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醫用設備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用于配藥系統中的母液瓶夾持裝置,包括可夾持于母液瓶瓶頸處的夾持組件,所述夾持組件一側設置用于用承托母液瓶瓶身的承托組件,所述承托組件設置于所述夾持組件的一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用于配藥系統中的母液瓶夾持裝置,其通過設置夾持組件和承托組件,可以可靠、方便地卡夾母液瓶,解放了醫護人員的雙手,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可以將醫護人員從單純的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而且利于實現配藥的自動化。(*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用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配藥系統中的母液瓶夾持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醫院中配制藥物的方式均通過醫護人員手工操作。例如配制打針或吊針用的藥液,藥品從藥房取出后被送入注射科。注射科的醫護人員根據醫生開具的處方單進行手工配藥,母液瓶放置、固定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用于配藥系統中的母液瓶夾持裝置,其可以可靠、方便地卡夾母液瓶,解放了醫護人員的雙手,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可以將醫護人員從單純的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而且利于實現配藥的自動化。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配藥系統中的母液瓶夾持裝置,包括可夾持于母液瓶瓶頸處的夾持組件,所述夾持組件ー側設置用于用承托母液瓶瓶身的承托組件,所述承托組件設置于所述夾持組件的ー側。具體地,所述用于配藥系統中的母液瓶夾持裝置還包括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開設有用于供母液瓶瓶頸穿過的通孔,所述夾持組件連接于所述連接板上。具體地,所述用于配藥系統中的母液瓶夾持裝置還包括支撐架體,所述連接板轉動連接于所述支撐架體。具體地,所述夾持組件包括對合設置的第一夾持塊和第二夾持塊,所述第一夾持塊和所述第二夾持塊相向的端面上均設置有用于卡持母液瓶瓶頸的缺ロ,所述第一夾持塊的一端通過轉動軸體轉動連接于所述連接板,所述第二夾持塊固定連接于所述連接板,所述第一夾持塊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夾持塊或連接板之間設置有彈性復位件。優選地,所述缺ロ呈“V”字形。具體地,所述缺ロ處開設有鋸齒槽。進ー步地,所述第一夾持塊與所述第二夾持塊之間設置有使第一夾持塊和第二夾持塊相對張開的開啟組件。 具體地,所述第一夾持塊、第二夾持塊相向的端面上開設有卡槽,所述開啟組件設置于所述卡槽內的開啟構件,所述開啟構件轉動連接于所述連接板。具體地,所述承托組件包括支承片,所述連接板上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支承片連接于所述固定板上。具體地,所述承托組件還包括調節鎖定組件,所述固定板上開設有縱向設置的調節槽,所述調節鎖定組件穿設于所述調節槽并將所述支承片可調節式鎖緊于所述固定板上。本技術提供的一種用于配藥系統中的母液瓶夾持裝置,其通過設置夾持組件和承托組件,可以可靠、方便地卡夾母液瓶,解放了醫護人員的雙手,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可以將醫護人員從單純的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而且利于實現配藥的自動化。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配藥系統中的母液瓶夾持裝置的立體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配藥系統中的母液瓶夾持裝置和母液瓶的立體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用于配藥系統中的母液瓶夾持裝置和母液瓶的另ー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歩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 圖3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用于配藥系統中的母液瓶夾持裝置,其可用于裝夾、定位母液瓶94,以使輸液軟管的針頭可準確插入該母液瓶夾持裝置上的母液瓶94中。如圖1 圖3所示,上述母液瓶夾持裝置包括可夾持于母液瓶瓶頸處的夾持組件51,所述夾持組件51 —側設置用于用承托母液瓶瓶身的承托組件52,所述承托組件52設置于所述夾持組件51的ー側。母液瓶94可由承托組件52支承,且母液瓶94的瓶頸由夾持組件51固定,解放了醫護人員的雙手,可應用于自動化配藥系統中,降低了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可以將醫護人員從單純的重復性勞動中解放出來,有利于提高其工作效率,而且利于實現配藥的自動化。具體地,如圖1 圖3所示,所述用于配藥系統中的母液瓶夾持裝置還包括連接板53,所述連接板53上開設有用于供母液瓶瓶頸穿過的通孔,所述夾持組件51連接于所述連接板53上,夾持組件51可設置于連接板53的一側且位于通孔的前方處,母液瓶94的瓶頸可從連接板53的另ー側穿過于通孔由夾持于夾持組件51上,使用十分方便。具體地,如圖1 圖3所示,所述用于配藥系統中的母液瓶夾持裝置還包括支撐架體54,所述連接板53轉動連接于所述支撐架體54,連接板53可由電機541驅動,以便于調節連接板53及母液瓶94的角度。具體地,如圖1 圖3所示,所述夾持組件51包括對合設置的第一夾持塊511和第二夾持塊512,所述第一夾持塊511和所述第二夾持塊512相向的端面上均設置有用于卡持母液瓶瓶頸的缺ロ 501,所述第一夾持塊511的一端通過轉動軸體轉動連接于所述連接板53,所述第二夾持塊512固定連接于所述連接板53,所述第一夾持塊511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夾持塊512或連接板53之間設置有彈性復位件513,彈性復位件513可為彈簧,其一端連接于第一夾持塊511,另一端連接于第二夾持塊512,以可靠地夾持于母液瓶94的瓶頸。若需要松開母液瓶94時,只需克服彈性復位件513的弾性カ將第一夾持塊511向上抬起,便可將母液瓶94從承托組件52上移除。松開第一夾持塊511之后,在彈性復位件513的復位作用下,第一夾持塊511保持夾緊于第二夾持塊512上。若需裝夾母液瓶94,只需克服彈性復位件513的彈性力,將第一夾持塊511向上抬起,便可將母液瓶94的瓶頸卡夾于第一夾持塊511與第二夾持塊512之間。松開第一夾持塊511之后,在彈性復位件513的復位作用下,第一夾持塊511保持夾緊于第二夾持塊512上,從而將母液瓶94夾緊。夾持組件51也可采用其它合適的方式,例如水平滑動的卡塊、螺紋鎖緊的鎖塊等。具體地,如圖1 圖3所示,所述缺口 501呈“V”字形,以適應于不同大小的瓶頸。當然,缺口 501也可呈圓弧形、梯形等合適形狀。更具體地,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缺口 501處開設有鋸齒槽,以增大缺口 501處的摩擦力,避免母液瓶94隨意滑動,可靠性高。具體地,如圖1 圖3所示,所述第一夾持塊511與所述第二夾持塊512之間設置有使第一夾持塊511和第二夾持塊512相對張開的開啟組件,通過開啟組件,可快速地使第一夾持塊511相對第二夾持塊512張開,以便于移除或裝夾母液瓶94。具體地,如圖1 圖3所示,所述第一夾持塊511、第二夾持塊512相向的端面上開設有卡槽502,所述開啟組件設置于所述卡槽502內的開啟構件55,所述開啟構件55轉動連接于所述連接板53,開啟構件55可呈矩形塊狀,其四角倒圓。當開啟構件55橫向設置于卡槽502內時,第一夾持塊511與第二夾持夾可相向靠緊,當驅動開啟構件55轉動90度,使開啟構件55縱向設置時,開啟構件55可克服彈簧的拉力并將第一夾持塊511撐開,從而使母液瓶94從卡入缺口 501或從缺口 501處移出,操作十分方便。當然,開啟構件55也可以設置為橢圓形等非圓形狀,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另外,開啟組件也可以設置為其它合適的結構,例如通過頂桿或其它驅動結構將第一夾持塊511頂開,均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具體地,如圖1 圖3所示,所述承托組件52包括支承片521,所述連接板53上固定連接有固定板523,所述支承片521連接于所述固定板523上,母液瓶94的瓶身可放置于支承片521上。更具體地,如圖1 圖3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配藥系統中的母液瓶夾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夾持于母液瓶瓶頸處的夾持組件,所述夾持組件一側設置用于用承托母液瓶瓶身的承托組件,所述承托組件設置于所述夾持組件的一側。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葆春,王喆,李霖,董有輝,黃敬林,任慶良,吉家貴,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衛邦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