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動車充電口結構以及包括上述充電口結構的電動車。電動車充電口結構包括:供充電插頭插拔用的充電口芯;用于從下方支撐所述充電口芯的下方支架;以及從上方支撐所述充電口芯的上方支架,所述下方支架的下端為彎曲狀,上端與充電插頭插拔方向一致。該電動車充電口結構在確保充電口使用強度的前提下,改善對行人腿部的保護效果。(*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動車充電口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行人腿部保護結構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進一步地,本技術還涉及一種電動車。
技術介紹
隨著全球石油資源的緊缺和環(huán)境保護的需要,電動汽車己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汽車發(fā)展的重要趨勢。電動汽車作為新生事物,正在逐步地獲得推廣。但是與使用發(fā)動機的傳統(tǒng)車輛相t匕,電動汽車有些獨有的特點,例如前置的充電口設計就是其特征之一。圖1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的剖視圖。如圖1所示,為了便于使用,充電口 22 —般布置在車輛前端,同時為了保證充電口 22在日常使用中的強度,其充電口支架21通常使用鋼制結構,較為堅硬,在車輛與行人碰撞的過程中,會使行人腿部受到更嚴重的沖擊。如圖1所示,充電口支架21的下端為直線結構,在腿部撞擊受力方向和充電插頭插拔用力方向上強度都較大,雖然能夠滿足日常充電時的強度要求,但是對行人腿部而言,比較危險。這對行人保護,尤其是行人腿部保護尤為不利,從而影響車輛的行人保護性能。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鑒于上述課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確保充電口使用強度的前提下,改善對行人腿部的保護效果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進一步地,本技術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包括前述充電口結構的電動車。本技術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包括:供充電插頭插拔用的充電口芯;用于從下方支撐所述充電口芯的下方支架;以及從上方支撐所述充電口芯的上方支架,所述下方支架的下端為彎曲狀,上端與充電插頭插拔方向一致。根據(jù)上述結構,由于電動車充電口結構包括:供充電插頭插拔用的充電口芯;用于從下方支撐所述充電口芯的下方支架;以及從上方支撐所述充電口芯的上方支架,所述下方支架的下端為彎曲狀,上端與充電插頭插拔方向一致,因此,下方支架在水平方向容易變形,而在斜向方向(充電插頭插拔方向)耐沖擊,可以兼顧充電口使用功能及行人保護性能。另外,所述下方支架中部向上方拱起,以使其在水平方向容易變形,而在斜向方向耐沖擊。根據(jù)上述結構,由于所述下方支架中部向上方拱起,以使其在水平方向容易變形,而在斜向方向耐沖擊,因此在發(fā)生沖撞時,在水平方向上更容易變形。另外,所述上方支架與水箱橫梁連接。另外,所述上方支架能夠與水箱橫梁分離,其間利用在受到較大沖擊載荷時自動斷開的連接部件進行連接。根據(jù)上述結構,由于所述上方支架能夠與水箱橫梁分離,其間利用在受到較大沖擊載荷時自動斷開的連接部件進行連接,因此在受到較大沖擊載荷時所述上方支架能夠與水箱橫梁自動分離,此時,上方支架可相對水箱橫梁向后移動,從而可以減輕行人腿部受到的沖擊,達到改善行人腿部保護性能的目的。另外,所述上方支架的連接部件是剪切式螺栓。本技術的電動車,包括如上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附圖說明圖1是表示現(xiàn)有技術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的剖視圖。圖2是表示本技術實施方式I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的剖視圖。圖3是表示本技術實施方式2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的剖視圖。圖4是本技術實施方式2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的連接部件的剖視圖。(符號說明)1、4 充電口芯2、5下方支架3、6上方支架7 連接部件8 水箱橫梁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對本實施方式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以下實施方式僅僅是本實施方式技術方案的一例,不應被解釋為對本實施方式保護范圍的限定。實施方式I圖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I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的剖視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方式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包括:供充電插頭插拔用的充電口芯I;用于從下方支撐充電口芯I的下方支架2 ;以及從上方支撐充電口芯I的上方支架3,下方支架2的下端為彎曲狀,上端與充電插頭插拔方向一致。而且,如圖2所示,下方支架2的中部向上方拱起,以使其在水平方向容易變形,而在斜向方向耐沖擊。而且,上方支架3與水箱橫梁8連接。根據(jù)上述結構,由于電動車充電口結構包括:供充電插頭插拔用的充電口芯I ;用于從下方支撐充電口芯I的下方支架2 ;以及從上方支撐充電口芯I的上方支架3,下方支架2的下端為彎曲狀,上端與充電插頭插拔方向一致,因此,下方支架2在水平方向(見圖1,腿部撞擊受力方向)容易變形,而在斜向方向(見圖1,充電插頭插拔方向)耐沖擊,可以兼顧充電口使用功能及行人保護性能。根據(jù)上述結構,由于下方支架2的中部向上方拱起,以使其在水平方向容易變形,而在斜向方向耐沖擊,因此在發(fā)生沖撞時,在水平方向上更容易變形。實施方式2圖3是表示本實施方式2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的剖視圖。如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包括:供充電插頭插拔用的充電口芯4 ;用于從下方支撐充電口芯4的下方支架5 ;以及從上方支撐充電口芯4的上方支架6,下方支架5的下端為彎曲狀,上端與充電插頭插拔方向一致。而且,如圖3所示,下方支架5的中部向上方拱起,以使其在水平方向容易變形,而在斜向方向耐沖擊。而且,上方支架6與水箱橫梁8連接。根據(jù)上述結構,由于電動車充電口結構包括:供充電插頭插拔用的充電口芯4 ;用于從下方支撐充電口芯4的下方支架5 ;以及從上方支撐充電口芯4的上方支架6,下方支架5的下端為彎曲狀,上端與充電插頭插拔方向一致,因此,下方支架5在水平方向(見圖1,腿部撞擊受力方向)容易變形,而在斜向方向(見圖1,充電插頭插拔方向)耐沖擊,可以兼顧充電口使用功能及行人保護性能。根據(jù)上述結構,由于下方支架5的中部向上方拱起,以使其在水平方向容易變形,而在斜向方向耐沖擊,因此在發(fā)生沖撞時,在水平方向上更容易變形。另外,上方支架6與水箱橫梁8分離,其間利用在受到較大沖擊載荷時自動斷開的連接部件7進行連接。根據(jù)上述結構,由于上方支架能夠與水箱橫梁8分離,其間利用在受到較大沖擊載荷時自動斷開的連接部件7進行連接,因此在受到較大沖擊載荷時上方支架能夠與水箱橫梁8自動分離,此時,上方支架6可相對水箱橫梁8向后移動,從而可以減輕行人腿部受到的沖擊,達到改善行人腿部保護性能的目的。而且,本實施方式2中,上方支架6的連接部件7是剪切式螺栓。 另外,本實施方式還保護一種電動車,包括如上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雖然本技術已參照當前的具體實施例來描述,但是本
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技術的,應理解其中可作各種變化和修改,而在廣義上沒有脫離本技術,所以并非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只要在本技術的實質精神范圍內(nèi),對以上實施例的變化、變形都將落在本技術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內(nèi)。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車充電口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充電插頭插拔用的充電口芯;用于從下方支撐所述充電口芯的下方支架;以及從上方支撐所述充電口芯的上方支架,所述下方支架的下端為彎曲狀,上端與充電插頭插拔方向一致。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方支架中部向上方拱起,以使其在水平方向容易變形,而在斜向方向耐沖擊。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支架與水箱橫梁連接。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支架能夠與水箱橫梁分離,其間利用在受到較大沖擊載荷時自動斷開的連接部件進行連接。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電動車充電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方支架的連接部件是剪切式螺栓。6.一種電動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電動車充電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車充電口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供充電插頭插拔用的充電口芯;用于從下方支撐所述充電口芯的下方支架;以及從上方支撐所述充電口芯的上方支架,所述下方支架的下端為彎曲狀,上端與充電插頭插拔方向一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苗強,景少男,劉奇,劉軍勇,陶孟章,于成祥,杜漢斌,王大志,湯曉東,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