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帶有一對補輪的積放式懸掛輸送線的輸送車組,包括前小車、后小車、承載梁,承載梁連接前小車和后小車組成輸送車組,所述的前小車和后小車的前后各有兩對承載輪,輸送線上有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前小車和后小車上各有一對補輪,補輪位于前承載輪和后承載輪之間,補輪與承載輪的踏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補輪與承載輪軸間距≥承載軌間隙。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設計巧妙,配合十字交叉軌道一起使用,可降低線體驅動電機的功率,降低了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帶有一對補輪的積放式懸掛輸送線的輸送車組
本技術涉及的是帶有一對補輪的積放式懸掛輸送線的輸送車組,屬于輸送線
技術介紹
積放式懸掛輸送線(機)是我國引進國外的標準化產品,其可廣泛應用于機械加工、汽車制造、涂裝工程等領域,常見的有通用積放式懸掛輸送線(機)(WTJ系列)和輕型封閉軌積放式懸掛輸送線(機)(WFJ系列)兩種類型。在一些復雜的工業生產線上,經常會遇到線體與線體之間交匯的情況,遇到此種情況常見的解決方法是:I)通過較長的線體繞過障礙線體,此方法增加了線體的長度,且提高了驅動電機的功率,增加了成本;2)通過爬坡的方式,一條線體攜帶工件在障礙線體上方運行,此方法增加了廠房的高度,且線體運行在較高的空間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積放式懸掛輸送線(機)經過近半個世界的使用,以上兩種方法已成固定的設計模式和思維方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出的是一種帶有一對補輪的積放式懸掛輸送線的輸送車組,其目的要解決如何使輸送車組通過帶有缺口承載軌的問題,該缺口剛好為承載軌之間的間隙。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其結構是包括前小車、后小車、承載梁,承載梁連接前小車和后小車組成輸送車組,所述的前小車和后小車的前后各有兩對承載輪,輸送線上有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前小車和后小車上各有一對補輪,補輪位于前承載輪和后承載輪之間,補輪與承載輪的踏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補輪與承載輪的軸間距 > 承載軌間隙。本技術的優點:設計巧妙,配合十字交叉軌道一起使用,可降低線體驅動電機的功率,降低了成本。附圖說明圖1是帶有一對補輪的前小車示意圖。圖2是帶有一對補輪的后小車示意圖。圖3是括架示意圖。圖4是線體交匯時十字交叉軌道示意圖。圖5是線體交匯時,牽引軌的另一種繞鏈方式示意圖。圖6是十字交叉軌道示意圖。圖7是分層交叉軌道示意圖。圖8是四號懸掛輸送線上的輸送車組通過三號懸掛輸送線缺口示意圖。圖9是四號懸掛輸送線上的輸送車組示意圖。圖10是帶有補輪的積放式輸送線的輸送車組示意圖。圖11是單車組示意圖。圖12是三車組示意圖。圖13是四車組示意圖。圖中I是補輪;2是承載輪;3是前小車;4是后小車;5是小車踏面;6是一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7是二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8是一號懸掛輸送線;9是二號懸掛輸送線;10是牽引鏈條;11是括架;12是承載梁的連接軸;13是三號懸掛輸送線;14是四號懸掛輸送線;15是三號懸掛輸送線的缺口 ;16是三號懸掛輸送線的牽引軌,17是三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18是四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具有連接軸較長的輸送車組,19是承載梁,20是尾板,21是連桿,22是中小車,23是滑架。具體實施方式對照附圖10,帶有一對補輪的積放式懸掛輸送線的輸送車組,其結構包括前小車3、后小車4、承載梁19,承載梁連接前小車和后小車組成輸送車組,所述前小車和后小車的前后各有兩對承載輪,輸送線上有驅動所述輸送車組運行的驅動裝置,在前小車和后小車上各有一對補輪1,補輪位于前承載輪和后承載輪之間,補輪與承載輪的踏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補輪與承載輪軸間距>承載軌間隙A。在前小車3與后小車4之間還有中小車22,中小車22與前小車3或后小車4之間用承載梁19或連桿21連接,中小車前后有兩對承載輪2,兩對承載輪之間還有一對補輪I。所述輸送車組的下方安裝有摩擦板,前小車3和后小車4或前小車3、后小車4和中小車22之間用摩擦板連接,所述的驅動裝置是摩擦驅動裝置,摩擦驅動裝置驅動摩擦板,使輸送車組向前運行。所述的驅動裝置可以是牽引鏈條10下的推鉤推動輸送車組,也可以是摩擦驅動裝置和摩擦板推動輸送車組,這兩種驅動方式均為現有技術。所述的牽引鏈條10下的推鉤推動輸送車組具體運行方式是:滑架23運行在牽引軌16上,滑架23下端安裝牽引鏈條10,有的輸送線設計手冊稱滑架23為鏈支承小車,牽引鏈條10上有推鉤或推頭,推鉤或推鉤用于推動輸送車組向前運行。本技術解決了如何使輸送車組通過帶有缺口 15的承載軌,該缺口剛好為承載軌之間的間隙的技術問題。在常用的情況下是由前小車3、后小車4和承載梁19三部分組成的車組;當輸送物件較小且較輕時,可采用只有一個前小車3和尾板20的單車組型式,如圖11所示;當輸送物件較大或較重時,可采用前小車3、中小車22、后小車4、連桿21和承載梁19的三車組合(如圖12)或多車組合(如圖13)。所述的帶有補輪的積放式輸送線的輸送車組,圖10中是以通用型輸送車組為例進行舉例的,但是本申請所述的帶有補輪的積放式輸送線的輸送車組的使用范圍應當包括但不限于通用積放式懸掛輸送線(機),也可以應用于輕型封閉軌積放式懸掛輸送線(機),現有公開的積放式懸掛輸送線(機)。如圖4、5、6所不,積放式懸掛輸送線十字交叉軌道的結構包括一號懸掛輸送線8和二號懸掛輸送線9、一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6和二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7 號懸掛輸送線8和二號懸掛輸送線9交匯處的承載軌呈十字交叉狀,且承載軌的踏面位于同一踏面5上,一號懸掛輸送線8和二號懸掛輸送線9交匯處有缺口 15,所述缺口 15沿所述一號懸掛輸送線8和二號懸掛輸送線9運行方向的長度為承載軌的間隙;一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6和二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7可在所述一號懸掛輸送線8和二號懸掛輸送線9上運行;所述一號懸掛輸送線8和二號懸掛輸送線9上有將一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6和二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7推過十字交叉軌道交匯處的推拉機構;所述一號懸掛輸送線8和二號懸掛輸送線9上有用于檢測一號懸掛輸送線8和二號懸掛輸送線9的交匯處是否有二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7和一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6通過的檢測開關;所述一號懸掛輸送線8和二號懸掛輸送線9上有根據所述檢測開關的檢測信號來判斷是否將當前一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6和二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7停止運行的停止器。當一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6將要通過十字交叉軌道時,通過檢測開關(如光電傳感器)檢測二號懸掛輸送線9上有沒有二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7正在通過十字交叉軌道,如果有,一號懸掛輸送線8上的標準停止器打開,阻止將一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6通過停下來,此時一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6處于積放狀態;如果沒有,二號懸掛輸送線9上的標準停止器打開,阻止二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7通過。一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6或二號懸掛輸送線上運行的輸送車組7能夠正常通過十字交叉軌道上的缺口 15而不跌落是通過以下原理解決的:下面以標準WTJ6型承載車組為例進行說明。標準積放式懸掛輸送線的輸送車組有前小車和后小車,如圖1、圖2所示,前小車和后小車分別有四個承載輪,前后各兩對,分別在承載軌的兩側行走,前承載輪與后承載輪之間的軸間離2D,標準WTJ6型的尺寸為190mm。在前承載輪與后承載輪之間增加一對補輪后,補輪與前承載輪或后承載輪之間的距離D為95mm,而標準承載軌間隙A為75mm,當前小車通過十字交叉軌道時,首先,前面的承載輪遇到間隙A時懸空,但此時補輪與后承載輪支撐著前小車,因此前小車可以穩定運行,接著,補輪通過間隙A時懸空,但前、后支撐輪支撐著小車,小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帶有一對補輪的積放式懸掛輸送線的輸送車組,包括前小車(3)、后小車(4)、承載梁(19),承載梁連接前小車和后小車組成輸送車組,所述的前小車和后小車的前后各有兩對承載輪,輸送線上有驅動裝置,其特征在于在前小車和后小車上各有一對補輪(1),補輪位于前承載輪和后承載輪(2)之間,補輪與承載輪的踏面(5)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補輪與承載輪軸間距≥承載軌間隙。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衛星,蘇兵,江平,王亮,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速升自動化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