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塑鋼型材模具的綜合修復方法,是對塑鋼型材生產過程使用的模具進行綜合修復,其特征是該綜合修復方法的工藝流程包括有:冷焊修補受損嚴重部位、拋磨處理、去油、除銹、去氧化、清洗、離子鍍修復微孔及異型斷面、去油、除銹、去氧化、清洗、液相沉積恢復表面尺寸、拋磨處理、去油、除銹、去氧化、清洗、離子鍍增加工作面保護層;該方法能進行精確修復,不僅能恢復模具原有尺寸,而且能增加其表面硬度,表面光潔度,并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其成本低、效率高,而具經濟實用性。(*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模具的修復方法,特別涉及一種修復后模具不變形,表面光潔度高、耐磨損,修復快速及低成本的。
技術介紹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輕型塑鋼建材得到高速發展,而國內生產塑鋼型材使用的模具有國產的或從德國、奧地利進口的,其造價昂貴,且模具本身又是易損件,生產條件又決定該些模具是在一定的溫度、堅硬物料的擠壓及具有腐蝕性液體等苛刻條件中長期工作,必然造成塑鋼型材模具的嚴重磨損,該些模具的磨損情況大致分為三種(1)在型材的筋板對應位置形成深狀溝槽;(2)模具表面形成淺弧狀凹槽;(3)、板面局部形成不規則的波紋狀。因此,塑鋼型材模具使用一段時間后要對模具進行修復,以提高該些模具的使用效率。目前國內外對塑鋼型材模具的修復方法大致有以下幾種,1、當定型段毀損時,人工將毀損表面磨去一層,經過幾次反復,模具尺寸就有可能嚴重超差而報廢,該方法簡單,但只能是一種臨時的補救措施。2、利用模具修補機,在模具表面的某些特定毀損部位鑲嵌不銹鋼片,進行修復,該方法簡單易行,但局限性較大大面積和邊角溝槽等異型部位均無法使用;由于鑲嵌的不銹鋼片與模具基體間有間隙,影響散熱,冷卻效果不好;由于模具修補機的工藝特點決定了尺寸嚴重超差的模具,無法修復。3、利用機加工的辦法,重新加工一段毀損模具,更新后仍須上機調試,周期約為1個月時間,加工成本高。有鑒于此,為了克服上述缺點,本創作人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及技術理念,經研究、開發,而終有本專利技術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要提供一種,以解決使其能恢復模具原有尺寸,并能增加表面硬度、光潔度及延使用壽命的技術問題。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是對塑鋼型材生產過程使用的模具進行綜合修復,其特征是該綜合修復方法的工藝流程是(1)冷焊,修補受損嚴重部位用微弧冷焊機,在電流為50~100A,電壓為10~15V可調節范圍內起弧,使修復材料熔敷在待修模具表面形成焊層,該修復材料與模具基體間形成冶金結合,該模具基體不發熱、不燒損、不變形;(2)拋、磨處理對冷焊修復處進行拋、磨加工處理;(3)去油對進行離子鍍修復微孔、異型斷面的模具,用堿洗去除待修模具的油污;(4)除銹用弱酸去除待修模具的銹層;(5)去氧化用強酸去除待修模具的氧化層;(6)清洗用水清洗干凈;(7)離子鍍,修復微孔、異型斷面將上述經過去油、除銹、去氧化及清洗后的待修模具浸入離子鍍溶液中,充分攪拌與過濾,通過控制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金屬離迅速沉積,從而形成涂層,使待修模具的微孔、異型斷面得以修復;該離子鍍溶液配方是在1000ml溶液中包括有硫酸鎳20~50g,氯化鎳20~40g,焦磷酸鈉60~70g,三乙醇胺80~100ml,其余為水;該離子鍍溶液的pH值控制在8~9范圍內,溫度控制在40~60℃內;(8)去油對進行液相沉積修表面尺寸的模具進行去油處理,同工藝(3);(9)除銹同工藝(4);(10)去氧化同工藝(5);(11)清洗同工藝(6);(12)液相沉積,恢復表面尺寸將經過上述去油、除銹、去氧化及清洗后的待修模具利用電化學方法,使用鎳板做陽極材料,將溶液中的鎳離子沉積到模具表面,形成厚度均勻、光潔度高、耐磨損的涂層;該液相沉積溶液配方是在1000ml溶液中包括有氯化鎳100~300g,檸檬酸銨50~60g,乙酸銨20~30g,氫氧化氨90~120ml,草酸銨小于1g,其余為水;該液相沉積溶液溫度在30~50℃范圍內;(13)拋、磨處理液相沉積后再進行拋、磨加工處理;(14)去油對進行離子鍍增加工作面保護層的模具進行去油處理,同工藝(3);(15)除銹同工藝(4);(16)去氧化同工藝(5);(17)清洗同工藝(6);(18)離子鍍,增加工作面保護層將去油、除銹、去氧化及清洗后的待修模具浸入離子鍍溶液中,充分攪拌與過濾,通過控制氧化還原反應,使金屬離子迅速沉積,從而形成提高模具硬度、耐磨性的涂層;該離子鍍溶液的配方是在1000ml溶液中包括有氯化鎳20~50g,次磷酸鈉10~20g,檸檬酸鈉5~20g,乙酸鈉5~20g,其余為水;該離子鍍溶液的pH值控制在4~6范圍內,溫度控制在80~100℃內;冷焊中的修復材料為不銹鋼;去油中的堿為NaOH;除銹中的弱酸為20%的HCl;去氧化中的強酸為如50%的HCl或H2SO4;該液相沉積,恢復表面尺寸工藝處理后的結合強度為25~30MPa,硬度為HRC38~45,表光潔度為Ra3.2;該離子鍍,增加工作面保護層工藝處理后要求模具工作面結合強度為25~30MPa,硬度為HRC50~55,表光潔度為Ra1.6。本專利技術針對塑鋼型材行業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模具嚴重磨損問題,根據模具的結構為空腔、薄壁,且熱加工易變形,及修復層與基體要有良好的結合強度這一特點,研制開發出該綜合修復方法,利用該方法進行精確修復,不僅能恢復模具原有尺寸,而且能增加其表面硬度,表面光潔度,并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該方法經過多次實踐證實是切實可行的,解決了磨損模具的修復問題,而且為企業降低了生產成本,從而解決了使其能恢復模具原有尺寸,并能增加表面硬度、光潔度及延使用壽命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方法簡便、快捷,其優點如下1、本專利技術針對模具的模頭、定性段及溝角邊槽等各個部位均可修復,恢復其原有形狀尺寸,修補過程中,模具不變形。2、本專利技術修復周期短,修復一套嚴重毀損模具約須1天時間。3、本專利技術修復后的模具無須上機調試,即可正常使用。4、本專利技術修復成本低,而具經濟性。5、本專利技術修復后的模具表面光潔度高,摩擦系數低,耐磨損,而具實用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工藝流程圖,該,是對塑鋼型材生產過程使用的模具進行綜合修復,其中,該綜合修復方法的工藝流程是(1)冷焊,修補受損嚴重部位用微弧冷焊機,在電流為50~100A,電壓為10~15V可調節范圍內起弧,可在瞬間聚集并迅速釋放能量,使修復材料熔敷在待修模具表面形成焊層,該修復材料與模具基體間形成冶金結合,并能確保該模具基體不發熱、不燒損、不變形,同時將修復材料熔敷在模具表面形成焊層,冷焊中的修復材料為不銹鋼;(2)拋、磨處理對冷焊修復處進行拋、磨加工處理至所需光潔度;(3)去油對進行離子鍍修復微孔、異型斷面的模具,用堿NaOH去除待修模具的油污; (4)除銹用弱酸(如濃度為20%的HCl)去除待修模具的銹層;(5)去氧化用強酸(如濃度為50%的HCl或H2SO4)去除待修模具的氧化層;(6)清洗用水清洗干凈;(7)離子鍍,修復微孔、異型斷面這是利用金屬的催化作用,其工藝過程是將上述經過去油、除銹、去氧化及清洗后的待修模具浸入離子鍍溶液中,充分攪拌與過濾,通過控制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金屬離子迅速沉積,從而形成涂層,使待修模具的微孔、異型斷面得以修復;該離子鍍溶液配方是在1000ml溶液中加入硫酸鎳(NiSO4·7H2O)20~50g,氯化鎳(NiCl2·6H2O)20~40g,焦磷酸鈉(Na4P2O4·10H2O)60~70g,三乙醇胺80~100ml,其余為水(H2O);該工藝條件是該離子鍍溶液的pH值控制在8~9范圍內,溫度控制在40~60℃內;(8)去油對進行液相沉積修表面尺寸的模具進行去油處理,同工藝(3);(9)除銹同工藝(4);(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塑鋼型材模具的綜合修復方法,是對塑鋼型材生產過程使用的模具進行綜合修復,其特征是:該綜合修復方法的工藝流程是:(1)冷焊,修補受損嚴重部位:用微弧冷焊機,在電流為50~100A,電壓為10~15V可調節范圍內起弧,使修復材料熔敷 在待修模具表面形成焊層,該修復材料與模具基體間形成冶金結合,該模具基體不發熱、不燒損、不變形;(2)拋、磨處理:對冷焊修復處進行拋、磨加工處理;(3)去油:對進行離子鍍修復微孔、異型斷面的模具,用堿洗去除待修模具的油污; (4)除銹:用弱酸去除待修模具的銹層;(5)去氧化:用強酸去除待修模具的氧化層;(6)清洗:用水清洗干凈;(7)離子鍍,修復微孔、異型斷面:將上述經過去油、除銹、去氧化及清洗后的待修模具浸入離子鍍溶液中,充分攪拌 與過濾,通過控制氧化還原反應,產生金屬離迅速沉積,從而形成涂層,使待修模具的微孔、異型斷面得以修復;該離子鍍溶液配方是:在1000ml溶液中包括有硫酸鎳20~50g,氯化鎳20~40g,焦磷酸鈉60~70g,三乙醇胺80~100ml ,其余為水;該離子鍍溶液的pH值控制在8~9范圍內,溫度控制在40~60℃內;(8)去油:對進行液相沉積修表面尺寸的模具進行去油處理,同工藝(3);(9)除銹:同工藝(4);(10)去氧化:同工藝(5); (11)清洗:同工藝(6);(12)液相沉積,恢復表面尺寸:將經過上述去油、除銹、去氧化及清洗后的待修模具利用電化學方法,使用鎳板做陽極材料,將溶液中的鎳離子沉積到模具表面,形成厚度均勻、光潔度高、耐磨損的涂層;該液相沉 積溶液配方是:在1000ml溶液中包括有氯化鎳100~300g,檸檬酸銨50~60g,乙酸銨20~30g,氫氧化氨90~120ml,草酸銨小于1g,其余為水;該液相沉積溶液溫度在30~50℃范圍內;(13)拋、磨處理:液相沉 積后再進行拋、磨加工處理;(14)去油:對進行離子鍍增加工作面保護層的模具進行去油處理,同工藝(3);(15)除銹:同工藝(4);(16)去氧化:同工藝(5);(17)清洗:同工藝(6);(18)離子 鍍,增加工作面保護層:將去油、除銹、去氧化及清洗后的待修模具浸入離子鍍溶液中,充分攪拌與過濾,通過控制氧化還原反應,使金屬離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平,鈕立耘,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頤鑫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11[中國|北京]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