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鍋爐廢熱氣回收裝置,包括鍋爐,該鍋爐上側具有至少一供熱能排放的排熱孔;儲熱槽,該儲熱槽設置于所述鍋爐的上側,且該儲熱槽設置有至少一供水做二次加熱的導熱部,所述導熱部由若干歧管及鋁片構成,且導熱部的一側具有與所述若干歧管連接的入水管及出水管;集水板,該集水板設置于所述導熱部底下,且該集水板用于供來自鍋爐熱能所產生的水滴集中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儲熱槽內的導熱部做熱水再加熱的二次循環,達到縮短加熱時間的特點;鍋爐所產生的熱能通過儲熱槽將該熱能回收再次利用,達到環保且具有經濟效益的優勢。(*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鍋爐廢熱氣回收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將鍋爐所產生的廢熱氣回收再利用做為二次加溫功效,減短鍋爐加溫時程的鍋爐廢熱氣回收裝置。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一般鍋爐、焚化爐等裝置,在運作時皆會產大量具有熱能的廢棄氣體,而該廢棄氣體在經過過濾裝置,以將廢棄氣體中所含的雜質、微粒過濾清除后,便將其直接排至空氣中;然而,這些廢棄氣體中所含的高溫熱能也隨之排出,造成能源的浪費,且直接將高溫的廢棄氣體排入外界空氣中,易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倘若能夠將這些高溫熱能回收,并予以再次利用,不僅可以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并可避免破壞周圍生態環境。例如,如圖1所示的現有鍋爐的示意圖,可以清楚的看出,一般的鍋爐I將冷水導入該鍋爐I后,該鍋爐I將其加熱成熱水,再將該熱水排出使用,同時該鍋爐I隨即產生熱能11,該熱能11則自然排出,使該使用者得以使用熱水,然而由鍋爐I所產生出熱能便直接排放至室外,形成廢氣,因此由鍋爐I所排放出的熱空氣,可經由排熱筒12予以冷卻降溫后,排出部分一般沒利用價值的廢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將鍋爐所產生的廢熱氣回收再利用做為二次加溫功效,減短鍋爐加溫時程的鍋爐廢熱氣回收裝置。相應地,本技術一種鍋爐廢熱氣回收裝置,包括鍋爐,該鍋爐上側具有至少一供熱能排放的排熱孔;儲熱槽,該儲熱槽設置于所述鍋爐的上側,且該儲熱槽設置有至少一供水做二次加熱的導熱部,所述導熱部由若干歧管及鋁片構成,且導熱部的一側具有與所述若干歧管連接的入水管及出水管;集水板,該集水板設置于所述導熱部底下,且該集水板用于供來自鍋爐熱能所產生的水滴集中用。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儲熱槽上部設有一上蓋。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鍋爐接設有一進水管及一三通管,該三通管一端與一入水管相接。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集水板接設有一導流管。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鍋爐廢熱氣回收裝置通過儲熱槽內的導熱部做熱水再加熱的二次循環,達到縮短加熱時間的特點;鍋爐所產生的熱能通過儲熱槽將該熱能回收再次利用,達到環保且具有經濟效益的優勢。附圖說明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鍋爐廢熱氣回收裝置的示意圖。圖2所示為本技術鍋爐廢熱氣回收裝置的立體圖。圖3所示為本技術鍋爐廢熱氣回收裝置的分解圖。圖4所示為本技術鍋爐廢熱氣回收裝置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圖4A所示為本技術鍋爐廢熱氣回收裝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術,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做出的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如圖2和圖3所示,本技術中鍋爐2廢熱能回收裝置包括有鍋爐2,鍋爐2上側具有至少一供熱能排放的排熱孔21,排熱孔21上設有儲熱槽3,該儲熱槽3上部設有一上蓋31,且該儲熱槽3設有至少一供水做二次加熱的導熱部32,所述導熱部32由若干歧管321及鋁片322構成,所述鋁片322設置于所述若干歧管321的上方,導熱部32 —側具有與所述若干歧管321連接的入水管323及出水管324,所述入水管323連接有一三通管4,該三通管4 一端與該鍋爐2相接,所述鍋爐2設有一供水進入鍋爐2加熱用的進水管22,再者,所述導熱部32底下設有一集水板5,所述集水板5供來自鍋爐2熱能所產生出的水滴集中用。如圖4和圖4A所示,可清楚的看出,所述鍋爐2上側具有至少一供熱能排放的排熱孔21,該鍋爐2接設有一進水管22及一三通管4,該進水管22內流動有水6,該水6經過進水管22進入鍋爐2加熱,當水6加熱完后即為熱水6,而后由三通管4流出,該三通管4 一端接有一入水管323,該入水管323的另一端接設有一儲熱槽3,該儲熱槽3設于該鍋爐2的排熱孔21側所述儲熱槽3內設有至少一供水做二次加熱的導熱部32,該導熱部32包括有若干個歧管321,所述若干歧管321與該入水管323相組接,且所述若干歧管321另接設有一出水管324,當熱水6經由該三通管4進入該入水管323,而后通過熱能7對該等歧管321做加熱,同時也對水6做加熱,而后該熱水6經由該出水管324流出,達到利用鍋爐2所產生的熱氣使由鍋爐2排出的熱水6再做二次加熱,并且儲熱槽3內因熱能7而產生有蒸氣,該蒸氣碰觸該導熱部32后即凝結成水滴滴入集水板5,而后通過一與該集水板5相接設的導流管51排出。相較于現有技術,本技術具有下列優點:一、通過該儲熱槽3內的導熱部32做熱水6再加熱的二次循環,達到縮短加熱時間的特點。二、經由該鍋爐2所產生的熱能7,通過該儲熱槽3將該熱能7回收再次利用,達到環保且具有經濟效益的優勢。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技術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技術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鍋爐廢熱氣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鍋爐,該鍋爐上側具有至少一供熱能排放的排熱孔;儲熱槽,該儲熱槽設置于所述鍋爐的上側,且該儲熱槽設置有至少一供水做二次加熱的導熱部,所述導熱部由若干歧管及鋁片構成,且導熱部的一側具有與所述若干歧管連接的入水管及出水管;集水板,該集水板設置于所述導熱部底下,且該集水板用于供來自鍋爐熱能所產生的水滴集中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鍋爐廢熱氣回收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鍋爐,該鍋爐上側具有至少一供熱能排放的排熱孔; 儲熱槽,該儲熱槽設置于所述鍋爐的上側,且該儲熱槽設置有至少一供水做二次加熱的導熱部,所述導熱部由若干歧管及鋁片構成,且導熱部的一側具有與所述若干歧管連接的入水管及出水管; 集水板,該集水板設置于所述導熱部底下,且該集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清江,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宏豐鍋爐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