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閥座裝配裝置,包括動力機構、支撐所述動力機構的支架、導向機構、壓鉚機構和定位閥座的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中設有支撐閥座并可帶閥座移動的定位桿,所述動力機構使壓鉚機構沿導向機構將所述定位桿上的閥座壓鉚至所述閥殼中。利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閥座裝配裝置,可以方便可靠的壓鉚進(出)液閥座,在保證壓鉚質量的同時,一次可以壓鉚多個進(出)液閥座,從而提高壓鉚的效率。(*該技術在2017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壓鉚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汽車防抱死剎車系統中進 (出)液閥座的壓鉚裝置。
技術介紹
ABS (汽車防抱死制動系統)是一個高精密型的機電產品,各個零件在 保證高制造精度的同時,必須保證高的裝配精度。對于ABS而言,很多裝配 都是不可逆的,尤其是電磁閥的裝配,所以必須保證高的裝配精度。進 (出)液閥座是進(出)液電磁閥中很重要的一個部件,且它們都非常小, 常規的裝配通常采用手動方式將進(出)液閥座裝配至進(出)液閥殼底部 的端口中,然而手動裝配的操作很困難,且無法保證可靠的裝配精度,致使 進(出)液電磁閥的合格率和一致性很低。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閥座裝配裝置,利用它可輕松的將進(出)液閥座送至進(出)液閥殼的底部,操作簡單,且可以保證進 (出)液閥座和進(出)液閥殼的同軸度。 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閥座裝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動力機構、支撐所述動力機構的 支架、導向機構、壓鉚機構和定位闊殼的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中設有支撐閥 座并帶動閥座移動的定位桿,所述動力機構使壓鉚機構沿導向機構將所述定 位桿上的閥座壓鉚至所述閥殼中。在上述結構基礎上,其中-所述安裝板中設有定位槽與定位孔,所述閥殼設置在所述定位槽中,所 述定位桿設置在所述安裝孔中,所述定位槽與安裝孔之間具有用于插入定位 桿的通孔,所述通孔與閥殼的端口相對應,在所述安裝孔中還設有'與所述定 位桿相連的彈簧,所述彈簧使定位桿在安裝孔中產生往復運動的軸向彈力。所述壓鉚機構具有移動板以及與移動板相連的按壓部,.所述按壓部固定 設置在所述移動板上朝向安裝板的一側。所述按壓部包括用于插入閥殼內部的鉚頭以及設置在鉚頭內部的壓頭, 其中,所述壓頭的自由端自鉚頭的自由端凸出,并且所述鉚頭的內部還設有 可使壓頭回縮的彈性元件。所述導向機構具有設置在安裝板上的導柱,并且所述導柱的軸向與定位 桿的移動方向相平行,而所述移動板中設有與導柱相對應的孔,并使移動板 沿著具有導向作用的導柱運行。在所述移動板的運行軌跡上設有限制移動板運行的定位塊,并且所述定 位塊套接在所述導柱的外側。所述動力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動力組件以及與移動板相連的壓 桿,所述動力組件通過所述壓桿向所述壓鉚機構的移動板施力。所述壓桿與移動板相連的一端具有球缺形結構,所述球缺形結構的球面 朝向所述按壓部的按壓方向,并且在所述移動板上設有與球缺形結構相配合 的球缺形孔。所述支架包括頂板、底板以及用于支撐所述頂板的若干立柱,所述動力 組件設置在支架的頂板上,而所述安裝板設置在支架的底板上。所述安裝板上鄰近所述定位槽處設有便于取出壓鉚后的工件的凹槽。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舍棄了常規的手動壓鉚進(出)液閥座的方法,而是利用設 有進(出)液閥座的定位桿與設有進(出)液闊殼的定位槽相互配合進行壓 鉚,且在定位桿的底部設有可將定位桿彈起的彈簧,在壓鉚操作時彈簧壓 縮,在取出壓鉚的成品后彈簧恢復,隨后,進入下一輪的壓鉚,此種操作簡 單可靠。本技術采用預壓式增壓缸作為動力源,它可以提供很大的壓力,使 一次壓鉚多個成為可能,并且此種裝置在保證各個進(出)液閥座壓鉚一致 性的基礎上,采用了壓桿、壓頭、鉚頭的巧妙設計,通過壓桿下部的球缺形 結構,可以自動調心,加上導向機構的設置,可以很好的保證壓鉚的同軸 度,另外為了保證壓鉚一次性完成,在壓頭的上方還設有彈性元件(聚氨 酯),在保證了壓鉚一次性完成的同時,還很好的保證了壓鉚的一致性。本技術一次可以可靠地壓鉚多個閥座,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壓鉚的可靠性和操作性。 . 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ABS進出液閥座裝配裝置初始狀態的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ABS進出液閥座裝配裝置初始狀態的左視示意圖。 圖3為本技術ABS進出液閥座裝配裝置壓裝后的圖1中A處的局部 放大圖。圖4為圖3中的B處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詳細說明。 ABS進(出)液閥座的裝配包括壓裝和鉚接,即先將進(出)液閥座壓 到閥殼的相應位置,之后對閥殼進行鉚接,鉚接的目的是保證闊座和閥殼之 間緊密配合,防止電磁閥漏油。本技術將壓裝和鉚接放在同套夾具裝 置中,以此來提高效率,并保證進(出)液電磁閥的裝配精度。請參照圖1與圖2,本技術是一種ABS進(出)液閥座的裝配裝 置,其包括支架1 、支撐機構3 、導向機構4 、壓鉚機構5以及動力機構 7 c支架1包括頂板10、底板12以及若干立柱14,立柱14設置在頂板10與底 板12之間,起到支撐所述頂板10的作用。立柱14的頂端安裝在頂板10的沉頭 孔中,并通過蓋形螺母140將頂板10固定在立柱14上,立柱14的底端安裝在 底板12中。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立柱14為四個,且底板12的四周設有四個 沉頭孔,用于固定四個立柱14的底端。在其它實施方式中,立柱14的數目可 為若干個,并且立柱14與頂板10之間可采用一體成形或其它方式實現支撐及 固定的功效。在支架1的底板12上固定設有所述支撐機構3 ,支撐機構3具有安裝板 30。所述安裝板30固定設在支架1的底板12上,用于放置ABS進(出)液閥 殼與閥座,此處的架構將在圖3與圖4中詳細描述。導向機構4包括導柱40、導柱座42以及導套44,導柱座42固定設置在安 裝板30兩側較低的部位上,用于安裝起導向作用的導柱40。在本實施方式 中,導柱座42的下端面與導柱40下端的臺階面(圖未示)相貼合,從而可將導柱40與導柱座42牢固連接。在導柱座42的上端設有圓筒形結構的定位塊36,所述定位塊36的內圓面與導柱40的外壁緊密貼合。導柱40的下端穿過圓筒形的定位塊36固定在導柱座42中,而導柱40的上端與所述壓鉚機構5相配合。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導柱40、導柱座42以及定位塊36皆為一對。所述壓鉚機構5包括移動板50、夾持板54以及若干按壓部52。所述移動板50的上端面兩側設有可供導柱40插入的孔,且在該孔內安裝有與導柱40相配合的導套44,導套44的外壁安裝在該孔中,內壁與導柱40相配合,從而可使移動板50沿導柱40上下往復運動,以保證壓鉚的同軸度,并且所述定位塊36設置在移動板50的運行軌跡上。在本實施方式中,夾持板54的四周設有一對定位孔與一對安裝孔,用于將夾持板54固定在移動板50的下端面。所述夾持板54中均勻分布有若干沉頭孔,并且夾持板54中沉頭孔的個數與按壓部52的個數相等,用于固定安裝所述按壓部52,并且安裝后的按壓部52朝向所述安裝板30。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夾持板54的沉頭孔與所述按壓部52皆為15 個。所述動力機構7設置在支架1的頂板10上,其包括壓桿72以及可為壓桿 72提供動力的動力組件70,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動力組件70為預壓式增壓 缸。壓桿72的上部分為圓柱形,圓柱形的上端具有螺紋孔,'用于與預壓式增 壓缸70凸出桿的外螺紋相連接。壓桿72的下部分具有一球缺形結構720 ,而 所述移動板50的上端面凹設有與所述球缺形結構720相配合的球缺形孔,所 述球缺形孔的容置空間略大于所述球缺形結構720 ,以便于所述球缺形結構 720調整在球缺形孔中的壓力重心。固定板7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閥座裝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動力機構、支撐所述動力機構的支架、導向機構、壓鉚機構和定位閥殼的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中設有支撐閥座并帶動閥座移動的定位桿,所述動力機構使壓鉚機構沿導向機構將所述定位桿上的閥座壓鉚至所述閥殼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東林,
申請(專利權)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94[中國|深圳]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