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廈門大學專利>正文

    波浪能采集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721947 閱讀: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2 14:44
    波浪能采集裝置,涉及一種波浪能。設有工作平臺、支撐桿、波能吸收浮子、連桿、小齒輪、大齒輪、轉動軸、固定件和發電機;支撐桿垂直固定在工作平臺的后部反面,在波能吸收浮子的兩個端面的圓心處分別固定1個短軸,波能吸收浮子通過短軸和軸承的過盈配合與支撐桿相連接;波能吸收浮子左端面的前緣處固定一短軸并與連桿底端相連接,大齒輪端面圓心到邊緣的中間處固定一短軸并與連桿頂點相連接;小齒輪固定在發電機的轉軸上并通過螺栓固定在工作平臺上,小齒輪、大齒輪、轉動軸和固定件設在工作平臺左側邊緣處,固定件兩側底部設有螺紋孔;轉動軸與軸承過盈配合安裝在固定件的通孔中;大齒輪通過平鍵固定在轉動軸的邊緣;小齒輪與大齒輪嚙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波浪能,尤其是涉及一種波浪能采集裝置
    技術介紹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動能和勢能,波浪能在全球的分布最為廣泛,是地球上的可再生能源之一。面對能源緊缺和環境污染的巨大壓力,海洋波浪能源的研究開發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有希望減緩因為能源日益短缺而帶來的危機。中國沿海(除臺灣東岸部分區段以外)屬于較弱的波浪能資源區域。然而,現在的大多數波浪能發電設備比較適用于波濤洶涌的波浪能集中的環境,且主要問題是制造成本高和裝置易腐蝕、維護困難等,因而限制了波浪發電技術在中國沿海地區的推廣。目前,當務之急是盡快開發適用于我國沿海波浪特點的收集波浪能的手段,即適合于從較弱的海浪中提取波浪能的關鍵技術,提高裝置的效率以及大大降低建設成本,才能推廣波浪能采集技術在中國的推廣使用。波浪能利用裝置的種類繁多。統計現已有的波浪發電裝置,波浪能采集系統的形式有振蕩水柱式、振蕩浮子式、擺式、鴨式、筏式、收縮坡道式、蛘式等,同時通過波浪繞射或折射的聚波技術,以及通過系統與波浪共振的慣性聚波技術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波浪收集效率。能量轉換系統有空氣葉輪、低水頭水輪機、液壓系統、機械系統以及發電機等,通常通過可控葉片、變阻尼、整流、定壓等方法提高轉換效率,通過能量緩沖和調勵磁等方法用來提高能量質量。上述方法主要是提取到波浪能的動能部分,而大部分波浪勢能卻繼續留在海浪中難以獲得。而中國多數沿海地區的海浪的常態是處于一種相對較弱的波浪狀態,必須提高其能量采集率,使得波浪能的開發具有更強的工程實用性。其次,波浪發電系統的工作環境十分惡劣,如大風大浪、海水對系統結構的長期腐蝕等,這對系統結構的穩定性、防風防水以及防腐蝕性的設計有著極高的要求,因而所設計的系統應盡量簡單可靠,水下活動部件盡量減少。因此,中國的波浪發電技術研究的關鍵問題在于如何簡潔有效地從弱波浪中提取能源,提高裝置發電效率和工程實用性,降低波浪發電設施的建設成本,開發一套適合中國海洋環境的波浪發電裝置,使波浪發電同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一道走向商業化,進而提高波浪能發電在可再生能源開發領域的地位。中國專利CN102287310A公開一種蛇形波浪能采集裝置,用于海洋/河流/湖泊的波浪能量采集。該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裝載有永磁體的永磁體短截和至少一個裝載有線圈的線圈短截,永磁體短截和線圈短截依次交替地活動連接;永磁體短截中的永磁體磁極同向布置;所述線圈短截內還安裝有與該短截內的線圈電連接的儲能裝置,用于將產生的感應電能儲存或輸出。該專利技術將波浪能通過短截隨著波浪的運動,直接轉變為電能,減少了能量轉換環節,簡化了裝置結構,提高了能量轉換效率。該專利技術進一步包括勵磁裝置,根據波浪的頻率自適應地調整勵磁電流,使整個蛇形波浪能采集裝置的固有振動頻率與波浪頻率保持一致,從而使輸出的電能達到最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波浪能采集裝置。本專利技術設有工作平臺、支撐桿、波能吸收浮子、連桿、小齒輪、大齒輪、轉動軸、固定件和發電機;所述支撐桿垂直固定在工作平臺的后部反面,支撐桿的另一端設有圓孔,圓孔內安裝固定2個軸承;在波能吸收浮子的兩個端面的圓心處分別固定I個短軸,波能吸收浮子通過短軸和軸承的過盈配合與支撐桿相連接,波能吸收浮子可繞此短軸轉動;波能吸收浮子左端面的前緣處固定一短軸并與連桿底端相連接,大齒輪端面圓心到邊緣的中間處固定一短軸并與連桿頂點相連接,連桿兩端均設有圓孔,并在圓孔內安裝2個軸承,2個軸承分別與波能吸收浮子和大齒輪上的短軸過盈配合,形成2個旋轉副,連桿的兩端可分別繞波能吸收浮子和大齒輪轉動;小齒輪固定在發電機的轉軸上并通過螺栓固定在工作平臺上,所述小齒輪、大齒輪、轉動軸和固定件設在工作平臺左側邊緣處,固定件兩側底部設有螺紋孔,固定件通過螺栓與工作平臺連接固定;固定件與工作平臺的邊緣平行;所述固定件的中上部設有通孔,通孔嵌套軸承,轉動軸與軸承過盈配合安裝在固定件的通孔中;大齒輪通過平鍵固定在轉動軸的邊緣;小齒輪與大齒輪嚙合。所述波能吸收浮子可采用點頭鴨式浮子。所述轉動軸的端部可設有卡簧,以防止大齒輪脫落。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突出優點:1.波能吸收浮子外形曲面的設計,實現了對波浪動能和勢能的雙重采集,由于圓柱狀的背波曲面繞自身圓心轉動時,不會對后方興起波浪,保證了能量的高效利用。2.本專利技術可采用二級能量傳遞機構以平面四桿機構為主體,制造簡便,結構簡單,耐磨損,承載能力高,特別適用于該方案低轉速下的運動傳遞,因而工程適用性強。3.本專利技術將發電設備置于工作平臺之上,減少了裝置在海水中的活動部件,有效避免了海水的直接腐蝕,系統壽命將大大延長。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組成示意圖。圖2是波能吸收浮子的工作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實施例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參見圖1和2,本專利技術實施例設有工作平臺1、支撐桿2、波能吸收浮子3、連桿4、小齒輪5、大齒輪6、轉動軸7、固定件8和發電機9。所述支撐桿2垂直固定在工作平臺I的后部反面,支撐桿2的另一端設有圓孔,圓孔內安裝固定2個軸承;在波能吸收浮子3的兩個端面的圓心處分別固定一個短軸,波能吸收浮子3通過短軸和軸承的過盈配合與支撐桿2相連接,波能吸收浮子3可繞此短軸轉動;波能吸收浮子3左端面的前緣處固定一短軸并與連桿4底端相連接,大齒輪6端面圓心到邊緣的中間處固定一短軸并與連桿4頂點相連接,連桿4兩端均設有圓孔,并在圓孔內安裝2個軸承,2個軸承分別與波能吸收浮子3和大齒輪6上的短軸過盈配合,形成2個旋轉副,連桿4的兩端可分別繞波能吸收浮子3和大齒輪6轉動;小齒輪5固定在發電機9的轉軸上并通過螺栓固定在工作平臺1上,所述小齒輪5、大齒輪6、轉動軸7和固定件8設在工作平臺1左側邊緣處,固定件8兩側底部設有螺紋孔,固定件8通過螺栓與工作平臺I連接固定;固定件8與工作平臺1的邊緣平行;所述固定件8的中上部設有通孔,通孔嵌套軸承,轉動軸7與軸承過盈配合安裝在固定件8的通孔中;大齒輪6通過平鍵固定在轉動軸7的邊緣;小齒輪5與大齒輪6嚙合。所述波能吸收浮子3采用點頭鴨式浮子。固定件8的中上部開有一通孔,并嵌套一滾動軸承,轉動軸7與軸承過盈配合安裝在固定件8的通孔中。轉動軸7的另外一端安裝大齒輪6。其安裝方式為:轉動軸上有一凸臺,防止大齒輪6軸向移動,同時加工一鍵槽,大齒輪6通過平鍵固定在轉動軸7的邊緣。轉動軸7的端部固定—卡簧,防止大齒輪6脫落。工作平臺1的后部反面垂直固定兩根支撐桿2,支撐桿2另外一端開有圓孔,圓孔內安裝固定兩個軸承。在波能吸收浮子3的兩個端面的圓心處分別固定一個短軸,波能吸收浮子3通過短軸和軸承的過盈配合與支撐桿2相連接,波能吸收浮子3可繞此短軸轉動。波能吸收浮子3左端面的前緣處固定一短軸,與連桿4底端相連接。大齒輪6端面圓心到邊緣的中間處固定一短軸,與連桿4頂點相連接。連桿4兩端都開有圓孔,并在圓孔內安裝滾動軸承。兩個滾動軸承分別與波能吸收浮子3和大齒輪6上的短軸過盈配合,形成兩個旋轉副。最后,連桿4的兩端可分別繞波能吸收浮子3和大齒輪6轉動。在發電機9的轉軸上固定小齒輪5,并通過螺栓固定在工作平臺1上,小齒輪5與大齒輪6嚙合。本專利技術將波能吸收浮子3吸收的波浪能通過連桿傳遞給齒輪組,再經過齒輪組的加速,驅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波浪能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工作平臺、支撐桿、波能吸收浮子、連桿、小齒輪、大齒輪、轉動軸、固定件和發電機;所述支撐桿垂直固定在工作平臺的后部反面,支撐桿的另一端設有圓孔,圓孔內安裝固定2個軸承;在波能吸收浮子的兩個端面的圓心處分別固定1個短軸,波能吸收浮子通過短軸和軸承的過盈配合與支撐桿相連接,波能吸收浮子可繞此短軸轉動;波能吸收浮子左端面的前緣處固定一短軸并與連桿底端相連接,大齒輪端面圓心到邊緣的中間處固定一短軸并與連桿頂點相連接,連桿兩端均設有圓孔,并在圓孔內安裝2個軸承,2個軸承分別與波能吸收浮子和大齒輪上的短軸過盈配合,形成2個旋轉副,連桿的兩端可分別繞波能吸收浮子和大齒輪轉動;小齒輪固定在發電機的轉軸上并通過螺栓固定在工作平臺上,所述小齒輪、大齒輪、轉動軸和固定件設在工作平臺左側邊緣處,固定件兩側底部設有螺紋孔,固定件通過螺栓與工作平臺連接固定;固定件與工作平臺的邊緣平行;所述固定件的中上部設有通孔,通孔嵌套軸承,轉動軸與軸承過盈配合安裝在固定件的通孔中;大齒輪通過平鍵固定在轉動軸的邊緣;小齒輪與大齒輪嚙合。

    【技術特征摘要】
    1.波浪能采集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工作平臺、支撐桿、波能吸收浮子、連桿、小齒輪、大齒輪、轉動軸、固定件和發電機; 所述支撐桿垂直固定在工作平臺的后部反面,支撐桿的另一端設有圓孔,圓孔內安裝固定2個軸承;在波能吸收浮子的兩個端面的圓心處分別固定I個短軸,波能吸收浮子通過短軸和軸承的過盈配合與支撐桿相連接,波能吸收浮子可繞此短軸轉動;波能吸收浮子左端面的前緣處固定一短軸并與連桿底端相連接,大齒輪端面圓心到邊緣的中間處固定一短軸并與連桿頂點相連接,連桿兩端均設有圓孔,并在圓孔內安裝2個軸承,2個軸承分別與波能吸收浮子和大齒輪上的短軸過盈配合,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鮑鋒何意楊錦文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爆白浆|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无码的| 秋霞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一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WWW|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办公室丝袜激情无码播放 |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好了av第四综合无码久久| 少妇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久| 亚洲熟妇av午夜无码不卡|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96|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亚洲av成人中文无码专区| 无码不卡中文字幕av|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自慰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 国产成人无码AV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