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具體地說是通過用戶使用移動終端的歷史所積累的行為特征,建立行為模式特征庫,從而利用該特征庫對用戶的身份進行鑒別和確認,保證了移動終端在被盜竊、丟失、誤用、借用情況下的用戶隱私資料等信息的安全,并能追蹤到終端的位置。本專利技術屬于計算機信息安全領域。
技術介紹
隨著硬件技術的發展,移動終端(例如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已經具備傳統桌面電腦的存儲和計算性能,可以為人們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動辦公和娛樂等各種強大的功能。通常在移動終端上會保存了大量的個人、公司的重要信息或隱私數據,如個人相片,公司情報等。這些信息通常只有得到授權的人才能進行訪問,不應被非授權的人所讀取。移動終端小巧,容易攜帶,在提供了便攜性的同時,也增加了設備丟失和盜竊的幾率。同時,移動終端也可能被借用,或者誤用(例如同型號同外觀的手機放在桌上時被拿錯了)。且有可能借用和誤用的情況是有惡意的人的故意行為。上述情形下,移動終端中的信息和數據可能被泄漏,為用戶或者公司造成極大的損失。傳統的移動終端隱私保護方法通常基于二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加密方法,即對終端存儲的信息或者數據進行加密,該方法導致頻繁的加密和解密操作,計算量大,導致耗電量大,且容易產生設備的響應延遲,用戶使用時有停滯感,導致用戶體驗較差。另一種方法是認證方法,即基于密碼的用戶認證,利用開機或者屏幕解鎖密碼來阻止非授權用戶的使用,或者基于生物識別的用戶認證,如指紋,聲紋等生物識別技術來阻止非授權用戶的使用。頻繁的使用開機或者屏幕解鎖密碼,即對于普通用戶而言,每次使用移動終端都要輸入密碼,非常繁瑣,用戶體驗差,導致用戶不愿意進行該項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用戶行為模式的移動終端隱私保護和追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或者實現模塊執行:⑴、一個用戶行為數據采集與建立模塊S301,S301模塊對用戶的行為模式進行采集,并對用戶的行為模式進行量化,生成這些行為數據的統計結果,建立用戶行為模式庫;?⑵、一個用戶異常模式判定模塊S302,S302模塊中的判定基于與正常用戶行為模式的匹配程度,即新采集的用戶行為模式與用戶的歷史行為模式間的差異性,即S301模塊獲取的用戶行為模式的差異性,采用常見的模式匹配算法判定,若當前行為模式與歷史行為模式不匹配,則視為終端處于異常狀態;⑶、一個用戶秘密通告模塊S303,當S302模塊判定目前處于異常狀態時,S303模塊發短信給一個預先指定的遠程用戶號碼,告知移動終端目前處于異常用戶狀態,以及當前終端的位置,該模塊同時用以接受指定的遠程用戶的相應處理指令;⑷、一個異常處理模塊S304,S304模塊根據接收到的遠程指令進行處理,或自行處理,處理方式為刪除隱私信息;或鎖定隱私敏感信息,不能讀寫;或中斷部分隱私敏感的應用,終止其工作。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用戶行為模式的移動終端隱私保護和追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或者實現模塊執行: ⑴、一個用戶行為數據采集與建立模塊S301,S301模塊對用戶的行為模式進行采集,并對用戶的行為模式進行量化,生成這些行為數據的統計結果,建立用戶行為模式庫; ⑵、一個用戶異常模式判定模塊S302,S302模塊中的判定基于與正常用戶行為模式的匹配程度,即新采集的用戶行為模式與用戶的歷史行為模式間的差異性,即S301模塊獲取的用戶行為模式的差異性,采用常見的模式匹配算法判定,若當前行為模式與歷史行為模式不匹配,則視為終端處于異常狀態; ⑶、一個用戶秘密通告模塊S303,當S302模塊判定目前處于異常狀態時,S303模塊發短信給一個預先指定的遠程用戶號碼,告知移動終端目前處于異常用戶狀態,以及當前終端的位置,該模塊同時用以接受指定的遠程用戶的相應處理指令; ⑷、一個異常處理模塊S304,S304模塊根據接收到的遠程指令進行處理,或自行處理,處理方式為刪除隱私信息;或鎖定隱私敏感信息,不能讀寫;或中斷部分隱私敏感的應用,終止其工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用戶行為模式的移動終端隱私保護和追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⑴中對用戶的行為模式進行采集,是指對用戶的行為模式的學習與建模,含有下面5種模式中的一種或者多種,或含有下面所述模式中的行為模式: Cl:使用應用程序的時間模式,即應用程序在一個設定的采樣周期內使用的時間特征,用TABLE1=〈T1,T2, IDl,CNT1,P1>表示,TABLEl表示一個5元組表格,符號〈> 表示表格,Tl為該程序使用的開始時間,T2為該程序使用的結束時間,IDl為該應用程序的標識,CNTl為該模式在采樣過程中出現的總次數,Pl表示可信度,Pl為大于O,小于等于I的數;即CNTl除以采樣次數,表示了該模式出現的百分比; C2:使用應用程序的頻率模式,即應用程序在一個設定的采樣周期中使用的次數特征,用TABLE2=〈ID2,CNT2, P2>表示,TABLE2表示一個3元組表格,ID2為該應用程序的標識,CNT2為該應用程序的使用次數,P2為平均使用次數,即將CNT2除以采樣次數; C3:登錄行為模式,即登錄時使用的用戶名所在的范圍,包括聊天工具、登錄購物網站、登錄郵件網站時使用的賬號用戶名,這些帳號的用戶名用TABLE3=〈ID3,USER3,CNT3, P3>表示,TABLE3表示一個4元組表格,ID3為用戶登錄的一類應用程序的標識,USER3為該類應用程序中使用的帳號用戶名,CNT3表示該用戶名的使用次數,P3表示該用戶名的平均使用次數,即將CNT3除以采樣次數; C4:瀏覽行為模式,即一個采樣周期內瀏覽網頁及視頻的網址、停留時間和頻率的特征,用 TABLE4=〈ADDR4,DURA4, CNT4, P41,P42> 表示,TABLE4 為一個 4 元組表格,ADDR4 表示網址,DURA4表示停留時間,CNT4表示瀏覽總次數,P41表示每次瀏覽該網址的平均停留時間,P42表示單次采樣周期內瀏覽該網址的平均次數; C5:電話撥打或接聽模式,即一個采樣周期內常撥打或接聽的電話號碼,用TABLE5=<N05, DURA5, CNT5, P51, P52> 表示,TABLE5 表示一個 4 元組表格,N05 表示電話號碼,DURA5表示該號碼的通話總時間,CNT5表示該號碼撥打或者接聽通話的次數,P51表示單次通話的平均時間,P52表示一個采樣周期內平均通話次數。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用戶行為模式的移動終端隱私保護和追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用應用程序的時間模式TABLEl的計算方法如下: ①設定n小時為一個采樣周期,記錄每個應用程序開始使用的時間Tl,結束的時間Τ2,應用程序的標識IDl,CNTl的初始值為1 ; ②若同一應用程序在不同的時間區間段使用了多次,則用多個CNTl記錄表示; ③在新的采樣周期中,若使用了新的應用程序,則記錄該程序開始使用的時間Τ11,結束的時間Τ21,應用程序的標識IDlI,CNTll的初始值為1,添加在TABLEl的尾部; ④在新的采樣周期中,若使用的應用程序標識已經在TABL...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任偉,余林琛,唐善玉,張思發,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