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智能化管內徑變徑系統及管內徑變徑方法,變徑系統包括機架,在機架上安裝有變形夾緊系統,變形夾緊系統內安裝變形夾具,并在變形夾具一側的機架上設置儲料架和在靠近自動送料機械手的機架上還設置有加熱感應線圈;機架一端依次安裝有高頻電爐和冷卻系統,另一端安裝液壓站;機架側面還設置控制系統。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通過加工無縫鋼管變徑而成,每件可節約鋼材0.9KG;2)自動化程度高,節省勞動力;3)利用變形夾具一次擠壓成型,生產精度高,零件尺寸一致性好,生產效率高;4)強度高,應力均勻,不需要熱處理即可滿足對拉力的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工業機械應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機械行業中,很多場合需要外徑統一,內徑中間與兩端不一的管材,傳統的管材變徑過程,基本都是經過鉆床鉆孔,車床加工內孔、外圓而成,費工、費時、廢料。棘輪式拉緊器使用在棘輪式拉緊器上,是拉緊器的核心部件,也是拉緊器制造成本最高的一個零件。棘輪式拉緊器的棘輪筒要求外徑34MM,中間內孔24MM,兩端內孔19MM。傳統制作工藝是用35MM的圓鋼,經過鉆床鉆孔,車床加工內孔、外圓而成,這種加工方式存在如下缺點I)用圓鋼加工需用2KG鋼材,加工成產品后重量是1KG,其中IKG鋼材加工成廢料屑,浪費材料;2)工件長度較大,用鉆床、車床加工難度大,效率低,無法保證質量;3)多道工序加工,浪費人工和設備;4)車床加工的管子內壁不光滑,厚度不均勻,且加工誤差大,質量難以保證,精度低,最厚的地方和最薄的地方相差1. 5MM,車床加工強度差,工件破斷拉力為160KN,需要熱處理才能滿足對拉力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加工方式浪費材料、浪費人工和設備,以及加工難度大、精度低、強度差的缺陷,本專利技術提供以下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化管內徑變徑系統,包括機架,在所述機架上安裝有變形夾緊系統,所述變形夾緊系統內安裝變形夾具,并在變形夾具一側的機架上設置儲料架和在靠近自動送料機械手的機架上還設置有加熱感應線圈;所述機架一端依次安裝有高頻電爐和冷卻系統,另一端安裝液壓站;所述機架側面還設置控制系統。作為優選,所述的控制系統內設有PLC控制電路,并與自動送料機械手(5)、加熱感應線圈和各氣缸電連接。作為優選,所述的高頻電爐加熱溫度為800-1300°C。作為優選,所述的變形夾具運動和夾緊動作均采用硬軌。作為優選,所述的冷卻系統包括水冷卻和石墨乳冷卻,所述的高頻電爐、液壓站和變形夾具內部采用水冷卻,所述的變形夾具表面采用石墨乳冷卻。作為優選,所述的變徑系統采用雙電機雙泵工作,最高壓力可達30MPa。作為優選,所述的自動送料機械手,包括托架、兩個升降氣缸、升降臺,在所述托架上設有兩根平行的縱向導軌,其上通過滑套滑動連接滑動臺;所述的升降氣缸向上固定在滑動臺下,并穿過滑動臺通過升降導軌與升降臺固定連接;所述的升降臺上兩端分別固定兩個相對放置的擺動氣缸,所述的兩個擺動氣缸上均固定有活動臂,在所述的活動臂的相對應位置的升降臺上安裝固定臂。作為優選,所述的縱向導軌中間附近部位設置有中限位裝置,其后端設置后限位裝置和緩沖裝置。作為優選,所述的縱向導軌和升降導軌均為直線導軌。作為優選,所述的擺動氣缸控制自動送料機械手夾緊動作。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管內徑變徑方法,其步驟為I)上料操作工將待加工工件放在儲料架上;2)進料自動送料機械手將待加工工件送到加熱工位;3)加熱加熱感應線圈自動加熱待加工工件,加熱溫度達到規定值,自動送料機械手自動將工件送至變形工位,同時自動送料機械手回到進料的位置待命;4)變形變形夾具自動夾緊工件,擠壓到要求尺寸;5)下料進行重復進料動作的自動送料機械手將工件推到成品放置區,同時石墨乳冷卻模具表面。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本專利技術直接通過加工無縫鋼管變徑而成,省去了鉆孔、車加工內孔工序,以往每件需要鋼材2KG,現在只需要1. 1KG,每件可節約鋼材O. 9KG ;2)自動化程度高,節省勞動力,一名操作工只需要把原材料放到儲料架上,其他工序由設備自動完成,全部實現自動送料、自動加熱、自動變形、自動落料,自動加工成型;3)使用高頻電爐將無縫鋼管兩端加熱到1000°C,利用成型模具一次擠壓成型,不像機械加工受工人的技術熟練程度影響,生產精度高,產品厚度均勻,可控制在±0. 2MM以內。零件尺寸一致性好,生產效率高,生產一件只需要15秒;4)強度高,破斷可達到220KN,應力均勻,不需要熱處理即可滿足對拉力的要求,拉緊器用的管子,車加工出來的需要調質處理后才能夠保證破斷拉力達到32噸,而通過縮徑制作的產品,不用經過熱處理就能保證達到32噸;5)自動送料機械手使用氣缸驅動,直線導軌和回轉軸承作為導向,有中間限位停止裝置和緩沖裝置,能實現縱向、橫向、上下、回轉多方向的運動,能實現多點精準停靠從而能完成多工序的自動加工或搬運,完成復雜的動作。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自動送料機械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為1、機架;2、控制系統;3、高頻電爐;4、儲料架;5、自動送料機械手;6、加熱感應線圈;7、變形夾緊系統;8、變形夾具;9、液壓站;10、冷卻系統;11、固定臂;12、活動臂;13、擺動氣缸;14、升降導軌;15、升降氣缸;16、縱向導軌;17、中限位裝置;18、后限位裝置;19、緩沖裝置;20、托架;21、滑動臺;22、升降臺。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化管內徑變徑系統,包括機架1,在所述機架I上安裝有變形夾緊系統7,所述變形夾緊系統7內安裝變形夾具8,并在變形夾具8 一側的機架I上設置儲料架4和在靠近自動送料機械手5的機架I上還設置有加熱感應線圈6 ;所述機架I 一端依次安裝有高頻電爐3和冷卻系統10,另一端安裝液壓站9 ;所述機架I側面還設置控制系統2 ;所述的控制系統2內設有PLC控制電路,并與自動送料機械手5、加熱感應線圈6和各氣缸電連接。所述的高頻電爐3加熱溫度為800_1300°C。所述的變形夾具8運動和夾緊動作均采用硬軌。所述的冷卻系統10包括水冷卻和石墨乳冷卻,所述的高頻電爐3、液壓站9和變形夾具8內部采用水冷卻,所述的變形夾具8表面采用石墨乳冷卻。所述的變徑系統采用雙電機雙泵工作,最高壓力可達30MPa。所述的自動送料機械手5包括托架20、兩個升降氣缸15、升降臺22,在所述托架20上設有兩根平行的縱向導軌16,其上通過滑套滑動連接滑動臺21 ;所述的升降氣缸15向上固定在滑動臺21下,并穿過滑動臺21通過升降導軌14與升降臺22固定連接;所述的升降臺22上兩端分別固定兩個相對放置的擺動氣缸13,所述的兩個擺動氣缸13上均固定有活動臂12,在所述的活動臂12的相對應位置的升降臺22上安裝固定臂11。所述的縱向導軌16中間附近部位設置有中限位裝置17,其后端設置后限位裝置18和緩沖裝置19。所述的縱向導軌16和升降導軌14均為直線導軌。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管內徑變徑方法,其步驟為I)上料操作工將待加工工件放在儲料架4上; 2)進料自動送料機械手5將待加工工件送到加熱工位;3)加熱加熱感應線圈6自動加熱待加工工件,加熱溫度達到規定值,自動送料機械手5自動將工件送至變形工位,同時自動送料機械手5回到進料的位置待命;4)變形變形夾具8自動夾緊工件,擠壓到要求尺寸;5)下料進行重復進料動作的自動送料機械手5將工件推到成品放置區,同時石墨乳冷卻模具表面。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專利技術所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化管內徑變徑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在所述機架(1)上安裝有變形夾緊系統(7),所述變形夾緊系統(7)內安裝變形夾具(8),并在變形夾具(8)一側的機架(1)上設置儲料架(4)和在靠近自動送料機械手(5)的機架(1)上還設置有加熱感應線圈(6);所述機架(1)一端依次安裝有高頻電爐(3)和冷卻系統(10),另一端安裝液壓站(9);所述機架(1)側面還設置控制系統(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化管內徑變徑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I),在所述機架(I)上安裝有變形夾緊系統(7),所述變形夾緊系統(7)內安裝變形夾具(8),并在變形夾具(8) —側的機架(I)上設置儲料架(4)和在靠近自動送料機械手(5)的機架(I)上還設置有加熱感應線圈(6);所述機架(I) 一端依次安裝有高頻電爐(3)和冷卻系統(10),另一端安裝液壓站(9);所述機架(I)側面還設置控制系統(2)。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統(2)內設有PLC控制電路,并與自動送料機械手(5)、加熱感應線圈(6)和各氣缸電連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頻電爐(3)加熱溫度為800-1300°C。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形夾具(8)運動和夾緊動作均米用硬軌。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卻系統(10)包括水冷卻和石墨乳冷卻,所述的高頻電爐(3)、液壓站(9)和變形夾具(8)內部采用水冷卻,所述的變形夾具(8)表面采用石墨乳冷卻。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徑系統采用雙電機雙泵工作,最高壓力可達30MPa。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變徑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動送料機械手(5)包括托架(20)、兩個升降氣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范勤德,姜業哲,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勤德索具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