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發動機作業機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8654014 閱讀: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42
    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發動機作業機,提供利用發動機冷卻風對用于控制發動機驅動型發電機的操作箱內強制進行冷卻的空冷結構。發動機驅動型發電機(4)具有由發動機(2)驅動的發電機(3)和收納發電機(3)的控制裝置的操作箱(5)。發動機(2)被風扇(2a)冷卻。在操作箱(5)具備用于導入外部空氣的上部開口(33)和用于從操作箱(5)向外部排出空氣的下部開口(32)。操作箱(5)的下部開口(32)配置成指向由風扇(2a)產生的冷卻風的流動。優選的是,操作箱(5)的底板(16a)相對于用于通過發動機(2)的冷卻風扇(2a)的旋轉將外部空氣導入到發動機(2)的空氣導入口(20)斜著配置,在底板(16a)開設有下部開口(32)。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發動機作業機,特別是涉及具有提高操作箱的冷卻效果的結構的發動機作業機。
    技術介紹
    在作為由發動機驅動的作業機的發動機驅動型發電機中,具備操作盤或操作箱。在操作箱中收納有對發動機驅動型發電機的發電輸出電壓進行自動控制的裝置(AVR)和電氣配線等,由于通電而產生熱量。該熱量使操作箱內的溫度升高,會對電子部件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謀求能夠避免溫度上升的對策。例如,在專利文獻I中記述有這樣的發動機驅動型發電機具備配置在發電機上方的控制箱,在發電機的后部周壁設置與控制箱連通的連通口,并且,在控制箱設置外部空氣導入口。在該發動機驅動型發電機中,通過換氣風扇的抽吸力,使外部空氣從外部空氣導入口經過連通口流通至發電機的殼體內,以對控制箱內進行冷卻。另外,在專利文獻2中記述有這樣的結構一種隔音殼體,將冷卻風扇的冷卻風吸入到發動機的風扇殼體中,并使其在發動機的周圍流通后排出,在隔音殼體中,使操作盤位于風扇殼體的上半部前側。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昭63-125129號公報專利文獻2 日本實開平5-58826號公報在專利文獻I所述的裝置中,由于利用換氣風扇將空氣導入到發電機內的引導口朝被后部殼體覆蓋的內部空間開口,因此,從控制箱經由連通口導入的外部空氣和從設于后部殼體的送風口導入的外部空氣在內部空間匯合,并被吸入到引導口。即,來自送風口的外部空氣被直接導入到引導口,另一方面,來自控制箱的外部空氣導入口的外部空氣經過連通口被導入到引導口。在此,與將外部空氣從送風口直接導入到引導口的送風路徑相比,從控制箱的外部空氣導入口經由連通口到達引導口的送風路徑的流路阻力較大,因此,經由連通口流入到引導口的空氣的流速變得比從送風口直接流入到引導口的空氣的流速小,存在難以獲得對控制箱的充分的冷卻效果這樣的問題。而且,在專利文獻I所述的裝置中,由于外部空氣導入口設在控制箱的側壁、且為與連通口相鄰的壁上,因此,外部空氣難以在與離開外部空氣導入口的壁部相鄰的空間流動,存在在該空間中冷卻效果較小這樣的問題。專利文獻2所述的隔音殼體構成為,來自發動機的輻射熱難以傳遞至操作盤,但由于操作盤設置于隔音室的由在其與送風室之間設置的隔板隔開的上部室內,在操作盤的周圍難以產生空氣流,因此,因此存在熱量容易聚集這樣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發動機作業機,其能夠使發動機的運轉所產生的冷卻風高效地作用以提高操作箱的冷卻效果。用于實現所述目的的本專利技術的發動機作業機具有由發動機(2)驅動的作業機(3)、和收納所述作業機(3)的控制裝置的操作箱(5),第I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作業機具有風扇(2a),所述風扇(2a)設在所述發動機(2 )和所述作業機(3 )中的至少所述發動機側,用于對所述發動機(2)和所述作業機(3)進行冷卻,所述操作箱(5)具備上部開口(33),其設在該操作箱(5)的上部,用于將外部空氣導入;和下部開口(32),其設在該操作箱(5)的底部,用于向外部排出空氣,所述操作箱的下部開口(32)配置成指向由所述風扇(2a)產生的冷卻風的流動。另外,本專利技術的第2特征在于,所述風扇(2a)設在所述作業機(3)中的靠發動機(2)側,所述發動機(2)具備用于通過所述風扇(2a)的旋轉將外部空氣導入到發動機(3)的空氣導入口(20),所述操作箱(5)具有底板(16a),所述底板(16a)相對于所述發動機(2)的空氣導入口(20)的外表面傾斜地配置,所述下部開口(32)以從斜上方直接面對所述空氣導入口(20)的外表面的方式開設于所述底板(16a)。另外,本專利技術的第3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5)還具備上板(16e);和縱板(16b、16c、16d),所述縱板(16b、16c、16d)沿上下方向與所述底板(16a)接合,所述上部開口(33)形成于所述上板(16e)。另外,本專利技術的第4特征在于,所述下部開口(32)由下述部分構成多個長孔(32a);遮蔽部分(32b),所述遮蔽部分(32b)從所述長孔(32a)的上緣向長孔(32a)的前表面伸出。根據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專利技術,由于操作箱的開口設在操作箱的上部和底板,因此,利用由冷卻風扇產生的冷卻風的流動,在操作箱內產生從上部開口到達下部開口的空氣流,從而利用強制對流的空氣流,而不是自然對流,對收納于操作箱內的所有部件進行冷卻。根據具有第2特征的本專利技術,由于形成有下部開口的底板相對于流入到發動機的空氣導入口的空氣流不是正交,而是斜著交叉,因此,能夠更好地發揮使操作箱內的空氣排出至外部的作用,能夠使在操作箱內產生的空氣的流速更大,從而獲得更高的冷卻效果。根據具有第3特征的本專利技術,由于在操作箱的上板形成上部開口,因此,能夠使冷卻風在比上板靠下方的區域、即整個操作箱中流通。根據具有第4特征的本專利技術,利用遮蔽部分遮擋水或灰塵從作為空氣的排出口的下部開口浸入到操作箱內。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發動機驅動型發電機的立體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發動機驅動型發電機的左側視圖。圖3是從左后方觀察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發動機驅動型發電機的立體圖。圖4是構成發動機驅動型發電機的操作箱的殼體的主視圖。圖5是沿圖4的A - A線的剖視圖。圖6是構成發動機驅動型發電機的操作箱的殼體的仰視圖。圖7是操作面板的后視圖。圖8是操作面板的右側視圖。圖9是沿圖6的B-B線的剖視圖。圖10是發動機驅動型發電機的用于說明冷卻風的流動的示意圖。標號說明1:發動機驅動型發電機;2:發動機;3:發電機;4:發電機主體;5 :操作箱;6 :燃料箱;7 :外部框架;15 :操作面板;16 :殼體;20:空氣導入口;32:排氣口;33:進氣口。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圖1是作為本專利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發動機作業機的發動機驅動型發電機的立體圖,圖2是其側視圖。在圖1、圖2中,發動機驅動型發電機I具有發動機2和由發動機2驅動的發電機3。以下,將發動機2和發電機3統一稱作發電機主體4。在發動機驅動型發電機I中,將發電機主體4中的配置有發動機2的一側稱作前側,將配置有發電機3的一側稱作后側。發電機主體4被外部框架7包圍。外部框架7包括主框架8,其由鋼管構成;下梁9,其在左右方向上將主框架8的下部互相連結起來;兩根上梁10,其在前后方向上將主框架8的上部互相連結起來;以及垂直梁11,其從上梁10的前后方向中間部向下方延伸,并與主框架8的下部接合。前后隔開間隔地設有兩根下梁9,上梁10和垂直梁11分別在左右設有一處,即,設有一對。僅圖示了發電機3的左側的上梁10和垂直梁11的情況,右側的上梁10和垂直梁11也設在相同的位置。燃料箱6形成為較寬地覆蓋發電機主體4的整個上方,確保了大容量,并且,還作為用于使水或灰塵不容易從上方落至發電機主體4的發電機主體罩而起作用。沿左右方向橫跨燃料箱6的上部地設有兩根橫向管12,該兩根橫向管12的兩端分別與左右的上梁10連結。兩根橫向管12通過支架13互相連結,在支架13接合有吊環14。具備消聲器17,該消聲器17與從發動機2與發電機3之間引出的排氣管連結,且在發電機3的左側上方沿前后方向延伸。發電機主體4通過帶緩沖部件的支座裝置90設置于外部框架7,所述帶緩沖部件的支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發動機作業機,其具有:發動機(2);作業機(3),其由發動機(2)驅動;以及操作箱(5),其收納所述作業機(3)的控制裝置,所述發動機作業機的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作業機具有用于對所述發動機(2)和所述作業機(3)進行冷卻的風扇(2a),所述操作箱(5)具備:上部開口(33),其設在該操作箱(5)的上部,用于將外部空氣導入;和下部開口(32),其設在該操作箱(5)的底部,用于向外部排出空氣,所述操作箱(5)的下部開口(32)配置成指向由所述風扇(2a)產生的冷卻風的流動。

    【技術特征摘要】
    2011.10.25 JP 2011-2339511.一種發動機作業機,其具有: 發動機(2); 作業機(3),其由發動機(2)驅動;以及 操作箱(5),其收納所述作業機(3)的控制裝置, 所述發動機作業機的特征在于, 所述發動機作業機具有用于對所述發動機(2)和所述作業機(3)進行冷卻的風扇(2a), 所述操作箱(5)具備: 上部開口(33),其設在該操作箱(5)的上部,用于將外部空氣導入;和 下部開口(32),其設在該操作箱(5)的底部,用于向外部排出空氣, 所述操作箱(5)的下部開口(32)配置成指向由所述風扇(2a)產生的冷卻風的流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作業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風扇(2a)設在所述作業機(3)中的靠發動機(2)側,所述發動機(2)具備用于通過所述風扇(2a)的旋轉將外部空氣導入到發動機(3)的空氣導入口(20), 所述操作箱(5)具有底板(16a),所述底板(16a)相對于所述發動機(2)的空氣導入口(20)的外表面傾斜地配置, 所述下部開口(32)以從斜上方直接面對所述空氣導入口(20)的外表面的方式開設于所述底板(16a)。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作業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箱(5)還具備: 上板(16e);和 縱板(16b...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平沼淳二,大槻照彥,
    申請(專利權)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相關領域技術
    • 暫無相關專利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性色|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国产AV天堂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sm| 免费无码黄网站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无码高潮爽到爆的喷水视频app|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无码精品前田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h动漫 | 野花在线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无码专区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专区|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内射中出无码护士在线| 国产福利无码一区在线| 人妻丰满?V无码久久不卡|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日韩a级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欧洲无码av夜夜摸|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