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散熱框架制造方法及其制品,其步驟是先將鋁材擠制成散熱片初型,依所需尺寸規(guī)格測量后,在散熱片初型的長邊欲折彎處進行局部沖剪形成多個沖剪缺口,將散熱片初型于沖剪缺口折彎并相互對接形成多個折彎角,再將沖剪缺口對接處及折彎后的散熱片首、尾對接處接合固定形成一框架;借此,將擠型散熱片通過沖剪加工及折彎成型可有效節(jié)省加工步驟及材料并減少工時的耗費,達到提升熱能傳導效能及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散熱框架制造方法及其制品,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液晶顯示器背光模塊的散熱結構。
技術介紹
液晶顯示器具有薄型、輕量、低幅射及低耗電等多項優(yōu)點,使其在短短數(shù)年內(nèi)就完全取代傳統(tǒng)的映像管顯示器成為信息市場上的主流產(chǎn)品,但是由于液晶顯示面板(LCDpanel)本身不具有發(fā)光的功能,因此需要于液晶顯示面板后方配置背光模塊用以提供液晶顯示面板所需要的光源。而傳統(tǒng)的背光模塊使用冷陰極燈管(CCFL),其具有含汞的缺點,且無論在反應速度、單色性、體積及耗電上相較于發(fā)光二極管(LED)都不具優(yōu)勢;因此,隨著液晶顯示器持續(xù)朝向大尺寸及輕薄化發(fā)展趨勢,也使得發(fā)光二極管已逐漸取代冷陰極燈管成為新一代液晶顯示器的主要背光源。然而,發(fā)光二極管雖然有體積小、亮度高及低耗電等優(yōu)勢,但是,在電能轉換光能的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熱能會影響其發(fā)光效能進而產(chǎn)生色偏等問題,所以,如何通過散熱技術以避免高溫對于產(chǎn)品可靠度及壽命的影響,已是諸多業(yè)者所欲解決的問題。請參閱圖1所示,為一液晶顯示器的背光模塊散熱裝置1,其包括多個發(fā)光二極管模塊11、多個散熱片12及一金屬背板13,所述發(fā)光二極管模塊11分別固定于散熱片12上,再將散熱片12固定在金屬背板13上,進而使發(fā)光二極管模塊11工作時產(chǎn)生的熱能可通過散熱片12傳導至金屬背板13,并進一步排出液晶顯示器外,其組裝時不甚方便,且所述散熱片12與金屬背板13為接觸式傳導,其導熱效能有限;再者,此類型散熱結構的散熱片12及金屬背板13必須針對不同尺寸的液晶顯示器分別開設符合規(guī)格的模具,其會導致制造成本增加,實有改良的必要。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散熱框架制造方法及其制品,用以克服現(xiàn)有背光模塊散熱結構導熱效能有限及制作成本較高的缺點。為了達到所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散熱框架制造方法,其步驟為將鋁材擠制成散熱片初型;依所需尺寸規(guī)格測量后,在散熱片初型的長邊欲折彎處進行局部沖剪形成多個沖剪缺口,將散熱片初型于沖剪缺口折彎并相互對接形成多個折彎角,再將沖剪缺口對接處及折彎后的散熱片初型首、尾對接處接合固定形成一框架。進一步地,所述接合固定的方式可采用沖壓鉚接方法或嵌合方法,其中,沖壓鉚接方法是在所述沖剪缺口對接處及折彎后的散熱片初型首、尾對接處分別挖設有多個穿孔,并通過數(shù)鉚接片,其設有多個對應所述穿孔的凸緣,以沖壓方式使其鉚合于所述穿孔,進而緊密結合形成一框架。進一步地,嵌合方法則是將所述沖剪缺口局部沖剪為相互對應的鳩尾座及鳩尾槽,并同時于散熱片初型的首、尾端沖剪有鳩尾座及鳩尾槽,再將相對應的鳩尾座及鳩尾槽分別對接嵌合后形成一框架。本專利技術的散熱框架制品包括有一框架及多個鉚接片,所述框架是由鋁材擠制成的散熱片初型折彎而成,所述框架具有多個折彎角,所述折彎角內(nèi)側分別具有一沖剪缺口,所述沖剪缺口對接處及所述散熱片初型首、尾對接處分別挖設有多個穿孔;所述鉚接片設有多個對應所述穿孔的凸緣,其沖壓鉚合于所述穿孔,使其緊密結合成一體。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具有下列優(yōu)點1.依本專利技術的制造方法所成型的散熱框架為一體成型,可節(jié)省加工步驟及減少工時的耗費,并可有效克服現(xiàn)有背光模塊的背板及散熱片接合后影響熱能傳導效能的缺點。2.本專利技術的散熱框架是以擠型方式加工成型,其具有長度不受限的優(yōu)點,適用于各種規(guī)格的背光模塊,只要依照需求尺寸規(guī)格測量后于適當位置沖剪缺口,即可于折彎后沖壓鉚接或嵌合成型,由于不再需要依不同尺寸逐一開設模具,故可大幅降低制造成本,具有極佳的產(chǎn)業(yè)實用性。附圖說明圖1為現(xiàn)有背光模塊散熱裝置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散熱框架制造方法的流程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散熱片初型的擠型態(tài)樣示意圖;圖4-1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沖剪示意圖;圖4-2為圖4-1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接合示意圖;圖6為圖5于A-A位置的剖視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第一實施例的制品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折彎示意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接合示意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第二實施例的制品示意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有關本專利技術的詳細說明及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現(xiàn)就配合圖式說明如下請參閱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散熱框架制造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a.擠型步驟2 :將鋁材擠制成散熱片初型。b.沖剪步驟3 :依所需尺寸規(guī)格測量后,在散熱片初型的長邊欲折彎處進行局部沖剪形成多個沖剪缺口。c.折彎步驟4 :將散熱片初型在沖剪缺口折彎并相互對接形成多個折彎角。d.接合步驟5 :將沖剪缺口對接處及折彎后的散熱片初型首、尾對接處接合固定形成一框架,所述接合固定的方式可采用沖壓鉚接方法或嵌合方法。請參閱圖3至圖6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首先將鋁材擠制成散熱片初型6,其擠型長度可依實際需求調(diào)整,接著依照所需尺寸規(guī)格測量后,于所述散熱片初型6的長邊欲折彎處進行局部沖剪形成多個沖剪缺口 61,在所述沖剪缺口 61對接處及折彎后的散熱片初型6首、尾對接處分別挖設有多個穿孔62,再來將散熱片初型6于沖剪缺口 61折彎并相互對接形成多個折彎角63,并通過多個鉚接片7,其設有多個對應所述穿孔62的凸緣71,以沖壓方式使其鉚合于所述穿孔62,進而緊密結合形成一框架8。請一并參閱圖7所示,本專利技術的散熱框架制品包括有一框架8及多個鉚接片7,所述框架8是由鋁材擠制成的散熱片初型6折彎而成,所述框架8具有多個折彎角63,所述折彎角63內(nèi)側分別具有一沖剪缺口 61,所述沖剪缺口 61對接處及所述散熱片初型6首、尾對接處分別挖設有多個穿孔62 ;所述鉚接片7設有多個對應所述穿孔62的凸緣71,其沖壓鉚合于所述穿孔62,使其緊密結合成一體。請參閱圖8至圖10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實施例,首先將鋁材擠制成散熱片初型6a,接著在所述散熱片初型6a欲折彎處進行局部沖剪多個沖剪缺口 61a,所述沖剪缺口 61a設有相互對應的鳩尾座611及鳩尾槽612,并可同時于散熱片初型6a的首、尾端沖剪有鳩尾座611及鳩尾槽612,將散熱片初型6a于沖剪缺口 61a折彎并相互對接形成多個折彎角63a后,再將相對應的鳩尾座611及鳩尾槽612分別對接嵌合形成一框架8a。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散熱框架制造方法及其制品,足可排除傳統(tǒng)產(chǎn)品和方法的弊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散熱框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驟:a.擠型步驟:將鋁材擠制成散熱片初型;b.沖剪步驟:依所需尺寸規(guī)格測量后,在散熱片初型的長邊欲折彎處進行局部沖剪形成多個沖剪缺口;c.折彎步驟:將散熱片初型在沖剪缺口折彎并相互對接形成多個折彎角;d.接合步驟:將沖剪缺口對接處及折彎后的散熱片初型首、尾對接處接合固定形成一框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散熱框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驟 a.擠型步驟將鋁材擠制成散熱片初型; b.沖剪步驟依所需尺寸規(guī)格測量后,在散熱片初型的長邊欲折彎處進行局部沖剪形成多個沖剪缺口; c.折彎步驟將散熱片初型在沖剪缺口折彎并相互對接形成多個折彎角; d.接合步驟將沖剪缺口對接處及折彎后的散熱片初型首、尾對接處接合固定形成一框架。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散熱框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固定的方式采用沖壓鉚接方法或嵌合方法。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散熱框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沖壓鉚接方法是在所述沖剪缺口對接處及折彎后的散熱片初型首、尾對接處分別挖設有多個穿孔,并通過多個鉚接片,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楊建和,魏才淵,
申請(專利權)人:廣翰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