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包括外套和模芯,所述模芯上設有通透的模孔,所述模孔由進到出依次為入口區(1)、潤滑區(2)、工作區(3)、定徑區(4)、減壓區(5)和出口區(6),入口區(1)、潤滑區(2)和工作區(3)的錐角依次減小,定徑區為圓柱結構,減壓區(5)和出口區(6)的錐角依次變大。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適合大直徑的金屬線成型,能夠精確、穩定地控制金屬線的線徑,在拉制過程中金屬線不易斷線,并減少了模具的磨損,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金屬線成型模具
,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
技術介紹
目前,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其設計比較簡單,模孔結構單一,各工作區域角度設計粗糙,不能精確地實行各區域功能的劃分。因此,在精度要求高的高端金屬線成型生產中,尤其是在大直徑的金屬線成型過程中,現有技術的拉絲模具不能精確地控制金屬線的線徑,遠遠滿足不了線徑精確度及穩定性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適合大直徑的金屬線成型,能夠精確、穩定地控制金屬線的線徑,在拉制過程中金屬線不易斷線,并減少了模具的磨損,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壽命。為達此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包括外套和模芯,所述模芯上設有通透的模孔,所述模孔由進到出依次為入口區、潤滑區、工作區、定徑區、減壓區和出口區,入口區、潤滑區和工作區的錐角依次減小,定徑區為圓柱結構,減壓區和出口區的錐角依次變大。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入口區的錐角α為60-90°。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潤滑區的錐角β為40-70°。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工作區的錐角Y為10-30°。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減壓區的錐角δ為10-40°。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出口區的錐角ε為50-80°。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入口區的錐角α為70-80°,所述潤滑區的錐角β為35-55°,所述工作區的錐角Y為12-18°,所述定徑區的直徑為d,所述減壓區的錐角δ為10-15°,所述出口區的錐角δ為60-70°。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模芯的總高度為h,其中,所述入口區的高度為0.05-0.15h,所述潤滑區的高度為0.15-0.25h,所述工作區的高度為0.3-0.5h,所述定徑區的高度為0.25-0.35d,所述減壓區的高度為0.05-0.1h,所述出口區高度為0.05-0.15h。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所述外套為不銹鋼制成,所述模芯為聚晶金剛石或硬質合金材料制成,在所述模孔的內壁涂覆金剛石涂層。在進一步的技術方案中,入口區、潤滑區、工作區、定徑區、減壓區和出口區中,兩兩之間通過光滑的圓弧過渡連接。基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公開,本專利技術具備如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一種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中,將模孔細分成六個工作區域,并確保各區域角度及高度的精確度,這樣金屬線的線徑能夠得到精確穩定的控制,生產的金屬線能夠滿足對高質量線材的需求;拉制的金屬絲表面光滑,拉制過程穩定性好,拉拔速度快,在拉制過程中金屬線不易斷線,大大提高金屬成形行業的工作效率,模具內孔表面呈光滑的鏡面能夠減小金屬線穿過模具時對模具產生的摩擦力,在拉拔過程起到節能降耗,同時形成高質量的金屬線材;在模孔內部涂覆金剛石涂層能夠極大的降低了拉拔過程對模具的損耗,同時在出口區和定徑區之間設置減壓區同樣降低了拉拔過程對模具的損耗,延長了模具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中一種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中模芯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如圖1所示,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中模芯的結構示意圖。參照圖1,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包括外套和模芯,所述模芯上設有通透的模孔,所述模孔由進到出依次為入口區1、潤滑區2、工作區3、定徑區4、減壓區5和出口區6,入口區1、潤滑區2和工作區3的錐角依次減小,定徑區為圓柱結構,減壓區5和出口區6的錐角依次變大。在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入口區I的錐角α為60-90°,所述潤滑區2的錐角β為40-70°,所述工作區3的錐角Y為10-30°,所述減壓區5的錐角δ為10-40°,所述出口區6的錐角ε為50-80°。在上述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入口區I的錐角α為70-80°,所述潤滑區2的錐角β為35-55°,所述工作區3的錐角Y為12-18°,所述定徑區4的直徑為d,所述減壓區5的錐角δ為10-15°,所述出口區6的錐角δ為60-70°。所述模芯的總高度為h,其中,所述入口區I的高度為0.05-0.15h,所述潤滑區2的高度為0.15-0.25h,所述工作區3的高度為0.3-0.5h,所述定徑區4的高度為0.25-0.35d,所述減壓區5的高度為0.05-0.lh,所述出口區6高度為0.05-0.15h。所述外套為不銹鋼制成,所述模芯為聚晶金剛石或硬質合金材料制成,在所述模孔的內壁涂覆金剛石涂層,入口區1、潤滑區2、工作區3、定徑區4、減壓區5和出口區6中,兩兩之間通過光滑的圓弧過渡連接,并且將模孔各工作區域加工達到光滑的鏡面效果。上述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中,適用于拉制直徑在3.0-8.0毫米之間的金屬線,將模孔細分成六個工作區域,并確保各區域角度及高度的精確度,這樣金屬線的線徑能夠得到精確穩定的控制,生產的金屬線能夠滿足對高質量線材的需求;拉制的金屬絲表面光滑,拉制過程穩定性好,拉拔速度快,在拉制過程中金屬線不易斷線,大大提高金屬成形行業的工作效率,模具內孔表面呈光滑的鏡面能夠減小金屬線穿過模具時對模具產生的摩擦力,在拉拔過程起到節能降耗,同時形成高質量的金屬線材;在模孔內部涂覆金剛石涂層能夠極大的降低了拉拔過程對模具的損耗,同時在出口區和定徑區之間設置減壓區同樣降低了拉拔過程對模具的損耗,延長了模具的使用壽命。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示例性的描述,顯然本專利技術的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專利技術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將專利技術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包括外套和模芯,所述模芯上設有通透的模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孔由進到出依次為入口區(I)、潤滑區(2)、工作區(3)、定徑區(4)、減壓區(5)和出口區(6),入口區(I)、潤滑區(2)和工作區(3)的錐角依次減小,定徑區為圓柱結構,減壓區(5)和出口區(6)的錐角依次變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區(I)的錐角α為60-90°。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潤滑區(2)的錐角β為40-70°。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區(3)的錐角Y為10-30°。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減壓區(5)的錐角δ為10-40°。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區(6)的錐角ε為50-80°。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區(I)的錐角α為70-80°,所述潤滑區(2)的錐角β為35_55°,所述工作區(3)的錐角Y為12-18°,所述定徑區(4)的直徑為d,所述減壓區(5)的錐角δ為10-15°,所述出口區(6)的錐角δ為60-70°。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的總高度為h,其中,所述入口區(I)的高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金屬線成型的大孔徑拉絲模具,包括外套和模芯,所述模芯上設有通透的模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孔由進到出依次為入口區(1)、潤滑區(2)、工作區(3)、定徑區(4)、減壓區(5)和出口區(6),入口區(1)、潤滑區(2)和工作區(3)的錐角依次減小,定徑區為圓柱結構,減壓區(5)和出口區(6)的錐角依次變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家德,王子尊,
申請(專利權)人:天長市天屹模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