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顱內血管取栓裝置,該取栓裝置包括取栓器、導引導絲、推拉導絲和外鞘管,取栓器與推拉導絲相連,安裝好的推拉導絲和取栓器被壓握入外鞘管內,取栓器通過推拉導絲推拉而在收回位置和展開位置之間轉換,在收回位置,取栓器被回收到外鞘管內,在展開位置,取栓器被推出外鞘管外,在取栓器材料固有的徑向支撐力下展開以形成中空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取栓裝置的特征在于:取栓器由至少四根桿構成,桿一端在推拉導絲的遠端固定于推拉導絲,在展開位置,桿展開形成一中空立體構造,其中桿嵌入血栓內部從而固定住血栓。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取栓器在收回位置具有較小的外徑,使取栓裝置具有較小的體積,且取栓裝置可以牢固固定血栓。(*該技術在202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介入血管的醫療器械,特別涉及一種顱內血管取栓裝置。
技術介紹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是由于腦部血流的突然阻塞而引起局部腦組織缺血壞死所導致的神經組織損傷。709Γ80%有嚴重癥狀需要做動脈造影的病人可以見到栓子或血栓的阻塞。較大血管栓塞的致死率在53°/Γ92%。血管的再通是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關鍵。 目前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常規方法包括兩大類介入溶栓和機械取栓。介入溶栓是導管把溶栓劑注入病變所在的血管內的病灶附近,在病灶局部瞬間形成很高的溶栓劑濃度,從而加快血栓溶解速度,進而增加血管再通的機會。但是,靜脈或動脈溶栓治療對頸內動脈末端和大腦中動脈Ml段的近端血栓效果很差,這在很大程度上與血凝塊絕對體積過大有關。相關研究已發現,頸內動脈末端的血栓的平均體積(O. 4ml)要比大腦中動脈M2段的血栓(O. 03ml)的體積大一個數量級。如此大的血凝塊負荷顯然能夠抵抗溶栓酶的消化作用。因此,需要非常大劑量的溶栓藥才能使如此大的血凝塊溶解,但是這樣容易引起各種并發癥,風險較高。機械取栓包括以下幾種方法血栓切除術,這種方法取栓較為徹底,但是對血管壁損傷過大,極易引起各種并發炎癥;激光碎栓,這種方法操作難度大,激光能量過低則無效,能量過高則損傷血管,而且同樣易引起各種并發癥;抓捕器取栓,這種方法操作簡單,對血管壁損傷很小,但是經常不能套住血凝塊;捕栓網取栓,這種方法操作簡單,但因捕栓網體積較大而無法在顱內血管內使用。中國技術專利03210077. 9公開了一種橢球形血管遠端保護器,其包括設有骨架的兩端尖的橢球形保護器主體和多孔的高分子膜,高分子膜覆蓋在骨架上部,以允許正常血流通過而將由脫落的斑塊或形成的血栓等固體顆粒濾住,從而保護下游血管不被堵塞。中國技術專利200620164685. 4則公開了一種用于下肢動脈的取栓器,其由傘、主軸桿、推拉桿、內外套管、外套管芯組成,傘由形狀記憶合金絲制成,通過兩長一短的三爪按一定角度與主軸干焊接在一起而形成,且傘周邊附有網狀結構,以濾住血栓。美國專利申請2007/0005103,2008/0243170,2011/0098738也公開了類似構造的捕栓裝置,其均包括框架和附著于框架的過濾網或膜,用以濾住血栓。上述取栓裝置體積較大,因而無法在顱內血管內使用。中國專利技術專利申請01114889. 6公開了一種可用于顱內血管的可回收血栓臨時濾器,其由過濾器、導向頭、導引桿、連接件和外鞘組成,其中過濾器由形狀記憶合金絲編織而成。美國專利申請2011/0160763也公開了一種可用于顱內血管的取栓裝置,其包括骨架,骨架可由形狀記憶合金絲編織而成,以捕獲血栓。這些取栓裝置在捕獲血栓之后回收時,血栓固定不牢固、容易脫落,而且結構復雜。因此,需要一種改進的顱內血管取栓裝置,這種裝置應滿足以下幾個條件1)取栓過程簡單、方便;2)體積小,可以方便的運送至顱內的遠端血管;3)貼壁性和柔順性好,捕獲率高,支撐力適中,取栓過程中不會損傷血管內壁;4)在捕獲血栓之后回收時,血栓固定牢固、不易脫落。
技術實現思路
為此,本技術提出一種顱內血管取栓裝置,該取栓裝置包括取栓器、導引導絲、推拉導絲和外鞘管。導引導絲用來導入血管內,取栓器則與推拉導絲相連,安裝好的推拉導絲和取栓器被壓握入外鞘管內。取栓器可通過推拉導絲推拉而在收回位置和展開位置之間轉換,在收回位置,取栓器被回收到外鞘管內,在展開位置,取栓器被推出外鞘管外,在取栓器材料固有的徑向支撐力下展開以形成中空腔。本技術的取栓裝置的特征在于取栓器由至少四根桿構成,所述桿沿周向間隔開來,一端在推拉導絲的遠端固定于推拉導絲,在展開位置,所述桿展開形成一中空立體的構造,桿嵌入血栓內部貼靠血管壁從而固定住血栓。以此方式,取栓裝置不僅可以牢固固定血栓,而且可以有效防止較小體積血栓的脫落。根據本技術,取栓器由多根桿構成,在展開位置,所述桿形成類似橢球形或球形的中空立體構造。在輸送取栓器時,取栓器在裝入外鞘管內時有更小的外徑。以此方式,減小取栓器的壓握體積,方便輸送到遠端血管。當然,其它形狀的中空立體構造也是可能的,只要桿在展開時能夠嵌入血栓內部貼靠血管壁。根據本技術,取栓器由具有形狀記憶效應的金屬絲材或者具有高彈性的高分子絲材形成并經熱處理定型。合適的材料例如為NiTi合金。這樣使取栓器的柔順性和貼壁性良好。根據本技術,桿寬可以為O. 05mm-0. 3mm,桿厚可以為O. 05mm-0. 3mm ;桿長可以為 10mm-25mm。`優選地,桿沿周向均勻分布。當然,桿也可以沿周向不均勻地分布。優選地,一部分桿在展開時向腔內凹陷,由此桿分成內層桿和外層桿。優選地,內層桿向腔內呈波浪狀凹陷。優選地,外層桿沿周向均勻間隔,內層桿沿周向以60-180度間隔。優選地,取栓裝置的推拉導絲與取栓器的牽引連接點布置在推拉導絲的遠端。這樣在回撤取栓器時作用力均勻分布,所需要的力較小。利用本技術的血管取栓裝置,具有更小的輸送外徑,柔順性、推送性更好,展開后具有更好的貼壁性。此外,取栓器的部分桿的凹陷式設計形成了交錯分布的分層結構,可以牢固抓牢捕獲的血栓,有效防止取栓裝置在回收過程中血栓的脫落。附圖說明通過下面參照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進行的詳細描述,本技術的特征及其優點將是顯而易見的。在附圖中圖1A-1B是本技術實施例的取栓裝置在取栓器處于收回位置和展開位置下的總體示意圖。圖2A-2C是本技術實施例第一實施例的取栓器在展開位置下的正視圖、俯視圖和透視圖。圖3A-3C是本技術實施例第二實施例的取栓器在展開位置下的正視圖、俯視圖和透視圖。圖4A-4B是本技術實施例第三實施例的取栓器在展開位置下的透視圖和俯視圖。圖5A-5C是本技術實施例第四實施例的取栓器在展開位置下的正視圖、俯視圖和透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為了便于描述,以下描述使用了術語“近端”和“遠端”,其中“近端”指的是離操作端近的一端,遠端指的是遠離操作端的一端。圖1A-1B顯示了取栓裝置I在收回位置和展開位置下的總體示意圖,其包括導引導絲(未示出)、推拉導絲2、外鞘管4和取栓器10。取栓器10與推拉導絲2相連,安裝好的推拉導絲2和取栓器10被壓握入外鞘管4內。取栓器10可通過推拉導絲2的推拉而在收回位置和展開位置之間轉換,在收回位置,取栓器10收回到外鞘管4內,如圖1A所示。在展開位置,取栓器10被推出到外鞘管4外,形成中空腔5并與血管壁6貼合,如圖1B所示。此外,如圖2-5所示,取栓器10上還設有顯影標記30,以幫助定位取栓器10。外鞘管上也設有顯影標記8,如圖1A-1B所示。取栓器10由具有形狀記憶效應的金屬絲材(如NiTi合金)形成并經熱處理定型。取栓器10的合適尺寸如下長度10 25mm,桿寬O. lmnTO. 3mm,桿厚O. lmnTO. 2mm??梢杂酶邚椥缘母叻肿硬牧蟻泶娼饘俨牧?。上述合適的材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在此不再詳細描述。然后,將取栓器10與推拉導絲2連接,安裝好的推拉導絲2和取栓器10被壓握入外鞘管4內。取栓器10在展開位置形成近似橢球形或球形。這樣使取栓器10具有良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顱內血管取栓裝置,該取栓裝置包括取栓器、導引導絲、推拉導絲和外鞘管,導引導絲用以在血管內引導,取栓器則與推拉導絲相連,安裝好的推拉導絲和取栓器被壓握入外鞘管內,其中取栓器能夠通過推拉導絲推拉而在收回位置和展開位置之間轉換,在收回位置,取栓器被回收到外鞘管內,在展開位置,取栓器被推出外鞘管外并形成中空腔,其特征在于:取栓器由沿周向間隔的至少四根桿構成,所述桿一端在推拉導絲的遠端固定于推拉導絲,在展開位置,所述桿展開形成一中空立體構造。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顱內血管取栓裝置,該取栓裝置包括取栓器、導引導絲、推拉導絲和外鞘管,導引導絲用以在血管內引導,取栓器則與推拉導絲相連,安裝好的推拉導絲和取栓器被壓握入外鞘管內,其中取栓器能夠通過推拉導絲推拉而在收回位置和展開位置之間轉換,在收回位置,取栓器被回收到外鞘管內,在展開位置,取栓器被推出外鞘管外并形成中空腔,其特征在于取栓器由沿周向間隔的至少四根桿構成,所述桿一端在推拉導絲的遠端固定于推拉導絲,在展開位置,所述桿展開形成一中空立體構造。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顱內血管取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桿由具有形狀記憶效應的金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清海,劉建民,羅七一,謝志永,倪尊張,金巧蓉,季杰,徐慶順,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微創醫療器械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