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紡織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自動調整紗線張力的退紗裝置。
技術介紹
在織造產生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紗線問題。比如遇到問題紗線,需要將多余的紗線回收,否則會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或者在織做分離邊時,需要從外界添加若干紗線。補充紗線時需要控制紗線的張力,傳統的方式是通過人力控制,一般都是采用紗筒來實現,而紗筒是無法自動調整紗線的張力的,需要工人手動操作,精度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并且工人的勞動強度也大,增加人力成本,不能有效保證產品的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自動調整紗線張力的退紗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退紗裝置,所述退紗裝置包括具有內腔的殼體,殼體的內腔中并排裝設有主羅拉和輔羅拉,殼體外裝有電機,主羅拉一端通過皮帶與電機的驅動軸連接,輔羅拉通過皮帶與主羅拉連接。所述殼體上與主羅拉垂直方向的兩側邊均設有向下凹陷的弧形位。所述電機為伺服電機。本技術通過電機控制羅拉的轉動速度,以此來調整紗線的張力,工人只需要調節電機的轉速,即可控制羅拉的轉動速度,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效率。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立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如附圖1所示,一種退紗裝置,所述退紗裝置包括具有內腔的殼體1,殼體I的內腔中并排裝設有主羅拉3和輔羅拉2,殼體I外裝有電機5,主羅拉3 —端通過皮帶與電機5的驅動軸連接,輔羅拉2通過皮帶與主羅拉3連接。殼體I上與主羅拉3垂直方向的兩側邊均設有向下凹陷的弧形位4,該兩側邊上端面設有凹陷的弧形狀,不會輕易碰觸到紗線。另夕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退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紗裝置包括具有內腔的殼體(1),殼體的內腔中并排裝設有主羅拉(3)和輔羅拉(2),殼體外裝有電機(5),主羅拉一端通過皮帶與電機的驅動軸連接,輔羅拉通過皮帶與主羅拉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石蔣輝,梁慶可,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超盈紡織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