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輸入直聯蝸輪蝸桿升降機,包括配裝有輸入小端蓋、連接法蘭、止旋套和軸承座的機體,機體內通過軸承支撐安裝有蝸桿和蝸輪軸,蝸桿和蝸輪軸垂直布置;蝸桿為雙向軸輸入的結構,蝸輪軸內安裝有絲桿;機體輸入端是通過連接法蘭和聯軸器的方式與電機聯接,輸出端通過輸出接頭與被驅動設備主體聯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上述結構,實現了結構緊湊并具有運行可靠、同心度好、噪音低、承載能力強等特點,能滿足IEC標準B5電機的法蘭和帶法蘭輸入驅動設備等的安裝需求。(*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傳動設備領域,涉及一種升降機,尤其是一種輸入直聯蝸輪蝸桿升降機。
技術介紹
蝸輪蝸桿升降機在各行各業中十分廣泛地應用著,其利用蝸輪蝸桿的速度轉換器,將電機的回轉數減速到所要的回轉數并得到較大轉矩,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機械裝置。在機械傳動基礎件中,蝸輪蝸桿升降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產品水平和質量對機械產品有著重大的影響。該輸入直聯蝸輪蝸桿升降機具有結構緊湊、運行可靠、同心度好、噪音低、承載能力強等特點,安裝結構簡單,能滿足IEC標準B5電機的法蘭和帶法蘭輸入驅動設備等的安裝需求,因而受到市場的廣泛應用。不過現有產品在結構緊湊、運行可靠、同心度、噪首、承載能力等方面還待有進一步提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輸入直聯蝸輪蝸桿升降機,可以同時實現結構緊湊并具有運行可靠、同心度好、噪音低、承載能力強等特點,能滿足IEC標準B5電機的法蘭和帶法蘭輸入驅動設備等的安裝需求。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輸入直聯蝸輪蝸桿升降機,包括配裝有輸入小端蓋、連接法蘭、止旋套和軸承座的機體,機體內分別通過第一軸承及第二軸承支撐安裝有蝸桿和蝸輪軸,蝸桿和蝸輪軸垂直布置;蝸桿為雙向軸輸入的結構,蝸輪軸內安裝有絲桿;機體輸入端是通過連接法蘭和聯軸器的方式與電機聯接,輸出端通過輸出接頭與被驅動設備主體聯接。進一步,所述的輸入小端蓋和連接法蘭通過螺釘聯接,分別安裝在機體兩端,所述的連接法蘭和輸入小端蓋內均安裝有油封。所述的聯軸器安裝在連接法蘭內,聯軸器間安裝有彈性塊,聯軸器一端安裝在電機軸上,另一端安裝在蝸桿上;所述的彈性塊為高強度聚氨酯彈性元件。所述的蝸輪軸為蝸輪和輸出軸的整體鑄造結構,蝸輪軸內孔為梯形螺紋,與絲桿相配合;蝸輪軸通過第二軸承支撐安裝在軸承座和機體內,兩端安裝有油封。所述的軸承座端面安裝有壓套。所述的用于安裝蝸桿和蝸輪軸的第一軸承及第二軸承均為圓錐滾子軸承。所述的絲桿通過螺紋聯接的方式,安裝在蝸輪軸內,絲桿兩端分別安裝有止旋塊和輸出接頭。所述的止旋套和止旋塊為方形,止旋塊安裝在止旋套內,并通過圓柱銷定位和螺釘進行軸向固定。所述的圓柱銷通過擋圈限制軸向位移。所述的輸出接頭通過螺紋聯接安裝在絲桿上,并通過緊定螺釘固定。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輸入端通過連接法蘭和聯軸器的方式與電機聯接,安裝結構簡單,能滿足IEC標準B5電機的法蘭和帶法蘭輸入驅動設備等的安裝需求;蝸輪軸為蝸輪和輸出軸的整體鑄造結構,剛度好;輸出端安裝有壓套,可用于保護油封,以滿足其它更加惡劣的工況;絲桿采用優質合金鋼材質調質以及氮化處理,表面硬度500-550HV,并優化設計提高效率。該輸入直聯蝸輪蝸桿升降機外形設計流暢美觀,垂直輸出,內部結構緊湊合理,結合最新制造技術工藝和領先采用新材料,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該升降機的承載優勢。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剖視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實施例總裝剖視示意圖的俯視剖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所示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圖2所示,為本技術的一優選實施例,該輸入直聯蝸輪蝸桿升降機包括配裝有電機1、連接法蘭2、電機軸3、聯軸器4、彈性塊5、蝸桿6、油封7、第一軸承8、機體9輸入小端蓋10、止旋套11、止旋塊12、擋圈13、圓柱銷14、絲桿15、油封16、第二軸承17、蝸輪軸18、軸承座19、壓套20和輸出接頭21。機體9內分別通過第一軸承8、第二軸承17支撐安裝有蝸桿6和蝸輪軸18,蝸桿6和蝸輪軸18垂直布置;蝸桿6為雙向軸輸入的結構,蝸輪軸18內安裝有絲桿15 ;機體輸入端是通過連接法蘭2輸入和聯軸器4的方式與電機I聯接,輸出端通過輸出接頭21與被驅動設備主體聯接。進一步,所述的輸入小端蓋10和連接法蘭2通過螺釘聯接,分別安裝在機體9兩端,所述的輸入小端蓋10內安裝有油封7。所述的聯軸器4安裝在連接法蘭2內,聯軸器4間安裝有彈性塊5,聯軸器4 一端安裝在電機軸3上,另一端安裝在蝸桿6上;所述的彈性塊5為高強度聚氨酯彈性元件。所述的蝸輪軸18為蝸輪和輸出軸的整體鑄造結構,蝸輪軸18內孔為梯形螺紋,與絲桿15相配合;蝸輪軸18通過第二軸承17支撐安裝在軸承座19和機體9內,兩端安裝有油封16。軸承座19端面安裝有壓套20。所述的用于安裝蝸桿和蝸輪軸的第一軸承8及第二軸承17均為圓錐滾子軸承。所述的絲桿15通過螺紋聯接的方式,安裝在蝸輪軸18內,絲桿15兩端分別安裝有止旋塊12和輸出接頭21。所述的止旋套11和止旋塊12為方形,止旋塊12安裝在止旋套11內,并通過圓柱銷14定位和螺釘進行軸向固定。所述的圓柱銷14通過擋圈13限制軸向位移。所述的輸出接頭21通過螺紋聯接安裝在絲桿15上,并通過緊定螺釘固定。上述的對實施例的描述是為便于該
的普通技術人員能理解和使用本技術。熟悉本領域技術的人員顯然可以容易地對這些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并把在此說明的一般原理應用到其他實施例中而不必經過創造性的勞動。因此,本技術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不脫離本技術的范疇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修改都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一種輸入直聯蝸輪蝸桿升降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裝有輸入小端蓋(10)、連接法蘭(2)、止旋套(11)和軸承座(19)的機體(9),機體(9)內分別通過第一軸承(8)及第二軸承(17 )支撐安裝有蝸桿(6 )和蝸輪軸(18 ),蝸桿(6 )和蝸輪軸(18 )垂直布置;蝸桿(6 )為雙向軸輸入的結構,蝸輪軸(18 )內安裝有絲桿(15 );機體(9 )輸入端是通過連接法蘭(2 )和聯軸器(4)的方式與電機(I)聯接,輸出端通過輸出接頭(21)與被驅動設備主體聯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輪蝸桿升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輸入小端蓋(10)和連接法蘭(2)通過螺釘聯接,分別安裝在機體(9)兩端,所述的連接法蘭(2)和輸入小端蓋(10)內均安裝有油封(7)。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輪蝸桿升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聯軸器(4)安裝在連接法蘭(2)內,聯軸器(4)間安裝有彈性塊(5),聯軸器(4) 一端安裝在電機軸(3)上,另一端安裝在蝸桿(6)上;所述的彈性塊(5)為高強度聚氨酯彈性元件。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蝸輪蝸桿升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蝸輪軸(18)為蝸輪和輸出軸的整體鑄造結構,蝸輪軸(18)內孔為梯形螺紋,與絲桿(15)相配合;蝸輪軸(18)通過第二軸承(17)支撐安裝在軸承座(19)和機體(9)內,兩端安裝有油封(16)。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蝸輪蝸桿升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軸承座(19)端面安裝有壓套(20)。6.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蝸輪蝸桿升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軸承(8)及第二軸承(17)均為圓錐滾子軸承。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蝸輪蝸桿升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絲桿(15)通過螺紋聯接的方式,安裝在蝸輪軸(18)內,絲桿(15)兩端分別安裝有止旋塊(12)和輸出接頭(21)。8.如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蝸輪蝸桿升降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旋套(11)和止旋塊(12)為方形,止旋塊(12)安裝在止旋套(11)內,并通過圓柱銷(14)定位和螺釘進行軸向固定;所述的圓柱銷(14)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輸入直聯蝸輪蝸桿升降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裝有輸入小端蓋(10)、連接法蘭(2)、止旋套(11)和軸承座(19)的機體(9),機體(9)內分別通過第一軸承(8)及第二軸承(17)支撐安裝有蝸桿(6)和蝸輪軸(18),蝸桿(6)和蝸輪軸(18)垂直布置;蝸桿(6)為雙向軸輸入的結構,蝸輪軸(18)內安裝有絲桿(15);機體(9)輸入端是通過連接法蘭(2)和聯軸器(4)的方式與電機(1)聯接,輸出端通過輸出接頭(21)與被驅動設備主體聯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鏜仁,
申請(專利權)人:博能傳動蘇州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