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牡丹籽脫殼后的副產物的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牡丹殼的綜合利用方法。該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驟:對牡丹殼預處理,再采用超臨界二氧化碳的方法對牡丹殼中的牡丹油提取,或提取牡丹殼中的黑色色素、木酚素,也可將牡丹殼制作活性炭。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超臨界二氧化碳的方法對牡丹殼中的牡丹油進行提取,將原本廢棄的牡丹殼轉化為具有營養價值的牡丹油,或提取牡丹殼中的黑色色素、木酚素,也可將牡丹殼制作活性炭,變廢為寶,創造了經濟效益,實現了牡丹殼的綜合利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牡丹殼的利用方法領域,具體涉及ー種。
技術介紹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屬于茍藥科、茍藥屬,是我國的傳統名花,也是世界著名花卉,被尊稱為“花中之王”。中國既是世界牡丹野生種的原產中心和分布中心,也是世界牡丹園藝品種的栽培中心。改革開放以來,在政府大力支持和廣大牡丹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牡丹產業得到了進ー步發展。但長期以來,我國牡丹僅以種苗、少部分催花和鮮切花對外進行交流、出售,除作為觀賞和根 入藥外,其它方面的開發利用較少,深層次開發更是幾乎空白,使牡丹用途受到限制,大量資源處于閑置或白白浪費。牡丹殼就是其中重要的可再利用資源。牡丹殼是牡丹籽榨油前脫殼后的副產物,以牡丹年結籽在60萬公斤左右計,牡丹殼可達幾萬公斤,這些牡丹殼被當作廢棄物丟棄,未對其進行進ー步的開發利用,造成了資源的浪費。目前國內對牡丹殼的研究也是一片空白。而事實證明,牡丹殼也具有潛在的開發應用價值。研究發現,牡丹殼中含有相當量的牡丹油,含豐富的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牡丹殼顏色烏黑發亮,可以提取里面的黒色色素。牡丹殼里面含有木酚素,可以提取木酚素。另外還可以利用牡丹殼制作活性炭。因此,急需對這些廢棄資源進行再開發,挖掘其潛在利用價值,促進我國牡丹產業深入發展。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本專利技術提出了ー種。超臨界流體是指溫度和壓カ處于臨界溫度及臨界壓力以上的流體,既具有類似液體的高密度,也具有類似氣體的低粘度、高擴散系數和良好的滲透性,利用這種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對某些物質的溶解力大大提高,可以實現目標物質的充分萃取。并且具有在低溫下提取、沒有溶劑殘留和可以選擇性分離等特點。因此,利用CO2超臨界點技術對牡丹殼進行提油處理,具有萃取充分、品質純正,以及操作簡便、效率高、零污染等獨特優點。牡丹油是新資源食品,牡丹殼的利用還是空白。牡丹油產業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項目,牡丹殼開發利用研究應超前進展。因此針對以上的情況,需要對牡丹殼進行處理,實現牡丹殼的綜合利用,將牡丹殼中的油脂提取出來,或提取牡丹殼中的黒色色素、木酚素,也可將牡丹殼制作活性炭。變廢為寶,實現其經濟價值。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ー種牡丹殼的綜合利用的方法。采用超臨界ニ氧化碳對牡丹殼萃取,從牡丹殼中提取了純度較高的牡丹油,或提取牡丹殼中的黑色色素、木酚素,也可將牡丹殼制作活性炭。將牡丹殼變廢為寶,實現了牡丹殼的綜合利用,也創造了經濟效益。ー種牡丹殼的綜合利用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驟 a.牡丹殼用粉碎機進行粉碎至40—100目,裝萃取釜; b.用食品級CO2,設定萃取壓カ為20-45MPa,溫度25_50°C,分離器條件是分離器I壓力lOKPa、溫度50°C,分離器II壓カ4KPa、溫度40°C,萃取時間0. 5-4小時; c.提取完畢,收集萃取物,得到牡丹油,收集萃取完牡丹油的牡丹殼殘柏。上述的食品級CO2純度為99. 99%,流量為12-18L/小時。上述的步驟b中,用食品級CO2,設定萃取壓カ為30MPa,溫度40°C,分離器條件是分離器I壓カlOKPa、溫度50°C,分離器II壓カ4KPa、溫度40°C,萃取時間3小吋。從步驟c中萃取完牡丹油的牡丹殼殘柏中提取黑色素,其步驟如下 a.將步驟c中萃取完牡丹油的牡丹殼殘柏粉碎至100-200目,置于密閉容器中; b.在密閉容器中倒入95%的こ醇,浸潰24小時; c.將溶液倒出,再用95%的こ醇浸潰6小時,重復2次; d.最后將所有的溶液混合后過濾,蒸懼,回收こ醇,剩余所得為含黑色素的染液。從步驟c中萃取完牡丹油的牡丹殼殘柏中提取木酚素,其具體的步驟如下 a.制備醇水提取物將從步驟c中萃取完牡丹油的牡丹殼殘柏粉碎加到脂酸醇水溶液中,室溫攪拌提取,過濾,將濾液蒸除溶劑,得提取物; b.制備水解物水溶液將提取物加到堿性水溶液中,室溫攪拌水解,得水解物溶液; c.木酚素的分離將水解液用有機溶劑萃取,分離,得粗木酚素水溶液; d.木酚素的純化將分離的粗木酚素水溶液加醇后用硅膠吸附,用含酸的醇水解吸附,制得木酚素。從步驟c中萃取完牡丹油的牡丹殼殘柏制作活性炭,其具體的步驟如下 a.以牡丹殼、椰子殼、核桃殼、杏殼、桃殼為原料,將原料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先控制在400°C以下,脫水、脫酸分解反應,再加熱到400 700°C之間,生成H20、C0、C02排出,并形成芳核間的結合,隨后脫氫,芳核間大量產生直接結合,形成ニ維平面結構,同時結合上一 CH2 —,形成三維立體結構;b.用高溫的水蒸汽、混合部分CO2的水蒸汽或氮氣為活化齊U,反應溫度800 1000°C,此時碳和H2O反應生成C0、C02、H2排走,精制加工,得外觀呈黑色顆粒狀活性炭。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超臨界ニ氧化碳的方法對牡丹殼中的牡丹油進行提取,將廢棄的牡丹殼轉化為具有營養價值的牡丹油,或提取牡丹殼中的黒色色素、木酚素,也可將牡丹殼制作活性炭。將牡丹殼變廢為寶,實現了牡丹殼的綜合利用,也創造了經濟效益。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更進ー步的說明,以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了解本專利技術,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 從牡丹殼中萃取牡丹油,包括下述的步驟 a.牡丹殼用粉碎機進行粉碎至40—100目,裝萃取釜; b.用食品級CO2,設定萃取壓カ為20-45MPa,溫度25_50°C,分離器條件是分離器I壓力lOKPa、溫度50°C,分離器II壓カ4KPa、溫度40°C,萃取時間0. 5-4小時。c.提取完畢,收集萃取物,得到牡丹油,留下提取完牡丹油的殘柏備用。食品級CO2純度為99. 99%,流量為12-18L/小時。上述的步驟b中,用食品級CO2,設定萃取壓カ為30MPa,溫度40°C,分離器條件是分離器I壓カlOKPa、溫度50°C,分離器II壓カ4KPa、溫度40°C,萃取時間3小吋。實施例2 以實施例1的步驟c中萃取完牡丹油的牡丹殼殘柏為原料,提取黑色素,其步驟如下 將步驟c中萃取完牡丹油的牡丹殼殘柏粉碎至100-200目,置于密閉容器中; 在密閉容器中倒入95%的こ醇,浸潰24小時; 將溶液倒出,再用95%的こ醇浸潰6小時,重復2次; 最后將所有的溶液混合后過濾,蒸餾,回收こ醇,剰余所得為含黑色素的染液。實施例3 以實施例1的步驟c中萃取完牡丹油的牡丹殼殘柏為原料,提取木酚素,包括下述的步驟 a.制備醇水提取物將從步驟c中萃取完牡丹油的牡丹殼殘柏粉碎加到脂酸醇水溶液中,室溫攪拌提取,過濾,將濾液蒸除溶劑,得提取物; b.制備水解物水溶液將提取物加到堿性水溶液中,室溫攪拌水解,得水解物溶液; c.木酚素的分離將水解液用有機溶劑萃取,分離,得粗木酚素水溶液; d.木酚素的純化將分離的粗木酚素水溶液加醇后用硅膠吸附,用含酸的醇水解吸附,制得木酚素。實施例4 以實施例1的步驟c中萃取完牡丹油的牡丹殼殘柏為原料,制作活性炭,包括下述的步驟 a.以牡丹殼、椰子殼、核桃殼、杏殼、桃殼為原料,將原料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先控制在400°C以下,脫水、脫酸分解反應,再加熱到400 700°C之間,生成H20、C0、C02排出,并形成芳核間的結合,隨后脫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牡丹殼的綜合利用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驟:a.牡丹殼用粉碎機進行粉碎至40—100目,裝萃取釜;b.用食品級CO2,設定萃取壓力為20?45MPa,溫度25?50℃,分離器條件是:分離器Ⅰ壓力10KPa、溫度50℃,分離器Ⅱ壓力4KPa、溫度40℃,萃取時間0.5?4小時;c.提取完畢,收集萃取物,得到牡丹油,收集萃取完牡丹油的牡丹殼殘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牡丹殼的綜合利用的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驟a.牡丹殼用粉碎機進行粉碎至40—100目,裝萃取釜;b.用食品級CO2,設定萃取壓力為20-45MPa,溫度25_50°C,分離器條件是分離器I壓力lOKPa、溫度50°C,分離器II壓力4KPa、溫度40°C,萃取時間O. 5-4小時;c.提取完畢,收集萃取物,得到牡丹油,收集萃取完牡丹油的牡丹殼殘柏。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牡丹殼的綜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品級CO2 純度為99. 99%,流量為12-18L/小時。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牡丹殼的綜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b中, 用食品級CO2,設定萃取壓力為30MPa,溫度40°C,分離器條件是分離器I壓力lOKPa、溫度 50°C,分離器II壓力4KPa、溫度40 V,萃取時間3小時。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牡丹殼的綜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從步驟c中萃取完牡丹油的牡丹殼殘柏中提取黑色素,其步驟如下a.將步驟c中萃取完牡丹油的牡丹殼殘柏粉碎至100-200目,置于密閉容器中;b.在密閉容器中倒入95%的乙醇,浸潰24小時;c.將溶液倒出,再用95%的乙醇浸潰6小時,重復2次;d.最后將所有的溶液混合后過濾,蒸懼,回收乙醇,剩余所得為含...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文娟,趙孝慶,
申請(專利權)人:菏澤瑞璞牡丹產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