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增設圈梁的磚砌體墻,包括磚砌體墻,所述磚砌體墻的墻體上設置有橫向的樓板,樓板以下需要增設圈梁的一部分墻體為需增設圈梁墻體,在所述的需增設圈梁墻體的上下邊緣表面均設置有水平的鋼板,沿該需增設圈梁墻體的長度方向布置有若干根鋼帶,每根鋼帶均沿豎直方向繞所述的需增設圈梁墻體一周后閉合形成鋼帶箍,在所述的需增設圈梁墻體的表面涂覆有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所述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將需增設圈梁墻體、鋼板和所有鋼帶箍包覆。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利用高強度和韌性的高延性纖維混凝土對圈梁形成包裹,有效避免圈梁發生脆性破壞,從而顯著提高普通磚砌體墻的整體性和抗震性能,促進其在地震區的推廣應用。(*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結構抗震與加固
,具體為一種增設圈梁的磚砌體m ο
技術介紹
磚砌體結構在我國被廣泛應用于多層民用住宅、小型工業廠房以及多層辦公樓建筑中。但是由于磚砌體墻本身材料抗拉、抗剪、和抗彎承載力相對較低以及脆性較大、變形能力較差,在地震中開裂后承載力迅速下降,使得這種較為經濟的結構在地震區的應用受到限制。另外,許多早期的磚砌體結構沒有圈梁,導致其抗震性能很差。因此,需要尋求一種改善磚砌體墻的抗震性能尤其是增加延性的有效措施,以滿足磚砌體墻在地震區多層結構中推廣應用的需求。常用的磚砌墻體墻增設圈梁的技術為增設鋼拉桿和混凝土圈梁,該方式在縱橫墻交接處沿橫墻兩側增設鋼拉桿并用對拉螺栓連接,然后在樓板下增設圈梁處沿縱墻支模綁扎鋼筋并澆注混凝土增設圈梁。這種技術整體水平比較落后,施工方法和工藝比較復雜,加固后的磚墻的延性提高不明顯,成本也較高,且影響原建筑物的外觀。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增設圈梁的磚砌體墻,本技術采用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和鋼板、預應力鋼帶箍增設圈梁加固磚砌體墻,利用高強度和韌性的高延性纖維混凝土對圈梁形成包裹,有效避免圈梁發生脆性破壞,從而顯著提高普通磚砌體墻的抗震性能。本技術具有施工簡便、成本較低且延性較好的優點。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增設圈梁的磚砌體墻,包括磚砌體墻,所述磚砌體墻的墻體上設置有橫向的樓板,所述樓板以下需要增設圈梁的一部分墻體為需增設圈梁墻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需增設圈梁墻體的上下邊緣表面均設置有水平的鋼板,沿該需增設圈梁墻體的長度方向布置有若干根鋼帶,每根鋼帶均沿豎直方向繞所述的需增設圈梁墻體一周后閉合形成鋼帶箍,在所述的需增設圈梁墻體的表面涂覆有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所述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將需增設圈梁墻體、鋼板和所有鋼帶箍包覆。本技術還包括如下其他技術特征:所述的鋼板寬度為40-60mm,厚度為6_8mm。所述的鋼板通過高延性纖維混凝土粘貼在需增設圈梁墻體的表面。所述的鋼帶箍采用的鋼帶的厚度為0.5 1.5mm,寬度為16 30mm,該鋼帶兩端通過打包扣固定形成閉合的鋼帶箍。所述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的厚度為2(T40m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的特點:I)本裝置采用的高延性纖維混凝土是一種具有高強度、高延性、高耐久性和高耐損傷能力的生態建筑材料。可有效防止圈梁發生脆性破壞,顯著提高墻體的整體性和抗震性能。2)本技術的施工簡便,且對原建筑物的外觀影響較小。3)本技術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延長結構的使用壽命,降低經濟、社會成本,減少甚至免去強震后修復的作用。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實例I的示意圖。圖2是圖1的A向視圖。圖中各代碼表不:1_磚砲體墻、2_需增設圈梁墻體、3_鋼板、4_鋼帶植、5_聞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6-樓板、7-打包扣。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增設圈梁的磚砌體墻的具體施工步驟如下:首先,確定磚砌體墻I上樓板6以下增設圈梁的尺寸,即將樓板6之下24(T350mm的墻體作為需增設圈梁墻體2,并去除該部分墻體表面原砂漿層以及進行清潔處理,接著在需增設圈梁墻體2邊緣上下表面水平通長粘貼鋼板3 ;然后,在需增設圈梁`墻體2的長度方向每隔15(T300mm沿水平灰縫開槽,利用氣動打包機在鋼板外側安裝一道鋼帶箍4,并用打包扣將各鋼帶箍4永久封口,接著在鋼帶箍4上施加預應力約束需增設圈梁墻體2 ;最后,在需增設圈梁墻體2表面抹涂高延性纖維混凝土形成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5,且該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5將需增設圈梁墻體2、鋼板3和鋼筋箍4包覆。鋼板3的材質為普通鋼、不銹鋼或鋁合金,寬40-60mm,厚6_8mm。鋼帶箍4采用的鋼帶的材質為冷軋碳素鋼帶、發藍鋼帶或鍍鋅鋼帶;強度為270MPa以上、厚度為0.5 1.5mm,寬度為16 30mm ;鋼帶箍4的張拉預應力為鋼帶的極限抗拉強度的10°/Γ30%。實施例1:參考圖1和圖2,本實施例待增設圈梁的磚砌體墻I長度為4.2m,高度為3m,厚度為240mm,確定的圈梁尺寸為240X240mm。本實施例給出的圈梁處加固的磚砌體墻,包括磚砌體墻1,所述磚砌體墻I的墻體上設置有橫向的樓板6,所述樓板6以下需要增設圈梁的一部分墻體為需增設圈梁墻體2,在所述的需增設圈梁墻體的上下邊緣表面均設置有水平的鋼板3,沿該需增設圈梁墻體2的長度方向布置有若干根鋼帶,每根鋼帶均沿豎直方向繞所述的需增設圈梁墻體2 —周后閉合形成鋼帶箍4,在所述的需增設圈梁墻體2的表面涂覆有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5,所述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5將需增設圈梁墻體2、鋼板3和所有鋼帶箍4包覆。沿需增設圈梁墻體2的長度方向每隔250mm安置一根鋼帶,且各鋼帶沿磚砌體墻I周向閉合并施加鋼帶極限抗拉強度20%的預應力,形成鋼帶箍4,在磚砌體墻I表面以涂覆30mm厚的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5,所述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5將需增設圈梁墻體2、鋼板3和所有鋼帶箍4包覆。其中,鋼帶箍4的材質可選用冷軋碳素鋼帶、發藍鋼帶或鍍鋅鋼帶,本實施例選擇冷軋碳素鋼帶,其強度在270MPa以上,厚1mm,寬25mm ;高延性纖維混凝土由水泥、粉煤灰、硅灰、砂、PVA纖維和水按1:0.9:0.1:0.76:0.58比例配置而成,所述高延性纖維混凝土中添加有聚羧酸高效減水劑,粉煤灰為I級粉煤灰。該實施例按如下施工步驟進行:首先,確定磚砌體墻上樓蓋以下增設圈梁的位置以及尺寸,即確定上述需增設圈梁墻體,具體為樓板之下240mm高,并對需增設圈梁墻體表面進行預處理,以及在其上下邊緣表面水平通長粘貼鋼板3 ;然后,在需增設圈梁墻體2的長度方向每隔250mm沿水平灰縫開槽,利用氣動打包機在鋼板3外側安裝一道鋼帶箍4,并用打包扣7將各鋼帶箍永久封口,接著在鋼帶箍4上施加鋼帶極限抗拉強度20%的預應力約束磚砌體墻;最后,在需增設圈梁墻體2表面抹涂30mm厚的高延性纖維混凝土形成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且該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5將需增設圈梁墻體2、鋼板3和鋼帶箍4包覆。本技術通過氣動打包技術給磚墻安裝外包鋼帶箍,同時利用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提高圈梁的抗剪性能和抗震能力,最重要的是通過施加預應力的鋼帶套箍和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的共同作用,對圈梁產生較大的橫向主動約束力,有效抑制磚墻的開裂,極大地改善磚墻自身的變形能力,從而顯著提高磚墻的整體性和抗震性能,有效地減輕地震作用下砌體結構的破壞程度。權利要求1.種增設圈梁的磚砌體墻,包括磚砌體墻(I),所述磚砌體墻(I)的墻體上設置有樓板(6),所述樓板(6)以下需要增設圈梁的一部分墻體為需增設圈梁墻體(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需增設圈梁墻體(2)的上下邊緣表面均設置有水平的鋼板(3),沿該需增設圈梁墻體(2)的長度方向布置有若干根鋼帶,每根鋼帶均沿豎直方向繞所述的需增設圈梁墻體一周后閉合形成鋼帶箍(4),在所述的需增設圈梁墻體(2)的表面涂覆有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5),所述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5)將所述需增設圈梁墻體(2)、鋼板(3)和所有鋼帶箍(4)包覆。2.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設圈梁的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增設圈梁的磚砌體墻,包括磚砌體墻(1),所述磚砌體墻(1)的墻體上設置有樓板(6),所述樓板(6)以下需要增設圈梁的一部分墻體為需增設圈梁墻體(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需增設圈梁墻體(2)的上下邊緣表面均設置有水平的鋼板(3),沿該需增設圈梁墻體(2)的長度方向布置有若干根鋼帶,每根鋼帶均沿豎直方向繞所述的需增設圈梁墻體一周后閉合形成鋼帶箍(4),在所述的需增設圈梁墻體(2)的表面涂覆有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5),所述高延性纖維混凝土面層(5)將所述需增設圈梁墻體(2)、鋼板(3)和所有鋼帶箍(4)包覆。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明科,梁興文,秦萌,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