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氧傳感器的電性能檢測系統,包括測試腔體,還包括包裹所述測試腔體的前加熱爐,與所述前加熱爐并排設置半包裹所述測試腔體的后加熱爐;所述前加熱爐內設置第一熱電偶;所述前加熱爐還設置散熱通道,該散熱通道由電磁閥控制,該電磁閥的驅動由第二熱電偶控制;當所述第二熱電偶的溫度高于被測溫度時,所述電磁閥打開,同時切斷所述前加熱爐的電源;所述前加熱爐的外壁設置第一保溫層;所述后加熱爐內設置第三熱電偶和第四熱電偶。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兩級加熱模式,前加熱爐用于對被測氣體的預加熱,其可將被測氣體控制在350~850攝氏度間任何溫度點,后加熱爐用于保持被測氣體的溫度,以保證在整個檢測過程中溫度恒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傳感器的電性能檢測系統,尤其涉及一種汽車氧傳感器的電性能檢測系統。
技術介紹
現有汽車氧傳感器的電性能檢測系統,其不足之處在于: 1、采用氧化鋁纖維進行保溫,熱慣性大,不能精確控制溫度。2、標準要求傳感器要能夠滿足在850攝氏度條件下檢測,但現有監測系統的測量點直接裸露在空氣中,不能滿足高溫檢測要求。3、現有檢測系統僅能夠最多滿足同時檢測2個傳感器,其效率慢,僅能夠試驗,不能滿足生產在線檢測。4、現有系統不能有效控制氣流速度和被測氣體的壓力,而這兩個參數對于氧傳感器響應時間將產生較大的影響,該系統不能準確檢測。5、由于氧傳感器產生的氧離子電流很小,如果采用數字采集卡進行數據采集(數據采集卡內阻一般均大于IM歐姆),這種情況下,對于氧傳感器信號弱的產品沒有檢出能力。6、現有檢測系統的熱量主要由前加熱系統提供,該情況將導致加熱絲容易損壞。綜上所述,在目前對于汽車氧傳感器精度要求越來越高的條件下,不能精確進行檢測,又不能實現批量穩定檢測,不能滿足生產線在線檢測使用。因此,現有技術存在缺陷,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和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測量精度高的汽車氧傳感器的電性能檢測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汽車氧傳感器的電性能檢測系統,包括測試腔體,其中,還包括包裹所述測試腔體的前加熱爐,與所述前加熱爐并排設置半包裹所述測試腔體的后加熱爐; 所述前加熱爐內設置第一熱電偶,所述第一熱電偶用于前加熱爐加熱爐膛的超溫保護;所述前加熱爐還設置散熱通道,該散熱通道由電磁閥控制,該電磁閥的驅動由第二熱電偶控制;當所述第二熱電偶的溫度高于被測溫度時,所述電磁閥打開,同時切斷所述前加熱爐的電源;所述前加熱爐的外壁設置第一保溫層; 所述后加熱爐內設置第三熱電偶和第四熱電偶,所述第三熱電偶用于后加熱爐的控制,所述第四熱電偶用于后加熱爐的超溫保護;所述后加熱爐的外壁設置第二保溫層。所述的電性能檢測系統,其中,所述第一保溫層的保溫材料采用氧化鋁空心球。所述的電性能檢測系統,其中,所述第二保溫層采用氧化鋁纖維。所述的電性能檢測系統,其中,所述測試腔體的在檢測點前段安置溢流控制閥,在檢測點后端安置壓力傳感器,在測試腔體的排氣尾端增設多孔透氣閥及流速傳感器,所述溢流控制閥的開關通過所述流速傳感器控制可調。所述的電性能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加熱爐的測試腔體的橫斷面上安裝穩流裝置。所述的電性能檢測系統,其中,還包括檢測裝置,所述檢測裝置的控制信號采樣元件的內阻在100歐姆 200K歐姆。所述的電性能檢測系統,其中,所述檢測裝置包括兩套采樣元件同時采樣。所述的電性能檢測系統,其中,所述兩套采樣元件的電壓數據差值小于5mV時,認為采樣有效。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汽車氧傳感器的電性能檢測系統,采用兩級加熱模式,前加熱爐用于對被測氣體的預加熱,其可將被測氣體控制在350150攝氏度間任何溫度點。后加熱爐用于保持被測氣體的溫度,以保證在整個檢測過程中溫度恒定。所述汽車氧傳感器的電性能檢測系統是一種準確可靠的加熱及控溫裝置,能夠滿足低溫350攝氏度檢測要求和高溫850攝氏度檢測要求。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汽車氧傳感器的電性能檢測系統的結構示意 圖2為本專利技術控制氣流的流速和被測氣體壓力的裝置 圖3為本專利技術穩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優選的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提供的汽車氧傳感器的電性能檢測系統,如圖1所示,包括測試腔體130,包裹所述測試腔體130的前加熱爐110,與所述前加熱爐110并排設置半包裹所述測試腔體130的后加熱爐120。所述前加熱爐110內設置第一熱電偶111,所述第一熱電偶用于前加熱爐110加熱爐膛的超溫保護,以防止爐絲的超溫損壞,增加設備壽命。所述前加熱爐110還設置散熱通道113,該散熱通道113由電磁閥114控制,該電磁閥的驅動由第二熱電偶115控制。當所述第二熱電偶115的溫度高于被測溫度時,所述電磁閥114打開,同時切斷所述前加熱爐110的電源。所述前加熱爐110的外壁設置第一保溫層112,所述第一保溫層112的保溫材料采用氧化鋁空心球,該材料熱慣性小。所述后加熱爐120半包裹所述測試腔體130,采用半敞開模式,不需要額外的散熱通道。所述后加熱爐120內設置第三熱電偶121和第四熱電偶122,所述第三熱電偶121用于后加熱爐120的控制,所述第四熱電偶122用于后加熱爐120的超溫保護。所述后加熱爐120的外壁設置第二保溫層123,所述第二保溫層123采用氧化鋁纖維進行保溫。本專利技術的汽車氧傳感器的電性能檢測系統采用兩級加熱模式,前加熱爐用于對被測氣體的預加熱,其可將被測氣體控制在350150攝氏度間任何溫度點。后加熱爐用于保持被測氣體的溫度,以保證在整個檢測過程中溫度恒定。所述汽車氧傳感器的電性能檢測系統是一種準確可靠的加熱及控溫裝置,能夠滿足低溫350攝氏度檢測要求和高溫850攝氏度檢測要求。進一步的,由于采用后加熱爐恒溫控制,因此其可以同時檢測多個汽車氧傳感器,能夠滿足批量檢測要求。為了準確控所述測試腔體130中測試氣體的流速和被測氣體的壓力,本專利技術在所述測試腔體130的在檢測點前段安置溢流控制閥131,在檢測點后端安置壓力傳感器132,如圖2所示,在測試腔體的排氣尾端增設多孔透氣閥133及流速傳感器,所述溢流控制閥131的開關通過所述流速傳感器控制可調,滿足被測氣體的流速在1.2^1.5米/秒,還可以控制被測氣體壓力在2(T30KPa。本專利技術優選的還可以在所述前加熱爐110的測試腔體130的橫斷面上安裝穩流裝置116,如圖3所示,所述穩流裝置116用于被測氣體的快速升溫及保證氣流的穩定性。在所述前加熱爐110的測試腔體130中,增加所述穩流裝置116,一方面便于所述前加熱爐110的熱量迅速傳遞至被測氣體,另一方面,將所述測試腔體130分割成小段,便于使氣流穩定流動。本專利技術的汽車氧傳感器的電性能檢測系統,其檢測裝置,控制信號采樣元件內阻在100歐姆 200K歐姆,確保信號弱的傳感器的檢出能力。優選的還可以同時設置兩套采樣元件同時采樣,只有當兩套采樣元件的電壓數據差值小于5mV時,方可認為采樣有效,避免誤判。以上內容是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的實施例的說明,可以幫助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充分地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但是,這些實施例僅僅是舉例說明,不能認定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僅限于這些實施例的說明。對本專利技術所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 出若干簡單推演和變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汽車氧傳感器的電性能檢測系統,包括測試腔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包裹所述測試腔體的前加熱爐,與所述前加熱爐并排設置半包裹所述測試腔體的后加熱爐;所述前加熱爐內設置第一熱電偶,所述第一熱電偶用于前加熱爐加熱爐膛的超溫保護;所述前加熱爐還設置散熱通道,該散熱通道由電磁閥控制,該電磁閥的驅動由第二熱電偶控制;當所述第二熱電偶的溫度高于被測溫度時,所述電磁閥打開,同時切斷所述前加熱爐的電源;所述前加熱爐的外壁設置第一保溫層;所述后加熱爐內設置第三熱電偶和第四熱電偶,所述第三熱電偶用于后加熱爐的控制,所述第四熱電偶用于后加熱爐的超溫保護;所述后加熱爐的外壁設置第二保溫層。
【技術特征摘要】
1.車氧傳感器的電性能檢測系統,包括測試腔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包裹所述測試腔體的前加熱爐,與所述前加熱爐并排設置半包裹所述測試腔體的后加熱爐; 所述前加熱爐內設置第一熱電偶,所述第一熱電偶用于前加熱爐加熱爐膛的超溫保護;所述前加熱爐還設置散熱通道,該散熱通道由電磁閥控制,該電磁閥的驅動由第二熱電偶控制;當所述第二熱電偶的溫度高于被測溫度時,所述電磁閥打開,同時切斷所述前加熱爐的電源;所述前加熱爐的外壁設置第一保溫層; 所述后加熱爐內設置第三熱電偶和第四熱電偶,所述第三熱電偶用于后加熱爐的控制,所述第四熱電偶用于后加熱爐的超溫保護;所述后加熱爐的外壁設置第二保溫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性能檢測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溫層的保溫材料采用氧化鋁空心球。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性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旭東,黃龍輝,于樹懷,
申請(專利權)人:趙旭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