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太陽能電池串搬運裝置,屬于太陽能電池串技術領域。其包括方管、直管、吸盤、第一真空發生器、第二真空發生器、第二把手、手壓開關和氣管,多個直管均勻分布在方管上,直管和方管互相連通。所述每個直管前端連接一個吸盤。所述方管中部連接第一真空發生器,第一真空發生器與方管連通。所述方管右端固定第二把手,第二把手上固定第二真空發生器,第二真空發生器與第一真空發生器通過氣管連接。所述第二把手上設有手壓開關,手壓開關與第二真空發生器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緊湊,合理;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方便,使用安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太陽能電池串搬運裝置,屬于太陽能電池板
能源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的日益減少,開發清潔能源迫在眉睫。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的新能源,太陽能電池是人們利用太陽能的一種重要方式。太陽能電池將資源無限、清潔干凈的太陽輻射轉換為電能。近些年來,世界太陽能電池的技術飛速發展。由于太陽光光譜的能量分布較寬,現有的任何一種半導體材料都只能吸收其中能量比起禁帶寬度值高的光子。因此對于單結太陽能電池,其轉換效率很低。疊層太陽能電池結構可以拓寬吸收光譜,最大限度地將光能變成電能,提高了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這類太陽能電池是目前研究的熱點。疊層太陽能電池可以通過接卸堆疊的方法制備,需要一個合適的疊層臺用于太陽能電池的疊層。在疊層前需要搬動大量的太陽能電池串材料,傳統通過人工搬運的方式費時費力,影響了太陽能電池疊層的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太陽能電池串搬運裝置,用于快速搬運太陽能電池串,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按照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太陽能電池串搬運裝置包括方管、直管、吸盤、第一真空發生器、第二真空發生器、第二把手、手壓開關和氣管,其特征是:多個直管均勻分布在方管上,直管和方管互相連通。所述每個直管前端連接一個吸盤。所述方管中部連接第一真空發生器,第一真空發生器與方管連通。所述方管右端固定第二把手,第二把手上固定第二真空發生器,第二真空發生器與第一真空發生器通過氣管連接。所述第二把手上設有手壓開關,手壓開關與第二真空發生器連接。所述方管左端固定第一把手。本技術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結構簡單、緊湊,合理;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方便,使用安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俯視圖。附圖標記說明:1-方管、2-直管、3-吸盤、4-第一真空發生器、5-第二真空發生器、6-第一把手、7-第二把手、8-手壓開關、9-氣管。具體實施方式下面本技術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如圖f 2所示,本技術主要包括方管1、直管2、吸盤3、第一真空發生器4、第二真空發生器5、第二把手7、手壓開關8和氣管9。多個直管2均勻分布在方管I上,直管2和方管I互相連通。所述每個直管2前端連接一個吸盤3。所述方管I中部連接通氣管,利用三向接頭連接,第一真空發生器4與方管I內的氣管連通。所述方管I左端固定第一把手6,右端固定第二把手7,工人通過第一把手6和第二把手7移動方管I。所述第二把手7上固定第二真空發生器5。第二真空發生器5與第一真空發生器4通過氣管9連接。所述第二把手7上設有手壓開關8,手壓開關8與第二真空發生器5連接,手壓開關8控制第二真空發生器5的開關。本技術在工作時,將每個吸盤3放置在串焊在一起的電池板上,通過手壓開關8開啟第一真空發生器4、第二真空發生器5產生氣體,使得方管I內產生真空。此時吸盤3吸附串焊在一起的電池板,工作人員通過第一把手6、第二把手7提起方管I,搬運吸盤3上吸附的電池串。當移動到位后,關閉第一真空發生器4、第二真空發生器5,吸盤3就失去吸附力,電池板就落在指定區域。與人工搬運電池板相比,本技術一次能吸附串焊在一起的電池板,對每塊電池板的受力是相同的,不會損壞電池板,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員工的技術難度。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電池串搬運裝置,包括方管(I)、直管(2)、吸盤(3)、第一真空發生器(4)、第二真空發生器(5)、第二把手(7)、手壓開關(8)和氣管(9),其特征是:多個直管(2)均勻分布在方管(I)上,直管(2)和方管(I)互相連通;所述每個直管(2)前端連接一個吸盤(3);所述方管(I)中部連接第一真空發生器(4),第一真空發生器(4)與方管(I)連通;所述方管(I)右端固定第二把手(7),第二把手(7)上固定第二真空發生器(5),第二真空發生器(5)與第一真空發生器(4)通過氣管(9)連接;所述第二把手(7)上設有手壓開關(8),手壓開關(8)與第二真空發生器(5)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電池串搬運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方管(I)左端固定第一把手(6)。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太陽能電池串搬運裝置,屬于太陽能電池串
其包括方管、直管、吸盤、第一真空發生器、第二真空發生器、第二把手、手壓開關和氣管,多個直管均勻分布在方管上,直管和方管互相連通。所述每個直管前端連接一個吸盤。所述方管中部連接第一真空發生器,第一真空發生器與方管連通。所述方管右端固定第二把手,第二把手上固定第二真空發生器,第二真空發生器與第一真空發生器通過氣管連接。所述第二把手上設有手壓開關,手壓開關與第二真空發生器連接。本技術結構簡單、緊湊,合理;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文檔編號B65G49/06GK202967533SQ20122052661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5日專利技術者張萍, 盧為華, 楊勇, 孫爽朗, 陳超 申請人:嘉友聯精密機械工程(無錫)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太陽能電池串搬運裝置,包括方管(1)、直管(2)、吸盤(3)、第一真空發生器(4)、第二真空發生器(5)、第二把手(7)、手壓開關(8)和氣管(9),其特征是:多個直管(2)均勻分布在方管(1)上,直管(2)和方管(1)互相連通;所述每個直管(2)前端連接一個吸盤(3);所述方管(1)中部連接第一真空發生器(4),第一真空發生器(4)與方管(1)連通;所述方管(1)右端固定第二把手(7),第二把手(7)上固定第二真空發生器(5),第二真空發生器(5)與第一真空發生器(4)通過氣管(9)連接;所述第二把手(7)上設有手壓開關(8),手壓開關(8)與第二真空發生器(5)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萍,盧為華,楊勇,孫爽朗,陳超,
申請(專利權)人:嘉友聯精密機械工程無錫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