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離型膜,其在至少一側配備有基于至少一種固化的聚硅氧烷的剝離層(c),所述膜包含基于至少一種熱塑性聚合物的至少一個內層(a),該內層配備有至少一種作為抗靜電劑的具有持久抗靜電作用的至少為低聚的化合物,以及基于至少一種熱塑性聚合物的至少一個層(b);用于制造所述離型膜的方法;以及其作為可被移除的保護膜或覆蓋膜的用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離型膜(release film),其在至少一側配備有剝離層(C),并且包含基于至少一種熱塑性聚合物的配備有至少一種作為抗靜電劑的具有持久抗靜電作用的至少為低聚的化合物的至少一個內層(a),以及基于至少一種熱塑性聚合物的至少一個層(b),其剝離層(c)基于固化的聚硅氧烷;制造該膜的方法;和其作為可被移除的保護膜或襯膜的用途。
技術介紹
由熱塑性的塑料制成并且具有例如基于硅酮聚合物的剝離層的多層薄膜廣泛地被用作膠帶或自粘性標簽的離型膜,從而防止這些單側或雙側粘性的產品在儲存過程中彼此粘貼在一起。然而此類離型膜卻有這樣的缺點,即在制造、儲存和加工過程中發生充靜電,并因此而粘著(blocking),由此使加工變得困難。因為特別是通過剝離層(尤其是基于硅酮層)產生此類不希望出現的充靜電,放電可能伴隨著剝離層的至少部分的破壞以及粘合層被受損的硅酮層粘著。因此,通常使用配備有抗靜電功能的離型膜,從而避免在制造、加工和/或儲存時產生充靜電的情形。抗靜電劑指這樣的物質,其例如被結合至塑料材料中或被施用在塑料物品的表面上,以減少產生靜電,由此不僅可以減少灰塵吸附,還可以減少火花放電。塑料產生的靜電可通過增加表面導電率或增加體積導電率而減少。現有技術已經公開了配備有抗靜電功能的離型膜。因此,EPO 445 744A2描述了具有抗靜電作用的多層聚酯薄膜,其除剝離層以外還具有另一層,所述層含有作 為抗靜電劑的陽離子季氮化合物。US 2006/0222867A1描述了多層薄膜,其除剝離層以外也還具有另一層,所述層含有作為抗靜電劑的烷氧基化的胺。影響以這些方式配備的離型膜的缺點在于:其抗靜電的作用并不持久,而事實上僅是暫時性的。此外,所使用的抗靜電劑可能因為其向離型膜其它層遷移的傾向而對于該離型膜的剝離性質和/或抗拉強度和/或復合層的粘合具有負面的影響。而此情形尤其可出現于多層離型膜的情況下,其中抗靜電劑已經被結合至內層中,因此可穿過多個層而向外遷移。這些負面的影響通常與所使用的抗靜電劑的量成正比例地增加,因此其相對于整個離型膜所占有的比例應當被最小化。因此,有對不具備上文中所鑒別出的缺點的離型膜的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因此在于提供離型膜,其盡管具有足夠長久的抗靜電作用,但是對于剝離性質和機械性質(由抗靜電劑引起的)具有不超過可忽略程度的影響。此目的通過提供本專利技術的離型膜來實現,所述離型膜在至少一側配備有基于固化的聚硅氧烷的剝離層(C),并且包含 (a)基于至少一種熱塑性聚合物的至少一個內層(a),該內層配備有至少一種作為抗靜電劑的具有持久抗靜電作用的至少為低聚的化合物,以及 (b)基于至少一種熱塑性聚合物的至少一個層(b)。 已經意外地發現:在使用本專利技術的離型膜的情況下,可以達到持久的抗靜電作用,即使配備有作為抗靜電劑的具有持久抗靜電作用的至少為低聚的化合物的層(a)為內層并且在該離型膜的表面和該如此配備的層(a)之間總是存在至少一個較為非極性的層,所述較為非極性的層為層(b)和/或基于固化的聚硅氧烷的剝離層(C)的形式,而固化的聚硅氧烷本來被預期阻斷抗靜電作用。然而,令人意外地是,雖然剝離層(C)是基于至少一種固化的聚硅氧烷,但仍實現了持久的抗靜電作用。尤其,在產生靜電的情況下,本專利技術的離型膜由于具有非常好的消退作用是值得注意的。術語“消退作用”在本專利技術的意義上是指在產生靜電后30秒鐘內放電(例如本專利技術的離型膜)至少60%,優選至少70%,更優選至少80%,非常優選至少90%,更特別地完全為100% ο同樣意外地發現:通過向層(a)配備作為抗靜電劑的具有持久抗靜電作用的至少為低聚的化合物,基本上不能確定對于離型膜的剝離特征及機械性質(諸如抗拉強度和/或粘合強度)有任何影響。術語“持久抗靜電作用”在本專利技術的意義上是指在至少3個月,優選至少5個月,更優選至少10個月,非常優選12個月的時期內對本專利技術的離型膜的部分具有持續性的強的抗靜電作用,其中持久的抗靜電作用不受可能改變的環境的相對大氣濕度影響。適合于制造本專利技術的離型膜的層(a)的是至少一種熱塑性聚合物。本專利技術的離型膜的層(a)優選從至少一種選自聚烯烴、聚苯乙烯、聚酰胺、聚酯和至少兩種所述聚合物的單體的共聚物(優選至少一種烯烴均聚物或共聚物)的熱塑性聚合物適當地制造。為了制造層(a),可以優選使用熱塑性的聚烯烴,具有2至10個碳原子的α,β -不飽和烯烴(諸如,例如,聚乙烯(PE,更具體為LDPE或HDPE)、聚丙烯(PP)、聚丁烯(PB)、聚異丁烯(PI)或至少兩種所述聚合物的混合物)的熱塑性烯烴均聚物或共聚物。“LDPE”是指低密度聚乙烯,其所具有的密度介于0.86至0.93g/cm3的范圍內,且其特別之處在于該分子的高支化度。“HDPE”是指高密度聚乙烯,其僅具有低的分子鏈支化水平;其密度可介于0.94至0.97g/cm3的范圍內。用于制造層(a)的優選的聚烯烴為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及丙烯均聚物或共聚物。同樣適合用于制造層(a)的為苯乙烯的熱塑性均聚物或共聚物,例如聚苯乙烯。如果聚酰胺被用于制造層(a)時,則熱塑性的脂肪族、半芳族或芳族的聚酰胺均聚物或共聚物是適合的。這樣的聚酰胺為從二胺(諸如具有2至10個碳原子的脂肪族二胺,更具體為六亞甲基二胺(hexamethylenediamine);或具有6至10個碳原子的芳族二胺,更具體為對苯二胺)和二羧酸(諸如具有6至14個碳原子的脂肪族或芳族的二羧酸,諸如,例如,己二酸、對苯二甲酸或間苯二甲酸)形成的聚酰胺。此外,聚酰胺可以從具有4至10個碳原子的內酰胺(例如ε-己內酰胺)制備。用于制造層(a)的特別適合的聚酰胺例如為PA6、PA 12、PA 66、PA 61、PA 6T和/或至少兩種所述的聚酰胺的混合物。作為用于制造層(a)的聚酯,可以使用熱塑性脂肪族、部分芳族或芳族的聚酯均聚物或共聚物。這樣的聚酯衍生自多元醇(諸如,例如,乙二醇或1,4_ 丁二醇)和二羧酸或二羧酸的衍生物(諸如己二酸和/或對苯二甲酸)。根據本專利技術,為了制造層(a),也可以使用作為聚酯的聚碳酸酯(PC)。優選的適用物為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或相應的共聚物。本專利技術使用的作為抗靜電劑的具有持久抗靜電作用的至少為低聚的化合物優選為非遷移性的抗靜電劑,亦即不顯示出遷移至本專利技術離型膜的其它層的傾向,因此保留在配備有該抗靜電劑的內層(a)中的抗靜電劑。此外,所使用的抗靜電劑的特征為持久的抗靜電作用,其不受環境的相對大氣濕度的影響。在本專利技術離型膜的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中,層(a)具有至少一種作為抗靜電劑的具有持久抗靜電作用的聚合物化合物。根據本專利技術,優選不使用任何作為抗靜電劑的離聚物,亦即無烯烴(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其鹽類。作為抗靜電劑,優選使用至少一種固有導電的聚合物(該固有導電的聚合物在每一情況下被摻雜)或至少一種聚醚聚酰胺的嵌段共聚物。 在本專利技術離型膜的一個優選的實施方案中,本專利技術所使用的抗靜電劑為聚醚聚酰胺的嵌段共聚物,亦即包含至少一種聚酰胺嵌段和至少一種聚醚嵌段的嵌段聚合物。脂肪族、部分芳族或芳族的聚酰胺可用于制造這些嵌段共聚物。這些聚酰胺衍生自具有2至10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7.02 DE 102010025938.11.新型膜,其在至少一側配備有剝離層(C),并且包含 (a)基于至少一種熱塑性聚合物的至少一個內層(a),該內層配備有至少一種作為抗靜電劑的具有持久抗靜電作用的至少為低聚的化合物,以及 (b)基于至少一種熱塑性聚合物的至少一個層(b), 其特征在于所述剝離層(c)基于至少一種固化的聚硅氧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型膜,其特征在于該持久的抗靜電作用與相對大氣濕度無關。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離型膜,其特征在于作為抗靜電劑存在至少一種具有持久抗靜電作用的聚合物。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離型膜,其特征在于作為抗靜電劑存在至少一種固有導電的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各自被摻雜,或作為抗靜電劑存在至少一種聚醚聚酰胺嵌段共聚物。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離型膜,其特征在于作為抗靜電劑存在至少一種固有導電的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各自被摻雜,并且所述聚合物選自聚乙炔(PAC)、聚苯胺(PANI)、聚吡咯(PPy)、聚對亞苯基(PPP)、聚對苯硫(PPS)、聚苯亞乙烯(PPV)、聚芴(PFO)、聚噻吩(PT),優選聚(3-烷基)噻吩、聚四硫富瓦烯、聚萘、聚異硫萘(PITN)、聚酞菁(PPc )和聚3,4- 二亞乙基二氧基噻吩(PEDOT或PEDT )。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離型膜,其特征在于作為抗靜電劑存在至少一種固有導電的聚合物,所述聚合物被選自下組的摻雜劑摻雜:鹵素、高氯酸鹽、過氧化物、過硫酸鹽、堿金屬、堿土金屬、有 機酸及酸酐、無機酸,優選無機路易斯酸,以及聚合物鍵合的摻雜劑。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離型膜,其特征在于內層(a)具有1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S施米策爾,J潘漢斯,
申請(專利權)人:德國普樂薄膜有限責任兩合公司,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