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臨時托桿安全防護抱箍裝置,包括拉線抱箍、臨時拉線、錨樁和臨時托桿,所述的拉線抱箍與臨時托桿配合,且所述的拉線抱箍通過臨時拉線與設于地面的錨樁連接,所述的拉線抱箍外側設有三個掛環,所述的臨時拉線有三條,所述的每條臨時拉線的一端連接彈力掛鉤并采用鋼絲卡子固定,另一側向上彎曲后采用一個鋼絲卡子固定;所述的三個掛環分別與三個彈力掛鉤配合;所述的三條臨時拉線的另一端與緊線器相連。有益效果是:1、拉線抱箍焊接上3個圓形掛環,組裝后各條拉線受力均勻,使即將拆除的舊線桿有良好的穩固性、平衡性。2、每只錨樁上側安裝緊線器,使用操作手柄可以靈活的調節拉線松緊度,便于掌握拉線的拉力,收縮自如。(*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具體涉及一種臨時托桿安全防護抱箍裝置。
技術介紹
近年來,國網公司農電系統大力推進現場標準化作業,嚴格貫徹執行安全規程的學習應用,農電一線員工的安全意識進一步增強,自身安全風險防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農電員工生產性人身傷亡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基層農電安全工作還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安全管理基礎還不牢固,作業人員風險辨識和控制能力不強,現場標準化作業還不夠全面、細致,作業現場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技術措施不到位,再加上作業人員習慣性違章行為還沒有完全杜絕,現場作業的標準化、作業人員自身安全的全過程預控還存在較大漏洞,農電一線人員現場作業的安全管理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隨著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項目的全面推進,中低壓電網的更新改造力度逐漸加大,線路撤舊、線桿拆除等工作量大、危險系數高、安全不確定性因素多。原來IOkV配網及低壓電網線桿主要以12m或IOm以下的預應力混凝土線桿為主(部分低壓桿甚至是Sm桿),線路運行時間長,個別線桿受外力破壞桿身受損,部分老舊線桿外表露筋或鋼筋銹蝕較為嚴重,再加上部分線路周圍或鄰近地點地理環境復雜,老舊線路(主要是線桿)拆舊存在倒桿、斷桿等嚴重危及人身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本技術具體公開了一種臨時托桿安全防護抱箍裝置。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種臨時托桿安全防護抱箍裝置,包括拉線抱箍、臨時拉線、錨樁和臨時托桿,所述的拉線抱箍與臨時托桿配合,且所述的拉線抱箍通過臨時拉線與設于地面的錨樁連接。所述的錨樁為螺紋鋼,螺紋鋼的一端焊接有緊線器,另一端成錐狀。所述的拉線抱箍包括與臨時托桿相配合的兩個半圓狀鐵件,兩個半圓狀鐵件通過兩個緊固件相互連接,在兩個半圓的外側均勻設有三個掛環,所述的臨時拉線有三條,所述的每條臨時拉線的一端連接彈力掛鉤并采用鋼絲卡子固定,另一側向上彎曲后采用一個鋼絲卡子固定;所述的三個掛環分別與三個彈力掛鉤配合;所述的三條臨時拉線的另一端與緊線器相連。所述的螺紋鋼分為4節,3節制作成錨樁埋于地下,另外I節制作成專用撬杠。本技術的使用方法如下:1、在I人監護下,按照登桿作業的要求,對臨時托桿的桿身及埋深、拉線、拉線棒進行相關檢查后,I名作業人員登桿組裝臨時拉線抱箍并裝設用作臨時拉線的3條鋼絲繩。2、拉線抱箍組裝完成后,作業人員根據作業環境、現場條件和臨時拉線長度,按照技術規程要求合理選擇3根錨樁的具體位置。3、錨樁位置確定后,I名作業人員手扶錨樁,另外I名人員使用大錘按照錨樁與地成45度夾角打入地下,埋深最好以錨樁上端緊線器的底部與地面保持30公分的距離,3根錨樁依次打入地下。4、臨時拉線下端掛接在緊線器滾筒中間的掛鉤上,用操作手柄沿著倒卡的正方向適當調整拉線的松緊度,直至3條臨時拉線的松緊度相對一致。5、舊線桿撤線結束、作業人員從臨時托桿下來后,使用操作手柄沿倒卡的反方向松開臨時拉線,再使用撬杠將錨樁拔出地面,隨后進行撤桿。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拉線抱箍焊接上3個圓形掛環,組裝后各條拉線受力均勻,使即將拆除的舊線桿有良好的穩固性、平衡性。2、每只錨樁上側安裝緊線器,使用操作手柄可以靈活的調節拉線松緊度,便于掌握拉線的拉力,收縮自如。3、撤線結束后,使用撬杠可以方便的拔出地錨,節省作業時間。附圖說明圖1拉線抱箍的主視圖;圖2拉線抱箍的側視圖;圖3專用撬杠的結構圖;圖4本技術實施的方式圖;圖中:1、拉線抱箍,2掛環,3撬杠,4臨時托桿,5臨時拉線,6錨樁。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一種臨時托桿安全防護抱箍裝置,包括拉線抱箍1、臨時拉線5、錨樁6和臨時托桿4,拉線抱箍I與臨時托桿4配合,拉線抱箍I通過臨時拉線5與設于地面的錨樁6連接;錨樁6為螺紋鋼,螺紋鋼的一端焊接有緊線器,另一端打磨成錐狀;拉線抱箍I外側設有三個掛環2,所述的臨時拉線5有三條,每條臨時拉線5的一端連接彈力掛鉤并采用鋼絲卡子固定,另一側向上彎曲后采用一個鋼絲卡子固定;所述的三個掛環2分別與三個彈力掛鉤配合;所述的三條臨時拉線5的另一端與緊線器相連。實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在I人監護下,按照登桿作業的要求,對臨時托桿4的桿身及埋深、拉線、拉線棒進行相關檢查后,I名作業人員登桿組裝臨時拉線抱箍I并裝設用作臨時拉線5的3條鋼絲繩。2、拉線抱箍I組裝完成后,作業人員根據作業環境、現場條件和臨時拉線5長度,選擇錨樁6位置。3、錨樁6位置確定后,I名作業人員手扶錨樁6,另外I名人員使用大錘按照錨樁6與地成45度夾角打入地下,埋深最好以錨樁6上端緊線器的底部與地面保持30公分的距離。4、臨時拉線5下端掛接在緊線器滾筒中間的掛鉤上,用操作手柄沿著倒卡的正方向適當調整臨時拉線5的松緊度,直至三條臨時拉線5的松緊度相對一致。5、舊線桿撤線結束、作業人員從臨時托桿下來后,使用操作手柄沿倒卡的反方向松開臨時拉線5,再使用撬杠3將錨樁拔出地面,隨后進行撤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臨時托桿安全防護抱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線抱箍、臨時拉線、錨樁和臨時托桿,所述的拉線抱箍與臨時托桿配合,且所述的拉線抱箍通過臨時拉線與設于地面的錨樁連接;所述的拉線抱箍包括與臨時托桿相配合的兩個半圓狀鐵件,兩個半圓狀鐵件通過兩個緊固件相互連接,在兩個半圓的外側均勻設有三個掛環,所述的臨時拉線有三條,所述的每條臨時拉線的一端連接彈力掛鉤并采用鋼絲卡子固定,另一側向上彎曲后采用一個鋼絲卡子固定;所述的三個掛環分別與三個彈力掛鉤配合;所述的三條臨時拉線的另一端與緊線器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臨時托桿安全防護抱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線抱箍、臨時拉線、錨樁和臨時托桿,所述的拉線抱箍與臨時托桿配合,且所述的拉線抱箍通過臨時拉線與設于地面的錨樁連接;所述的拉線抱箍包括與臨時托桿相配合的兩個半圓狀鐵件,兩個半圓狀鐵件通過兩個緊固件相互連接,在兩個半圓的外側均勻設有三個掛環,所述的臨時拉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冀學琮,
申請(專利權)人:冀學琮,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