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集成聲腔的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和電容式麥克風。該集成聲腔的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包括多個G極端子,至少一個S極端子和至少一個D極端子,其中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上部形成有凹陷或腔體,所述多個G極端子中的至少一個位于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的頂部,所述至少一個S極端子位于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側表面或底部。根據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電容式麥克風不使用PCB板和電極連接環,減少了麥克風中的裝配部件,簡化了裝配步驟,可實現生產效率的提高和人工成本的降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容式麥克風。具體地,本專利技術涉及用于電容式麥克風的阻抗轉換器和包括該阻抗轉換器的電容式麥克風。
技術介紹
電容式麥克風是一種聲電轉換器,用于將聲信號轉換成為動態的電壓信號,隨后再轉變為動態電流信號,其中包括將動態電壓信號轉變為動態電流信號的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在下文中被簡稱為阻抗轉換器)。電容式麥克風現已被廣泛應用于手機、MP3、數碼像機、PDA、錄音機等眾多電子產品中。圖1示出了一種典型的電容式麥克風內部結構剖面圖。該麥克風具有如下結構特點。聲腔:PCB板與電極板間的空間區域形成電容式麥克風的聲腔。PCB板:在其上安裝阻抗轉換器及其它部件,并通過其上的金屬布線,將阻抗轉換器與屏蔽外殼短路連接,也可通過其上的金屬布線將從阻抗轉換器下部引出的“G”極與電極連接環例如銅環短路連接。PCB的平面形狀與屏蔽外殼的底邊外形相似。阻抗轉換器:作為一個分立的部件通過卡接或粘接被固定在PCB板上,用于實現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等功能。屏蔽外殼:將其它零部件容納于其中,并起到對外界電磁信號的屏蔽作用。屏蔽外殼的底邊經過向內翻邊后,與PCB板上的用于連接阻抗轉換器S極的表面金屬布線相連通,并將阻抗轉換器S極與相應的電極板電連通。轉換器“G”極端子:與阻抗轉換器上面的電極板通過過渡性導線連通,或通過PCB板上的布線與電極連接環例如銅環短路后與相應的電極板連通。轉換器“S”極端子:通過PCB板上的布線與屏蔽外殼形成短路連接。主要起支撐和絕緣作用的塑料環或主要起支撐和電極連接作用的電極連接環:放置于PCB板上,起到支撐其上部件和防止屏蔽外殼變形的作用或起到將電極端子連接到電極板的作用。翻邊部位:屏蔽外殼底部經翻邊后,既要保證翻邊部位與PCB板上連接“S”極端子的導電連線形成短路連接,又能保證PCB等部件不脫落出屏蔽外殼。現在大量生產的電容式麥克風在加工過程中先是將阻抗轉換器固定在PCB板上,然后再將帶有阻抗轉換器的PCB板安裝在屏蔽外殼內,如圖1所示,同時,通過金屬或塑料支架支撐電極板在PCB板與電極板間形成一個如圖1中所示的聲腔。阻抗轉換器的S極(源極)端子通過PCB板上的布線與屏蔽外殼連通。在生產組裝中,PCB板和阻抗轉換器是兩個分立的部件,組裝步驟復雜。隨著各種電子產品的發展,電子產品的生產商和消費者對電子產品元器件的外形,尺寸和價格提出愈來愈高的要求。現有技術的電容式麥克風的結構,特別是PCB板的存在,限制了電容式麥克風的進一步小型化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因此,需要一種小尺寸緊湊型的低成本的電容式麥克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進一步小型化且成本降低的電容式麥克風。根據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集成聲腔的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包括多個G極端子,至少一個S極端子和至少一個D極端子,其中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上部形成有凹陷或腔體,所述多個G極端子中的至少一個位于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的頂部,所述至少一個S極端子位于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側表面或底部。優選地,所述凹陷為獨立和/或連通的凹槽。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S極端子中的至少另一個位于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底部或側表面。優選地,所述G極端子和位于側表面的S極端子與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的塑封體外表面齊平或略突出于塑封體外表面。優選地,位于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底部的S極端子的一部分橫向延伸至邊緣。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電容式麥克風,包括集成聲腔的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兩個電極板和屏蔽外殼,其中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包括多個G極端子,至少一個S極端子和至少一個D極端子,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上部形成有凹陷或腔體,所述多個G極端子中的至少一個位于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頂部,所述至少一個S極端子位于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側表面或底部,電極板之一位于所述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上方且與所述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的G極端子電接觸;另一電極板通過所述屏蔽外殼與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的S極端子電連通;并且所述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通過卡接,粘接,點接和壓接中的至少一種方式固定在所述屏蔽外殼中。優選地,所述凹陷為獨立和/或連通的凹槽。優選地,所述至少一個S極端子中的至少另一個位于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底部或側表面。優選地,所述G極端子和位于側表面的S極端子與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的塑封體外表面齊平或略突出于塑封體外表面。優選地,所述集成聲腔的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的形狀和大小與屏蔽外殼的內壁匹配,以便于所述集成聲腔的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通過卡接,粘接,點接和壓接中的至少一種方式固定在所述屏蔽外殼中。一方面,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電容式麥克風,通過將阻抗轉換器的部分G極端子形成在阻抗轉換器的頂部可實現G極與相應電極板直接電接觸,通過將S極端子形成在轉換器側邊或底部可實現S極與屏蔽外殼的直接接觸并通過屏蔽外殼與相應的電極板電連通,并通過卡接,粘接,點接和壓接中的至少一種方式將阻抗轉換器固定在麥克風的屏蔽外殼中,可省去現有麥克風中的用于提供布線連接和支撐的PCB板,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顯著減小了麥克風的體積。另一方面,在本專利技術的阻抗轉換器中,在阻抗轉換器的上部形成有凹陷或空腔,該凹陷或空腔可在阻抗轉換器和電極板間形成麥克風的聲腔,使將電極板直接放置在轉換器頂部的G極端子上并與G極端子直接電接觸成為可能。這樣,可進一步節省現有麥克風中的由PCB板和電極板之間的銅環或塑料環構建的聲腔,不僅進一步降低了成本,同時進一步減小了麥克風的體積。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電容式麥克風,由于減少了 PCB板和銅環,降低了 PCB板制造過程中導致的環境污染,在節約材料的同時減少了環境污染。同時,由于麥克風中裝配部件的減少,簡化了裝配步驟,可實現生產效率的提高和人工成本的降低。附圖說明圖1示出現有技術中電容式麥克風內部結構的剖面圖;圖2A-2D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的阻抗轉換器的外形示意圖;圖3A-3D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的阻抗轉換器的外形示意圖;圖4A-4D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3的阻抗轉換器的外形示意圖;圖5示出包括實施例1的阻抗轉換器的電容式麥克風內部結構的剖面圖;圖6示出包括實施例2的阻抗轉換器的電容式麥克風內部結構的剖面圖。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參照附圖并結合優選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根據本專利技術阻抗轉換器的外形結構和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電容式麥克風。為便于理解,各圖中的特征未按比例畫出圖2-4分別示出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3的集成聲腔的阻抗轉換器的外形示意圖。圖2A,3A和4A是各阻抗轉換器的主視圖、圖2B,3B和4B是其側視圖,圖2C,3C和4C是其俯視圖,圖2D,3D和4D是其仰視圖。下面將參照附圖具體描述根據本專利技術的各實施例的阻抗轉換器的外形結構。外部形狀和尺寸:本專利技術的阻抗轉換器可具有不同的形狀,例如底部可以是圓形、橢圓形、方形或長方型等。具體地,阻抗轉換器的形狀和尺寸應滿足其所應用的電容式麥克風的形狀和尺寸要求。這在下文將詳細描述。凹陷或空腔:根據本專利技術的阻抗轉換器的上部具有用于形成電容式麥克風的聲腔的凹陷或空腔。形成在阻抗轉換器中的凹陷或空腔優選位于阻抗轉換器的頂部,例如是獨立和/或連通的凹槽,并可以根據需要具有各種形狀和尺寸。實施例1為頂部形成有單一條形凹槽的阻抗轉換器,見圖2。實施例2為頂部形成有具有兩個條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集成聲腔的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包括多個G極端子,至少一個S極端子和至少一個D極端子,其特征在于,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上部形成有凹陷或腔體,所述多個G極端子中的至少一個位于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的頂部,所述至少一個S極端子位于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側表面或底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集成聲腔的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包括多個G極端子,至少一個S極端子和至少一個D極端子,其特征在于, 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上部形成有凹陷或腔體, 所述多個G極端子中的至少一個位于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的頂部, 所述至少一個S極端子位于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側表面或底部。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聲腔的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為獨立和/或連通的凹槽。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聲腔的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S極端子中的至少另一個位于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底部或側表面。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聲腔的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G極端子和位于側表面的S極端子與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的塑封體外表面齊平或略突出于塑封體外表面。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聲腔的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其特征在于,位于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底部的S極端子的一部分橫向延伸至邊緣。6.—種電容式麥克風,包括集成聲腔的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兩個電極板和屏蔽外殼,其特征在于, 該阻抗轉換和信號放大器包括多個G極端子,至少一個S極端子和至少一個D極端子,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小明,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燕東微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