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金屬切割工具,主要涉及一種用氧-乙炔氣快速切割碳鋼并可用于鑄鐵切割的高效快速切割嘴,其主要技術方案是增加割炬的有效功率,將氧氣流孔道由原來的等壓收縮型改為超音速>1.5馬赫的收放型高壓快速氣流孔道,將割嘴的混合氣孔直徑和出氣孔的環形孔間隙加大,將氧氣壓力提高到8-10kg/cm+[2],乙炔壓力0.8-1.0kg/cm+[2],從而提高切割碳鋼的速度并實現鑄鐵的切割,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且切割效果很好。(*該技術在1999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技術屬于金屬切割工具,主要涉及一種利用氧-乙炔氣快速切割碳鋼并可用于鑄鐵切割的高效快速切割嘴。現有切割嘴的切割氧氣流孔的設計制造中大都采用的是工藝較為簡單的等壓收縮形的氣體流速小于音速的亞音速氣流孔道,其只能滿足一般的切割速度,更無法滿足利用氧-乙炔氣切割鑄鐵的需要,因而切割鑄鐵需采用等離子、電弧技術,最近提出的切割粉火焰切割鑄鐵技術克服了以上設備的缺點,但由于需要安裝粉斗及送料機構,增加了割炬的重量且切割粉的來源有限,使用上存在一定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改進的高效快速切割嘴,其可大大提高切割碳鋼的速度,并可用以切割鑄鐵,而其結構相當簡單,更無須增添任何輔助設置因而不受任何限制。本技術實現專利技術目的采取如下措施根據流體力學拉瓦爾噴管原理將切割嘴的切割氧氣流孔道由原來的等壓收縮型改為超音速大于1.5馬赫的收放型快速氣流孔管道,其具體技術結構是加大氧氣流孔道出口直徑,將切割氧氣流孔道的喉部至出口的擴張段設計為錐形結構,從而使氧氣流經割嘴的穩定段均速后,經收縮段加速到喉部達到跨音速(ma=1)340米/秒,當氧氣流經擴散段隨著氣流管道截面積增大其壓力和密度降低,速度加快至出口時達到最大流速,該設計加快了氧氣流速,提高了切割部金屬的氧化能力,增強了熔渣的流動性,滿足了一般碳鋼的快速切割。本技術的技術特征還有提高割嘴的予熱功率,以滿足對較大厚件的碳鋼快速切割和用于切割鑄鐵時的需要,由于割嘴的予熱功率由混合進氣孔和混合出氣噴孔的總截面積決定,將GO1-100型割嘴的混合進氣孔直徑設計為2.0mm-2.2mm,將環形出氣噴口間隙設計為0.3mm-0.5mm。本技術給出以下附圖附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技術進氣孔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出氣孔結構示意圖。其中〔1〕氧氣流入口,〔2〕穩定段,〔3〕喉部,〔4〕擴張段,〔5〕氧氣流出口,〔6〕收縮段,〔7〕混合氣進氣孔,〔8〕環形出氣噴口間隙;如圖所示本技術在應用于GO1-100型切割嘴時,將氧氣流孔出口〔5〕直徑加大,將切割氧氣流孔道的喉部〔3〕至出口的擴張段〔4〕設計為錐形結構,氧氣流孔出口〔5〕直徑較喉部直徑大0.08-0.12mm,考慮到快速切割較大厚件碳鋼和鑄鐵切割的需要,將割嘴的混合進氣孔〔7〕直徑設計為2.0mm-2.2mm,將混合氣環形出氣噴口間隙〔8〕設計為0.3mm-0.5mm。本技術在用于GO1-100型割嘴時工作壓力氧氣7-10Kg/cm,乙炔0.8-1.0Kg/cm。本技術具備以下特點1.高效,經試驗切割碳鋼速度比普通割嘴快50-80%,切割厚度大于40-80%。2.切割斷面精度高,脫渣性能好。3.能切割鑄鐵切割厚度優于等離子及切割粉切割,切割厚度30-150,割縫寬度5-12mm,不必任何輔助設備,具有簡單、輕便、操作技術易于掌握、靈活機動等特點。4.成本低,不易損壞,使用壽命長,是普通割嘴的2-4倍。本技術適用于各種機體的機殼、機床床身、機電設備底座、建筑系統的公共事業大型管道及大中小型結構件的拆除,尤以各企業的碳鋼下料、各中小型鋼廠的鋼錠開坯及鑄造廠鑄鋼、鑄鐵件冒口的切割。權利要求1.一種利用氧-乙炔氣切割金屬的高效快速切割嘴,其特征是氧氣流孔道出口直徑大于喉部直徑,將氧氣流孔道喉部至出口的擴張段設計為錐形結構。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快速切割嘴,在應用于GO1-100型割嘴時,其特征在于混合進氣孔〔7〕直徑為2.0mm-2.2mm,混合氣環形出氣噴口間隙〔8〕為0.3mm-0.5mm。專利摘要本技術屬于金屬切割工具,主要涉及一種用氧-乙炔氣快速切割碳鋼并可用于鑄鐵切割的高效快速切割嘴,其主要技術方案是增加割炬的有效功率,將氧氣流孔道由原來的等壓收縮型改為超音速>1.5馬赫的收放型高壓快速氣流孔道,將割嘴的混合氣孔直徑和出氣孔的環形孔間隙加大,將氧氣壓力提高到8-10kg/cm文檔編號B23K7/08GK2063457SQ8920843公開日1990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1989年6月8日 優先權日1989年6月8日專利技術者張天星 申請人:張天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氧-乙炔氣切割金屬的高效快速切割嘴,其特征是氧氣流孔道出口[5]直徑大于喉部[3]直徑,將氧氣流孔道喉部[3]至出口[5]的擴張段[4]設計為錐形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天星,
申請(專利權)人:張天星,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41[中國|河南]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