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化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有裝夾裝置的手動升降分散機,包括底座、支撐柱、升降裝置、電機及與電機底端連接的分散軸,所述支撐柱垂直連接于底座的頂端面,所述升降裝置設置于支撐柱的前方并與支撐柱連接,所述電機與升降裝置連接,其中,所述手動升降分散機還包括裝夾裝置,所述裝夾裝置對稱設置于底座的兩側,所述裝夾裝置裝夾時形成一裝夾腔,所述裝夾腔位于分散軸的正下方。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由于設置有裝夾裝置,對容器起到一個固定的作用,保證油墨在平穩的容器內進行攪拌、分散,防止由于分散軸的高速旋轉產生的震動力導致容器的震動,發生意外事故。(*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化工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帶有裝夾裝置的手動升降分散機。
技術介紹
油墨是用于包裝材料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過印刷將圖案、文字表現在承印物上,雖然在油墨中的許多顏料的基本顆粒尺寸是很小的,但是,由于這些基本顆粒粘附在一起而聚集成比之大許多倍的聚集體,所以,就要用機械來進行攪拌,以使這些聚集體分散至所需的程度。分散機則是廣泛應用攪拌和分散油墨的高效設備。而傳統的手動升降分散機一般在操作時,將一裝有油墨的容器放置于電機連接的分散軸的正下方,然后將分散軸伸入裝有油墨的容器中,啟動電源后進行分散工作,傳統的手動升降分散機由于其沒有設置固定容器的裝夾裝置,在電機分散軸高速旋轉時,容器內裝有的油墨產生強烈的震動,經過長時間的工作,容器會產生震動,不但會造成油墨的分散效果不佳,還有可能在工作過程中造成生產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固定容器的手動升降分散機。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一種帶有裝夾裝置的手動升降分散機,包括底座、支撐柱、升降裝置、電機及與電機底端連接的分散軸,所述支撐柱垂直連接于底座的頂端面,所述升降裝置設置于支撐柱的前方并與支撐柱連接,所述電機與升降裝置連接,其中,所述手動升降分散機還包括裝夾裝置,所述裝夾裝置對稱設置于底座的兩側,所述裝夾裝置裝夾時形成一裝夾腔,所述裝夾腔位于分散軸的正下方。其中,所述裝夾裝置包括定位柱、橫桿、第一螺栓,所述定位柱的底端與底座的頂端面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柱的頂端開設有螺紋孔,所述第一螺栓與所述螺紋孔螺接并抵頂橫桿,所述定位柱還開設有通孔,所述橫桿的一端穿過所述通孔與定位柱滑動連接,所述橫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叉夾。其中,所述叉夾的內側設置有橡膠墊片。其中,所述叉夾包括叉臂,所述叉臂螺接有螺桿,所述螺桿靠近裝夾腔的一端設置有橡膠墊片。其中,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導柱及與導柱滑動連接的導套,所述導柱的底端與底座的頂端面固定連接,所述導柱的頂端通過一頂板與支撐柱固定連接,所述導套螺接有用于固定導套的第二螺栓,所述電機通過螺絲與導套固定連接。其中,所述分散軸的底端設置有分散葉輪。其中,所述電機為電磁調速電機。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的一種帶有裝夾裝置的手動升降分散機,工作時,將裝有油墨的容器放置于手動升降分散機的分散軸的正下方,然后用對稱設置于底座的兩側的裝夾裝置夾住容器,再通過手動調節升降裝置將設置于電機底端的分散軸伸入容器內的油墨中,最后啟動電源,分散軸高速旋轉,達到攪拌、分散油墨的效果。本技術由于設置有裝夾裝置對容器起到一個固定的作用,保證油墨在平穩的容器內進行攪拌、分散,防止由于分散軸的高速旋轉產生的震動力導致容器的震動,發生意外事故。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包括I 一底座 2—支撐柱3—升降裝置4 一電機5—分散軸 6—裝夾裝置7—裝夾腔21—頂板31—導柱 32—導套51—分散葉輪61—定位柱62—橫桿 63—第一螺栓321—第二螺栓621—叉夾622—螺桿。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的描述。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一種帶有裝夾裝置的手動升降分散機,包括底座1、支撐柱2、升降裝置3、電機4及與電機4底端連接的分散軸5,所述支撐柱2垂直連接于底座I的頂端面,所述升降裝置3設置于支撐柱2的前方并與支撐柱2連接,所述電機4與升降裝置3連接,其中,所述手動升降分散機還包括裝夾裝置6,所述裝夾裝置6對稱設置于底座I的兩側,所述裝夾裝置6裝夾時形成一裝夾腔7,所述裝夾腔7位于分散軸5的正下方。工作時,將裝有油墨的容器放置于手動升降分散機的分散軸5的正下方,然后用對稱設置于底座I的兩側的裝夾裝置6夾住容器,再通過手動調節升降裝置3將設置于電機4底端的分散軸5伸入容器內的油墨中,最后啟動電源,分散軸5高速旋轉,達到攪拌、分散油墨的效果。本技術由于設置有裝夾裝置6對容器起到一個固定的作用,保證油墨在平穩的容器內進行攪拌、分散,防止由于分散軸5的高速旋轉產生的震動力導致容器的震動,發生意外事故。本實施例中,所述裝夾裝置6包括定位柱61、橫桿62、第一螺栓63,所述定位柱61的底端與底座I的頂端面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柱61的頂端開設有螺紋孔,所述第一螺栓63與所述螺紋孔螺接并抵頂橫桿62,所述定位柱61還開設有通孔,所述橫桿62的一端穿過所述通孔與定位柱61滑動連接,所述橫桿62的另一端固定連接有叉夾621。通過旋轉松開第一螺栓63,然后橫向移動橫桿62,調節適合的位置并用叉夾621夾住容器,最后擰緊第一螺栓63,起到固定容器的作用,整個操作過程簡單、方便,實用性強。本實施例中,所述叉夾621的內側設置有橡膠墊片。橡膠墊片具有一定的彈性和柔軟性,當容器為玻璃瓶時,叉夾621夾住玻璃瓶,橡膠墊片貼合于玻璃瓶,防止叉夾621劃傷或者夾爆玻璃瓶,實用性強。本實施例中,所述叉夾621包括叉臂,所述叉臂螺接有螺桿622,所述螺桿622靠近裝夾腔7的一端設置有橡膠墊片。當容器的直徑較小時,則需要調節與叉臂螺接的螺桿622,使螺桿622靠內的一端頂住容器,同樣起到固定容器的作用,且使得裝夾裝置6能裝夾不同大小的容器,適用范圍更廣。另外,設置于螺桿622靠內的一端的橡膠墊片亦可以防止劃傷或者夾爆容器。本實施例中,所述升降裝置3包括導柱31及與導柱31滑動連接的導套32,所述導柱31的底端與底座I的頂端面固定連接,所述導柱31的頂端通過一頂板21與支撐柱2固定連接,所述導套32螺接有用于固定導套32的第二螺栓321,所述電機4通過螺絲與導套32固定連接。通過旋轉松開第二螺栓321,然后手動調節導套32使其沿導柱31上下移動,由于電機4與導套32是固定連接的,當調節導套32的高度時,則電機4隨著導套32升降,選擇好適合的高度位置時,然后擰緊第二螺栓321,將導套32固定于導柱31上,操作簡單、方便。另外,導柱31通過一頂板21與支撐柱2固定連接,則加強了導柱31的承受能力。本實施例中,所述分散軸5的底端設置有分散葉輪51。分散葉輪51的邊沿設置有利刃,當分散軸5在油墨內高速旋轉時,通過分散葉輪51的利刃對油墨強烈的撞擊、剪切、粉碎,達到迅速分散油墨的效果。本實施例中,所述電機4為電磁調速電機。電磁調速閥是一種恒轉矩交流無級變速電動機,由于它具有調速范圍廣、起動轉矩大、控制功率小、有速度負反饋、自動調節系統時機械特性硬度高等一系列優點,因此,廣泛應用于分散機。以上內容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技術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有裝夾裝置的手動升降分散機,包括底座(1)、支撐柱(2)、升降裝置(3)、電機(4)及與電機(4)底端連接的分散軸(5),所述支撐柱(2)垂直連接于底座(1)的頂端面,所述升降裝置(3)設置于支撐柱(2)的前方并與支撐柱(2)連接,所述電機(4)與升降裝置(3)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升降分散機還包括裝夾裝置(6),所述裝夾裝置(6)對稱設置于底座(1)的兩側,所述裝夾裝置(6)裝夾時形成一裝夾腔(7),所述裝夾腔(7)位于分散軸(5)的正下方。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有裝夾裝置的手動升降分散機,包括底座(I)、支撐柱(2)、升降裝置(3)、電機(4)及與電機(4)底端連接的分散軸(5),所述支撐柱(2)垂直連接于底座(I)的頂端面, 所述升降裝置(3)設置于支撐柱(2)的前方并與支撐柱(2)連接,所述電機(4)與升降裝置 (3 )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動升降分散機還包括裝夾裝置(6 ),所述裝夾裝置(6 )對稱設置于底座(I)的兩側,所述裝夾裝置(6 )裝夾時形成一裝夾腔(7 ),所述裝夾腔(7 )位于分散軸(5)的正下方。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裝夾裝置的手動升降分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裝夾裝置(6)包括定位柱(61)、橫桿(62)、第一螺栓(63),所述定位柱(61)的底端與底座(I) 的頂端面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柱(61)的頂端開設有螺紋孔,所述第一螺栓(63)與所述螺紋孔螺接并抵頂橫桿(62),所述定位柱(61)還開設有通孔,所述橫桿(62)的一端穿過所述通孔與定位柱(61)滑動連接,所述橫桿(62 )的另一端固定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尹文科,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佳燁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