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落料模具。
技術介紹
落料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連接沖壓機構,通過沖壓機構使上模下壓至與下模合模,位于下模上的材料被沖壓成所述輪廓的工件,工件沿輪廓被分離沖下落入下模的凹槽內,其余的廢料留在下模板上。一般的落料模具,上模與下模之間缺少導向件,這樣,上模和下模在合模前需要調整對準位置,如果二者位置出現偏差,合模時會將模具上有用的部件破壞。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的落料模具存在的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具有導向件、合模位置準確、不會損傷模具部件的落料模具。本技術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落料模具,包括上模與下模,所述上模連接沖壓機構,所述下模上具有供沖壓后的工件落下的凹槽,上模與下模之間具有導向件。優選的,所述導向件包括位于下模上的導向柱以及位于上模上與導向柱配合的導向槽。優選的,所述導向柱位于下模上端面上,導向槽位于上模下端面上。優選的,所述導向柱有兩個,兩個導向柱在所述凹槽的兩側對稱分布。優選的,所述沖壓機構為沖床。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1)上模與下模之間通過導向件配合,這樣,合模前無需調整上下模對準位置,操作更為簡單;(2)由于合模位置準確,合模時不會損傷模具部件。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上模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的上模的俯視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的下模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號:1-上模;11_導向槽;2-下模;21_凹槽;22_導向柱。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參照圖1-3:落料模具,包括上模I與下模2,所述上模I連接沖壓機構,所述下模2上具有供沖壓后的工件落下的凹槽21,上模I與下模2之間具有導向件。本 ...
【技術保護點】
落料模具,包括上模與下模,所述上模連接沖壓機構,所述下模上具有供沖壓后的工件落下的凹槽,其特征在于:上模與下模之間具有導向件。
【技術特征摘要】
1.料模具,包括上模與下模,所述上模連接沖壓機構,所述下模上具有供沖壓后的工件落下的凹槽,其特征在于:上模與下模之間具有導向件。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落料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件包括位于下模上的導向柱以及位于上模上與導向柱配合的導向槽。3.按權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根平,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蘭通空調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