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高聳塔架安裝用自穩定雙搖臂提升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8651681 閱讀: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6:41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設有穩定機構的雙搖臂桅桿提升裝置,它由主桅桿、支承座、鉸鏈支座、提升機構、搖臂變幅機構、桅桿旋轉機構及對稱設置的一對搖臂組成,同時設置了穩定機構,在吊裝過程中裝置穩定性好,裝置爬升時能夠迅速解除穩定狀態,實現快速爬升,同時,由于采用了雙搖臂和同步變幅機構,使得整個裝置受力均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纜索起重機安裝領域,尤其涉及用于纜索起重機塔架安裝的起重裝置。
    技術介紹
    纜索起重機由于具備跨度大、效率高、造價低廉,且不受氣候和地形條件的限制等優點,廣泛應用在大跨度橋梁等建設工程中。塔架作為纜索起重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系統中起著支撐和張緊供載重小車行走的主索的作用,對于大型纜索起重機,由于其吊裝重量達數百噸,因此塔架的結構尺寸較為龐大,高度往往超過100米,整體重量也在千噸以上。塔架一般為鋼制矩形截面的桁架結構,由標準立柱柱和連系構件組成標準節,通過多個標準節的豎向連接,達到所需要的高度。對于施工場地不受限制的的場合,往往采用大型吊車進行塔架的安裝,其速度快,高空作業量少,但對于大型機械無法進入的山區、河道,只能通過傳統的提升方法進行塔架的安裝。傳統的提升方法是利用塔架與桅桿的結合,通過卷揚機、滑輪組、手拉葫蘆等設備實現塔架與桅桿互為依托、漸次提升的目的,具有造價低廉、操作方便、靈活、成本低等優點。但傳統提升方法也有缺點,一是單搖臂結構必須有相應的設備來平衡吊裝帶來的偏心力矩,同時使得主桅桿結構尺寸增大;二是提升裝置在吊裝時,尤其是在臂桿轉動過程中整體穩定性較差,雖然可以通過把桅桿焊在塔架上或拉攬風繩等措施增加系統穩定,但會帶來操作繁瑣、效率低下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設有穩定機構的雙搖臂桅桿提升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技術方案包括主桅桿、支承座、鉸鏈支座、提升機構、搖臂變幅機構、桅桿旋轉機構及對稱設置的一對搖臂,提升機構包括導向滑車及設置于地面的卷揚機;支承座能夠在由標準立柱圍成的空間內垂直移動,其底部設置承重梁,承重梁將提升裝置自重及吊裝載荷傳遞到塔架結構上;桅桿旋轉機構包括設置在支承座上的一對軸承;鉸鏈支座固接在主桅桿上,搖臂通過鉸鏈支座與主桅桿活動連接,所述主桅桿通過桅桿旋轉機構與支承座連接,主桅桿連同搖臂能夠圍繞主桅桿軸線轉動;穩定機構包括穩定座和頂桿,分兩層設置在支承座的頂面和底面靠近標準立柱的四個角上,穩定座和頂桿設有互相配合的螺紋,穩定座與支承座固定,轉動頂桿時,其端部能夠緊密貼合在標準立柱的外壁上,從而限制支承座在塔架內晃動。搖臂變幅機構包括一對懸掛在主桅桿頂部的變幅葫蘆,通過收緊或放松起重鏈,實現相對應的搖臂變幅。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方案,所述的搖臂變幅機構可以包括滑套、變幅葫蘆、滑輪及變幅繩,其中滑套套裝在主桅桿上,與主桅桿滑動連接,滑輪對稱懸掛在主桅桿頂部,變幅繩的一端連接在搖臂的末端,另一端繞過與其對應的滑輪后與滑套連接,變幅葫蘆懸掛在滑套的下端,起重鏈的鉤頭掛在鉸鏈支座上。作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搖臂變幅機構可以包括滑套、變幅葫蘆及變幅繩,其中滑套套裝在主桅桿上,與主桅桿滑動連接,變幅繩的一端連接在搖臂的中部,另一端與滑套連接,變幅葫蘆懸掛在主桅桿的頂端,起重鏈的鉤頭掛在滑套上。以上兩種優選方案中,在收緊或放松變幅葫蘆的起重鏈時,能夠牽引滑套沿主桅桿外表面上下滑動,從而帶動搖臂同步變幅。此兩種優選方案可以進一步降低桅桿結構尺寸,增加裝置操作穩定性。以上兩種優選方案中變幅繩和變幅葫蘆與滑套連接的位置優選相錯90°。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由于采用了穩定機構,在吊裝作業時裝置穩定性好,裝置爬升時能夠迅速解除穩定狀態,實現快速爬升,同時,由于采用了雙搖臂和同步變幅機構,使得整個裝置受力均勻,能夠減輕裝置的重量。附圖說明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提升裝置的俯視圖。圖2是圖1沿A-A線的剖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變幅機構第一種優選方案局部立面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的變幅機構第二種優選方案局部立面圖。圖5是提升裝置爬升示意圖。圖中標記說明:主桅桿1,搖桿2,鉸鏈支座3,提升機構4,穩定機構5,標準立柱6>6/,支承座7,連系構件8,桅桿旋轉機構9,承重梁10,導向滑車11,卷揚機12,變幅機構13,變幅葫蘆14,穩定座15,頂桿16,滑套17,變幅繩18,滑輪19,爬升葫蘆20,穩定葫蘆21。具體實施例方式準朔鐵路黃河特大橋纜索起重機額定起重量為280t,跨度480m,位于黃河兩岸的塔架高度分別為126m和119m,塔架由標準立柱及連系構件組成,標準立柱為Φ 800mmX 16mm鋼管,長度8000mm,兩端焊接連接法蘭,每根立柱的重量為2700Kg,塔架橫截面為4828mmX4828mm (立柱中心距)。圖1、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圖,圖中主桅桿I由Φ 219*10無縫鋼管制成,高度為14m,在其中間部位焊接鉸鏈支座3,搖臂2采用Φ 159*8無縫鋼管制成,長度為7.2m,其根部焊接軸耳,鉸鏈支座3對稱設置兩套鉸鏈,搖臂2通過銷軸與鉸鏈連接后,能夠圍繞銷軸沿垂面上下擺動。提升機構中包括兩臺5t的單筒卷揚機,每臺分別提升其中一根搖臂上的重物,卷揚機通過地錨固定在地面上,在塔架基礎中心位置的地面上固定導向滑車,來自卷揚機的鋼絲繩通過該導向滑車,引入設在搖臂根部的滑輪,在沿搖臂向其末端延伸后,最終繞過掛在搖臂末端的滑輪。兩臺單筒卷揚機也可以用一臺雙卷筒卷揚機代替,實現兩根搖臂上的重物同步提升。卷揚機鋼絲繩的末梢系掛專用吊具,該吊具尺寸與標準立柱6的端部尺寸相匹配,可用螺栓快速連接標準立柱6。支承座7采用工字鋼和鋼板焊接成箱型結構,橫截面尺寸為4mX 4m,高度為3. 2m。承重梁10通過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固定在支承座7底部,橫擔在連系構件8的橫梁上。其由鋼板焊接成箱型結構,截面尺寸為300mmX 300mm,長度為5.1m,吊裝重量通過其傳遞到塔架結構上。考慮到以后塔架拆卸過程中支承座7由上向下落到下一層標準節中時,承重梁10的長度無法隨支承座7通過連系構件8,因此可以將承重梁10伸出支承座7的部分做成可拆結構。桅桿旋轉機構9包括兩個分別設置在支承座7箱型結構上下面中心的上、下軸承座,上軸承座內安裝內徑為220mm的6044型深溝球軸承,下軸承座內安裝內徑為220mm的32044型圓錐滾子軸承,主桅桿I底部焊接軸頭,以便通過軸承將吊裝重量傳遞到支承座7上,在主桅桿I合適位置設置杠桿以方便吊裝時旋轉搖臂。穩定系統5包括8套設置在支承座7上下面四個角上的穩定座15和頂桿16,穩定座15和頂桿16分別設相互配合的M72內、外螺紋,穩定座15與支承座7固定連接,其內螺紋軸線為水平方向,其兩端的延長線分別通過塔架中心和標準立柱6的中心,頂桿16在穩定座15內向標準立柱6方向旋轉時,其端部的弧形頂板壓緊在標準立柱6的外壁,從而使支承座7與已安裝的塔架結構連為一體,此時穩定機構被鎖緊。搖臂變幅機構包括一對懸掛在主桅桿頂部的變幅葫蘆14,通過收緊或放松起重鏈,實現相對應的搖臂變幅。圖3是搖臂變幅機構的一種優選方案,包括滑套17、變幅葫蘆14及變幅繩18,其中滑套17套裝在主桅桿上,與主桅桿I滑動連接,變幅繩18的一端連接在搖臂2的中部,另一端與滑套17連接,變幅葫蘆14懸掛在主桅桿I的頂端,起重鏈的鉤頭掛在滑套17上。圖4是搖臂變幅機構的另一種優選方案,包括滑套17、變幅葫蘆14、滑輪19及變幅繩18,其中滑套17套裝在主桅桿I上,與主桅桿I滑動連接,滑輪19對稱懸掛在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聳塔架安裝用自穩定雙搖臂提升裝置,包括主桅桿(1)、鉸鏈支座(3)、桅桿旋轉機構(9)、支承座(7)及變幅機構(13)、提升機構(4)和對稱設置的搖臂(2),所述提升系統(4)包括設置于地面的卷揚機(12)及導向滑車(11);所述支承座(7)能夠在由已安裝的標準立柱(6)圍成的空間內垂直移動,其底部設置的承重梁(10)將提升裝置自重及吊裝載荷傳遞到塔架連系構件(8)的橫梁上;所述桅桿旋轉機構(9)包括設置在支承座(7)上的一對軸承;所述鉸鏈支座(3)固定在主桅桿(1)上,搖臂(2)通過鉸鏈支座(3)與主桅桿(1)活動連接;所述主桅桿(1)通過桅桿旋轉機構(9)與支承座(7)連接,主桅桿(1)帶動搖臂(2)能夠圍繞主桅桿(1)的軸線轉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能夠限制支承座(7)在塔架內晃動的穩定機構(5),所述穩定機構(5)包括穩定座(15)和頂桿(16),分兩層設置在支承座(7)的頂面和底面靠近標準立柱(6)的四個角上,穩定座(15)和頂桿(16)設有互相配合的螺紋,穩定座(15)與支承座(7)固定,轉動頂桿(16)時,其端部能夠緊密貼合在標準立柱(6)的外壁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聳塔架安裝用自穩定雙搖臂提升裝置,包括主桅桿(I)、鉸鏈支座(3)、桅桿旋轉機構(9)、支承座(7)及變幅機構(13)、提升機構(4)和對稱設置的搖臂(2),所述提升系統(4)包括設置于地面的卷揚機(12)及導向滑車(11);所述支承座(7)能夠在由已安裝的標準立柱(6)圍成的空間內垂直移動,其底部設置的承重梁(10)將提升裝置自重及吊裝載荷傳遞到塔架連系構件(8)的橫梁上;所述桅桿旋轉機構(9)包括設置在支承座(7)上的一對軸承;所述鉸鏈支座(3)固定在主桅桿(I)上,搖臂(2)通過鉸鏈支座(3)與主桅桿(I)活動連接;所述主桅桿(I)通過桅桿旋轉機構(9)與支承座(7)連接,主桅桿(I)帶動搖臂(2)能夠圍繞主桅桿(I)的軸線轉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能夠限制支承座(7)在塔架內晃動的穩定機構(5),所述穩定機構(5)包括穩定座(15)和頂桿(16),分兩層設置在支承座(7)的頂面和底面靠近標準立柱(6)的四個角上,穩定座(15)和頂桿(16)設有互相配合的螺紋,穩定座(15)與支承座(7)固定,轉動頂桿(16)時,其端部能夠緊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會田李文蔚伏迎喜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化學工程第三建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v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美免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片老| 在线观看无码AV网址| 国产福利无码一区在线 |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免费|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s|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av|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AV大片在线无码永久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日韩av无码国产精品| 制服在线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欧洲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 18禁成年无码免费网站无遮挡| 日本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白峰美|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无码喷水一区二区浪潮AV|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大片国产| 东京热加勒比无码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