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自清理粘結物的污水處理罐及污水熱循環處理系統,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污水處理設備易受粘結物腐蝕及熱傳受阻造成的經濟效益降低的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清理粘結物的污水處理罐,結構中包括上部設有污水入口及蒸汽回收口、底部設有提取物泄放口的罐體,關鍵在于:所述污水處理罐的結構中還包括:兩組或兩組以上平行且間隔設置的熱源管,熱源管橫穿污水處理罐的罐體且兩端分別借助密封轉動副限位在罐體上,相鄰熱源管借助旋轉驅動機構及傳動機構分別具有旋轉自由度,處于罐體內的熱源管的中段均固定設有環狀均熱盤組,相鄰熱源管上的對應均熱盤依次交叉設置、均熱盤均勻等距分布,并借助熱源管的轉動形成旋轉剮蹭式自清理機構。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污水處理罐及污水處理系統,屬于污水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自清理粘結物的污水處理罐及污水熱循環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目前,制藥工業是國家環保規劃要重點治理的12個行業之一,對于抗生素生產廢水的排放標準也日趨嚴格,很多企業在原有處理工藝的基礎上已不能達到現行的排放標準,亟需對現有工藝及設備進行后序改造,尋求低成本、高效率、效果顯著的技術以達到廢水深度處理達標排放的目的。現有污水處理設備只是簡單的采用加熱方式蒸發廢水中的水分,提取出的固體或流體物質一部分提煉再利用,一部分用于其他用途,例如,摻入其他配料,利用污水提取物的高抗壓性、高韌度來制備工業建筑原料。但是現有簡單的污水處理設備被腐蝕及老化的速度及頻率非常高,其原因是:廢水蒸發是較常見的一種處理方法,但很多廢水的殘渣具有粘結性,很容易附著于受熱面上,阻礙熱傳遞,甚至腐蝕設備,最終導致設備報廢。但對于設備易受腐蝕及熱傳受阻的這些技術問題,企業雖然深受其害,但始終束手無策,使得污水處理成本越來越高,耗能越來越多,這就出現雖然解決了污水排放問題,但也相應降低經濟效益,使得企業對污水再利用處理的積極性大大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解決現有技術中污水處理設備易受粘結物腐蝕及熱傳受阻造成的經濟效益降低的技術問題,設計了一種自清理粘結物的污水處理罐及污水熱循環處理系統,通過自清理粘結物的結構,解決了污水處理罐中的熱源傳導裝置易受腐蝕、熱傳受阻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為實現專利技術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清理粘結物的污水處理罐,結構中包括上部設有污水入口及蒸汽回收口、底部設有提取物泄放口的罐體,關鍵在于:所述污水處理罐的結構中還包括:兩組或兩組以上平行且間隔設置的熱源管,熱源管橫穿污水處理罐的罐體且兩端分別借助密封轉動副限位在罐體上,相鄰熱源管借助旋轉驅動機構及傳動機構分別具有旋轉自由度,處于罐體內的熱源管的中段均固定設有環狀均熱盤組,相鄰熱源管上的對應均熱盤依次交叉設置、均熱盤均勻等距分布,并借助熱源管的轉動形成旋轉剮蹭式自清理機構。本專利技術的關鍵是:熱交換及自清理部分,該部分主要由盤型受熱面組成,盤型受熱面內部加有擋板,使熱源能夠經過整個受熱面,可有效防止熱源流通短路,同時由于增加了熱源流通時間,使傳熱更加穩定;盤型受熱面間留有極小間隙,在轉動過程中,可清除粘結在受熱面上的廢渣,達到自清理的目 的。熱源通過空心軸進入盤型受熱面,對廢水進行加熱,與此同時,傳動部分通過兩根軸帶動盤型受熱面成反方向轉動,盤型受熱面間相互“刮蹭”,將附著在各自受熱面上的粘結物祛除。盤型受熱面既作為受熱面加熱廢水,又可祛除粘結在受熱面上的廢渣,可謂一舉兩得。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熱源管上設置均熱盤,實現了散熱快、散熱均勻的目的,同時又通過兩組均熱盤對轉相互刮蹭,實現了自清理粘結物的目的,解決了污水處理設備易受粘結物腐蝕及熱傳受阻的技術問題,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積極性。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中污水處理罐的正視圖。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中熱源管及均熱盤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中污水熱循環處理系統簡化示意圖。附圖中,1、2代表罐體,1-1代表開口罐槽,1-2代表側封蓋,11、代表污水入口,12代表蒸汽回收口,13代表提取物泄放口,14、24代表濃縮流體排泄口,3代表熱交換器,31代表熱交換腔的入口,33代表冷交換腔的入口,34代表冷交換腔的出口,41、42代表熱源管,411、412、421、422代表密封轉動副,415代表熱源流通孔,43、44代表均熱盤組,431、432代表圓環鋼板,433代 表帶狀鋼板,434代表環形熱源阻斷板,435代表圓形熱源阻斷板,附圖1及4中,箭頭方向代表污水流動方向,附圖2中箭頭代表熱源流動方向。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解決污水處理設備熱傳受阻、易受腐蝕的技術問題,設計了一種自清理粘結物的污水處理罐,結構中包括上部設有污水入口 11及蒸汽回收口 12、底部設有提取物泄放口13的罐體1,其關鍵在于:所述污水處理罐的結構中還包括:兩組或兩組以上平行且間隔設置的熱源管41、42,熱源管41、42橫穿污水處理罐的罐體I且兩端分別借助密封轉動副411、412、421、422限位在罐體I上,相鄰熱源管41、42借助旋轉驅動機構及傳動機構分別具有旋轉自由度,處于罐體1內的熱源管41、42的中段均固定設有環狀均熱盤組43、44,相鄰熱源管41、42上的對應均熱盤依次交叉設置、均熱盤均勻等距分布,并借助熱源管41、42的轉動形成旋轉剮蹭式自清理機構。所述相鄰熱源管41、42具有反向對轉自由度或具有轉速差的旋轉自由度;所述具有轉速差的旋轉自由度包括同向旋轉。所述熱源管41、42設有兩組或三組,且處于同一水平面設置。所述均熱盤組43、44中的每個均熱盤結構相同,均熱盤結構中包括:一對中部設有圓環孔且平行設置的圓環鋼板431、432、將兩塊圓環鋼板431、432的外緣邊封閉連接的帶狀鋼板433 ;所述均熱盤穿過熱源管41、42并密封固定在熱源管41、42外管壁上,均熱盤內腔設有環形熱源阻斷板434、并定位在熱源管41上,熱源管41內腔設有與環形熱源阻斷板434處于同一平面的圓形熱源阻斷板435,在圓形熱源阻斷板435兩側分布有熱源流通孔415,均熱盤借助熱源流通孔415與熱源管41連通,環形熱源阻斷板434及圓形熱源阻斷板435借助熱源流通孔415形成均熱盤的熱源導流機構,相鄰熱源管41、42上對應交叉設置的均熱盤之間的間隙是0.5^1.2mm。所述罐體I的外型是方形,罐體I結構由開口罐槽1-1、側封蓋1-2及配套連接組件組成。所述罐體I下部還設有濃縮流體排泄口 14。一種污水熱循環處理系統,系統結構中包括至少兩組污水處理罐,其關鍵在于:在污水處理罐的罐體1、2下部增設濃縮流體排泄口 14、24,前級污水處理罐的罐體I的濃縮流體排泄口 14與后級污水處理罐的罐體2的污水入口 21連通,在系統結構中增設帶有冷、熱交換腔的熱交換器3,后級污水處理罐的濃縮流體排泄口 24與熱交換器3中熱交換腔的入口 31連通,熱交換器3中冷交換腔的出口 34與前級污水處理罐的污水入口 11連通;污水由熱交換器中冷交換腔的入口 33通入熱交換器3中,經與熱交換腔中通過的高溫濃縮流體進行熱交換實現預熱后,再由冷交換腔的出口 34通入前級污水處理罐的罐體I內。所述相鄰熱源管41、42具有反向對轉自由度或具有轉速差的旋轉自由度;所述具有轉速差的旋轉自由度包括同向旋轉。所述均熱盤組43、44中的每個均熱盤結構相同,均熱盤結構中包括:一對中部設有圓環孔且平行設置的圓環鋼板431、432、將兩塊圓環鋼板431、432的外緣邊封閉連接的帶狀鋼板433 ;所述均熱盤穿過熱源管41、42并密封固定在熱源管41、42外管壁上,均熱盤內腔設有環形熱源阻斷板434、并定位在熱源管41上,熱源管41內腔設有與環形熱源阻斷板434處于同一豎直平面的圓形熱源阻斷板435,在圓形熱源阻斷板435兩側分布有熱源流通孔415,均熱盤借助熱源流通孔415與熱源管41連通,環形熱源阻斷板434及圓形熱源阻斷板435借助熱源流通孔415形成均熱盤的熱源導流機構。所述罐體I的外型是方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清理粘結物的污水處理罐,結構中包括上部設有污水入口(11)及蒸汽回收口(12)、底部設有提取物泄放口(13)的罐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處理罐的結構中還包括:兩組或兩組以上平行且間隔設置的熱源管(41、42),熱源管(41、42)橫穿污水處理罐的罐體(1)且兩端分別借助密封轉動副(411、412、421、422)限位在罐體(1)上,相鄰熱源管(41、42)借助旋轉驅動機構及傳動機構分別具有旋轉自由度,處于罐體(1)內的熱源管(41、42)的中段均固定設有環狀均熱盤組(43、44),相鄰熱源管(41、42)上的對應均熱盤依次交叉設置、均熱盤均勻等距分布、借助熱源管(41、42)的轉動形成旋轉剮蹭式自清理機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清理粘結物的污水處理罐,結構中包括上部設有污水入口(11)及蒸汽回收口(12)、底部設有提取物泄放口(13)的罐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處理罐的結構中還包括:兩組或兩組以上平行且間隔設置的熱源管(41、42),熱源管(41、42)橫穿污水處理罐的罐體(I)且兩端分別借助密封轉動副(411、412、421、422)限位在罐體(I)上,相鄰熱源管(41、42)借助旋轉驅動機構及傳動機構分別具有旋轉自由度,處于罐體(I)內的熱源管(41.42)的中段均固定設有環狀均熱盤組(43、44),相鄰熱源管(41、42)上的對應均熱盤依次交叉設置、均熱盤均勻等距分布、借助熱源管(41、42)的轉動形成旋轉剮蹭式自清理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清理粘結物的污水處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熱源管(41、42)具有同步反向的旋轉自由度或具有轉速差的旋轉自由度;所述具有轉速差的旋轉自由度包括同向旋轉。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清理粘結物的污水處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源管(41.42)設有兩組或三組,且處于同一水平面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清理粘結物的污水處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熱盤組(43、44)中的每個均熱盤結構相同,均熱盤結構中包括:一對中部設有圓環孔且平行設置的圓環鋼板(431、432)、將兩塊圓環鋼板(431、432)的外緣邊封閉連接的帶狀鋼板(433);所述均熱盤穿過熱源管(41、42)并密封固定在熱源管(41、42)外管壁上,均熱盤內腔設有環形熱源阻斷板(434)、并定位在熱源管(41)上,熱源管(41)內腔設有與環形熱源阻斷板(434)處于同一平面的圓形熱源阻斷板(435),在圓形熱源阻斷板(435)兩側分布有熱源流通孔(415),均熱盤借助熱源流通孔(415)與熱源管(41)連通,環形熱源阻斷板(434)及圓形熱源阻斷板(435)借助熱源流通孔(415)形成均熱盤的熱源導流機構;相鄰熱源管(41、42)上對應交叉設置的均熱盤之間的間隙是0.5^1.2mm。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清理粘結物的污水處理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I)的外型是方形,罐體(I)結構由開口罐槽(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社庭,
申請(專利權)人:陳社庭,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