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齒輪磨床,其能夠與齒輪的大小無關,在安裝了齒輪的狀態下對砂輪進行修整。因此,提供一種齒輪磨床(1),其通過使工件(W)和砂輪(17)以嚙合的狀態進行互相旋轉,對工件(W)進行磨削加工,其中,具備:保持工件(W)并繞工件旋轉軸(C)進行旋轉的旋轉工作臺(22)和可繞工件旋轉軸(C)回轉地被支承的回轉工作臺(31),將可修整砂輪(17)的修整裝置(40)設于回轉工作臺(31),使該回轉工作臺(31)回轉,以使整裝置(40)在修整位置(D1)和退避位置(D2)之間進行移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利用砂輪磨削被加工齒輪的齒輪磨床,尤其是涉及具有對砂輪進行修整的修整功能的齒輪磨床。
技術介紹
以往,作為利用砂輪對熱處理后的齒輪進行磨削,對其齒面高效地進行精加工的工具,提供了齒輪磨床。在這種齒輪磨床中,若持續進行磨削加工時,由于砂輪磨損,其鋒利度降低,因此在磨削了規定數量的齒輪后,需要對磨損了的砂輪進行修整,以使其刃面再生為鋒利的刃面。于是,在現有齒輪磨床中,設有利用修整器對磨損了的砂輪進行修整的修整裝置。而且,這種具備修整裝置的齒輪磨床,例如在專利文獻I中已公開。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5 - 111600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解決的問題在上述現有齒輪磨床中,相對于保持齒輪的旋轉工作臺,在支承砂輪的立柱的相反側,設有相對立柱。而且,在相對立柱的外周可回轉地支承有回轉環,并且在該回轉環上設有可抓住齒輪的抓爪和可修整砂輪的修整裝置。因此,通過使抓爪相對于旋轉工作臺進行回轉,就可以進行齒輪的搬入及搬出,另一方面,通過使修整裝置相對于被立柱支承的砂輪進行回轉,可以進行砂輪的修整。但是,在這種現有齒輪磨床中,由于在立柱和相對立柱之間設有用于安裝齒輪的旋轉工作臺,因此,若在將比較大的齒輪安裝在旋轉工作臺上的狀態下,利用修整裝置對砂輪進行修整時,修整動作中的砂輪或修整裝置有可能與該大的齒輪接觸。另外,作為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還可以考慮在對砂輪進行修整前,事先將齒輪從旋轉工作臺上卸下,但齒輪較大時,該齒輪裝拆作業往往費工費時。因此,本專利技術是為解決上述課題而設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齒輪磨床,其能夠與齒輪的大小無關,在安裝上齒輪的狀態下對砂輪進行修整。解決問題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課題的第一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齒輪磨床,通過使被加工齒輪和砂輪以互相嚙合的狀態進行旋轉,對被加工齒輪進行磨削加工,其特征為,具備旋轉工作臺,其保持被加工齒輪,并繞工件旋轉軸進行旋轉;砂輪移動單元,其可旋轉地支承所述砂輪,使所述砂輪相對于所述工件旋轉軸進行移動;環狀的回轉工作臺,其和所述旋轉工作臺在同軸上,且配置于該旋轉工作臺的徑向外側,被支承為繞所述工件旋轉軸可回轉;修整單元,其設于所述回轉工作臺上,具有可修整所述砂輪的修整器;工作臺回轉單元,其以所述修整單元在可修整被所述砂輪移動單元支承的所述砂輪的修整位置和在磨削加工中從所述修整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間進行移動的方式,使所述回轉工作臺繞所述工件旋轉軸進行回轉。解決上述課題的第二專利技術的齒輪磨床,其特征為,所述工作臺回轉單元以所述修整單元向可更換所述修整器的修整器更換位置進行移動的方式,使所述回轉工作臺繞所述工件旋轉軸進行回轉。解決上述課題的第三專利技術的齒輪磨床,其特征為,具備固定工作臺,其設于所述旋轉工作臺的徑向外側,繞所述工件旋轉軸可旋轉地支承該旋轉工作臺;環狀槽,其設于所述固定工作臺的徑向外側,可回轉地容納所述回轉工作臺。解決上述課題的第四專利技術的齒輪磨床,其特征為,具備砂輪支承臺,其設于所述回轉工作臺上,可放置所述砂輪,所述工作臺回轉單元以所述砂輪支承臺在相對于所述砂輪移動單元可更換所述砂輪的砂輪更換位置和相對于所述砂輪支承臺可搬入及搬出所述砂輪的砂輪搬入搬出位置之間進行移動的方式,使所述回轉工作臺繞所述工件旋轉軸進行回轉。專利技術效果因此,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齒輪磨床,在保持被加工齒輪并繞工件旋轉軸進行旋轉的旋轉工作臺的徑向外側,使回轉工作臺繞工件旋轉軸回轉,使修整單元在修整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間移動,由此,能夠與被加工齒輪的大小無關,在將被加工齒輪安裝在旋轉工作臺上的狀態下對砂輪進行修整。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齒輪磨床的側面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齒輪磨床的平面圖;圖3是圖1的要部放大圖;圖4是表示將修整裝置配置在修整位置時的樣子的圖,Ca)為其平面圖,(b)為其側面圖;圖5是表示將修整裝置配置在修整器更換位置,并且將砂輪支承臺配置在砂輪更換位置時的樣子的圖,Ca)為其平面圖,(b)為其側面圖;圖6是表示將修整裝置配置在退避位置,并且將砂輪支承臺配置在砂輪搬入搬出位置時的樣子的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使用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齒輪磨床詳細地進行說明。如圖1及圖2所示,在齒輪磨床I中,設有床身11,在該床身11上,沿水平的X軸方向可移動地支承有立柱12。另外,在立柱12上,沿鉛直的Z軸方向可升降地支承有滑座13,在該滑座13上,沿砂輪旋轉軸BI的軸向(水平的Y軸方向)可移動地支承有砂輪頭14。另外,在砂輪頭14上設有砂輪旋轉用電動機15,在該砂輪旋轉用電動機15上,繞砂輪旋轉軸BI可旋轉地支承有砂輪軸16。而且,在砂輪軸16上,可裝拆地安裝有在外周面螺旋狀地形成有螺紋牙的、螺紋狀的砂輪17。另外,用于將砂輪17安裝于砂輪軸16上的砂輪安裝結構為,從圓筒狀的砂輪17的貫通孔的兩側分別嵌入凸緣部件,以用其凸緣部件的凸緣部18夾持的狀態將該砂輪17固定在砂輪軸16上。因此,通過使立柱12、滑座13和砂輪頭14驅動,就能夠使砂輪17向X軸、Y軸、Z軸方向及砂輪旋轉軸BI的軸方向移動。另外,通過使砂輪旋轉用電動機15驅動,就能夠使砂輪17經由砂輪軸16繞砂輪旋轉軸BI進行旋轉。另外,立柱12、滑座13和砂輪頭14構成用于使砂輪17移動的砂輪移動單元。另外,在床身11的上部,設有圓筒狀的固定工作臺21,在該固定工作臺21的徑方向內側,經由軸承23a、23b支承有軸狀的旋轉工作臺22,使旋轉工作臺22繞鉛直的工件旋轉軸C可旋轉。在固定工作臺21和旋轉工作臺22之間設有工作臺旋轉用電動機24,該工作臺旋轉用電動機24由被固定于固定工作臺21的內周面上的固定件24a和被固定于旋轉工作臺22的外周面上的旋轉件24b構成。而且,在旋轉工作臺22的上面,經由安裝夾具25安裝有工件(被加工齒輪)W。因此,通過使工作臺旋轉用電動機24驅動,能夠使工件W與旋轉工作臺22儀器繞工件旋轉軸C進行旋轉。另一方面,在固定工作臺21的徑向外側,沿著該固定工作臺21的周方向形成有向上方開口的環狀的環狀槽21a。在該環狀槽21a內,經由軸承32容納有環狀的回轉工作臺31,使回轉工作臺31繞工件旋轉軸C可回轉。S卩,回轉工作臺31與固定工作臺21及旋轉工作臺31配置于同軸上。另外,如圖3所示,在回轉工作臺31的外周面,沿著其周向形成有回轉用齒輪31a。并且,在回轉工作臺31的內周面上的下部,沿著其周向形成有定位用齒輪31b。在此,在環狀槽21a中,一體形成有中空狀的齒輪箱部21b。該齒輪箱部21b從旋轉工作臺21的中心(工件旋轉軸C)向徑向(X軸方向)外側且向立柱12的相反側延伸設置,在其外端上部,設有工作臺回轉用電動機(工作臺回轉單元)33。工作臺回轉用電動機33的驅動軸34配置于齒輪箱部21b內,在該驅動軸34的外周面上,沿其周方向形成有驅動齒輪34a。另外,在齒輪箱部21b內,可旋轉地支承有中間軸35及從動軸36。在中間軸35上設有上中間齒輪35a及下中間齒輪35b,在從動軸36上設有從動齒輪36a。而且,驅動齒輪34a和下中間齒輪35b相嚙合,上中間齒輪35a和從動齒輪36a相嚙合,從動齒輪36a和回轉用齒輪31a相嚙合。另外,如圖1及圖3所示,在環狀槽21a的內壁面(固定工作臺21的外周面)和回轉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0.09.07 JP 2010-1994551.一種齒輪磨床,其通過使被加工齒輪和砂輪以嚙合的狀態進行互相旋轉,對被加工齒輪進行磨削加工,其特征在于,具備: 旋轉工作臺,其保持被加工齒輪,并繞工件旋轉軸進行旋轉; 砂輪移動單元,其能夠旋轉地支承所述砂輪,使所述砂輪相對于所述工件旋轉軸進行移動; 環狀的回轉工作臺,其和所述旋轉工作臺在同軸上,且配置于該旋轉工作臺的徑向外側,被支承為繞所述工件旋轉軸能夠回轉; 修整單元,其設于所述回轉工作臺上,具有能夠修整所述砂輪的修整器; 工作臺回轉單元,其以所述修整單元在能夠修整被所述砂輪移動單元支承的所述砂輪的修整位置和在磨削加工中從所述修整位置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間進行移動的方式,使所述回轉工作臺繞所述工件旋轉軸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勝間俊文,渡邊邦廣,菊池壽真,
申請(專利權)人: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