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由鉗身(2)、壓桿(8)及壓桿柄(1)、定位軸(4)、調(diào)整螺釘(18)、鎖緊螺母(19)、回位彈簧(3)、壓模(12)等組成的便攜式手動線材壓焊鉗,其主要特征在于: a.鉗身(2)的中段制成箱形,其兩側(cè)邊上安裝支承軸(7),鉗身(2)的下方和箱形孔內(nèi),在支承軸(7)上滑裝壓桿(8),壓桿(8)的頭部鑲裝可轉(zhuǎn)動的壓軸(9),鉗身(2)和壓桿(8)通過支承軸(7)聯(lián)接成一體; b.鉗身(2)頭部的底板(17)上開有前后方向的送線齒條的裝配槽(15),以安裝送線齒條(16)、(23),底板(17)的底部開有豎向孔(30)、(31)以安裝撥叉(29)、(33),底板(17)內(nèi)還鉆有左右方向的孔以安裝撥叉軸(28)、(5),底板(17)的上表面的前后兩側(cè)有對稱且中間斷開的燕尾形立槽(20)、(38); c.鉗身(2)的頭部的封頭(14)與二道燕尾形立槽(20)、(38)采用鑲嵌式安裝; d.底板(17)的上部,封頭(14)和立槽(20)、(38)之間的空間中左側(cè)安裝靜態(tài)V形夾鐵(13),右側(cè)安裝可移動的V形夾鐵(10),該V形夾鐵(10)與壓軸(9)相接觸,V形夾鐵(13)和(10)之間對稱安裝4塊壓模(12); e.底板(17)的上表面,二道燕尾形立槽(20)、(38)的外側(cè),均左右對稱地裝有立軸(22)、(26)和(39)、(40),立軸(22)、(26)和(39)、(40)上分別滑裝送線棘齒(21)、(25)和(41)、(42),送線棘齒(21)、(25)和(41)、(42)上的短齒各嚙合送線齒條(16)和(23),送線齒條(16)和(23)之間安裝回位彈簧(35); f.鉗身(2)的箱形中空段的上部覆蓋上蓋板(11),上蓋板(11)上開長槽孔(27)和(43)平行安裝按鈕(6)和(44),按鈕(6)和(44)的底平面分別與撥叉軸(5)和(28)的短段相接觸; g.撥叉軸(5)的長段用緊固螺釘(34)聯(lián)結(jié)撥叉(33),撥叉軸(28)的長段用緊固螺釘(36)聯(lián)結(jié)撥叉(29),撥叉(33)的上凸臺插入送線齒條(16)的底部槽中,撥叉(29)的上凸臺則插入送線齒條(23)的底部槽中。(*該技術(shù)在2012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shù)實現(xiàn)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shù)】
本技術(shù)是一種改進的金屬線材焊接機具。本技術(shù)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xiàn)的一種由鉗身、壓桿、壓模及回位彈簧等組成的便攜式手動線材壓焊鉗,其主要特征是鉗身中段箱形孔中安裝頭部帶壓軸的活動壓桿和控制送線棘齒分開或閉合的按鈕和撥叉軸,鉗身頭部的底板上兩側(cè)對稱分布二道燕尾狀立槽,鉗身頭部的封頭與此二道立槽鑲嵌組裝成一體具有很高的聯(lián)接強度,這樣在底板上部二道立槽和封頭組成的盒形方孔中安裝一靜一動二塊V形夾鐵,此二塊V形夾鐵中又安裝了4個能靠彈簧彈性力兩兩分開的壓模,活動的V形夾鐵受壓桿頭部的壓軸作用而活動,而底板上部的兩道燕尾形外側(cè)立槽中均對稱安裝線材的送線夾緊機構(gòu),該夾緊機構(gòu)受撥叉軸的控制而動作;當(dāng)松開對壓桿的限位,壓桿頭部的壓軸加在動V形夾鐵上的壓緊力消失,4塊壓模在彈簧的作用下兩兩分開,此時依次用手向下按動按鈕,壓動撥叉軸轉(zhuǎn)動,進一步推動送線夾緊機構(gòu)中的送線棘齒分開,這時就可從兩側(cè)分別穿入待焊接的金屬線材,并使這二根線材頭部在壓模中心相抵,然后分別松開按鈕,撥叉軸的作用消失,在回位彈簧的作用下,二側(cè)送線夾緊機構(gòu)將穿入的金屬線材夾緊且只能往壓模腔中送進不能退回,此時用手緊握鉗身手柄和壓桿柄,對壓桿施加很大的壓力,壓桿頭部的壓軸對動V形夾鐵施加巨大的壓力,使其向靜V形夾鐵合籠,從而推動4塊壓模作水平和垂直方向運動,將兩側(cè)穿進的線材端部夾緊并墩壓變形,接著放松壓桿柄,4塊壓模在內(nèi)部彈性力的作用下回到原始狀態(tài),完成一個墩壓工作循環(huán),按上述動作重復(fù)若干次墩壓循環(huán),直到將兩根線材墩壓焊牢,從而實現(xiàn)本技術(shù)的目的。本技術(shù)所提便攜式手動線材壓焊鉗結(jié)構(gòu)合理,焊接快、精度高、便于攜帶且工作安全可靠。權(quán)利要求1.一種由鉗身(2)、壓桿(8)及壓桿柄(1)、定位軸(4)、調(diào)整螺釘(18)、鎖緊螺母(19)、回位彈簧(3)、壓模(12)等組成的便攜式手動線材壓焊鉗,其主要特征在于a.鉗身(2)的中段制成箱形,其兩側(cè)邊上安裝支承軸(7),鉗身(2)的下方和箱形孔內(nèi),在支承軸(7)上滑裝壓桿(8),壓桿(8)的頭部鑲裝可轉(zhuǎn)動的壓軸(9),鉗身(2)和壓桿(8)通過支承軸(7)聯(lián)接成一體;b.鉗身(2)頭部的底板(17)上開有前后方向的送線齒條的裝配槽(15),以安裝送線齒條(16)、(23),底板(17)的底部開有豎向孔(30)、(31)以安裝撥叉(29)、(33),底板(17)內(nèi)還鉆有左右方向的孔以安裝撥叉軸(28)、(5),底板(17)的上表面的前后兩側(cè)有對稱且中間斷開的燕尾形立槽(20)、(38);c.鉗身(2)的頭部的封頭(14)與二道燕尾形立槽(20)、(38)采用鑲嵌式安裝;d.底板(17)的上部,封頭(14)和立槽(20)、(38)之間的空間中左側(cè)安裝靜態(tài)V形夾鐵(13),右側(cè)安裝可移動的V形夾鐵(10),該V形夾鐵(10)與壓軸(9)相接觸,V形夾鐵(13)和(10)之間對稱安裝4塊壓模(12);e.底板(17)的上表面,二道燕尾形立槽(20)、(38)的外側(cè),均左右對稱地裝有立軸(22)、(26)和(39)、(40),立軸(22)、(26)和(39)、(40)上分別滑裝送線棘齒(21)、(25)和(41)、(42),送線棘齒(21)、(25)和(41)、(42)上的短齒各嚙合送線齒條(16)和(23),送線齒條(16)和(23)之間安裝回位彈簧(35);f.鉗身(2)的箱形中空段的上部覆蓋上蓋板(11),上蓋板(11)上開長槽孔(27)和(43)平行安裝按鈕(6)和(44),按鈕(6)和(44)的底平面分別與撥叉軸(5)和(28)的短段相接觸;g.撥叉軸(5)的長段用緊固螺釘(34)聯(lián)結(jié)撥叉(33),撥叉軸(28)的長段用緊固螺釘(36)聯(lián)結(jié)撥叉(29),撥叉(33)的上凸臺插入送線齒條(16)的底部槽中,撥叉(29)的上凸臺則插入送線齒條(23)的底部槽中。專利摘要本技術(shù)是一種改進的金屬線材焊接機具,其主要特征是在鉗身柄的下方和鉗身中段箱形孔中安裝頭部鑲裝壓軸并可轉(zhuǎn)動的壓桿和控制送線棘齒分開的二組按鈕和撥叉軸,鉗身頭部底板上兩側(cè)有中間斷開的燕尾形立槽,鉗身封頭和此二道立槽鑲嵌組裝,在封頭和二道立槽之間安裝一動一靜兩塊V形夾鐵,V形夾鐵之間安裝4塊可彈性分開的壓模,二道立槽的燕尾形外側(cè)均安裝送線齒條和棘齒,當(dāng)松開壓桿,各壓模彈性分開,依次壓下按鈕使撥叉軸、撥叉工作,推動送線棘齒分開,將待焊的線材從兩側(cè)插入壓模中,然后依次松開按鈕,彈性使送線棘齒夾緊線材,此時緊握鉗身柄和壓桿柄,使壓模將兩根線材先夾緊后墩焊,多次重復(fù)上述動作,就實現(xiàn)金屬線材壓焊的目的。文檔編號B23K20/00GK2587572SQ02258410公開日2003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1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2年11月13日專利技術(shù)者牛忠波 申請人:牛忠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shù)保護點】
【技術(shù)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shù)】
【專利技術(shù)屬性】
技術(shù)研發(fā)人員:牛忠波,
申請(專利權(quán))人:牛忠波,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