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及汽車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3757662 閱讀: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6 08:37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及汽車,其中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包括:用于安裝防滾杠和風窗內板的安裝部;與風窗內板和安裝部連接的加強部;以及設置于防滾杠和加強部之間的、且與防滾杠和加強部分別連接的連接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的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結構簡單、強度高、安裝方便,在汽車受到高速沖擊下,不僅可以把部分沖擊能量傳遞到車身的后部,避免過多的能量集中在車身前部,使車身乘員艙變形嚴重,影響乘員的生存空間,而且可以實現風窗內板與防滾杠之間牢固的連接,對車輛A柱的加強起到重要作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汽車
    ,尤其涉及一種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及汽車
    技術介紹
    汽車車身結構的合理性、完整性對汽車的安全非常重要。汽車防滾杠是車身中重要的結構件,它能夠抵抗車輛翻滾導致的乘員艙變形,當車輛受到正面沖擊時,還能起到傳遞能量的作用,把車輛前端受到的沖擊能量傳遞到車身的后部。防滾杠正確、可靠、牢固的安裝是保證乘員艙結構完整的重要前提,作為連接汽車A柱與防滾杠之間的安裝固定裝置應有足夠的強度。現有技術中A柱與防滾杠之間連接強度不足,導致碰撞沖擊能量不能很好的傳遞到車身后部,使得乘員艙變形過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及汽車,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A柱與防滾杠之間連接強度不足,導致碰撞沖擊能量不能很好的傳遞到車身后部,帶來的乘員艙變形過大的問題。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包括:用于安裝防滾杠和風窗內板的安裝部;與所述風窗內板和所述安裝部連接的加強部;以及設置于所述防滾杠和所述加強部之間的、且與所述防滾杠和所述加強部分別連接的連接部。優選的,所述安裝部上設置一與所述防滾杠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內表面與所述防滾杠的前端焊接。優選的,所述安裝部上設置有第一減重孔以及用于安裝定位的定位孔。優選的,所述安裝部上設置有用于與所述風窗內板螺接的螺栓安裝孔。優選的,所述加強部包括一部分與所述風窗內板連接、另一部分與所述安裝部連接的第一支撐結構和與所述風窗內板連接的第二支撐結構。優選的,所述第一支撐結構和所述第二支撐結構以預設角度一體連接,且所述第一支撐結構與所述風窗內板、所述安裝部焊接,所述第二支撐結構與所述風窗內板焊接。優選的,所述第一支撐結構上設置有第二減重孔和第一內飾安裝孔,所述第二支撐結構上設置有加強筋和第二內飾安裝孔。優選的,所述連接部包括:連接板,和與所述連接板一體連接的位于所述連接板相鄰兩側的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連接板垂直,且所述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沿同一方向延伸。優選的,所述連接板上設置一與所述防滾杠匹配的、且與所述防滾杠焊接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連接部和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第一支撐結構焊接。本技術實施例還提供一種汽車,所述汽車包括上述的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本技術實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方案提供的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是構成汽車A柱結構的一部分,通過設置安裝防滾杠和風窗內板的安裝部,與安裝部和風窗內板連接的、用于增強防滾杠與風窗內板之間的連接強度的加強部,以及分別與防滾杠和加強部連接的連接部,可以增強A柱與防滾杠之間連接強度,在汽車受到高速沖擊下,不僅可以把部分沖擊能量傳遞到車身的后部,避免過多的能量集中在車身前部,使車身乘員艙變形嚴重,影響乘員的生存空間,而且可以實現風窗內板與防滾杠之間牢固的連接,對車輛A柱的加強起到重要作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A柱與防滾杠之間連接強度不足,導致碰撞沖擊能量不能很好的傳遞到車身后部,帶來的乘員艙變形過大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表示本技術實施例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表示本技術實施例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的安裝部示意圖;圖3表示本技術實施例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的加強部示意圖;圖4表示本技術實施例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的連接部示意圖。其中圖中:1、防滾杠;2、風窗內板;3、安裝部;31、第一凹槽;32、第一減重孔;33、定位孔;34、螺栓安裝孔;4、加強部;41、第一支撐結構;42、第二支撐結構;43、第二減重孔;44、第一內飾安裝孔;45、加強筋;46、第二內飾安裝孔;5、連接部;51、連接板;52、第一連接部;53、第二連接部;54、第二凹槽;61~65、焊點。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依據本技術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用于安裝防滾杠1和風窗內板2的安裝部3;與風窗內板2和安裝部3連接的加強部4;以及設置于防滾杠1和加強部4之間的、且與防滾杠1和加強部4分別連接的連接部5。具體的,通過在防滾杠1和風窗內板2之間設置一安裝部3,使得防滾杠1和風窗內板2通過安裝部3連接。設置與風窗內板2和安裝部3連接的加強部4,可以增強防滾杠1與風窗內板2之間的連接強度,在防滾杠1和加強部4之間設置與防滾杠1和加強部4分別連接的連接部5,使得防滾杠1和加強部4連接。本技術的上述結構使得防滾杠1、風窗內板2與安裝部3、加強部4以及連接部5形成一穩定裝置。可以增強A柱與防滾杠1之間連接強度,在汽車受到高速沖擊下,不僅可以把部分沖擊能量傳遞到車身的后部,避免過多的能量集中在車身前部,使車身乘員艙變形嚴重,影響乘員的生存空間,而且可以實現風窗內板2與防滾杠1之間牢固的連接,對車輛A柱的加強起到重要作用。進而可以解決現有技術中A柱與防滾杠1之間連接強度不足,導致碰撞沖擊能量不能很好的傳遞到車身后部,帶來的乘員艙變形過大的問題。在本技術另一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安裝部3上設置一與防滾杠1匹配的第一凹槽31,第一凹槽31的內表面與防滾杠1的前端焊接。第一凹槽31的橫截面為一半圓,第一凹槽31的內表面與圓管狀的防滾杠1的前端的外
    表面相貼合,且第一凹槽31的內表面與防滾杠1的前端利用二氧化碳保護焊相連接,進而實現安裝部3與防滾杠1的連接。第一凹槽31的直徑需要根據防滾杠1的直徑來設置,本實施例中第一凹槽31的直徑為40mm。且安裝部3上設置有與風窗內板2螺接的螺栓安裝孔34,通過螺栓實現安裝部3與風窗內板2的連接,螺栓安裝孔34的數量可以根據需求來設置,并不局限于圖2列舉的設置3個螺栓安裝孔34。為了避免安裝部3的重量過大,在安裝部3上設置有第一減重孔32,以減輕安裝部3的重量。第一減重孔32的大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根據需求進行設置,在保證安裝部3的結構穩定的基礎上,盡量減輕重量。本實施例中設置第一減重孔32的直徑為17mm。且為保證安裝部3的安裝精度,在安裝部3上設置一用于安裝定位的定位孔33,可以保證安裝部3與防滾杠1和風窗內板2的裝配精度,本實施例中定位孔33的直徑為7.6mm。在本技術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和圖3所示,加強部4包括一部分與風窗內板2連接、另一部分與安裝部3連接的第一支撐結構41和與風窗內板2連接的第二支撐結構42。且第一支撐結構41和第二支撐結構42以預設角度一體連接,構成了加強部4的“人”型結構,加強部4的“人”型結構提高了防滾杠1與風窗內板2之間的連接強度。第一支撐結構41通過二氧化碳保護焊與風窗內板2和安裝部3連接,第二支撐結構42通過二氧化碳保護焊與風窗內板2連接。且第一支撐結構41上設置有用于減輕加強部4重量的第二減重孔43,且本實施例中設置第二減重孔43的直徑為22mm。在第二支撐結構42上設置有用于增加加強部4強度的加強筋45。在第一支撐結構41、第二支撐結構42上均設置有內飾安裝孔,且第一支撐結構41上的第一內飾安裝孔44和第二支撐結構42上的第二內飾安裝孔46的孔徑一致,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內飾安裝孔44和第二內飾安裝孔46的孔徑均為9mm。在本技術另一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連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裝防滾杠(1)和風窗內板(2)的安裝部(3);與所述風窗內板(2)和所述安裝部(3)連接的加強部(4);以及設置于所述防滾杠(1)和所述加強部(4)之間的、且與所述防滾杠(1)和所述加強部(4)分別連接的連接部(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裝防滾杠(1)和風窗內板(2)的安裝部(3);與所述風窗內板(2)和所述安裝部(3)連接的加強部(4);以及設置于所述防滾杠(1)和所述加強部(4)之間的、且與所述防滾杠(1)和所述加強部(4)分別連接的連接部(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部(3)上設置一與所述防滾杠(1)匹配的第一凹槽(31),所述第一凹槽(31)的內表面與所述防滾杠(1)的前端焊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部(3)上設置有第一減重孔(32)以及用于安裝定位的定位孔(33)。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部(3)上設置有用于與所述風窗內板(2)螺接的螺栓安裝孔(34)。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部(4)包括一部分與所述風窗內板(2)連接、另一部分與所述安裝部(3)連接的第一支撐結構(41)和與所述風窗內板(2)連接的第二支撐結構(42)。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防滾杠安裝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結構(41)和所述第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方柘林馬靜王元博李建財李國超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曰韩无码二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亚洲AV成人无码网天堂|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在线观看成人无码中文av天堂 |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WWW久久无码天堂MV|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 中文字幕无码乱码人妻系列蜜桃|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V| 久久精品岛国av一区二区无码|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 亚洲天然素人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无码成人午夜电影|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下载|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2024你懂的网站无码内射| 日韩精品无码熟人妻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免费福利|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欧日韩国产无码专区| 亚洲无码黄色网址|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国产精品ⅴ无码大片在线看|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色情无码WWW视频无码区小黄鸭|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