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涉及的冰儲存裝置的特征為,具有:外殼,具有隔熱特性,在內部形成儲存空間;制冰器,容置在上述外殼內部,包括用于制造冰的制冰盤;冰儲存箱,設置在上述制冰器下方,用于儲存由上述制冰器制造的冰;傳送構件,設置在上述冰儲存箱內部,用于向上述冰儲存箱外部排出冰;冷凍循環構件,向上述外殼內部延伸,包括附著在上述制冰盤的外周面來冷卻上述制冰盤的蒸發部;控制部,控制上述冷凍循環構件及上述傳送構件的動作;上述儲存空間內部的空氣通過與上述蒸發部及/或上述制冰盤接觸而被直接冷卻;在上述制冰盤及/或上述蒸發部達到設定溫度(Ta)以上時,為冷卻上述儲存空間,上述控制部使上述冷凍循環構件動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
技術介紹
一般在能夠取出冰的凈水器或商用制冰機的情況下,采用直冷式制冰及儲冰系統。在直冷式制冰及儲冰系統的情況下,利用從制冰盤(ice tray)的外周面延伸的制冷劑配管來生成冰的同時,利用上述制冷劑配管及上述制冰盤的熱交換來對容置上述制冰盤的冰儲存空間進行冷卻。因此,即使不執行制冰過程,也需要執行冷凍循環運行來使制冷劑沿著從上述制冰盤的外周面延伸的制冷劑配管循環。此時,上述儲存空間內的水分凝聚在上述制冷劑配管及上述制冰盤的外周面,從而導致制冷劑和儲存空間內部的冷氣不能順暢地進行熱交換。其結果,制冰盤及制冷劑配管的熱交換能力漸漸喪失而甚至會達到不能控制上述儲存空間的溫度的狀態。不僅如此,因制冷劑配管及制冰盤的熱交換能力的下降而會發生制冰能力也下降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是為了改善如上所述的問題點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即在利用安裝在制冰盤上的制冷劑配管來冷卻儲存空間的冷凍系統中,對用于冷卻制冰空間的冷凍循環起動時間進行控制,由此防止在制冰盤及制冷劑配管上發生結冰。另外,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夠使從制冷劑配管傳輸來的冷氣與儲存空間的空氣充分地進行熱交換的制冰盤結構以及能夠對從制冰盤的外周面融化下來的除霜水進行處理的結構。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為了達成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冰儲存裝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夕卜殼,其具有隔熱特性,并且在內部形成有儲存空間;制冰器,其容置在上述外殼內部,包括用于制造冰的制冰盤;冰儲存箱,其設置在上述制冰器的下方,用于儲存由上述制冰器制造的冰;傳送構件,其設置在上述冰儲存箱的內部,用于將冰排出到上述冰儲存箱的外部;冷凍循環構件,其向上述外殼內部延伸,并且包括附著在上述制冰盤的外周面來冷卻上述制冰盤的蒸發部;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冷凍循環構件及上述傳送構件的動作;上述儲存空間的內部的空氣通過與上述蒸發部及/或上述制冰盤接觸而被直接冷卻;在上述制冰盤及/或上述蒸發部的溫度達到設定溫度(Ta)以上時,為了冷卻上述儲存空間,上述控制部使上述冷凍循環構件進行動作。另外,為了達成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冰儲存裝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下的冰儲存裝置,該冰儲存裝置具有形成儲存空間的外殼、容置在上述外殼的內部的制冰盤、附著在上述制冰盤的外周面的蒸發部,并且,通過上述制冰盤、上述蒸發部與上述外殼內部空氣的直接接觸來冷卻上述儲存空間,該冰儲存裝置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即使上述儲存空間的溫度上升至需要進行冷卻的設定溫度Ta以上,也在上述制冰盤及/或上述蒸發器的表面溫度達到設定溫度Ta之后,對上述制冰盤進行冷卻。專利技術效果具有如上所述的結構的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具有如下效果O第一,在蒸發部及/或制冰盤與柜內空氣直接進行熱交換的直接冷卻方式的冰儲存裝置中,即使在柜內空氣的溫度在設定溫度以上,也在上述蒸發部及/或制冰盤的表面溫度達到設定溫度以上之后,驅動冷凍循環構件,因此具有能夠完全除去附著在制冰盤和蒸發部上的冰的優點。第二,在對柜內進行冷卻之前完全除去附著在上述制冰盤和蒸發部上的冰,因此具有制冰盤及/或蒸發部和儲存空間內部空氣之間的熱交換效率變高的優點。第三,通過增加制冰盤的面積,具有縮短對儲存空間內部空氣進行冷卻所需的時間從而節減耗電的效果。第三,另行設置接收附著在制冰盤和蒸發部的表面上的冰融化而生成的除霜水并排出的除霜水盤,因此具有將儲存空間內部的濕度保持得低的優點。第四,由于將儲存空間內部的濕度保持得低,因此具有減少在制冰盤和蒸發部的表面上結冰的現象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凈水器的外觀立體圖。圖2是示出了在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凈水器的內部所設置的制冰組件的外觀立體圖。圖3是示出了除去了形成上述制冰組件的外觀的外殼的狀態的內部結構的立體圖。圖4是沿圖2的1-1線剖開的縱向剖視圖。圖5是概略地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制冰組件的內部結構的剖視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制冰器的立體圖。圖7是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冷藏裝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圖。圖8是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實施例的用于提高冷卻效率的制冰器的結構的分解立體圖。圖9是示出了本專利技術的另一實施例的制冰器的結構的立體圖。圖10是沿圖9的I1-1I線剖開的剖視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將具有生成冰及儲存冰的功能的凈水器作為一個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是,本專利技術的思想并不限定于在下面示出的冰凈水器,能夠適用于如冷藏柜、冷凍柜等的制造及儲存冰并且具有儲存所制造的冰的儲存空間的所有的設備。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凈水器的外觀立體圖。參照圖1,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凈水器10,由機殼11和前蓋12來形成主體的外形,其中,該前蓋12與在上述機殼11上形成有開口的前表面相結合。并且,在由上述機殼11和上述前蓋12來形成的主體的內部,設置有用于供給純凈水、冷水、溫水及冰的一些單元。例如,在上述主體的內部容置有用于制冰的冷凍循環構件、用于生成溫水的加熱單元、用于對水進行凈化的過濾構件、制造及儲存冰的冰室(ice compartment)、儲存水的蓄水槽以及吸入儲存在上述蓄水槽中的水來抽吸的泵等。并且,上述冷凍循環構件包括壓縮器、冷凝器、膨脹構件及蒸發器。另一方面,在上述前蓋12的前表面的一側形成有控制面板13,該控制面板13包括用于輸入各種功能及動作指令的按鈕部以及用于顯示上述凈水器10的運轉狀態的顯示部等。并且,在上述前蓋12的前表面設置有用于接水或冰的分配器(dispenser) 20。詳細而言,上述分配器20包括容置用于接水或冰的容器的容置部,上述容置部從上述前蓋12的前表面起向后方凹陷規定深度。并且,上述分配器20包括滑冰槽(icechute)21,其從上述凹陷部的上表面起延伸,用于引導冰的排出;滑水槽(water chute)23,其被延伸,用于引導取水。并且,上述分配器20還包括形成在上述凹陷部的后表面的冰按鈕22及水按鈕23,這些冰按鈕22及水按鈕23分別用于輸入取冰指令和取水指令。并且,還包括設置在上述凹陷部的底面而用于接殘水的殘水盤24。在上述凈水器10的主體內部容置有用于制造、儲存及取出冰的各種構件,這些構件設置在上述凈水器10主體的中心的上方。下面,參照附圖,說明設置在上述凈水器10中的制造、儲存及供給冰的單元。圖2是示出了設置在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凈水器的內部的制冰組件的外觀立體圖,圖3是示出了除去了形成上述制冰組件的外觀的外殼的狀態的內部結構的立體圖,圖4是沿圖2的1-1剖開的縱向剖視圖。參照圖2,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的制冰組件30可大致由制造冰的制冰部A、儲存由上述制冰部A制造的冰的儲冰部B以及儲存冷水的儲水部C來構成。詳細而言,上述制冰組件30由外殼31來形成其外觀,可大約形成為六面體形狀。并且,在上述外殼31內部設置有用于制冰、儲冰及儲水的結構。在上述外殼31的內部可設置隔熱層,以具有隔熱特性。如圖所示,可朝向上述外殼31的外側突設有移冰馬達組件322、傳送馬達組件373以及擋板35。上述移冰馬達組件322用于將完成制冰的冰從制冰容器上分離,上述傳送馬達組件373用于將儲存在上述儲冰部B中的冰傳送到外部。并且,通過上述擋板35的選擇性開閉將儲存在上述儲冰部B中的冰經由上述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7.02 KR 10-2010-00639861.一種冰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外殼,其具有隔熱特性,并且在內部形成有儲存空間, 制冰器,其容置在上述外殼內部,包括用于制造冰的制冰盤, 冰儲存箱,其設置在上述制冰器的下方,用于儲存由上述制冰器制造的冰, 傳送構件,其設置在上述冰儲存箱的內部,用于將冰排出到上述冰儲存箱的外部,冷凍循環構件,其向上述外殼內部延伸,并且包括附著在上述制冰盤的外周面來冷卻上述制冰盤的蒸發部, 控制部,其控制上述冷凍循環構件及上述傳送構件的動作; 上述儲存空間的內部的空氣通過與上述蒸發部及/或上述制冰盤接觸而被直接冷卻;在上述制冰盤及/或上述蒸發部的溫度達到設定溫度(Ta)以上時,為了冷卻上述儲存空間,上述控制部使上述冷凍循環構件進行動作。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冰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 即使上述儲存空間的溫度高于設定溫度(Ta)而需要進行冷卻,上述控制部也延遲上述冷凍循環構件開始動作,直到上述制冰盤及/或上述蒸發部的溫度達到設定溫度(Ta)以上為止。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冰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冷水槽,該冷水槽容置在上述外殼的內部空間內,位于上述冰儲存箱的下方。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冰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 機殼,其包圍上述外殼且形成外形; 前蓋,其與上述機殼的前表面相結合,并且設置有用于取出冰或水的分配器。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冰儲存裝置,其特征在于, 還包括: 傳熱板,其從上述制冰盤的某位置起進一步延伸; 傳熱部,其具有突設在上述傳熱板的背面的多個傳熱銷。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冰儲存裝置,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泰喜,金榮辰,李浚瑆,鄭敬翰,
申請(專利權)人:LG電子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