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滑移門開閉驅動機構。
技術介紹
目前所使用的滑移門,一般采用手動開閉,當乘客無法直接手動開關門時,影響乘客的開關門舒適度。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滑移門開閉驅動機構,該機構不僅簡單,而且可采用電動或手動兩種方式控制,使用非常方便。本專利技術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滑移門開閉驅動機構,包括電機、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皮帶傳動結構、離合器、輪轂和鋼絲,所述電機恰可帶動所述第一齒輪轉動,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通過皮帶傳動結構連接;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離合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輪轂與所述離合器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鋼絲包括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該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均纏繞于所述輪轂的外側面上,該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的一端分別固連于所述輪轂上,該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的另一端分別從輪轂外側面伸出與滑移門的兩端固連,所述輪轂的轉動恰可帶動該第一鋼絲和第一鋼絲的另一端分別處于伸出和縮回狀態之一。這樣,電機輸出扭矩依次通過第一、二齒輪、皮帶傳動結構和離合器而最終傳遞到輪轂上,輪轂的順時針或逆時針轉動依次帶動輪轂的第一剛絲和第二鋼絲分別做纏繞和釋放動作,從而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可分別從門的兩端進行拉和推的動作,進而帶動滑移門的開啟和關閉。作為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輪轂的轉動恰可帶動該第一鋼絲和第一鋼絲的另一端分別處于伸出和縮回狀態之一的結構為所述第一鋼絲的一端固連于所述輪轂一端上,且其另一端朝向輪轂中心方向纏繞輪轂外側面若干圈后伸出;所述第二鋼絲的一端固連于所述輪轂的另一端上,且其另一端朝向輪轂中心方向纏繞輪轂外側面若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滑移門開閉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電機(1)、第一齒輪(2)、第二齒輪(3)、皮帶傳動結構(4)、離合器(5)、輪轂(6)和鋼絲,所述電機恰可帶動所述第一齒輪轉動,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通過皮帶傳動結構連接;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離合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輪轂與所述離合器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鋼絲包括第一鋼絲(7)和第二鋼絲(8),該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均纏繞于所述輪轂的外側面上,該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的一端分別固連于所述輪轂上,該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的另一端分別從輪轂外側面伸出與滑移門的兩端固連,所述輪轂的轉動恰可帶動該第一鋼絲和第一鋼絲的另一端分別處于伸出和縮回狀態之一。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滑移門開閉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電機(1)、第一齒輪(2)、第二齒輪(3)、皮帶傳動結構(4)、離合器(5)、輪轂(6)和鋼絲,所述電機恰可帶動所述第一齒輪轉動,所述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通過皮帶傳動結構連接;所述第二齒輪與所述離合器的動力輸入端連接,所述輪轂與所述離合器的動力輸出端連接;所述鋼絲包括第一鋼絲(7)和第二鋼絲(8),該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均纏繞于所述輪轂的外側面上,該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的一端分別固連于所述輪轂上,該第一鋼絲和第二鋼絲的另一端分別從輪轂外側面伸出與滑移門的兩端固連,所述輪轂的轉動恰可帶動該第一鋼絲和第一鋼絲的另一端分別處于伸出和縮回狀態之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滑移門開閉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輪轂的轉動恰可帶動該第一鋼絲和第一鋼絲的另一端分別處于伸出和縮回狀態之一的結構為:所述第一鋼絲的一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皮特·奧特斯里,陶正彩,
申請(專利權)人:昆山麥格納汽車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