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操作系統藍屏恢復方法及裝置,相應的方法包括當檢測到修復系統漏洞的文件時,通過特定的字段標識所述修復系統漏洞的文件中記錄的漏洞是否是內核文件及是否需要備份;在修復需要備份的漏洞之前,將需要被修復文件替換的內核文件進行備份;當修復漏洞導致操作系統藍屏時,將備份的所述內核文件覆蓋導致藍屏的修復文件。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將需要被修復文件的內核文件進行備份,使操作系統因無法從一個系統錯誤中恢復過來時而藍屏時,通過恢復備份文件而實現操作系統藍屏后的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操作系統藍屏恢復方法及裝置,屬于操作系統修復
技術介紹
藍屏又叫藍屏死機,指的是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在無法從一個系統錯誤中恢復過來時所顯示的屏幕圖像。由于微軟每月都發布一些系統補丁提供給用戶進行修復,以通過更新文件的方式來修復系統中存在的問題,而目前國內有很多盜版操作系統或軟件(如Office、Visio等),修復過程中由于盜版原因或是其它因素而導致操作系統藍屏,由于沒有有效的備份措施,操作系統藍屏后無法進行快速恢復。目前常見的修復軟件都只是提供了漏洞修復功能,對于修復過程而出現的藍屏蔽現象,并沒有相關的恢復備份功能,而多數用戶碰到藍屏蔽時無法有效的解決,甚至可能重裝系統,不僅耗時而且操作比較繁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解決現有的修復漏洞的過程中導致操作系統藍屏時無法恢復的問題,進而提供一種操作系統藍屏恢復方 法及裝置。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操作系統藍屏恢復方法,包括當檢測到修復系統漏洞的文件時,通過特定的字段標識所述修復系統漏洞的文件中記錄的漏洞是否是內核文件及是否需要備份;在修復需要備份的漏洞之前,將需要被修復文件替換的內核文件進行備份;當修復漏洞導致操作系統藍屏時,將備份的所述內核文件覆蓋導致藍屏的修復文件。操作系統藍屏恢復裝置,包括備份標識單元,用于當檢測到修復系統漏洞的文件時,通過特定的字段標識所述修復系統漏洞的文件中記錄的漏洞是否是內核文件及是否需要備份;備份單元,用于在修復需要備份的漏洞之前,將需要被修復文件替換的內核文件進行備份;藍屏修復單元,用于當修復漏洞導致操作系統藍屏時,將備份的所述內核文件覆蓋導致藍屏的修復文件。由上述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通過將需要被修復文件的內核文件進行備份,使操作系統因無法從一個系統錯誤中恢復過來時而藍屏時,通過恢復備份文件而實現操作系統藍屏后的正常運行。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操作系統藍屏恢復方法的流程示意圖2是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操作系統藍屏恢復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提供的增加啟動項創建單元和恢復完成單元的操作系統藍屏恢復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方式提供了一種操作系統藍屏恢復方法,包括當檢測到修復系統漏洞的文件時,通過特定的字段標識修復系統漏洞的文件中記錄的漏洞是否是內核文件及是否需要備份;在修復需要備份的漏洞之前,將需要被修復文件替換的內核文件進行備份;當修復漏洞導致操作系統藍屏時,將備份的內核文件覆蓋導致藍屏的修復文件。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內核文件的改變會導致操作系統藍屏,而當用戶修復內核漏洞時,往往會因為改變了相應的內核文件而導致操作系統藍屏。為此,本具體實施方式首先根據安裝的補丁來判斷是否會觸發智能恢復,針對要修復的文件進行文件備份,并且在系統的啟動配置文件boot, ini文件中加入了一個DOS啟動項,即當用戶進入修復啟動項的時候,DOS引導系統會把備份文件中的相應原始文件覆蓋已經打了補丁并導致藍屏的文件,從而實現對操作系統藍屏的恢復。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具體實施方式作具體說明,如圖1所示,相應的操作系統藍屏恢復方法包括步驟11,當檢測到修復系統漏洞的文件時,通過特定的字段標識修復系統漏洞的文件中記錄的漏洞是否是內核文件及是否需要備份。具體的,對于內核文件的備份一般可通過系統自動備份、用戶手動備份或第三方軟件備份實現。以第三方軟件備份為例,當第三方軟件檢測到微軟發出修復漏洞的文件后,首先會檢測存在該漏洞的文件是否為內核文件,并且檢測該存在該漏洞的文件是否需要備份,若該存在該漏洞的文件是內核文件并且需要備份,則通過特定的字段對該存在該漏洞的文件進行標識。在修復漏洞的時候將漏洞的信息寫入文件中(如發布日期、補丁大小、補丁類型等等),可以以關鍵字KB_SYSTEM作為特定的字段區分,當漏洞信息存在KB_SYSTEM字段時,就進行內核文件備份。步驟12,在修復需要備份的漏洞之前,將需要被修復文件替換的內核文件進行備份。具體的,在第三方軟件修復需要備份的漏洞之前,根據與步驟11中記載的特定的字段相同的規則判斷本次修復漏洞涉及的文件是否需要備份,如果需要備份則在修復該漏洞之前,將修復漏洞過程中需要替換的內核文件進行備份。可以將相應的內核文件備份到backup目錄下,同時加上bak后綴。進一步的,在將需要被修復文件替換的內核文件進行備份之后,可以在系統的啟動配置文件boot, ini文件中加入了 一個DOS啟動項,并在啟動配置文件中加入一個開機啟動項,該開機啟動項包括將備份的內核文件覆蓋導致藍屏的修復文件的指令,該指令所涉及的備份的內核文件保存在backup目錄下,其后綴名為.bak。步驟13,當修復漏洞導致操作系統藍屏時,將備份的內核文件覆蓋導致藍屏的修復文件。具體的,當修復漏洞導致操作系統藍屏時,重啟系統后會進入步驟12中創建的DOS啟動項,DOS引導系統會把備份在backup目錄下且后綴名為.bak的文件覆蓋到已經被修復漏洞程序替換并導致操作系統藍屏的內核文件上。覆蓋完成后,第三方軟件刪除備份在backup目錄下且后綴名為.bak的文件,并刪除DOS啟動配置文件boot, ini文件中加入的啟動項,重新啟動系統后恢復到修復漏洞之前的狀態,實現了修復漏洞導致操作系統藍屏后的修復。采用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聲表面波溫度傳感器,通過將需要被修復文件的內核文件進行備份,使操作系統因無法從一個系統錯誤中恢復過來時而藍屏時,通過恢復備份文件而實現操作系統藍屏后的正常運行。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還提供了一種操作系統藍屏恢復裝置,如圖2所示,具體可以包括備份標識單元21,用于當檢測到修復系統漏洞的文件時,通過特定的字段標識修復系統漏洞的文件中記錄的漏洞是否是內核文件及是否需要備份;備份單元22,用于在修復需要備份的漏洞之前,將需要被修復文件替換的內核文件進行備份;藍屏修復單元23,用于當修復漏洞導致操作系統藍屏時,將備份的內核文件覆蓋導致藍屏的修復文件。可選的,在備份單元22中可以包括備份操作子單元,用于將內核文件備份到指定目錄下,并將內核文件增加.bak的后綴名。可選的,如圖3所示,該裝置還可以包括啟動項創建單元24和恢復完成單元25,啟動項創建單元24用于創建DOS啟動項,并在啟動配置文件中加入一個開機啟動項,開機啟動項包括將備份的內核文件覆蓋導致藍屏的修復文件的指令;恢復完成單元25用于刪除備份的內核文件,并重新啟動操作系統。上述操作系統藍屏恢復裝置中包含的各單元的處理功能的實施方式在之前的方法具體實施方式中已經描述,在此不再重復描述。采用本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聲表面波溫度傳感器,通過將需要被修復文件的內核文件進行備份,使操作系統因無法從一個系統錯誤中恢復過來時而藍屏時,通過恢復備份文件而實現操作系統藍屏后的正常運行。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專利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操作系統藍屏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當檢測到修復系統漏洞的文件時,通過特定的字段標識所述修復系統漏洞的文件中記錄的漏洞是否是內核文件及是否需要備份;在修復需要備份的漏洞之前,將需要被修復文件替換的內核文件進行備份;當修復漏洞導致操作系統藍屏時,將備份的所述內核文件覆蓋導致藍屏的修復文件。
【技術特征摘要】
1.操作系統藍屏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當檢測到修復系統漏洞的文件時,通過特定的字段標識所述修復系統漏洞的文件中記錄的漏洞是否是內核文件及是否需要備份; 在修復需要備份的漏洞之前,將需要被修復文件替換的內核文件進行備份; 當修復漏洞導致操作系統藍屏時,將備份的所述內核文件覆蓋導致藍屏的修復文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系統藍屏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需要被修復文件替換的內核文件進行備份包括將所述內核文件備份到指定目錄下,并將所述內核文件增加.bak的后綴名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系統藍屏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需要被修復文件替換的內核文件進行備份之后還包括 在DOS啟動配置文件中加入一個開機啟動項,所述開機啟動項包括將備份的所述內核文件覆蓋導致藍屏的修復文件的指令。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意一項所述的操作系統藍屏恢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將備份的所述內核文件覆蓋導致藍屏的修復文件之后還包括 刪除備份的所述內核文件及D0S,并重新啟動操作系統。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松旭,胡釗,杜晨亮,
申請(專利權)人: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