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缸筒、液壓缸及包含該液壓缸的泵送設備。該缸筒包括筒體(11),筒體(11)上沿徑向方向設置有傳感單元安裝孔(111),傳感單元安裝孔(111)內固定設置有傳感單元安裝套(112),傳感單元安裝套(112)包括固定連接傳感單元的螺紋孔(112a)和定位傳感單元的傳感部的定位孔(112b)。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缸筒,能夠提高缸筒的合格率,降低缸筒生產成本。(*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泵送機械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缸筒、液壓缸及包含該液壓缸的泵送設備。
技術介紹
如圖1至圖3所示,現有方案中的泵送油缸主要包括無桿腔油口、有桿腔端蓋20’、活塞43 ’、缸筒IO ’、活塞桿42 ’、緩沖油口、接近開關12 ’、導向套21’及靜密封件組、有桿腔油口、無桿腔端蓋30’及動密封件組、活塞導向環46’、金屬密封環45’、信號油口 114’、接近開關安裝孔111’、接近開關聯接螺紋113’等。在活塞43’和活塞桿42’的伸出和縮回過程中,活塞43’上的密封件需經過缸筒10’上的接近開關安裝孔111’,由于接近開關安裝孔111’較大,常用的彈性密封件通過此孔時容易損壞,所以活塞43’上的密封件采用金屬密封環45’。活塞上的密封件采用金屬密封環,由于金屬密封環對缸筒內孔的精度要求高,缸筒內孔不易達到所要求的精度,導致活塞上的金屬密封環密封內泄量大,不能滿足系統要求。如圖3所示,泵送油缸在缸筒10’上一般焊接有信號油口,接近開關12’在此處與信號油口 114’及缸筒10’的安裝是兩級同軸配合要求的結構,即接近開關安裝孔111’和接近開關聯接螺紋113’的同軸度要求較高,在接近開關安裝孔111’處設置有靜密封。這種結構的缺點是:在接近開關安裝孔和接近開關聯接螺紋處,缸筒須在焊接信號油口后加工同軸度要求很高的孔和螺紋,加工難度大,加工后如果不能滿足要求,將造成整只缸筒的報廢,經濟損失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液壓缸及包含該液壓缸的泵送設備,能夠提高缸筒的合格率,降低缸筒生產成本。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 一種缸筒,包括筒體,筒體上沿徑向方向設置有傳感單元安裝孔,傳感單元安裝孔內固定設置有傳感單元安裝套,傳感單元安裝套包括固定連接傳感單元的螺紋孔和定位傳感單元的傳感部的定位孔。進一步地,傳感單元安裝套外還套設有過渡連接套,過渡連接套焊接在傳感單元安裝孔內,傳感單元安裝套通過過渡連接套設置在傳感單元安裝孔內。進一步地,傳感單元安裝套伸出過渡連接套后進入傳感單元安裝孔的部分與傳感單元安裝孔之間間隙配合。進一步地,缸筒還包括設置在傳感單元安裝套內的傳感單元,傳感單元的檢測端朝向缸筒內。進一步地,傳感單元為接近開關。根據本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液壓缸,包括缸筒、設置在缸筒兩端的有桿腔端蓋和無桿腔端蓋、以及可滑動地設置在缸筒內的活塞組件,該缸筒為上述的缸筒。進一步地,液壓缸的有桿腔端蓋內側設置有導向套,導向套位于缸筒內的一端設置有感測孔,傳感單元穿過缸筒后設置在該感測孔內,活塞組件包括活塞、活塞桿、以及設置在活塞或活塞桿上并與傳感單元相配合的感應件,感應件位于活塞和有桿腔端蓋之間。進一步地,感應件為套設在活塞組件的活塞桿上的感應套。進一步地,活塞組件的活塞上套設有彈性密封件和/或金屬密封環。根據本技術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種泵送設備,包括液壓缸,該液壓缸為上述的液壓缸。應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缸筒包括筒體,筒體上沿徑向方向設置有傳感單元安裝孔,傳感單元安裝孔內固定設置有傳感單元安裝套,傳感單元安裝套包括固定連接傳感單元的螺紋孔和定位傳感單元的傳感部的定位孔。本實施例的缸筒,可先在傳感單元安裝套上加工安裝傳感單元所需的螺紋孔和定位孔,然后將傳感單元安裝套固定設置在筒體上,并將傳感單元安裝在傳感單元安裝套上。由于安裝傳感單元所需的安裝孔的同軸度可以通過單獨對傳感單元安裝套進行加工來保證,因此可以保證接近開關的安裝精度,降低缸筒的加工難度,提高缸筒的合格率,降低缸筒生產成本。附圖說明構成本技術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中的泵送油缸的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根據圖1的泵送油缸的活塞密封結構示意圖;圖3示出了根據圖1的泵送油缸的接近開關安裝結構放大圖;圖4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泵送油缸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5示出了根據圖4的實施例的泵送油缸L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6示出了根據圖4的實施例的泵送油缸的M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7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第二實施例的泵送油缸活塞桿處于縮回狀態時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8示出了根據圖7的實施例的L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9示出了根據圖7的實施例的M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圖10示出了根據本技術的第二實施例的泵送油缸活塞桿處于伸出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以及圖11示出了根據圖10的實施例的N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文中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如圖4至圖6所示,根據本技術的實施例,缸筒10包括筒體11,筒體11上沿徑向方向設置有傳感單元安裝孔111,傳感單元安裝孔111內固定設置有傳感單元安裝套112,傳感單元安裝套112包括固定連接傳感單元12的螺紋孔112a和定位傳感單元12的傳感部的定位孔112b。在現有技術中,由于需要同時保證接近開關與信號油口和缸筒的配合精度,因此缸筒需在焊接信號油口后加工同軸度要求很高的定位孔和螺紋孔,信號油口和缸筒分別為兩個部件,因此加工難度很大。而在本申請中,在加工缸筒10時,可以先將傳感單元安裝套112單獨進行加工,由于傳感單元安裝套112在安裝在缸筒10上之前,是一個單獨的部件,因此可以方便地在數控機床等加工設備上加工螺紋孔112a和定位孔112b,并能夠有效地保證螺紋孔112a和定位孔112b的同軸度,因此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能夠有效保證接近開關的安裝精度。在將傳感單元安裝套112加工完成后,可以在缸筒10的合適位置處加工一傳感單元安裝孔111,然后將傳感單元安裝套112固定設置在傳感單元安裝孔111內,由于傳感單元安裝套112內安裝接近開關的螺紋孔112a和定位孔112b已經保證了同軸度,因此傳感單元安裝套112與傳感單元安裝孔111之間的配合精度要求較低,允許有較大的間隙,便于傳感單元安裝孔111的加工,也降低了缸筒10的報廢幾率,能夠提高缸筒10的合格率。本實施例中的傳感單元12例如為接近開關,也可以為其它的可以檢測缸筒10內的活塞43的運動位置的檢測單元,例如位移傳感器等。上述結構的優點是:過渡連接套113焊接于缸筒10上后,此處僅加工一處普通螺紋,此處缸筒10的加工變得容易,避免了因此造成缸筒10報廢。而將兩級同軸設置在傳感單元安裝套112上,由于傳感單元安裝套112是一個小型的軸類零件,便于在高精度的數控設備上加工,因此容易保證兩級同軸要求。在傳感單元安裝孔111內還可以焊接過渡連接套113,過渡連接套113內設置有通孔,傳感單元安裝套112固定套設在過渡連接套113內。過渡連接套113為一焊接在傳感單元安裝孔111內的套筒結構,套筒結構的內孔具有內螺紋,傳感單元安裝套112的外周具有與該內螺紋配合的外螺紋。由于螺紋之間的配合并不要求較高精度,因此使得傳感單元安裝套112和過渡連接套113之間的配合結構易于加工,也便于對傳感單元安裝套112進行拆卸,因此對傳感單元安裝套112和傳感單元12的更換和維修更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缸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體(11),所述筒體(11)上沿徑向方向設置有傳感單元安裝孔(111),所述傳感單元安裝孔(111)內固定設置有傳感單元安裝套(112),所述傳感單元安裝套(112)包括固定連接傳感單元的螺紋孔(112a)和定位傳感單元(12)的傳感部的定位孔(112b)。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缸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體(11),所述筒體(11)上沿徑向方向設置有傳感單元安裝孔(111),所述傳感單元安裝孔(111)內固定設置有傳感單元安裝套(112),所述傳感單元安裝套(112)包括固定連接傳感單元的螺紋孔(I 12a)和定位傳感單元(12)的傳感部的定位孔(I 12b)。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單元安裝套(112)外還套設有過渡連接套(113),所述過渡連接套(113)焊接在所述傳感單元安裝孔(111)內,所述傳感單元安裝套(112 )通過所述過渡連接套(113)設置在所述傳感單元安裝孔內。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單元安裝套(112)伸出所述過渡連接套(113)后進入所述傳感單元安裝孔(111)的部分與所述傳感單元安裝孔(111)之間間隙配合。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0)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傳感單元安裝套(112)內的所述傳感單元(12),所述傳感單元(12)的檢測端朝向所述缸筒(10)內。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缸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單元(12)為接近開關。6.一種液壓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剛明,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特力液壓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