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適應體重范圍更廣的彈性減震鞋,由鞋底和鞋幫構成,所述鞋底設有立體彈性減震體,該彈性減震體在縱向重力方向的截面圖形上具有多條直線斜線或弧形斜線,所述縱向重力方向的截面圖形橫向直線貫穿鞋底,使得彈性減震體的厚度在縱向重力方向上從上到下具有連續直線形減小或弧線形減小的漸變規律,或者具有連續直線形增加或弧線形增加的漸變規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腳底受力均勻,承受的重力與壓縮量呈規律變化,減震效果明顯、穿著舒適,同一型號的鞋子當承受人體重量較輕或較大時,重力方向上都能保證有足夠壓縮變化,因此適應體重范圍更廣泛,同時具有易成型、生產簡單的優點。(*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鞋領域,具體是一種適應體重范圍更廣的彈性減震鞋。
技術介紹
目前的減震鞋都是在鞋底設有減震結構,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在鞋后跟、前腳掌內部主要受力范圍設置局部減震的囊腔結構,另一類是在鞋底大范圍設置減震結構。設置局部囊腔結構的減震鞋,因局部減震使整個腳底受力不均勻,如果走路時間較長,同樣會引起局部不適;而鞋底大范圍設置減震結構的鞋子,一般生產加工復雜,成本較高。兩類鞋子都有一個共同缺點,就是同一固定型號的鞋子所適應人群的體重范圍有限,較瘦或較胖的人穿上腳基本感覺不到減震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之處,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應體重范圍更廣的彈性減震鞋,該鞋的鞋底設置立體彈性減震體使腳底受力均勻,立體彈性減震體可以單個使用,也可以多個組合使用,同一固定型號的鞋子可以適應體重范圍更廣泛的人群,并且具有易成型、生產簡單、不易破損的優點。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具體技術方案:一種適應體重范圍更廣的彈性減震鞋,由鞋底和鞋幫構成,所述鞋底設有立體彈性減震體,該彈性減震體在縱向重力方向的截面圖形上具有多條直線斜線或弧形斜線,所述縱向重力方向的截面圖形橫向直線貫穿鞋底,使得彈性減震體的厚度在縱向重力方向上從上到下具有連續直線形減小或弧線形減小的漸變規律,或者具有連續直線形增加或弧線形增加的漸變規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突出優點和效果:腳底受力均勻,由于彈性減震體的厚度在縱向重力方向上是連續有規律變化,使鞋子的承受重力與壓縮量呈規律變化,減震效果明顯、穿著舒適,同一型號的鞋子當承受人體重量較輕時,重力方向上的尖薄段能夠保證有基本的壓縮變化,而當承受重量較大時重力方向上寬厚段仍然有壓縮變化,因此適應人群的體重范圍更廣泛,同時具有易成型、生產簡單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本技術彈性減震體縱向重力方向截面第一種基本結構示意圖。圖3本技術彈性減震體縱向重力方向截面第一種基本結構的變化示意圖。圖4本技術彈性減震體縱向重力方向截面第二種基本結構示意圖。圖5本技術彈性減震體縱向重力方向截面第二種基本結構的第I種變化示意圖。圖6本技術彈性減震體縱向重力方向截面第二種基本結構的第2種變化示意圖。圖7本技術彈性減震體縱向重力方向截面第二種基本結構的第3種變化示意圖。圖8本技術彈性減震體縱向重力方向截面第三種基本結構示意圖。圖9本技術彈性減震體縱向重力方向截面第三種基本結構的第I種變化示意圖。圖10本技術彈性減震體縱向重力方向截面第三種基本結構的第2種變化示意圖。圖11本技術彈性減震體縱向重力方向截面第三種基本結構的第3種變化示意圖。圖12本技術彈性減震體縱向重力方向截面第一種應用示意圖。圖13本技術彈性減震體縱向重力方向截面第二種應用示意圖。圖14本技術彈性減震體縱向重力方向截面第三種應用示意圖。圖15本技術彈性減震體縱向重力方向截面第四種應用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適應體重范圍更廣的彈性減震鞋,由鞋底1、鞋幫2構成,所述的鞋底I含有立體彈性減震體3,所述的立體彈性減震體3在縱向重力方向上有三種基本形狀的截面:第一種如圖2及其變化的截面圖3,至少有一條直線斜線4 ;第二種如圖4及其變化的截面圖5、圖6、圖7,至少有一條凹弧線斜線5 ;第三種如圖8及其變化的截面圖9、圖10、圖11,至少有一條凸弧線斜線6。所述三種基本形狀的截面圖形可以左右翻轉、上下顛倒,可以單獨變化組合使用,亦可以任意變化組合使用,構成的截面圖形橫向直線貫穿鞋底,使得彈性減震體的厚度在縱向重力方向上從上到下具有連續直線形減小、凹弧線形減小或凸弧線形減小的漸變規律,或者具有連續直線形增加、凹弧線形增加或凸弧線形增加的漸變規律。具體應用如圖12、圖13、圖14、圖15。圖12是由兩條相向圓弧7構成的紡錘形8按兩個不同方向交錯傾斜等距離連續排列組成,單個紡錘形可以看成是水平中線分割的上下兩部分圖形組成,所述的上下兩部分圖形都是由圖9、圖11合成,只是方向不同。彈性減震體在縱向重力方向上的厚度從上到下具有連續凸弧線形增加、過中間位置后連續凸弧線形減少的漸變規律。圖13是由圖2、圖3組合而成,彈性體的上下兩端支撐體9呈等距離交錯排列,每兩個相鄰的上下端支撐體表面由共同的斜面10相連,中間部分有一個具有兩個不同方向交錯排列的斜面11,其尖部指向上下端支撐體的頂底,斜面11與上下端支撐體9構成完整的彈性實體12。彈性減震體在縱向重力方向上的厚度從上到下具有連續直線形增加、過中間部分斜面的頂部后連續直線形減少、過中間位置后連續直線形增加、最后過中間部分斜面的底部后再連續直線形減少的漸變規律。圖14是由圖4組合而成,上下兩端支撐體13連續等距離交錯排列,相鄰的支撐體間構成圓弧14,彈性減震體充填圓弧間的空隙15。彈性減震體在縱向重力方向上的厚度從上到下具有連續凹弧線形增加、過中間位置后連續凹弧線形減小的漸變規律。圖15是由圖4組合而成,在彈性體16內包裹三邊向彈性體凹進的三邊形17,所述三邊形有兩個角18分別接近頂底并且上下對稱。彈性減震體在縱向重力方向上的厚度從上到下具有連續凹弧線形減小、過中間位置后連續凹弧線形增加的漸變規律。本技術因彈性減震體橫向直線貫穿鞋底使腳底受力均勻,由于彈性減震體的厚度在縱向重力方向上是連續有規律變化,使鞋子的承受重力與壓縮量呈規律變化,減震效果明顯、穿著舒適,同一型號的鞋子當承受人體較輕重量時,彈性減震體在縱向重力方向上的尖薄段可以保證基本的壓縮變量,而當承受到較大重量時,雖然較尖薄段因達到最大壓縮變量而穩定下來,而較寬厚段仍然有一定的變量,這樣鞋子承受的體重范圍更廣,同時具有易成型、生產簡單的優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適應體重范圍更廣的彈性減震鞋,由鞋底、鞋幫構成,所述的鞋底含有立體彈性減震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體彈性減震體在縱向重力方向的截面圖形上具有多條直線斜線或弧形斜線,所述縱向重力方向的截面圖形橫向直線貫穿鞋底,使得彈性減震體的厚度在縱向重力方向上從上到下具有連續直線形減小或弧線形減小的漸變規律,或者具有連續直線形增加或弧線形增加的漸變規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適應體重范圍更廣的彈性減震鞋,由鞋底、鞋幫構成,所述的鞋底含有立體彈性減震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體彈性減震體在縱向重力方向的截面圖形上具有多條直線斜線或弧形斜線,所述縱向重力方向的截面圖形橫向直線貫穿鞋底,使得彈性減震體的厚度在縱向重力方向上從上到下具有連續直線形減小或弧線形減小的漸變規律,或者具有連續直線形增加或弧線形增加的漸變規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應體重范圍更廣的彈性減震鞋,其特征在于:彈性減震體在縱向重力方向的截面圖形上是由兩條相向圓弧構成的紡錘形按兩個不同方向交錯傾斜等距離連續排列組成,彈性減震體在縱向重力方向上的厚度從上到下具有連續凸弧線形增力口、過中間位置后連續凸弧線形減少的漸變規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應體重范圍更廣的彈性減震鞋,其特征在于:彈性減震體在縱向重力方向的截面圖形上,上下兩端的支撐體呈等距離交錯排列,每兩個相鄰的上下端支撐體表面由一個共同的斜面相連,中間部分有一個具有兩個不同方向交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福新,
申請(專利權)人:蔡福新,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