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花轂包括一心軸、一棘輪、一內齒環、一花轂本體、一離合塊及一第二彈簧,其中棘輪是套設于心軸上。棘輪包括至少一鏈輪、多個溝槽、多個棘爪及多個第一彈簧,其中鏈輪設于棘輪的其中一側,溝槽設于棘輪的另外一側。溝槽具一第一次溝槽與一第二次溝槽。棘爪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第一彈簧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內齒環圍繞著這些棘爪,內齒環的內表面設有多個內齒,而花轂本體套設于心軸上。離合塊具有一軸孔,且離合塊具有一凸輪,凸輪具有多個凸塊。第二彈簧套設于心軸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花轂空轉的狀態下,不會讓棘爪與內齒環產生“卡咂、卡咂”碰撞聲響及不會帶動踏板。(*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關于一種花轂,且特別是關于一種設計構造簡單,且又可以在空轉的狀態下,不會讓棘爪與內齒環產生“卡啞、卡啞”碰撞聲響及不會帶動踏板的花轂。
技術介紹
本技術是關于一種自行車,且特別是關于一種表演用的自行車。在1970年代時,美國興起了一種自行車越野(bicycle motocross)運動,用于此種運動的自行車被稱為BMX自行車。BMX自行車的車型比較小、輪胎比較粗,且比賽的場地也和越野摩托車所用的場地十分相似。這項運動很快在青年人中流行起來,然而到了 1980年代中期,大多數年輕人深受滑板文化的影響,覺得只在場地里比賽太過單一,因此當時一個叫B0BHAR0的年輕人在前后車輪安裝了踏板,玩家們就可以借助這幾個踏板做出許多新的花式。于是,人們開始把BMX自行車拿到平地,滑板的場地里玩,而且玩的花式比滑板更多,跳得更高,更刺激了,而此種自行車的名字也從BMX自行車變成了 BMX freestyle自行車。請參照圖1,圖1所繪示為一種市面上的BMX freestyle自行車。此自行車10包括車架11、后車輪14、前車輪14’與傳動系統15,其中前車輪14’與后車輪14是分別組裝于車架11的前懸吊架12與后懸吊架13上。傳動系統15包括一踏板16、一第一鏈輪17、一鏈條18、與一花轂100,使用者借由踩動踏板16而帶動第一鏈輪17旋轉,第一鏈輪17的旋轉會帶動鏈條18轉動,而鏈條18的轉動則讓花轂本體120帶動后車輪14旋轉,使自行車10向前推進。此外,踏板19與踏板19’則分別套設于后車輪14與前車輪14’上,供使用者進行花式表演用。圖2所繪示為一種用于BMX freestyle自行車的花轂,此花轂100主要由心軸110、花轂本體120、棘輪130、內齒環140、與多個軸承(bearing) 150所構成?;ㄝ灡倔w120與棘輪130是套設在心軸110上,且花轂本體120與棘輪130皆是利用軸承150而與心軸110進行滾動連接。接著,請同時參照圖2與圖3,圖3所繪示為棘輪與內齒環的側視圖。棘輪130包括一第二鏈輪132、多個棘爪134、與一彈簧136,棘爪134例如是以環繞的方式且等間隔地裝設在在棘輪130的棘爪溝138上,并利用彈簧136進行固定。此外,請參照圖4,圖4所繪示為花轂本體與內齒環的立體圖。內齒環140上設有第一右旋螺紋142,而花轂本體120的內表面則設有第二右旋螺紋122,第一右旋螺紋142與第二右旋螺紋122彼此相契合,以順時針的方向將內齒環140旋入,可使內齒環140固定在花轂本體120中。由圖3與圖4可知,當鏈條18 (如圖1)拉動第二鏈輪132 (如圖2)以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時,會帶動棘輪130旋轉,此時棘爪134會與內齒環140的內齒144相咬合,而使內齒環140進行轉動,當內齒環140轉動時,也會連帶使花轂本體120進行旋轉,而使自行車10向前進。當鏈條18拉動第二鏈輪132以逆時針方向進行旋轉時,棘輪130上的棘爪134會順滑過內齒環140的內齒144,此時花轂本體120不會被帶動,此狀況即所謂的“空轉”。在空轉的狀態下,當棘爪134順滑過內齒環140的內齒144時,棘爪134與內齒144間會產生“卡啞、卡啞”的碰撞聲響。有時,表演者于自行車10上做表演時,會讓自行車10做直立的動作,同時讓前車輪14’接觸地面并使后車輪14單獨地作空轉的動作。請參照圖3,當后車輪14往前空轉時,亦即內齒環140會沿著順時針的方向轉動,內齒環140的內齒144會順滑過棘爪134,而當后車輪14往后空轉時,亦即內齒環140會沿著逆時針的方向轉動,內齒環140的內齒144會與棘爪134相咬合,而帶動棘輪130往后作旋轉,而棘輪130會拉動鏈條18而讓第二鏈輪132帶動踏板16作轉動。然而,踏板16的轉動可能會打傷表演者。中國臺灣地區專利公開號TW201113167提出一種常閉式自行車后花轂結構(freecoaster hub),可使后車輪往后作空轉時不會帶動踏板。該常閉式自行車后花轂結構,其包括:一齒盤套于棘齒座的環狀周緣處凹設有多個控制槽,一棘齒件套設于棘齒座,并對應控制槽而開設有容設室,該容設室中皆樞設有棘齒及滾動件,并以滾動件限位于控制槽與棘齒之間,又該棘齒件于軸向凸設有凸塊,一阻尼件以內凹的卡槽與棘齒件的凸塊形成結合,一花轂殼形成有一容置空間,并以容置空間套蓋該棘齒件與阻尼件,又該容置空間內結合有斜齒環,且由斜齒環設置于棘齒的外端而呈可齒合狀,借由上述結構,其滾動件能以滾動方式配合控制槽產生向外頂撐的效果,藉此令棘齒的旋擺動作更為順暢,并減少使用上所造成的磨損,借以增加其耐用性。而且,在TW201113167中,由于棘齒于容設室內受到滾動件與阻尼件的限位,并借由阻尼件的阻力而達到開啟與閉合的作動,因此,能保持常態下皆能處于閉合狀態,即能使其具有無聲連動的效果,且可使后車輪往后作空轉時不會帶動踏板。然而,公知技術TW201113167雖然能夠達到上述的目的,但是由于設計復雜,且連動構件多,這將使得自行車花轂的開發成本提高,進而導致自行車整體成本的上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花轂,其設計構造簡單,且又可以在空轉的狀態下,不會讓棘爪與內齒環產生“卡啞、卡啞”碰撞聲響及不會帶動踏板的花轂。具體而言,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花轂,裝設于一自行車上,該花轂包括:一心軸;一棘輪,套設于該心軸上,該棘輪包括:至少一鏈輪,設于該棘輪的其中一側;多個溝槽,設于該棘輪的另外一側,該溝槽具一第一次溝槽與一第二次溝槽,且該第一次溝槽與該第二次溝槽的形狀為圓弧型,且該第一次溝槽與該第二次溝槽之間具有一底面;多個棘爪,該棘爪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棘爪的第一端裝設于該第一次溝槽內;及多個第一彈簧,該第一彈簧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第一彈簧的第一端裝設于該第二次溝槽內,且該第一彈簧的第二端施加一彈力于該棘爪上;一內齒環,圍繞著這些棘爪,該內齒環的內表面設有多個內齒,且該內齒適于讓該棘爪的第二端進行抵接;一花轂本體,套設于該心軸上;一離合塊,具有一軸孔,該離合塊借由該軸孔而套設于該心軸上,且該離合塊具有一凸輪,該凸輪具有多個凸塊,其中該凸塊是與該棘爪相對應;及一第二彈簧,套設于該心軸上,該第二彈簧的其中一端施一彈力于該離合塊上,以使該離合塊緊貼該棘輪;其中,當該棘輪相對該離合塊沿著一第一方向進行轉動時,該凸輪的該凸塊與該棘爪相抵接,而使該棘爪的第二端凸出于該溝槽外,而當該棘輪相對該離合塊沿著一第二方向進行轉動時,該凸輪的該凸塊與該棘爪相分離,而使該棘爪因該第一彈簧所施加的彈力而收納于該溝槽內,其中該第一方向是相反于該第二方向。優選的是,所述的花轂,所述第一次溝槽與所述第二次溝槽彼此相對稱。優選的是,所述的花轂,所述棘爪包括一第一爪片、一第二爪片、及一連接面,該連接面連接于該第一爪片及該第二爪片之間,而該第一彈簧的第二端抵壓著該連接面,當該棘輪相對該離合塊沿著該第二方向進行轉動時,該凸輪的該凸塊與該棘爪相分離,而使該棘爪因該第一彈簧所施加的彈力而收納于該溝槽內并與該底面貼合。優選的是,所述的花轂,還包括一套環,其中該套環鑲嵌于該離合塊的該軸孔,并套設于該心軸中。優選的是,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花轂,裝設于一自行車上,其特征在于,該花轂包括:一心軸;一棘輪,套設于該心軸上,該棘輪包括:至少一鏈輪,設于該棘輪的其中一側;多個溝槽,設于該棘輪的另外一側,該溝槽具一第一次溝槽與一第二次溝槽,且該第一次溝槽與該第二次溝槽的形狀為圓弧型,且該第一次溝槽與該第二次溝槽之間具有一底面;多個棘爪,該棘爪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棘爪的第一端裝設于該第一次溝槽內;及多個第一彈簧,該第一彈簧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第一彈簧的第一端裝設于該第二次溝槽內,且該第一彈簧的第二端施加一彈力于該棘爪上;一內齒環,圍繞著這些棘爪,該內齒環的內表面設有多個內齒,且該內齒適于讓該棘爪的第二端進行抵接;一花轂本體,套設于該心軸上;一離合塊,具有一軸孔,該離合塊借由該軸孔而套設于該心軸上,且該離合塊具有一凸輪,該凸輪具有多個凸塊,其中該凸塊是與該棘爪相對應;及一第二彈簧,套設于該心軸上,該第二彈簧的其中一端施一彈力于該離合塊上,以使該離合塊緊貼該棘輪;其中,當該棘輪相對該離合塊沿著一第一方向進行轉動時,該凸輪的該凸塊與該棘爪相抵接,而使該棘爪的第二端凸出于該溝槽外,而當該棘輪相對該離合塊沿著一第二方向進行轉動時,該凸輪的該凸塊與該棘爪相分離,而使該棘爪因該第一彈簧所施加的彈力而收納于該溝槽內,其中該第一方向是相反于該第二方向。...
【技術特征摘要】
2012.05.08 TW 1011164301.一種花轂,裝設于一自行車上,其特征在于,該花轂包括: 一心軸; 一棘輪,套設于該心軸上,該棘輪包括: 至少一鏈輪,設于該棘輪的其中一側; 多個溝槽,設于該棘輪的另外一側,該溝槽具一第一次溝槽與一第二次溝槽,且該第一次溝槽與該第二次溝槽的形狀為圓弧型,且該第一次溝槽與該第二次溝槽之間具有一底面; 多個棘爪,該棘爪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棘爪的第一端裝設于該第一次溝槽內;及 多個第一彈簧,該第一彈簧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第一彈簧的第一端裝設于該第二次溝槽內,且該第一彈簧的第二端施加一彈力于該棘爪上; 一內齒環,圍繞著這些棘爪,該內齒環的內表面設有多個內齒,且該內齒適于讓該棘爪的第二端進行抵接; 一花轂本體,套設于該心軸上; 一離合塊,具有一軸孔,該離合塊借由該軸孔而套設于該心軸上,且該離合塊具有一凸輪,該凸輪具有多個凸塊,其中該凸塊是與該棘爪相對應;及 一第二彈簧,套設于該心軸上,該第二彈簧的其中一端施一彈力于該離合塊上,以使該離合塊緊貼該棘輪; 其中,當該棘輪相對該離合塊沿著一第一方向進行轉動時,該凸輪的該凸塊與該棘爪相抵接,而使該棘爪的第二端凸出于該溝槽外,而當該棘輪相對該離合塊沿著一第二方向進行轉動時,該凸輪的該凸塊與該棘爪相分離,而使該棘爪因該第一彈簧所施加的彈力而收納于該溝槽內,其中該第一方向是相反于該第二方向。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花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溝槽與所述第二次溝槽彼此相對稱。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花轂,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包括一第一爪片、一第二爪片、及一連接面,該連接面連接于該第一爪片及該第二爪片之間,而該第一彈簧的第二端抵壓著該連接面,當該棘輪相對該離合塊沿著該第二方向進行轉動時,該凸輪的該凸塊與該棘爪相分離,而使該棘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佳玲,
申請(專利權)人:建來貿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