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增壓艙動態氣體平衡系統,其包括一壓力艙與一主控箱,該主控箱與該壓力艙獨立設置,其通過一供氣管與該壓力艙連接,提供壓縮氣體至該壓力艙。該增壓艙利用的動態氣體平衡系統,通過壓力艙內外兩個壓力傳感器檢測出容器內外的壓差,由控制系統實時自動調整主控箱的壓力輸出端電動排氣閥的排氣量大小,從而實現容器內壓力的動態平衡。(*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增壓艙及其動態氣體平衡系統
本技術涉及一種增壓艙,特別涉及一種具有動態氣體平衡系統的增壓艙。
技術介紹
眾所周知,體內含氧量的提高有助于快速恢復疲勞,增強新陳代謝,預防并減輕因血液循環不暢而引起的身體不適癥,以增強人體健康。目前,一般設計的氧艙系統,其利用加壓泵給艙體提供壓縮空氣,使氧艙內的空氣壓力大于艙外的空氣壓力,從而使氧艙內空氣的單位含氧量高于艙外空氣的相同單位含氧量,同時,艙內的氧分壓也達到較高水平,這樣,置身艙內就可讓身體獲得比艙外更多的氧氣。置身于氧艙的高濃度氧氣中,加之較高的氧分壓,人體內除了吸入的氧與血紅蛋白結合夕卜,還有更多的氧溶解于血液中,從而可提高血液的攜氧量。體內氧濃度及氧分壓的提高,使肺泡內氧氣交換充分,增強了氧在毛細血管的穿透力及彌散距離,提高了組織細胞氧的供給量,促進了人體新陳代謝,增強了人體健康。然而,現行的高壓空氣/氧氣艙主要運用在專業的醫療機構,由剛性的金屬或有機玻璃材料制成。其體積和重量都比較龐大,同時產品配套使用的加壓和安全設備都是工業用的專用設備,操作流程和規范都比較復雜,需要專業人員操作才能進行正常的操作使用,另外由于現有的高壓空氣艙為密閉型,隨著使用者在高壓艙內的時間長短,會不斷呼出二氧化碳,這些廢氣留在壓力艙內會使空氣質量變差,引起使用者的不適。由于目前的這種高壓艙的操作復雜性與氣壓等原因,使得其不能夠進入日常領域,利用高壓氧進行人體治 療的方法不能夠更廣泛的應用,同時由于現有產品中出現的上述問題,也使其客戶接受度降低。為了更好的在醫療服務,高原反應癥,保健,美容塑身,健身,運動恢復等領域推廣使用該服務,因此需要一種便于操作,使用者舒適且能達到一定治療目的增壓艙。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現有技術增壓艙體積大,操作復雜的缺陷,本技術提供一種體積小,操作方便,使用舒適的增壓艙。本技術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增壓艙動態氣體平衡系統,其包括一壓力艙與一主控箱,該主控箱與該壓力艙獨立設置,其通過一供氣管與該壓力艙連接,提供壓縮氣體至該壓力艙,主控箱或者該壓力艙進一步包括一電動排氣閥,該電動排氣閥動態排出該壓力艙內的氣體。優選地,該壓力艙的內外分別設置一壓力傳感器,用于監測該壓力艙內部與外部的氣壓大小。優選地,該增壓艙進一步包括至少一操作系統,該操作系統設置于該主控箱或者該壓力艙或二者分別設置,該操作系統包括一工作氣壓顯示功能鍵與一當地氣壓查詢功能鍵,該二功能鍵分別與該內外壓力傳感器相連接。優選地,該操作系統進一步包括一升降壓速率調節功能鍵,使用者或操作者可根據該功能鍵調節該電動排氣閥的氣體排量大小,從而保證該壓力艙內的氣壓穩定。 優選地,進一步包括一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包括一空氣壓縮控制系統,該空氣壓縮機控制系統可根據該內外壓力傳感器的感測值與空氣壓縮機控制系統的內設值比對,自動控制該電動排氣閥的排氣量,從而實現該壓力艙內的動態氣壓平衡。優選地,該壓力艙的內外分別設置一空氣含氧量傳感器,用于監測該壓力艙內部與外部的空氣中的含氧量大小。優選地,該電動排氣閥進一步包括一降噪裝置,以降低氣體排放時發出的噪音。優選地,該主控箱進一步包括一濾水器,其用于過濾從該主控箱傳到該壓力艙的氣體中的水分。本技術解決技術問題的又一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增壓艙,其包括一動態氣體平衡系統,該動態氣體平衡系統包括一壓力艙與一主控箱,該主控箱與該壓力艙獨立設置,其通過一供氣管與該壓力艙連接,提供壓縮氣體至該壓力艙,主控箱或者該壓力艙進一步包括一電動排氣閥,該電動排氣閥動態排出該壓力艙內的氣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增壓艙利用主控機箱完成對壓力艙的操作,其實現了主控機箱與壓力艙分離。該壓力艙與主控機箱的內,外置觸摸屏操作系統讓使用者與操作者均可以及時的了解該增壓艙的運作狀態,并可以根據該運作狀態及時的進行操作,使操作簡易化,即可實現設備的單人操作。再,該增壓艙利用該動態氣體平衡系統,通過壓力艙內外兩個壓力傳感器檢測出容器內外的壓差,由控制系統實時自動調整主控箱的壓力輸出端電動排氣閥的排氣量大小,從而實現容器內壓力的動態平衡。又,本技術增壓艙的動態氣體平衡系統還進一步通過該空氣含氧量傳感器來保證壓力艙內的空氣質量,以保證使用者的舒適度與治療效果。再,本技術增壓艙10的動態氣體平衡系統還通過設置一降噪裝置,實現降低氣體排放時發出的噪音,使使用者及周邊環境不會受到氣體排放時的噪音影響。且,本技術增壓艙`又通過一濾水器濾水,保證送入該壓力艙的氣體的干燥性,避免外界空氣在被壓縮與調溫后引起的水份增加。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增壓艙的立體圖。圖2是本技術增壓艙的壓力艙的側面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增壓艙的壓力艙的內置觸摸屏操作系統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增壓艙的主控箱的側面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增壓艙的主控箱的后側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增壓艙的主控箱的控制系統示意圖。圖7是本技術增壓艙的主控箱的外置觸摸屏操作系統示意圖。圖8是本技術增壓艙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圖9是本技術增壓艙的動態氣體平衡系統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請參閱圖1,本技術增壓艙的立體圖。該增壓艙10包括一壓力艙100與一主控箱200,由該主控箱200控制該壓力艙100的各項功能,該主控箱200與該壓力艙100通過一供氣管300,一排氣管400將有用的氣體傳送到該壓力艙100,并釋放出人體排出的廢氣通過該主控箱200排放到外界空氣中,從而實現壓力艙100內的動態氣體平衡。該動態氣體平衡系統包括于該壓力艙100內外分別設置了一個壓力傳感器292,290 (如圖9所示),其用于監測該壓力艙內外的空氣壓力大小。該主控箱200進一步通過一通訊連接器實現對該壓力艙100的控制。請參閱圖2與圖3,該壓力艙100包括一上蓋120與一底座110,該上蓋120與該底座110相切合,且通過在壓力艙100下側設置的固定合頁連接,另通過其上分別設置的上密封條126與下密封條116實現密閉,該上,下密封條126,116由與該壓力艙100不同的材料制作,在上蓋120與底座110相切合時,該上,下密封條126,116產生輕微變形,以達到氣密的作用。在使用時,該上蓋120可打開以便于使用者進入該壓力艙100,其閉合后由該主控箱200提供壓縮氣體進入該壓力艙100供使用者在其中呼入需要的高含氧量及高氧分壓空氣。該上蓋120與該底座110通過在相對端面的該壓力艙100的艙側與艙頂部各設計一自動鎖扣(圖未示)以實現該上蓋120與該底座110鎖閉。該底座110之內側包括一座椅112, —內置通話系統118與一內置觸摸屏操控系統140,該座椅112與該壓力艙100的底座110 —體成型,在底座110定形時同時形成,其形體設計與人體坐姿相切合,以實現使用者使用時的舒適度。該內置通話系統118與該內置觸摸屏操控系統140平行設置于該底座110的右上方,其以一成人使用者坐于該座椅112即可取用該內置通話系統118為原則進行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增壓艙動態氣體平衡系統,其包括一壓力艙與一主控箱,該主控箱與該壓力艙獨立設置,其通過一供氣管與該壓力艙連接,提供壓縮氣體至該壓力艙,其特征在于:該主控箱或者該壓力艙進一步包括一電動排氣閥,該電動排氣閥動態排出該壓力艙內的氣體。
【技術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符仕波,
申請(專利權)人:符仕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