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后機罩,尤其是適用于裝載機的一種新式后機罩。
技術介紹
已有的裝載機后機罩是采用鈑筋拼焊的簡單長方體結構,該結構制造工序復雜,不僅費時,而且保證設計質量的難度較大,由于垂直面與水平面需要人工找正,必須敲擊后摸膩子,才能保證設計要求,在使用過程中,一旦受到撞擊,膩子易脫落,很不美觀。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捉供一種結構簡單、省時省力,一次成形的新式后機罩。本專利技術一種新式后機罩,包括上進氣柵格、兩側面的進氣柵格、檢修門,后機罩為薄鋼板一次沖壓而成,后機罩兩側面的進氣柵格后端部對稱沖壓有向內凹的收腰流線形面,后機罩的頂面與側面的連接處呈圓錐面過渡的流線形。所述的側面進氣柵格為不對稱梯形排列,不對稱梯形的各邊與后機罩對應輪廓線相平行。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節省了后機罩內側面做加強筋的工藝和工序,節省了材料,減少了與內部配件的干涉,減輕了后機罩整體的重量,易于維修,增加了維修時的安全性,美觀,具有廣泛的實用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立體結構 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主視結構圖。圖中:1上進氣柵格,2后機罩,3檢修門,4進氣柵格,5收腰流線形面。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新式后機罩2為薄鋼板一次沖壓而成,后機罩2的側面進氣柵格4后端部對稱沖壓有向內凹的收腰流線形面5,后機罩2的頂面與側面的連接處呈圓錐面過渡的流線形。后機罩2的頂面設有上進氣柵格1、兩側面對稱設有進氣柵格4和檢修門3,側面的進氣柵格4為不對稱梯形排列,不對稱梯形的各邊與后機罩2對應輪廓線相平行。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式后機罩,包括上進氣柵格、兩側面的進氣柵格、檢修門,其特征在于:后機罩為薄鋼板一次沖壓而成,后機罩的兩側面的進氣柵格后端部對稱沖壓有向內凹的收腰流線形面,后機罩的頂面與側面的連接處呈圓錐面過渡的流線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式后機罩,包括上進氣柵格、兩側面的進氣柵格、檢修門,其特征在于:后機罩為薄鋼板一次沖壓而成,后機罩的兩側面的進氣柵格后端部對稱沖壓有向內凹的收腰流線形面,后機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付文君,傅稼浩,劉浩,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魯達工程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