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船舶航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人工島平臺的構筑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步驟:建造具有支承樁腿的人工島平臺;將人工島平臺拖運至指定海域;將支承樁腿下沉并支承于所述指定海域的海底泥面,所述人工島平臺通過支承樁腿完成定位及固定。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是:可實現島礁基地大陸建,從而使復雜難于操作的工程簡單化且易于施工;可以批量制造,為遠洋船舶航行補給及航行安全提供保障;成本大幅降低;可通過拖輪移動,靈活性強,可重復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船舶航海領域,具體涉及。
技術介紹
在遠離大陸的海礁建立島礁基地,按照常規方式需要采用建立人工島的方法,SP在小島和暗礁基礎上進行填海造田。這意味著要用很多船舶長途運輸大量土石料拋填,而且還要租用數艘打樁船進行打樁作業,挖泥船進行吹填施工等等,涉及到一個龐大的工程量。這勢必會造成需求施工設備多、建造周期長(約I年以上)、作業環境惡劣、操作調配復雜等一系列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該構筑方法制造一種具有支承樁腿的人工島平臺,在其完工后通過托運到指定海域,并通過該支承樁腿快速升船定位使得平臺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實現快速建立島礁基地,減少工期及解決建立人工島基地所產生的諸多問題。本專利技術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 ,所述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步驟 (a)預制人工島平臺,其中至少包括所述人工島平臺的主船體的建造以及其至少四根支承樁腿的建造,所述主船體與所述支承樁腿之間的連接處設有一升降系統,所述主船體內設置有壓載倉,所述壓載倉位于所述支承樁腿周圍; (b)將預制好的人工島平臺拖運至指定海域; (C)通過所述升降系統將所述支承樁腿下沉并支承于所述指定海域的海底泥面,之后分別往各個所述支承樁腿周圍的所述壓載艙里面打壓載水,使所述支承樁腿在壓載水的作用下插入海底固定,并使所述主船體高出水面以上。優選地,所述支承樁腿與所述主船體連接處設置有鎖緊裝置,當所述支承樁腿在所述壓載水的作用下插入海底固定后,通過所述鎖緊裝置將所述支承樁腿與所述主船體之間位置鎖緊。優選地,所述主船體的首、尾端設置有小艇碼頭,用于各類快艇、水上飛機靠泊及人員上下。優選地,所述小艇碼頭為折疊式結構。優選地,所述主船體內設置有燃油艙、直升機航空燃油艙、淡水艙、污油艙、污水艙、機械區、生活區、錨泊系統。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是 1、應用本專利技術可實現島礁基地大陸建,從而使復雜難于操作的工程簡單化且易于施工; 2、本專利技術可以批量制造,為遠洋船舶航行補給及航行安全提供保障; 3、本專利技術平臺基地較人工島基地建設成本大幅降低; 4、本專利技術平臺基地可以根據需要由拖輪拖移到其他海域; 5、本專利技術平臺基地投入商業運營后,具有豐厚的潛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6、本專利技術的平臺可以根據需要變換使用區域,可重復使用。7、本專利技術的平臺可以根據使用的海域的深淺增減樁腿的長度,具有比人工島具有更大的使用區域,而且隨著水深的增加相應的成本增加量與人工島相比要少得多。附圖說明 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主視 圖2是圖1的俯視 圖3是本專利技術中支承樁腿原位 圖4是本專利技術中支承樁腿的工位圖。圖中標記 主船體1、樁腿2、升降系統3、船舶靠泊裝置4、小艇靠泊裝置5、吊裝設備6、生活樓7、汽車吊庫8、直升機降落平臺9、救生設備10。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試驗例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專利技術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施例,凡基于本
技術實現思路
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如圖1-4所示,一種人工島平臺結構由以下各部分模塊組成主船體1、支承樁腿2、升降系統3、船舶靠泊裝置4、小艇靠泊裝置5、吊裝設備6、生活樓7、汽車吊庫8、直升機降落平臺9、救生設備10。本實施例中的人工島為可移動的自升式人工島,其構筑方法通過以下步驟實現1、建造建造具有八根支承樁腿2的人工島平臺,并且與設置于人工島平臺上的設施同期施工。支承樁腿2在其設置處通過升降系統3上下移動,建造時支承樁腿2處于高于主船體I的原位如圖3所示,使用時,支承樁腿2下沉并插入海底泥面內,對人工島平臺進行支承固定。支承樁腿2周圍設置有壓載艙,如圖4所示。2、拖航完成人工島平臺的建造后,將其通過拖輪拖到指定海島區域。指定海島區域的海水深淺,即海平面至海底泥面的距離決定了支承樁腿2的長度及相應結構,兩者須匹配,并滿足支承強度的技術要求。3、主船體I固定通過升降系統3將支承樁腿2降至泥面后,再分別往各個支承樁腿2周圍的壓載艙里面打壓載水,在壓載水的作用下支承樁腿2插入海底泥面,于是主船體I可以在各個支承樁腿2的支撐下升至水面以上,大大減小波浪對平臺的影響,平臺可以平穩地立于海面之上。本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時主船體I內還分別布置有燃油艙、直升機航空燃油艙、淡水艙、壓載水艙、污油艙、污水艙、機械區、生活區、錨泊系統等。本領域技術人員很容易聯想到根據使用需要的不同,主船體I內的設施也不同,所以設施種類的選擇并不影響本技術方案的實施。本實施例的可移動性體現在當人工島平臺需要移位時,平臺主船體I降至水面,支承樁腿2通過升降系統3升起,平臺就像駁船一樣依靠浮力浮在海面上,并可由拖輪移到新的作業區域,增加了人工島平臺使用的靈活性。而且隨著水域深度的增加,可以加長支承樁腿2的長度及相應結構。本實施例的自升式體現在當人工島平臺被拖輪拖至指定海域后,依靠支承樁腿2完成支承固定。在定位固定前,人工島平臺的主船體I處于浮在海面上的狀態,而在定位固定后,主船體I處于高于海面上的狀態,這個變化是由主船體I本身設置的支承樁腿2及升降裝置3完成的。此處需要額外闡明的是高出海面的高度也是由支承樁腿2的長度決定的。平臺就像駁船,可由拖輪移到新的作業區域,增加了平臺使用的靈活性,而且隨著水域深度的增加,可以加長支承樁腿2的長度及相應結構。與目前的人工島相比,隨著水深的增加,其經濟性更加明顯。在人工島平臺主船體I的首尾設置小艇碼頭5,小艇碼頭5與主船體I的首尾上沿折疊固定,用于各類快艇、水上飛機靠泊及人員上下。當不使用或者拖航時,將該小艇碼頭5沿軌道移至主船體I的上沿進行折疊并通過固定銷加以固定;需要使用時,小艇碼頭5可以沿軌道向下移動,并通過拔掉固定銷即可展開小艇碼頭5,投入使用。本實施例還可以為其他船舶提供物質交換,為此設置了靈巧的靠泊裝置4,靠泊裝置4可以為大型船舶提供靠泊。當不使用或者拖航時,將靠泊裝置4收回至主船體I區域,并通過固定銷和眼板組成的固定裝置與主船體固定連接;當其他船舶靠泊的時候,拔除固定銷和眼板,并且把裝有減震設施的靠泊裝置4下放到主船體以下,以減少靠泊的沖擊力對主船體I的破壞,易于維修和更換。在主船體I內設置了固定式吊機6,該固定式吊機6的起吊能力及作業半徑滿足靠泊船舶的要求,即可以直接把靠泊船舶上的貨物,吊至主甲板,或者把甲板上的貨物吊至其他船舶上,便實現了平臺與外界物質交換的功能。另外主船體I內還配備了移動式的汽車吊,可以把貨物運至固定式吊機6不能覆蓋的區域,這樣減少了固定吊的數量,預留出了更多的甲板空間,并有利于平臺空間的靈活布置。另外主船體I內的其他設施如生活樓7、汽車吊庫8、直升機庫等,均布置在甲板的同一舷(左舷或右舷),另外一舷不設置高出主甲板太大的建筑或設施,增加了甲板使用面積,可用于短距離滑行飛機的起飛和降落,而且可以根據需要多個平臺首尾相接以滿足不同飛機的起飛和降落需要;此平臺具有足夠的空間以供人員居住,物質儲存,完全可以實現人工島的功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人工島平臺的構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步驟:(a)預制人工島平臺,其中至少包括所述人工島平臺的主船體的建造以及其至少四根支承樁腿的建造,所述主船體與所述支承樁腿之間的連接處設有一升降系統,所述主船體內設置有壓載倉,所述壓載倉位于所述支承樁腿周圍;(b)將預制好的人工島平臺拖運至指定海域;(c)通過所述升降系統將所述支承樁腿下沉并支承于所述指定海域的海底泥面,之后分別往各個所述支承樁腿周圍的所述壓載艙里面打壓載水,使所述支承樁腿在壓載水的作用下插入海底固定,并使所述主船體高出水面以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人工島平臺的構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步驟: (a)預制人工島平臺,其中至少包括所述人工島平臺的主船體的建造以及其至少四根支承樁腿的建造,所述主船體與所述支承樁腿之間的連接處設有一升降系統,所述主船體內設置有壓載倉,所述壓載倉位于所述支承樁腿周圍; (b)將預制好的人工島平臺拖運至指定海域; (C)通過所述升降系統將所述支承樁腿下沉并支承于所述指定海域的海底泥面,之后分別往各個所述支承樁腿周圍的所述壓載艙里面打壓載水,使所述支承樁腿在壓載水的作用下插入海底固定,并使所述主船體高出水面以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人工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培軍,馮琦,
申請(專利權)人:宏華海洋油氣裝備江蘇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