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shù)公開了一種制作雙層眼鏡架(有磁頭)的輔助工藝,包括步驟10)成型,將材料制成鼻托支架的形狀;步驟20)焊接并淬火,將所述鼻托支架焊接在眼鏡框上,并將焊接處燒紅直至燒紅到所述鼻托支架的上端,所述鼻托支架的上端被燒紅后,立即將其冷卻。采用本發(fā)明專利技術(shù)制作雙層眼鏡架(有磁頭)的輔助工藝能夠使鼻托支架的上端固定和下端可調(diào)節(jié)移位且能和磁性相吸。
【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shù)涉及眼鏡架的制作工藝,尤指一種制作雙層眼鏡架(有磁頭)的輔助工藝。
技術(shù)介紹
對于雙層眼鏡,一般來說,包括兩個鏡架,一個主鏡架和一個副鏡架,副鏡架能夠安放在主鏡架上。將副鏡架安放在主鏡架上可以有多種方法,例如專利號為02253836.4且名稱為“鼻托上安放磁鐵的雙層眼鏡”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在鼻托上安放磁鐵的雙層眼鏡,即通過在鼻托上安放磁鐵以將副鏡架安放在主鏡架上。對于有磁鐵的雙層眼鏡架,都是圍繞在主眼鏡架的鼻托支架上,通過主鏡架上的磁鐵與副鏡架上的磁鐵的相互吸引來將副鏡架連接在主鏡架上。那么,在兩者磁鐵相吸處,鼻托支架的上端應(yīng)固定不變,否則主鏡架和副鏡架配合不好。但是,鼻托支架的下端又必須是可調(diào)可變動的,這樣才能適應(yīng)每個人的不同要求。因此,鼻托支架的上端應(yīng)做成固定不變,下端又可以調(diào)節(jié)移位,且鼻托支架能夠和磁性相吸,這就是本專利技術(shù)的初衷。
技術(shù)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shù)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鼻托支架的上端固定不變和鼻托支架的下端可調(diào)節(jié)移位且鼻托支架能和磁性相吸的制作雙層眼鏡架(有磁頭)的輔助工藝。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shù)制作雙層眼鏡架(有磁頭)的輔助工藝的技術(shù)方案包括下述步驟10)成型,將材料制成鼻托支架的形狀;20)焊接并淬火,將所述鼻托支架焊接在眼鏡框上,并將焊接處燒紅直至燒紅到所述鼻托支架的最上端,所述鼻托支架的最上端別燒紅后,立即將其冷卻。其中,所述鼻托支架的材料選用不銹鋼或不銹鐵,或者用可以吸磁的材料。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shù)制作雙層眼鏡架(有磁頭)的輔助工藝,步驟10)后還包括下述步驟11)回火,把已成型的支架放進密封式的回火爐中,與空氣隔絕,加濕500度至1200度,時間為1至3小時;之后,再逐步降至常溫,時間為1至9小時;12)去氧化層,將所述鼻托支架經(jīng)過步驟11)后形成的氧化層去掉。步驟12)可進一步分為下述步驟120)初步去氧化層,打磨所述鼻托支架的氧化層表面;121)進一步去氧化層,將所述鼻托支架浸泡在硫酸中;122)清洗硫酸殘余,將所述鼻托支架放入超聲波清洗機進行清洗,去其殘余硫酸。進一步地,本專利技術(shù)制作雙層眼鏡架(有磁頭)的輔助工藝,還包括步驟30)將所述鼻托支架的下端改用彈簧連接。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本專利技術(shù)制作雙層眼鏡架(有磁鐵)的輔助工藝的有益效果由于將鼻托支架上端燒紅后迅速冷卻,能夠使鼻托支架和鏡框連接處一直到上端部位均發(fā)硬,保持固定不變,而沒有被燒紅的鼻托支架的下端則保持柔軟狀態(tài),這樣就得到一個上端固定不變,不會移位,而下端可以隨意調(diào)節(jié),且能和磁性相吸,可以適應(yīng)各人所需的鼻托支架。另外本專利技術(shù)制作雙層眼鏡架(有磁鐵)的輔助工藝中的所述鼻托支架的下端可采用彈簧連接,由彈簧的性質(zhì)可以知道,彈簧具有彈性,可調(diào)節(jié)的作用,因而可以使鼻托支架的上端固定不變,而下端可以隨意調(diào)節(jié)。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shù)制作雙層眼鏡架(有磁鐵)的輔助工藝的流程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shù)一個實施例鼻托支架的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shù)制作雙層眼鏡架(有磁鐵)的輔助工藝包括下述步驟步驟10)成型,先把可吸磁的材料制作成鼻托支架的樣子,其中,鼻托支架的材料選用不銹鋼或不銹鐵,或者用可以吸磁的材料。步驟11)回火,把已成型的支架放進密封式的回火爐中,與空氣隔絕,加濕500至1200度,時間為1至3小時;之后,再逐步降至常溫,時間為1至9小時。這個過程主要是對材料進行“回火”和“調(diào)質(zhì)”。使之變軟且不宜斷裂。步驟12)去氧化層。鼻托支架因經(jīng)過回火和調(diào)質(zhì)后,鼻托支架表層有一層氧化層,呈“黑色”和“龜皮”狀,根本無法焊接。因此需要將經(jīng)過步驟11)后的鼻托支架的氧化層去掉。步驟12)可進一步分為下述步驟步驟120)初步去氧化層,將所述鼻托支架放入滾桶中,和小石子混合在一起翻滾,去其氧化層。也可以手工操作,用拋光機直接打磨蹭去表層。步驟121)進一步去氧化層。將已打磨或者拋光過的鼻托支架浸泡在硫酸中,進一步去其氧化層表面。步驟122)清洗硫酸殘余。將浸泡過硫酸的鼻托支架放入超聲波清洗機進行清洗,去其殘余硫酸。步驟20)焊接并淬火。把已清洗干凈的鼻托支架焊接到鏡框上,焊接時,將鼻托支架和眼鏡框相連處燒紅,并燒紅到鼻托支架的最上端后,馬上放入水里,或不宜燃的機油里,或用風(fēng)吹等方式,使之迅速冷卻,即“淬火”,使鼻托支架和鏡框連接處一直到最上端部位均發(fā)硬,保持固定不變,而沒有被燒紅的鼻托支架下端則保持柔軟狀態(tài),這樣就得到一個上端固定不變,不會移位且有和磁性相吸,能和磁鐵很好配合的,而下端可以隨意調(diào)節(jié),可以適應(yīng)各人所需的鼻托支架。當然,也有些不銹鋼或不銹鐵的材料可以不放在密封的回火爐里,即不需要經(jīng)過上述步驟11和步驟12,直接用焊槍將鼻托支架燒紅后,慢慢冷卻,使之“回火”變軟,且不會形成氧化層,這樣可以直接把鼻托支架焊在眼鏡框上并燒紅鼻托支架上端,再迅速把鼻托支架放入“水里”或“機油”進行“淬火”。這樣可以達到上端堅硬不移位,下端柔軟可調(diào)節(jié)的效果。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shù)還包括步驟30)將所述鼻托架下端改用彈簧。用上述的方法先焊好鼻托支架上端使之固定不移位,而下端改用與彈簧連接,且有和磁性合吸,使之與各人的鼻梁差異相配合。若鼻托支架的下端不具有和磁性相吸的功能,則在鼻托支架的下端的末端固定磁頭。下面通過具體實例來描述本專利技術(shù)制作雙層眼鏡架(有磁鐵)的輔助工藝的具體方案。如圖2所示,副鏡架1放置在主鏡架2上,鼻托支架的上端5的端部焊接在副鼻梁3上,鼻托支架的上端5的另一端部架在主鏡架2的主鼻梁4上以使副鏡架1架在主鏡架2上,鼻托支架的下端6的末端固定有磁頭。制作該雙層眼鏡架的工藝過程如下如圖1所示,首先執(zhí)行步驟10)成型,將材料制成鼻托支架的形狀;本例采用鋼號為1Cr13(410)的不銹鋼材料來制作鼻托支架,如表1和2所示,其中,表1為國內(nèi)不銹鋼標準鋼號對照表,表2為馬氏體、鐵素體、奧氏體、雙相不銹鋼的化學(xué)成分。表1 表2 鼻托支架成型后,執(zhí)行步驟11)回火,把已成型的支架放進密封式的回火爐中,與空氣隔絕,加濕500度至1200度,時間為1至3小時;之后,再逐步降至常溫,時間為1至9小時;然后執(zhí)行步驟12)去氧化層首先,對所述鼻托支架的氧化層表面進行打磨,打磨后再將所述鼻托支架浸泡在硫酸中;浸泡一段時間候,再將所述鼻托支架放入超聲波清洗機進行清洗,去其殘余硫酸。這樣就可將所述鼻托支架的氧化層去掉。在將所述鼻托支架得氧化層去掉后20)焊接并淬火,將所述鼻托支架焊接在副鼻梁3上,并將焊接處燒紅直至燒紅到所述鼻托支架的上端5,所述鼻托支架的上端5被燒紅后,立即將其冷卻以使其變硬。將鼻托支架的下端6的末端焊接一塊磁頭。通過這種工藝制得的雙層眼鏡架的鼻托支架的上端5硬,而鼻托支架的下端6柔軟,從而可以使鼻托支架的下端6可以調(diào)節(jié),以適應(yīng)每個人鼻梁的形狀。權(quán)利要求1.一種制作雙層眼鏡架(有磁頭)的輔助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10)成型,將材料制成鼻托支架的形狀;20)焊接并淬火,將所述鼻托支架焊接在眼鏡框上,并將焊接處燒紅直至燒紅到所述鼻托支架的上端,所述鼻托支架的上端被燒紅后,立即將其冷卻。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雙層眼鏡架(有磁頭)的輔助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為不銹鋼。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雙層眼鏡架(有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shù)保護點】
一種制作雙層眼鏡架(有磁頭)的輔助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驟:10)成型,將材料制成鼻托支架的形狀;20)焊接并淬火,將所述鼻托支架焊接在眼鏡框上,并將焊接處燒紅直至燒紅到所述鼻托支架的上端,所述鼻托支架的上端被燒紅后,立即將其冷卻。
【技術(shù)特征摘要】
...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謝亦玲,
申請(專利權(quán))人:謝亦玲,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