齒輪軸、套筒軸和大圓筒軸互相嵌套,大圓筒軸內裝有兩個支撐軸承,支撐軸承外圈與大圓筒軸配合,軸承內圈裝在套筒軸上;套筒軸前端裝有繞線盤,套筒田賦后端通過滑鍵與連齒輪軸連接。滾珠絲杠....t套有滾珠絲杠螺母,滾珠絲杠螺母通過肋板與大套筒軸相連。滾珠絲桿下部的機架上設有限位塊、滑桿,限位塊設于滑桿端部,肋板底端設于滑桿上。 繞線盤邊側設有四片葉片。本技術所述的一種銅帶自動纏繞換盤工藝,該工藝步驟為:繞線開始時,繞線軸帶動繞線盤做直線運動,當繞線盤后部的葉片剛超出銅帶時,繞線軸旋轉90度,繞線軸再帶動繞線盤做反向直線運動,接著啟動壓緊器,壓緊纏繞在繞線盤后側葉片上的銅帶,即完成銅帶的卡線及壓線運動,再進行銅帶繞線運動,即進行銅帶纏繞運動;當銅帶纏繞到規定重量時,該繞線裝置停止,導輪滑向另一滑槽內,實現繞線的換盤運動。導輪用于實現二套繞線機構的換盤繞線。壓緊器在壓銅帶時,斜面推桿伸出,通過斜面接觸,使壓線盤壓緊銅帶,同時限位螺釘上的彈簧伸長;由于斜面推桿與支撐盤及壓線盤均是小的面接觸,因此,壓緊后,可進行壓線盤和支撐盤均可旋轉;同時由于斜面推桿與氣缸固定在支架上,支撐盤將不會在套筒軸上做直線滑動;壓線結束后,斜面推桿回位,壓線盤在彈簧力作用下,與繞線盤分尚。本技術的有效效益是:本技術能實現銅帶的自動纏繞與換盤,能提升銅帶繞線的自動化水平,顯著提升繞線的生產效率。在相應的結構設計中,繞線盤卡線是采用繞線盤兩端采用四個葉片,且底部具有卡槽的結構。壓緊器采用斜面推動壓線盤,壓線盤復位采用彈簧等彈性原件復位的方式,能較大程度的簡化卡線及壓線的結構。繞線軸是實現銅帶自動纏繞的關鍵部分,其結構設計采用三軸套裝,能有效實現繞線所需的旋轉與直線運動,且結構簡單可靠。導輪和導輪架可實現繞線裝置A與繞線裝置B之間的換盤繞線,可使銅帶纏繞過程不停機,連續進行。除此以外,本技術還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成本低、效率高及工作安全等特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銅帶自動纏繞與換盤裝置主視示意圖。圖3為銅帶自動纏繞與換盤裝置俯視示意圖。圖4為繞線軸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清楚說明本技術專利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下文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實例。如圖所示,本技術所述的銅帶自動纏繞換盤裝置,包括機架和設于機架I上的繞線機構2,繞線機構2有二套,并排設于機架I上,每套繞線機構2包括一套繞線軸1-1,一個繞線盤4、一只壓緊器和一根滾珠絲杠9,繞線盤4安裝于繞線軸1-1的前端,壓緊器安裝于繞線軸1-1上且緊靠繞線盤4,滾珠絲杠9與繞線軸1-1連接,機架I上設有導輪架3’導輪架3上設有一只導輪8、一條導輪滑道7和二條導輪槽6,二條導輪槽6分別位于導輪滑道7的二側且與相應的繞線盤4對應,導輪8位于繞線盤4的上方邊側。壓緊器包括壓線盤18、支撐盤23、斜面推桿17、氣缸16、限位螺釘19及彈簧25,壓線盤18與套筒軸10間留有間隙,支撐盤23通過軸承24安裝在套筒軸10上,斜面推桿17安裝在氣缸16上,氣缸16固定在機架I上。繞線軸1-1包括連齒輪軸20、套筒軸10和大圓筒軸11,連齒輪軸20、套筒軸10和大圓筒軸11互相嵌套,大圓筒軸11內裝有兩個支撐軸承22,支撐軸承22外圈與大圓筒軸11配合,軸承24內圈裝在套筒軸10上;套筒軸10前端裝有繞線盤4,套筒田賦后端通過滑鍵21與連齒輪軸20連接。滾珠絲杠9....t套有滾珠絲杠螺母12,滾珠絲杠螺母12通過肋板15與大圓筒軸11相連。滾珠絲桿9下部的機架I上設有限位塊13、滑桿14,限位塊13設于滑桿14端部,肋板15底端設于滑桿14上。繞線盤4邊側設有四片葉片5。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銅帶纏繞盤邊緣上的凹槽卡住銅帶或銅線,再用斜面推動壓塊壓住銅帶,再對銅帶進行纏繞,銅帶纏繞的旋轉運動由滾珠絲杠帶動圓筒軸,圓筒軸內通過兩個軸承外圈的過盈配合帶動套筒軸前后運動,套筒軸與接齒輪軸采用長的滑鍵連接,即接齒輪的軸不做前后運動,接齒輪軸主要做旋轉運動,同時又通過滑鍵帶動圓筒軸旋轉,從而帶動繞線盤旋轉,完成繞線盤同時在做前后及旋轉復合運動,完成繞線。當一個繞線盤完成繞線后,通過導輪移至并排的另一繞線盤進行下一個繞線,這時可取下繞好的銅帶的繞線盤,換上新的繞線盤。權利要求1.一種銅帶自動纏繞換盤裝置,包括機架和設于機架上的繞線機構,其特征在于繞線機構有二套,并排設于機架上,每套繞線機構包括一套繞線軸,一個繞線盤V-只壓緊器和一根滾珠絲杠,繞線盤安裝于繞線軸的前端,壓緊器安裝于繞線軸--1且緊靠繞線盤,滾珠絲杠與繞線軸連接,機架上設有導輪架,導輪架上設有一只導輪、一條導輪滑道和二條導輪槽,二條導輪槽分別位于導輪滑道的二側且與相應的繞線盤對應,導輪位于繞線盤的上方邊側。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帶自動纏繞換盤裝置,其特征在于壓緊器包括壓線盤、支撐盤、斜面推桿、氣缸、限位螺釘及彈簧,壓線盤與套筒軸間留有間隙,支撐盤通過軸承安裝在套筒軸上,斜面推桿安裝在氣缸上,氣缸固定在機架上。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帶自動纏繞換盤裝置,其特征在于繞線軸包括連齒輪軸、套筒軸和大圓筒軸,連齒輪軸、套筒軸和大圓筒軸互相嵌套,大圓筒軸內裝有兩個支撐軸承,支撐軸承外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銅帶自動纏繞換盤裝置,包括機架和設于機架上的繞線機構,其特征在于繞線機構有二套,并排設于機架上,每套繞線機構包括一套繞線軸,一個繞線盤、一只壓緊器和一根滾珠絲杠,繞線盤安裝于繞線軸的前端,壓緊器安裝于繞線軸上且緊靠繞線盤,滾珠絲杠與繞線軸連接,機架上設有導輪架,導輪架上設有一只導輪、一條導輪滑道和二條導輪槽,二條導輪槽分別位于導輪滑道的二側且與相應的繞線盤對應,導輪位于繞線盤的上方邊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風立,婁勇堅,許錦泓,顧金梅,王磊,
申請(專利權)人:嘉興學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