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多層式電感器,該多層式電感器包括:電感器主體;在所述電感器主體中形成的具有導電電路和導電過孔的線圈部分;以及在所述電感器主體的兩端形成的外部電極,其中在所述電感器主體中,至少所述導電電路和所述導電過孔周圍的部分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
技術介紹
依據使用陶瓷材料的電子部件,可以提供電容器、電感器、壓電元件、壓敏電阻、熱敏電阻等。在這些陶瓷電子部件中,電感器是組成電子電路的主要無源元件之一,并且用于去除噪音或組成LC諧振電路。該電感器可以通過印刷線圈或在鐵氧體鐵芯(core)周圍纏繞線圈、然后在其兩端形成電極來制成,或者通過在磁性材料或電介質材料上印刷內部電極并層壓它們來制成。根據電感器的結構,可以將電感器分成幾種類型,如多層式、繞組式、薄膜式等,其中多層式被廣泛使用。多層式電感器被制成具有層壓形式,其中由鐵氧體或低介電質(low-kdielectric)形成的多個陶瓷片以所述層壓形式被層壓。在每個陶瓷片上形成線圈式金屬圖案。在各個陶瓷片上形成的線圈式金屬圖案通過在各個陶瓷片中形成的導電過孔(via)順序連接,并且在層壓方向重疊,以構成具有螺旋結構的線圈。線圈的兩端延伸(draw out to)至薄板(laminate)的外表面并連接至外部端子。多層式電感器可以被制成為以芯片型式(type)的單獨組件,或者在板子中實現時,可以與其他模塊一起形成。通常,多層式電感器具有下述結構:在該結構中其上具有金屬圖案的多個磁層被層壓。該金屬圖案通過在各個磁層上形成的過孔電極被順序地連接,以便他們在層壓方向重疊,以形成具有螺旋結構的線圈。由于這種多層式電感器的線圈被磁性材料環繞,當高電流被施加于此時,環繞線圈的磁性材料有可能被磁化。另外,環繞線圈的部分被磁化,并因此電感器的感應系數(L)值發生變化,從而使電感器的容量特性變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一方面提供為了改善多層式電感器的電學性能而需求的新方法。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方面,提供了多層式電感器,該多層式電感器包括:電感器主體;在該電感器主體中形成的具有導電電路和導電過孔的線圈部分;以及在電感器主體的兩端上形成的外部電極,其中在電感器主體中,至少導電電路和導電過孔周圍的部分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線圈部分可以具有在其中形成的鐵芯。該鐵芯可以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該鐵芯可以由包含金屬粉末的材料形成。多層式電感器還可以包括:在電感器主體的上表面上形成的上覆蓋層;以及在電感器主體的下表面上形成的下覆蓋層。 上覆蓋層和下覆蓋層可以包括金屬粉末。金屬粉末可以具有0.5至5 μ m的顆粒尺寸(particle size)分布,可以具有10至20 μ m的顆粒尺寸分布,或者可以具有0.5至5 μ m的顆粒尺寸分布和10至20的顆粒尺寸分布的混合。電感器主體可以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電感器主體可以由包含金屬粉末的材料形成。多層式電感器還可以包括在上覆蓋層、下覆蓋層和電感器主體的外表面上形成的絕緣層。鐵氧體材料可以具有0.5至20 μ m的顆粒尺寸分布。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制造多層式電感器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準備由包含金屬粉末的材料形成的多個薄片(sheet),并且每個薄片具有導電電路和導電過孔,該導電電路和導電過孔周圍的部分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以及通過層壓多個薄片來形成電感器主體,所述層壓多個薄片使得在每個薄片上形成的導電電路的一端與被形成用以通過鄰近的薄片的導電過孔接觸,以形成線圈部分。該方法還可以包括在電感器主體的下表面上形成包含金屬粉末的下覆蓋層和在電感器主體的上表面形成包含金屬粉末的上覆蓋層。上覆蓋層和下覆蓋層每一個可以通過在其上層壓由包含金屬粉末的材料形成的蓋片而形成,或者上覆蓋層和下覆蓋層可以通過分別在電感器主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印刷由包含金屬粉末的材料形成的膏體(paste)而形成。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制造多層式電感器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準備多個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的薄片,并且每個薄片具有導電電路和導電過孔,該導電電路和導電過孔周圍的部分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通過層壓多個薄片來形成電感器主體,所述層壓多個薄片使得在每個薄片上形成的導電電路的一端與被形成用以通過鄰近的薄片的導電過孔接觸,以形成線圈部分;在電感器主體的下表面上層壓由包含金屬粉末的材料形成的下蓋片;以及在電感器主體的上表面上層壓由包含金屬粉末的材料形成的上蓋片。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制造多層式電感器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準備多個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的薄片,并且每個薄片具有導電電路和導電過孔,該導電電路和導電過孔周圍的部分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通過層壓多個薄片來形成電感器主體,所述層壓所述薄片使得在每個薄片上形成的導電電路的一端與被形成用以通過鄰近的薄片的導電過孔接觸,以形成線圈部分;通過在電感器主體的下表面上印刷由包含金屬粉末的材料形成的膏體來形成下覆蓋層;以及通過在電感器主體的上表面上印刷由包含金屬粉末的材料形成的膏體來形成上覆蓋層。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制造多層式電感器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準備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的多個薄片,并且每個薄片具有導電電路和導電過孔,該導電電路和導電過孔周圍的部分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通過層壓多個薄片來形成電感器主體,所述層壓多個薄片使得在每個薄片上形成的導電電路的一端與被形成用以通過鄰近的薄片的導電過孔接觸,以形成線圈部分;形成通過線圈部分的內部部分的通孔(through hole);以及在通孔中形成由包含金屬粉末的材料形成的鐵芯部分。該方法還可以包括在電感器主體的兩端上形成外部電極。附圖說明從下面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中將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其他的方面、特征和其他優點,其中:圖1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方式的多層式電感器的示意結構的透視圖;圖2是沿著圖1的A-A’線的橫截面圖;圖3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另ー種實施方式的多層式電感器的示意結構的橫截面圖;以及圖4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另ー種實施方式的多層式電感器的示意結構的橫截面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以便本專利技術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容易地實現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但是,本專利技術可以以多種不同的形式實現,并且不應該理解為被限制在此闡述的實施方式。提供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以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完整的理解本專利技術。在附圖中,為了清楚表述,形狀和尺寸可能被夸大,并且相同的參考數字將被用于指示所有相同或相似的組件。另外,在整個附圖中,相似的參考數字表示執行相似的功能和動作的部分。另外,除非特別陳述,否則“包括”任何組件將理解成暗指包括其他組件而不是排除任何其他組件。圖1是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方式的多層式電感器的示意結構的透視圖;以及圖2是沿著圖1的A-A’線的橫截面圖。參考圖1和2,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多層式電感器I可以包括電感器主體10,在電感器主體10中形成的線圈部分60,以及在電感器主體10的兩端形成的ー對外部電極。在此,至少線圈部分60周圍的部分是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電感器主體10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形成:層壓多個由氧化鐵材料形成的薄片、層壓由非磁性材料形成的非磁性薄片、或必要吋,印刷由同樣材料形成的膏體。但是,用于形成本專利技術的電感器主體的方法不限制于此。在此,非磁性薄片不特別限制,但是該非磁性薄片可以通過以下步驟準備:研磨和混合非磁性粉末、粘合劑、塑化劑等,使用球磨機(bal I mi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層式電感器,該多層式電感器包括:電感器主體;在所述電感器主體中形成的具有導電電路和導電過孔的線圈部分;以及在所述電感器主體的兩端上形成的外部電極,所述電感器主體被提供有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的至少所述導電電路和所述導電過孔周圍的部分。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1.07 KR 10-2011-01148981.一種多層式電感器,該多層式電感器包括: 電感器 主體; 在所述電感器主體中形成的具有導電電路和導電過孔的線圈部分;以及 在所述電感器主體的兩端上形成的外部電極, 所述電感器主體被提供有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的至少所述導電電路和所述導電過孔周圍的部分。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層式電感器,其中所述線圈部分具有在其中形成的鐵芯。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層式電感器,其中所述鐵芯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多層式電感器,其中所述鐵芯由包含金屬粉末的材料形成。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層式電感器,該多層式電感器還包括: 在所述電感器主體的上表面上形成的上覆蓋層;以及 在所述電感器主體的下表面上形成的下覆蓋層。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層式電感器,其中所述上覆蓋層和所述下覆蓋層包括金屬粉末。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層式電感器,其中所述金屬粉末具有0.5至5 y m的顆粒尺寸分布。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層式電感器,其中所述金屬粉末具有10至20y m的顆粒尺寸分布。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多層式電感器,其中所述金屬粉末具有0.5至5 y m的顆粒尺寸分布和10至20 ii m的顆粒尺寸分布的混合。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層式電感器,其中所述電感器主體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層式電感器,其中所述電感器主體由包含金屬粉末的材料形成。12.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層式電感器,該多層式電感器還包括在所述上覆蓋層、所述下覆蓋層和所述電感器主體的外表面上形成的絕緣層。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層式電感器,其中所述鐵氧體材料具有0.5至20 y m的顆粒尺寸分布。14.一種制造多層式電感器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準備由包含金屬粉末的材料形成的多個薄片,且每個所述薄片具有導電電路和導電過孔,該導電電路和該導電過孔周圍的部分由鐵氧體材料或非磁性材料形成;以及 通過層壓所述多個薄片來形成電感器主體,所述層壓所述多個薄片使得在每個所述薄片上形成的所述導電電路的一端與被形成用以通過鄰近薄片的所述導電過孔接觸,以形成線圈部分。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該方法還包括在所述電感器主體的下表面上形成包含所述金屬粉末的下覆蓋層,以及在所述電感器主體的上表面上形成包含所述金屬粉末的上覆蓋層。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每個所述上覆蓋層和下覆蓋層通過在其上層壓由包含所述金屬粉末的材料形成的蓋片而形成。17.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覆蓋層和下覆蓋層通過分別在所述電感器主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印刷由包含所述金屬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東晉,申赫洙,李栽旭,
申請(專利權)人:三星電機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